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以及电梯轿厢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058767.5

文献号 : CN1034824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纳谷英光吉川敏文井上真辅星野孝道松土贵司大宫昭弘松本惠治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以及电梯轿厢,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室。电梯系统具有冲击吸收部分,该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不需要在电梯轿厢的底面的下方设置缓冲器,就能够吸收升降通道的地板对电梯轿厢的冲击。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室,所述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冲击吸收部分,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具有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第二冲击吸收部分,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第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向的第二侧面的外侧,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分别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分别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具有沿着所述第一侧面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向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具有沿着所述第二侧面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向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分别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分别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紧急制动装置和第二紧急制动装置,

所述第一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用于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使所述轿厢室减速,所述第二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之间,用于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使所述轿厢室减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下方悬吊滑轮和第二下方悬吊滑轮,

所述第一下方悬吊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下侧,由吊索支撑,所述第二下方悬吊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下侧,由所述吊索支撑,所述吊索通过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更靠下方位置的部分的体积大于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更靠上方位置的部分的体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分别具有多个用于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模块,所述多个冲击吸收模块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更靠下方位置的冲击吸收模块的合计体积大于所述多个冲击吸收模块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更靠上方位置的冲击吸收模块的合计体积。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顶棚冲击吸收部分,所述顶棚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顶棚的内侧,用于吸收所述轿厢室的顶棚对所述轿厢室内的装载物的冲击。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检测部分和抑制部分,

所述振动检测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室的振动,所述抑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用于抑制检测出的所述振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形变检测部分,所述形变检测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底面,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室的形变。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围住所述轿厢室的轿厢框架,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固定在所述轿厢框架上。

