一种内窥镜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363689.X

文献号 : CN10341717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姜泊凌代年

申请人 : 姜泊凌代年

摘要 :

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前段的插入部,设置在后段的用于操控插入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前端和所述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通过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在操作部前端和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使用完毕后,将插入部拆除丢弃,换装新的插入部,真正实现了内窥镜的一次性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前段的插入部,设置在后段的用于操控插入部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前端和所述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凹槽和设置于插入部的凸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弯曲驱动控制单元,所述弯曲驱动单元设置有至少四条上控制线缆组,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设置有对应上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组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下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与弯曲组件连接,所述下控制线缆组下端部与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下端部与对应的下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通过珠腰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设置为集成送气/送水、吸引和活检功能的三合一通道,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内管连接器、吸引连接器和活检通道连接器,所述内管连接器连通送气/送水通道,所述内管连接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导线板,两个所述导线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磁阀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导线板与所述上控制线缆组对应设置有卡线孔,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控制线分别穿设于所述卡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PCB板,所述 PCB 板设置有线缆接口,所述线缆接口用于转接设置于插入部前方的摄像机构和设置于操作部后方的主机的电源信号线缆,所述 PCB 板固定于所述插入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凸槽和设置于插入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包覆所述连接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的操作部端设置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扣接于所述外壳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插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向后反折包覆所述上盖和下盖。

说明书 :

