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216243.4

文献号 : CN1034536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永涛刘一辉吕静静韩健

申请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环形导风体,每一所述环形导风体为单体部件,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之间形成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在至少一个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有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所述气流分配组件至少包括有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所述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下部,并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划分为周向长度为1:2-1:4的两部分。本发明利用气流分配板对进入送风装置的热交换风在周向方向上进行相对均匀的分配,从而提高了送风装置的送风均匀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每一所述环形导风体为单体部件,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之间形成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位于后端的后端环形导风体的进风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位于前端的前端环形导风体的出风口为混合风出口;空调外部的室内风作为非热交换风,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并与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所吹出的热交换风形成混合风后从所述混合风出口送到室内;在至少一个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有对来自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的热交换器、并进入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热交换风进行周向分配的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所述气流分配组件至少包括有将所述热交换风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的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所述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下部,并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划分为周向长度为

1:2-1:4的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组件还包括有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以自下而上间距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地依次设置在所述主气流分配板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自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且位于最下部的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主气流分配板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中位于顶部的一对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之间的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周向长度占该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周向总长度的1/5-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为三对。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为具有相同弯曲方向的弯曲分配板,多个所述弯曲分配板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热交换风的送风方向相逆,且每个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每个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表面均为曲线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每个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表面均为弧形曲线面。

说明书 :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立式空调送风时,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直接在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从空调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且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在空调上的空调送风装置,空调送风装置包括有环形罩体,在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环形罩体壁上形成环形开口,在环形开口上设置若干环形导流片,相邻环形导流片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风道。在空调热交换器与空调壳体的出风口之间设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后,不仅可以增大空调的进风量、加速室内空气流动,而且能够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改善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但是,由于环形导流片及环形出风风道均形成在一个环形罩体上,不便于灵活选择和控制环形导流片及出风风道的结构,适用范围较窄。而且,由于空调风扇由下向上送风,热交换风在从进入环形出风风道时周向方向上不均匀,使得环形出风风道下端风量较大,而左右两侧风量较小,进而导致空调送风装置所送出的风在整个周向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影响用户舒适性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利用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对送风装置周向方向上的风进行分配,以提高送风均匀性。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每一所述环形导风体为单体部件,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之间形成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位于后端的后端环形导风体的进风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位于前端的前端环形导风体的出风口为混合风出口,在至少一个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有对来自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的热交换器、并进入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热交换风进行周向分配的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所述气流分配组件至少包括有将所述热交换风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的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所述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下部,并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划分为周向长度为1:2-1:4的两部分。
[0007]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气流分配组件还包括有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以自下而上间距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地依次设置在所述主气流分配板上方。
[0008]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自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且位于最下部的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主气流分配板的面积。