12.一种电梯轿厢,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室,所述电梯轿厢的特征在于,具有冲击吸收部分,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说明书 :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对电梯轿厢的冲击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梯中,作为减轻电梯轿厢因吊索断裂而掉落等时的对电梯轿厢的冲击的技术,例如已知在升降通道的顶棚面和地板面或者电梯轿厢的分别与升降通道的顶棚面和地板面相对向的顶板和地板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缓冲器的技术。作为该种缓冲器,例如采用压缩破坏型的蜂窝式结构部件的缓冲区(Crushable Zone)。此外,例如还已知在升降通道的地板面(电梯坑)设置缓冲器的技术。作为该种缓冲器,例如采用压缩破坏型的蜂窝式结构部件的缓冲区。另外,例如还已知在轿厢室的地板部分与轿厢框架的下部框架之间设置缓冲材料的技术,该缓冲材料在承受一定负载以上的纵向负载时进行塑性形变。作为该种缓冲材料,例如采用橡胶。又,例如还已知在轿厢室和轿厢框架的上下方向设置缓冲器的技术,作为该种缓冲器,例如采用空气阻尼器(专利文献1至4)。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127125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平7-22487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290802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特开平9-58952号公报
[0009] 在采用将通常设置在电梯坑内的缓冲器(Buffer)置换成压缩破坏型的构件的技术时,必须在升降通道的顶棚和地板的中心附近确保用于设置该等构件所需的空间。同样,在采用将缓冲器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端或者下端的技术时,需要在电梯轿厢的上方或者下方确保设置缓冲器所需的空间。
[0010] 在现有的电梯中,下悬吊方式(1∶1吊索卷绕方式)用于高速电梯,在吊索上大多设置有振动抑制构件。因此,在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发生碰撞时,为了避免受到吊索振动抑制构件的影响,需要设计和设置缓冲器,由于缓冲器的大小受到限制,所以难以实现期望的冲击吸收能力。
[0011] 现在,在普及型的电梯中,大多采用将滑轮设置在电梯轿厢下方的下悬吊式(2∶1吊索卷绕方式),吊索的通道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因此,在进行缓冲器的设计和设置时,有必要避开下方悬吊滑轮以及该吊索,由于缓冲器的大小受到限制,所以难以实现期望的冲击吸收能力。
[0012] 在轿厢框架和轿厢室之间设置缓冲材料的结构,以设置现有技术的缓冲器为前提条件,其目的在于通过缓冲器来缓和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地板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因此,如上所述,必须设置缓冲器,从而必须在升降通道的顶棚和地板的中心附近确保用于设置该缓冲器装置所需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1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梯系统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轿厢室。该电梯系统具有冲击吸收部分,该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在电梯轿厢底面的下方设置缓冲器就能够吸收升降通道的地板对电梯轿厢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
[0017]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8]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
[0019]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0]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1]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2]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轿厢室的顶棚附近的结构的截面图。
[0023]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
[0024] 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5]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
[0026]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7] 图12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
[0028] 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9] 图14是表示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体轿厢的侧面壁的层叠结构的图。
[0030] 图15是表示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体轿厢的底面壁的层叠结构的图。
[0031] 符号说明
[0032] 1、2、2b、3、5、5b、6:电梯轿厢,10:轿厢室,12、12b:一体轿厢,15:防振材料,20:轿厢框架,21:轴部,30、31:主吊索,40、41、41b、70、70b:冲击吸收结构,42b、72、72b、73:前部冲击吸收结构,44b、74、74b、75:后部冲击吸收结构,48、49:单元模块,50:下方悬吊滑轮,100:热固化性树脂板,110:振动吸收板,120:致动器板,130:振动传感器,135:控制器,