一种内窥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0003] 传统上,因为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和复杂结构,内窥镜清洗灭菌难度较大,存在医源性交叉感染风险。同时,现行的内镜消毒剂如2%碱性戊二醛,存在着消毒时间较长和刺激性等问题。目前医学内窥镜价格和维修费用高昂,多数医院无力购入足够数量内窥镜进行消毒轮换,并导致内窥镜难以在基层医院和急救医疗中推行。
[0004]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次性使用的简易内窥镜,在内窥镜与人体接触部位换用一次性部件,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一种廉价而安全的工具。
[0005] 目前,胶囊内镜系统虽然可以一次性使用,但费用昂贵,不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另外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专利号:US5924977),美国Opielab公司(专利号:US4825850)以及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专利号:CN 201010162668)均相继研发出一次性医用内窥镜防护系统。但这些系统均需传统内镜做一定改造,并且增加了内镜直径和检查费用。
[0006]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内窥镜内设置有大量控制线缆、电源信号线缆和工作通道,电源信号线缆经由主机穿过操作部、插入部、弯曲组件与设置于前端部的摄像机构连接,控制线缆经操作部、插入部与弯曲组件连接,插入部内设置有细长的工作通道,这样的结构导致了无法实现操作部与插入部、弯曲组件、前端部的分离,不能便捷的拆卸插入部、弯曲组件和前端部就不能实现内窥镜的一次性使用,同样也就无法解决,插入部重复使用,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重复感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上述内窥镜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内窥镜装置。
[0008] 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前段的插入部,设置在后段的用于操控插入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前端和所述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
[0009]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凹槽和设置于插入部的凸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
[0010] 其中,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弯曲驱动控制单元,所述弯曲驱动单元设置有至少四条上控制线缆组,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设置有对应上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组。
[0011] 其中,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下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与弯曲组件连接,所述下控制线缆组下端部与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下端部与对应的下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通过珠腰扣连接。
[0012] 其中,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设置为集成送气/送水、吸引和活检功能的三合一通道,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内管连接器、吸引通道连接器和活检通道连接器,所述内管连接器连通送气/送水通道,所述内管连接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
[0013] 其中,设置有上导线板和下导线板,所述上导线板和下导线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磁阀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导线板和下导线板与所述上控制线缆组对应设置有卡线孔,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控制线分别穿设于所述卡线孔内。
[0014]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线缆接口,所述线缆接口用于转接设置于插入部前方的摄像机构和设置于操作部后方的主机的电源信号线缆,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插入部内。
[0015]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凸槽、设置于插入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
[0016] 其中,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包覆所述连接机构。
[0017]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的操作部端设置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扣接于所述外壳外侧。
[0018] 其中,所述外壳的插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向后反折包覆所述外壳。
[0019] 本发明优点是:
[0020] 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前段的插入部,设置在后段的用于操控插入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前端和所述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
[0021] 通过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在操作部前端和插入部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与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使用完毕后,将插入部拆除丢弃,换装新的插入部,真正实现了内窥镜的一次性使用。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窥镜装置的剖面图;
[0023] 1——插入部、2——固定套、3——外壳、4——工作通道、5——活检通道连接器、6——上导线板、7——电磁阀、8——下导线板、9——珠腰扣、10——内管连接器、11——PCB板、12——活动扣、13——操作部、14——上控制线缆组、15——下控制线缆组、16——凹槽、17——凸槽、18——吸引通道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内窥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设置在前段的插入部1,设置在后段的用于操控插入部1的操作部13,所述操作部13前端和所述插入部1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13与插入部1的可拆卸连接机构。
[0027] 通过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在操作部13前端和插入部1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13与插入部1的可拆卸连接机构,使用完毕后,将插入部1拆除丢弃,换装新的插入部1,真正实现了内窥镜的一次性使用。
[0028]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13前端的凹槽16、设置于插入部1的凸槽17,所述凹槽16和所述凸槽17嵌套配合。
[0029] 凹槽16和凸槽17的配合方式,能够方便的将操作部13与插入部1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内窥镜装置在使用完毕后,将插入部1拆除,然后将插入部1丢弃,实现内窥镜的真正一次性使用。
[0030]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外壳3,所述外壳3设置为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包覆所述连接机构。外壳3保护连接结构,使其不受外界影响,内部结构不易损坏。
[0031]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的操作部端设置有活动扣12,所述活动扣12扣接于所述外壳3外侧。活动扣12能够稳固的扣在外壳3外侧,进而控制凹槽和凸槽的配合,保证在内窥镜运转过程中,操作部13与插入部1不分离。
[0032] 具体的,所述外壳3的插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2,所述固定套2向后反折包覆所述外壳3。该固定套能够稳固地固定外壳3的上盖和下盖,方便拆卸和连接操作部13和插入部1。
[0033] 实施例2
[0034] 本发明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35] 具体的,所述插入部1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所述操作部13设置有弯曲驱动控制单元,所述弯曲驱动单元设置有至少四条上控制线缆组14,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设置有对应上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组15。
[0036] 具体的,所述上控制线缆组14的每条控制线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下控制线缆组15的每条控制线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上控制线缆组14的上端部与弯曲组件连接,所述下控制线缆组15下端部与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上控制线缆组14的下端部与对应的下控制线缆组15的上端部通过珠腰扣9连接。
[0037] 连接插入部1时,将上控制线缆组14的连接球和下控制线缆组15的连接球卡接在珠腰扣9上;拆除插入部1时,将连接在珠腰扣9的上控制线缆组14和下控制线缆组15分离。
[0038] 具体的,所述插入部1设置有工作通道4, 所述工作通道4设置为集成送气/送水、吸引和活检功能的三合一通道,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内管连接器10、吸引通道连接器18和活检通道连接器5,所述内管连接器10连通送气/送水通道,所述内管连接器10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7。电磁阀7、吸引通道连接器18和活检通道连接器5集成于插入部1内,使用完毕后,拆卸插入部1,随之丢弃。电磁阀7用于工作通道4的开关,避免污染物反流至操作部13。
[0039] 具体的,设置有上导线板6和下导线板8,所述上导线板6和下导线板8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磁阀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导线板6和下导线板8与所述上控制线缆组14对应设置有卡线孔,所述上控制线缆组5的控制线分别穿设于所述卡线孔内。在插入部内较小的空间内,上导线板6和下导线板8能够保证多根控制线缆能够不缠绕,实现控制弯曲组件的目的。
[0040]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PCB板11,所述PCB板11设置有线缆接口,所述线缆接口用于转接设置于插入部1前方的摄像机构和设置于操作部13后方的主机的电源信号线缆,所述PCB板11固定于所述插入部内。PCB板11实现了主机输出的电源信号线缆与摄像机构的方便连接和分离。
[0041] 通过上述结构将控制线缆、电源信号线缆和工作通道集成于连接机构内,实现了插入部1与操作部13的分离和连接,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分离和连接操作部13和插入部1,通过更换一次性插入部1,实现一次性内窥镜的目的。
[0042] 通过上述结构将控制线缆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