[0009]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若干对辅助气流分配板中位于顶部的一对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之间的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周向长度占该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周向总长度的1/5-1/3。
[0010] 优选的,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为三对。
[0011]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装置,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为具有相同弯曲方向的弯曲分配板,多个所述弯曲分配板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热交换风的送风方向相逆,且每个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每个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表面均为曲线面。
[0012] 优选的,每个所述主气流分配板及每个所述辅助气流分配板的表面均为弧形曲线面。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4] 1、在空调中应用本发明的空调送风装置之后,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的同时,能利用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且,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0015] 2、通过采用多个单体部件形式的环形导风体组合构成空调送风装置,不仅便于根据送风要求灵活控制每个环形导风体的结构,方便地加工出结构不同的各环形导风体,还可以灵活选择整个空调送风装置在空调中的装配方式,进而提高了空调送风装置的适用范围和空调的生产效率。
[0016] 3、根据空调送风特点在热交换风风道内设置至少包括一对主气流分配板的气流分配组件,并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划分为周向长度为1:2-1:4的两部分,可利用气流分配板对进入送风装置的热交换风在周向方向上进行相对均匀的分配,从而提高了送风装置的送风均匀性。
[0017]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具有本发明立式空调送风装置的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立式空调送风装置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2立式空调送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2立式空调送风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端或后端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部分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下述的环,是指环绕形成的封闭结构,并不局限于圆环。
[0024] 然后,简要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对于能够将空调热交换器热交换风及外部非热交换风形成混合风而送出的空调送风装置来说,虽然能够增大送风量、保证出风温度的适宜,但是,由于空调内的风扇位于下方,热交换器交换后的热交换风自下而上送风,使得在空调中放置上这样的空调送风装置之后,热交换风在风扇的吹动下大多从空调送风装置下部进入空调送风装置中,而左右两侧及上部进风量相对较少,使得空调送风装置在周向方向上所送出的风不够均匀。为解决该问题,可在空调送风装置的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对来自空调热交换器、并进入该热交换风风道的热交换风进行分配、尤其是进行均匀分配的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并通过对各个气流分配板的形状、面积以及在热交换风风道中的设置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热交换风在周向方向上均匀进入热交换风风道中,从而提高空调送风装置的送风均匀性。
[0025] 请参考图1,该图所示为具有本发明立式空调送风装置1的立式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如图1所示意,该实施例的空调包括有构成空调壳体的前面板2、后背板3、左侧面板、右侧面板及顶板和底板(图中未标注),壳体限定了空调的内部风道4。在空调前面板2的上部开设有混合风出口21,在空调后背板3上部、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2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风进口31。在内部风道4中自下而上设置有风机6、热交换器5和空调送风装置1,且风机6的设置使得空调内部风道4中的风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21吹出。
[0027] 其中,立式空调送风装置1的结构请参考图2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及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所示。
[0028]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意,,同时结合图1所示意,空调送风装置1包括有三个环形导风体,分别为前端环形导风体11、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和后端环形导风体12。前后依次排列的这三个环形导风体中的每一个环形导风体均为单体部件,独立成型。其中,前端环形导风体11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混合风出口111和进风口112;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出风口131和进风口132;后端环形导风体12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出风口121和非热交换风进口122。前端环形导风体11、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和后端环形导风体12前后依次排列之后,中间形成前后贯通所有三个环形导风体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而且,前端环形导风体11与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与后端环形导风体1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空调中的内部风道4将通过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及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与空调送风装置1中的贯通风道相连通。在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上设置有向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和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
15中延伸的气流分配组件16。而且,为方便加工,气流分配组件16优选与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是分体成型,然后将气流分配组件16安装固定在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上。
[0029] 在将空调送风装置1装配到空调中时,后端环形导风体12与空调的后背板3进行固定,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先与前端环形导风体11通过螺钉固定,然后将固定有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的前端环形导风体11固定到空调的前面板2上。固定到位之后,前端环形导风体11的混合风出口111作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的出风口,将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21进行封闭装配;而后端环形导风体12中的非热交换风进口122作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的非热交换风进风口,将与后背板3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31进行封闭装配。
[0030] 在空调中采用上述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1之后,空调运行时,室内风进入空调内部,在风机6的作用下,加速吹向热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交换风从内部风道4吹向空调送风装置1。热交换风在气流分配组件16的分配下,沿周向方向均匀地进入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和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内,再经热交换风风道进入贯通风道,进而经贯通风道从前端环形导风体11上的混合风出口111及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21吹出。与此同时,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空调外部的室内风作为非热交换风,在负压的作用下,将从后背板3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31及后端环形导风体12的非热交换风进口122进入贯通风道,并与环形热交换风风道所吹出的热交换风形成混合风,然后在外扩的混合风导流部113的导流下一起顺畅送到室内。