140:装饰板,142:低回弹力材料,144:冲击吸收结构,150:地板面板,160:形变检测板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4] 第一实施例
[0035]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1∶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为例进行说明。
[0036]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电梯轿厢1设置在升降通道内,通过主吊索30进行升降。该电梯轿厢1具有轿厢室10、轿厢框架20和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该轿厢室10用于装载人和物等的装载物,其正面具有轿厢门,轿厢框架20包围轿厢室10的上下左右,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分别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左端和右端。轿厢框架20的下部的内侧,隔着防振材料15与轿厢室10的下表面的下侧连接。主吊索30与轿厢室10的上表面的上侧连接,以保持电梯轿厢1。
[0037] 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隔着轿厢框架20相对向设置。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的各自的上端分别从轿厢框架20的上端朝向上方突出。同样,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的各自的下端分别从轿厢框架20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在因主吊索30断裂而使得电梯轿厢1掉落,导致电梯轿厢1与升降通道的地板发生碰撞等时,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的下端首先与升降通道的地板发生碰撞而变形,由此,能够吸收来自升降通道地板的冲击。同样,在电梯轿厢1上升时,在因电梯轿厢1无法减速等而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发生碰撞时,二个冲击吸收结构40的上端首先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发生碰撞而变形,由此能够吸收来自升降通道顶棚的冲击。
[0038] 通过采用上述电梯轿厢1的结构,即使不在升降通道的地板和顶棚设置缓冲器,也能够通过冲击吸收结构40来吸收冲击。通过调整冲击吸收结构40的冲击吸收能力,能够实现期望的冲击吸收动作。此外,通过将冲击吸收结构40设置在轿厢的侧面,能够取消电梯坑内的会妨碍维修人员移动的缓冲器。由此,能够在升降通道的地板与轿厢室10的底面之间确保大的空间,能够确保大的供电梯系统的维修人员进行退避用的空间。
[0039] 以下对作为比较例的具有缓冲器的电梯轿厢进行说明。轿厢框架20在电梯轿厢的进深方向上的长度比轿厢室10短。因此,在将缓冲器设置在轿厢框架20上时,由于缓冲器与轿厢框架20之间的设置面积窄小,所以在轿厢框架20与底面发生了碰撞时,轿厢框架20局部承受大的压力。因此,需要提高轿厢框架20的刚性。
[004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梯轿厢的进深方向上的长度比轿厢框架20长的冲击吸收结构40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侧面,并将冲击吸收结构40固定在轿厢框架20上,能够扩大进深方向的升降通道底面与冲击吸收结构40之间的设置面积。此外,可以对冲击吸收结构40的压缩方向进行调整。由此,还可以将冲击朝水平方向引导,能够获得不需要提高轿厢框架20的局部刚性的效果。
[0041] 第二实施例
[0042]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2∶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为例进行说明。
[0043]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2中,采用与电梯轿厢1的构成部分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部分与电梯轿厢1的相应的构成部分相同或者相等。电梯轿厢2具有取代冲击吸收结构40的冲击吸收结构41。此外,电梯轿厢2除了具有电梯轿厢1的构成部分以外,还具有二个下方悬吊滑轮50(滑轮)。
[0044] 二个下方悬吊滑轮50分别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背面下端的左右侧。主吊索31通过轿厢室10的二个侧面和底面的外侧,经由下方悬吊滑轮50从下方支撑轿厢框架20。在轿厢框架20的左右设置有冲击吸收结构41。
[0045] 下方悬吊滑轮50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背面侧。冲击吸收结构41具有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正面侧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42b和设置在下方悬吊滑轮50的背面侧的后部冲击吸收结构44b。由此,主吊索31和下方悬吊滑轮50从冲击吸收结构41露出。如此,通过将冲击吸收结构41分离成前后二个部分,能够确保主吊索31的通道,并且能够简化冲击吸收结构41的形状。
[0046] 以下对冲击吸收结构4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47]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在该变形例的电梯轿厢2b中,采用与电梯轿厢2的构成部分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部分与电梯轿厢2的相应的构成部分相同或者相等。电梯轿厢2b具有取代冲击吸收结构41的冲击吸收结构41b。
[0048] 冲击吸收结构41b被成形为将轿厢框架20、下方悬吊滑轮50以及主吊索31包围在其中。因此,冲击吸收结构41b具有供下方悬吊滑轮50和主吊索31通过的槽51。与冲击吸收结构41相比,冲击吸收结构41b的成型难度有所提高,但通过一体化以后,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0049] 第三实施例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对冲击吸收结构具有多个小容量的单元模块的示例进行说明。
[0051]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3中,采用与电梯轿厢1的构成部分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部分与电梯轿厢1的相应的构成部分相同或者相等。电梯轿厢3具有取代电梯轿厢1中的冲击吸收结构40的多个单元模块48和多个单元模块49。此外,电梯轿厢3除了具有电梯轿厢1的构成部分以外,还具有轴部21。轴部21是前后方向的轴,设置在轿厢框架20的左右侧。
[0052] 多个单元模块48和多个单元模块49固定在轴部21上,形成冲击吸收结构。多个单元模块49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前端和后端。多个单元模块48分别设置在前端的单元模块49和后端的单元模块49之间。各个单元模块48的高度比轿厢框架20的高度高,例如与冲击吸收结构40相同。各个单元模块49的高度比各个单元模块48的高度低,例如为单元模块48的高度的大致一半。各个单元模块49没有突出到轴部21的上侧。
[0053] 此外,轴部21也可以省略。此时,多个单元模块48和多个单元模块49固定在轿厢框架20上。
[005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种单元模块,通过将两种单元模块组合,能够使上下的各个单元模块都具有适当的冲击吸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电梯轿厢3的上部和下部的单元模块的数量和容量等,能够调整冲击吸收能力。此外,也可以采用密度彼此不同的多种单元模块。
[0055]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电梯轿厢3掉落而与升降通道的地板发生碰撞时的能量大于电梯轿厢3上窜而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发生碰撞时的能量。因此,将比轿厢框架20的下端更靠下侧的单元模块的合计体积设定为小于比轿厢框架20的上端更靠上侧的单元模块的合计体积,由此能够吸收从升降通道的地板传递到电梯轿厢3的冲击能量。
[0056] 在现有技术中,缓冲器根据电梯轿厢的重量和速度设计。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组合多个单元模块48、49来形成冲击吸收结构,能够根据电梯轿厢的重量和速度来调整各个单元模块的容量。尤其是,通过将冲击吸收结构中的设置在比轿厢框架20的下端更靠下侧位置的部分的体积设置成大于冲击吸收结构中的设置在比轿厢框架20的上端更靠上侧位置的部分的体积,能够在吸收从升降通道的顶棚传递到电梯轿厢3的冲击能量的同时,减小电梯轿厢3上部的大小和重量等。
[0057] 第四实施例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对将冲击吸收结构设置在轿厢室内的顶棚上的示例进行说明。
[0059]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轿厢室的顶棚附近的结构的截面图。本实施例的轿厢室10具有与轿厢室的顶棚的下表面相接触地设置的平板状冲击吸收结构144、与冲击吸收结构144的下表面相接触地设置的平板状低回弹力材料142以及与低回弹力材料142的下表面相接触地设置的用于形成轿厢室10内的顶棚的平板状装饰板140。
[0060] 低回弹力材料142和冲击吸收结构144用来缓和电梯内的人员与顶棚发生碰撞时的冲击,所以能够对电梯内的人员提供保护。
[0061] 如果仅仅设置冲击吸收结构144,则为了使该冲击吸收结构开始变形或破坏而吸收冲击,需要很大的碰撞能量,如此会导致冲击作用在电梯内的人员身上。因此,通过设置低回弹力材料142,利用低回弹力材料142的压缩超过极限为止经过的时间来确保使冲击吸收结构144开始变形或破坏所需的时间,由此能够减轻对电梯乘客的冲击。
[0062] 第五实施例
[0063] 在本实施例中,对采用由轿厢室和轿厢框架一体化而成的结构(以下称为“一体轿厢”)时的1∶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的示例进行说明。
[0064]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该电梯轿厢5具有一体轿厢12和设置在一体轿厢12的左右侧的二个冲击吸收结构70。在一体轿厢12的上端连接有主吊索30。
[0065] 如正视图所示,在一体轿厢12的四个角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急制动装置的安装部分60。紧急制动装置隔着防振材料安装在安装部分60上。在升降通道的左右侧面的内侧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紧急制动装置在发生了电梯轿厢掉落等紧急情况时,通过夹住导轨使电梯轿厢5减速。
[0066] 根据该一体轿厢12的结构,能够省略轿厢框架20,并且能够将冲击吸收结构70直接设置在一体轿厢12上。
[0067] 如侧视图所示,各个冲击吸收结构70被分割成设置在安装部分60前方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2和设置在安装部分60后方的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4。也就是说,紧急制动装置和升降通道内的导轨位于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2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4之间。
[0068] 根据上述一体轿厢12的结构,能够在减少电梯轿厢的零部件数量的同时,使电梯轿厢的结构变得简单。此外,通过将左右的冲击吸收结构70分别分割成前后二个部分,能够在设置紧急制动装置的同时,确保冲击吸收能力。