[0031] 在一定风机转速下、对立式空调进行风量测试及温度检测,采用上述空调送风装置1之后,引入的非热交换风为热交换风风量的0.89倍左右,获得的混合风风量为热交换风风量的1.89倍左右,比同状况下、未采用空调送风装置1的空调送风相比,空调出风增加了0.89倍左右。而且,如果室温为27.5℃左右,未采用空调送风装置1的空调所吹出的风为热交换风,其温度为13℃左右;而使用空调送风装置1之后,空调所送出的混合风为18.5℃左右,混合风的温度更符合人体体感温度舒适性的要求。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而且,利用空气送风装置1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
[003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个单体部件形式的环形导风体组合构成空调送风装置1,便于根据送风要求灵活控制每个环形导风体的结构,方便地加工出结构不同的各环形导风体,以保证送风的均匀性和送风速度。而且,由于每个环形导风体为单体部件,可以灵活选择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在空调中的装配方式,进而提高了空调送风装置1的适用范围和空调的生产效率。
[0033] 再参考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意,该实施例的气流分配组件16采用多个气流分配板来实现。该实施例的气流分配组件16共包括有四对、八个气流分配板,分别为主气流分配板161和162、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和164、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和166、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和168。所有气流分配板为具有相同弯曲方向的弯曲分配板,且每个气流分配板的表面均为弧形曲线面,可以有效地引导风向,并降低气流在分流过程中的压损和噪音,实现低噪音前提下的高速送风。这四对气流分配板以主气流分配板161和162在下、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和164、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和166及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和168依次往上的顺序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和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的周向方向上。也即沿自下而上的热交换风送风方向上,空调送风装置1的左侧(以后视图方向而言的左、右侧)自下而上设置有主气流分配板161、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和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而主气流分配板162、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4、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6和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8以左右对称的形式设置在空调送风装置1的右侧。而且,各气流分配板的弯曲方向与热交换风送风方向相逆。也即,热交换风送风方向自下而上,则各气流分配板的弯曲反向将是逆向送风方向,即如图
4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弯曲。
[0034] 通过在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呈放射状对称分布的多个弯曲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16,可以利用主气流分配板161和162将来自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风分成左、中、右三部分,而左、右两侧的热交换风又可以被各辅助气流分配板再次分流,最终实现了空调送风装置1的热交换风风道在周向方向上进风及出风的均匀性,提高了空调送风装置1的送风均匀性。
[0035] 当然,气流分配组件16除了采用多个弯曲气流分配板来实现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只要能保证将来自热交换器5的热交换风在周向方向上进行均匀分配即可。
[0036] 对于各个气流分配板,其形状、面积以及在热交换风风道中的设置位置是影响送风均匀性的关键性因素。在该实施例中,成对的气流分配板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但是,对于其中一侧的多个气流分配板来说,自下而上,主气流分配板161或162的面积大于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或164的面积,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或164的面积大于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或166的面积,第四辅助气流分配板165或166的面积又大于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或168的面积。
[0037] 而且,由于周向方向上的气流密度不一致,同一侧的各气流分配板按照不等间距来分布。具体来说,主气流分配板161或162与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或164之间的弧L2的长度(表示了两者的间距)大于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或164与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或166之间的弧L3的长度,而第一辅助气流分配板163或164与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或166之间的弧L3的长度又大于第二辅助气流分配板165或166与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或168之间的弧L4的长度。优选的,弧L2、弧L3及弧L4的长度之比为6:5:3。
[0038] 此外,对于设置在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及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下部的主气流分配板161和162,将两个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分对应的弧为L1,除L1之外的弧均为上部分。为保证周向方向上的送风均匀性,下部分对应的弧L1的弧长与上部分弧(图中未标注,是整个圆周方向上除L1之外的其余弧)的弧长之比为1:2-1:4。而位于这两环形热交换风风道顶部的第三辅助气流分配板167和168限定了顶部的一段弧L5,该段弧L5的长度占整个第一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4或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15的周向总长度的1/5-1/3。
[0039] 在该实施例的空调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21和后背板3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31的形状为圆形;相应的,空调送风装置1中各环形导风体的形状为圆环形。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的组合,如椭圆形和椭圆环、正多边形和正多边形环等,也都能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0040]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共设置了一对主气流分配板和三对辅助气流分配板,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仅设置有一对主气流分配板来实现对周向送风相对均匀的分配;或者,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对、两对或三对以上的辅助气流分配板,这些技术方案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41] 而且,虽然该实施例中的空调送风装置1具有三个环形导风体,但并不局限于这样的三个,还可以是仅有前端环形导风体11和后端环形导风体12这两个环形导风体,两个环形导风体形成一个热交换风风道。此结构下,可以在该热交换风风道内设置与其中一个环形导风体相固定的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来实现对热交换风的分配。
[0042] 当然,还可以是更多个,例如,除了前端环形导风体11和后端环形导风体12之外,还包括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中间环形导风体13,构成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环形导风体的空调送风装置。该结构下,将会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热交换风风道。在这样的空调送风装置中,优选在所有热交换风风道中均设置气流分配板构成的气流分配组件。而且,为简化结构,可以两个热交换风风道共用一个气流分配组件,也即将气流分配组件设置在位于中间的环形导风体上、并向由该环形导风体所形成的内、外两个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延伸。
[004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