[0069] 一体轿厢12由于还需要发挥轿厢框架20的作用,所以需要具有刚性。例如,一体轿厢12采用碳纤维热固化性树脂等的热固化性树脂来实现。此外,为了实现期望的冲击吸收能力,重要的是采用低成本并且具有优异成形性的材料来制作冲击吸收结构70,所以,例如采用碳纤维热塑性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来实现冲击吸收结构70。由于热固化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的重量轻,所以一体轿厢12和冲击吸收结构70的合计质量与前述的轿厢室10和轿厢框架20的合计质量相比大幅度减轻。因此,还能够降低平衡重的重量。不过,如果重量太轻,可能会导致主吊索30的牵引力下降以及产生振动等问题。此时,例如通过在冲击吸收结构70内注满液体来增加重量,由此可以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通过液体压缩来提高冲击吸收能力。
[0070] 此外,在采用1∶1吊索卷绕方式的高层高速电梯中,还会因电梯轿厢的高速行驶而产生空气阻力的问题。
[0071] 以下对降低空气阻力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72]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在该变形例的电梯轿厢5b中,采用与电梯轿厢5的构成部分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部分与电梯轿厢5的相应的构成部分相同或者相等。与电梯轿厢5相比,电梯轿厢5b具有取代一体轿厢12的一体轿厢12b,并且具有取代冲击吸收结构70的冲击吸收结构70b。与冲击吸收结构70相比,冲击吸收结构70b分别具有取代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2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4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2b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4b。
[0073] 一般来说,采用流线型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阻力,但在电梯那样速度频繁地在停止至高速区域之间变化的系统中,如果采用流线型,则在中低速区域会因气流分离(Flow Separation)而产生阻力,该阻力将导致负荷增大。此外,如果将冲击吸收结构设计成前端尖细的流线形状,则发生碰撞时的接触面积变小,为了吸收冲击,需要增大冲击吸收结构的行程。因此,不将冲击吸收结构70b的上端和下端设计成前端尖细的形状,而设计成例如卡姆背(Kammtail)形状,由此能够降低高速区域的空气阻力,降低中低速区域的气流分离,以及确保冲击吸收结构70b的前端部的接触面积。
[0074] 为了降低空气阻力,将冲击吸收结构70b的上端的形状设计成进行了倒角的朝上突起的曲面形状。同样,为了降低空气阻力,将冲击吸收结构70b的下端的形状设计成进行了倒角的朝下突起的曲面形状。此外,为了降低空气阻力,也可以将一体轿厢12b的上表面的形状设计成朝上突起的曲面形状。同样,为了降低空气阻力,也可以将一体轿厢12b的下表面的形状设计成朝下突起的曲面形状。
[007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进行成型和设置,将冲击吸收结构分割成二个部分。不过,安装在安装部分60上的紧急制动装置也会成为空气阻力。因此,也可以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一样,不将冲击吸收结构分割成前后部分,而是形成一体化,通过用冲击吸收结构包围紧急制动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
[0076] 第六实施例
[0077] 在本实施例中,对采用一体轿厢时的2∶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的示例进行说明。
[0078] 图12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正视图,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轿厢6中,采用与电梯轿厢2的构成部分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部分与电梯轿厢2的相应的构成部分相同或者相等。与电梯轿厢2相比,电梯轿厢6具有取代轿厢室10和轿厢框架20的一体轿厢12,并且具有取代冲击吸收结构41的冲击吸收结构70。
[0079] 如正视图所示,在一体轿厢12的四个角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急制动装置的安装部分60。紧急制动装置隔着防振材料安装在安装部分60上。二个轮轴安装部分52分别设置在一体轿厢12的下端的左右侧。二个下方悬吊滑轮50的轮轴分别由二个轮轴安装部分52支撑。
[0080] 根据该一体轿厢12的结构,能够省略轿厢框架20,并且能够将冲击吸收结构70直接设置在一体轿厢12上。如侧视图所示,各个冲击吸收结构70被分割成设置在安装部分60和主吊索31前方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3和设置在安装部分60和主吊索31后方的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5。也就是说,紧急制动装置和升降通道内的导轨位于前部冲击吸收结构
73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5之间。通过将左右的冲击吸收结构70分别分割成前后二个部分,能够在确保供主吊索31通过的空间以及设置紧急制动装置所需的空间的同时,确保冲击吸收能力。
[0081] 如此,通过将一体轿厢12和冲击吸收结构70接合起来,能够在减少零部件数量的同时,使结构变得简单。一般来说,1∶1吊索卷绕方式用于高层的高速电梯,而2∶1吊索卷绕方式则用于低层的低速电梯。也就是说,采用2∶1吊索卷绕方式时的碰撞能量小于采用1∶1吊索卷绕方式时的碰撞能量。因此,能够将采用2∶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轿厢6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3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5的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和地板的接触面积设定成小于采用1∶1吊索卷绕方式的电梯轿厢5的前部冲击吸收结构72和后部冲击吸收结构74的与升降通道的顶棚和地板的接触面积。
[0082] 第七实施例
[0083] 在本实施例中,对缓和一体轿厢中的振动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0084] 在如第五实施例所示采用热固化性树脂制作一体轿厢12时,一般来说,通过对成形为板状的热固化性树脂即热固化性树脂板100进行层叠,来实现具有期望的形状和强度的一体轿厢12。由此,能够使一体轿厢12实现轻量化。
[0085] 图14是表示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体轿厢的侧面壁的层叠结构的图。本实施例中的一体轿厢12的侧面壁具有在二块热固化性树脂板100之间夹设振动吸收板110的结构以及在二块热固化性树脂板100之间夹设致动器板120的结构。一种振动吸收构件所能够吸收的振动频段有限。本实施例中的振动吸收板110通过层叠能够分别吸收不同频段的两种振动吸收构件的板材来制成。因此,振动吸收板110能够吸收广域的振动频段的振动。
[0086] 一体轿厢12由主吊索30保持在作为牵引装置的滑轮和一体轿厢12的悬吊机构之间。因此,在谐振频率等发生了变化时,会产生仅靠振动吸收板110无法吸收的频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对致动器板120进行层叠的方法。致动器板120例如由夹设有压电纤维致动器的板材来实现。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体轿厢12的侧面壁,在二块热固化性树脂板100之间设置了振动传感器130。振动传感器130能够检测出没有被振动吸收板110吸收掉的振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体轿厢12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对振动传感器130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控制器135。控制器135朝着抵消由振动传感器130检测出的振动的方向驱动致动器板120。由此,能够减轻一体轿厢12的振动。
[0087] 第八实施例
[0088] 在本实施例中,对检测一体轿厢的形变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0089] 图15是表示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体轿厢的底面壁的层叠结构的图。与第七实施例的侧面壁一样,本实施例的一体轿厢12的底面壁具有由热固化性树脂板100层叠而成的结构。该底面壁具有在二块热固化性树脂板100之间夹设振动吸收板110的结构以及在二块热固化性树脂板100之间夹设形变检测板160的结构。振动吸收板110与第七实施例的振动吸收板110相同。形变检测板160例如由压电板等来实现。通过层叠形变检测板160,能够根据一体轿厢12的地板面的形变来测定一体轿厢12的装载重量以及测定一体轿厢12的重心位置。此外,在该底面壁的上端设置有形成一体轿厢12内的地板的地板面板
150。
[0090] 采用形变检测板160来测定装载重量,能够高效率地控制牵引装置。因此,例如能够降低消耗电力。此外,采用形变检测板160来测定重心位置,能够掌握一体轿厢12的倾斜度等。由此,通过该倾斜度能够预测振动的模式,能够提高一体轿厢12的降低振动控制的能力。
[0091] 可以对以上的实施例中的多个实施例进行组合。例如,第四实施例中的轿厢室10内的顶棚的冲击吸收结构可以应用在第五、第六、第七以及第八实施例的一体轿厢12、12b中。
[0092] 可以在以上的实施例的冲击吸收结构中采用碳和橡胶等冲击吸收材料。此外,在冲击吸收结构中可以采用液压缓冲器和空气阻尼器等。
[0093] 在现有的电梯系统中,在轿厢室或者一体轿厢的底面与升降通道的地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器。而根据本发明的以上的实施例,不需要在电梯坑上设置缓冲器,并且不需要在电梯轿厢的底面的下方设置缓冲器,就能够吸收从升降通道的地板传递到电梯轿厢的冲击。此外,不需要在电梯轿厢的上表面的上方设置缓冲器,就能够吸收从升降通道的顶棚传递到电梯轿厢的冲击。由此,能够在轿厢室或者一体轿厢的底面与升降通道的地板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能够作为维修人员退避时用的空间等使用。另外,无论采用1∶1吊索卷绕方式还是采用2∶1吊索卷绕方式,均能够实现冲击吸收结构。
[0094] 对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的技术能够进行如下的表述。
[0095] (表述1)
[0096] 其是具有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轿厢室的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冲击吸收部分,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0097] (表述2)
[0098] 如表述1所述的电梯系统,
[0099]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具有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第二冲击吸收部分,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第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向的第二侧面的外侧,
[0100]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分别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分别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0101] (表述3)
[0102] 如表述2所述的电梯系统,
[0103]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具有沿着所述第一侧面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向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
[0104] 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具有沿着所述第二侧面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向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
[0105]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分别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分别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0106] (表述4)
[0107] 如表述3所述的电梯系统,
[0108] 具有第一紧急制动装置和第二紧急制动装置,
[0109] 所述第一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用于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使所述轿厢室减速,所述第二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之间,用于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使所述轿厢室减速。
[0110] (表述5)
[0111] 如表述3所述的电梯系统,
[0112] 具有第一下方悬吊滑轮和第二下方悬吊滑轮,
[0113] 所述第一下方悬吊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下侧,由所述吊索支撑,所述第二下方悬吊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下侧,由所述吊索支撑,
[0114] 所述吊索通过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并且通过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之间。
[0115] (表述6)
[0116] 如表述2所述的电梯系统,
[0117]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更靠下方位置的部分的体积大于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更靠上方位置的部分的体积。
[0118] (表述7)
[0119] 如表述6所述的电梯系统,
[0120]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分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分分别具有多个用于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模块,
[0121] 所述多个冲击吸收模块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更靠下方位置的冲击吸收模块的合计体积大于所述多个冲击吸收模块中的设置在比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更靠上方位置的冲击吸收模块的合计体积。
[0122] (表述8)
[0123] 如表述1至7中的任一表述所述的电梯系统,
[0124] 具有顶棚冲击吸收部分,所述顶棚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顶棚的内侧,用于吸收所述轿厢室的顶棚对所述轿厢室内的装载物的冲击。
[0125] (表述9)
[0126] 如表述1至8中的任一表述所述的电梯系统,
[0127] 具有振动检测部分和抑制部分,
[0128] 所述振动检测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室的振动,所述抑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用于抑制检测出的所述振动。
[0129] (表述10)
[0130] 如表述1至9中的任一表述所述的电梯系统,
[0131] 具有形变检测部分,所述形变检测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底面,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室的形变。
[0132] (表述11)
[0133] 如表述1至8中的任一表述所述的电梯系统,
[0134] 具有围住所述轿厢室的轿厢框架,
[0135]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固定在所述轿厢框架上。
[0136] (表述12)
[0137] 其是具有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轿厢室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的特征在于,具有冲击吸收部分,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轿厢室的侧面的外侧,从所述轿厢室的上端朝上方突出,并且从所述轿厢室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升降通道的顶棚或者所述升降通道的地板的冲击。
[0138] 以下对上述表述中的用语进行说明。轿厢室例如对应于轿厢室10和一体轿厢12、12b。冲击吸收部分例如对应于冲击吸收结构40、41、41b、70、70b。第一冲击吸收部分例如对应于二个冲击吸收结构中的一方,第二冲击吸收部分例如对应于二个冲击吸收结构中的另一方。第一构件和第三构件例如对应于前部冲击吸收结构42b、72、72b、73。第二构件和第四构件例如对应于后部冲击吸收结构44b、74、74b、75。冲击吸收模块例如对应于单元模块48、49。顶棚冲击吸收部分例如对应于冲击吸收结构144和低回弹力材料142。振动检测部分例如对应于振动传感器130。抑制部分例如对应于致动器板120。形变检测部分例如对应于形变检测板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