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474106.0

文献号 : CN1034852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白廷辉尹学军葛世平平轶巫校兵何永春刘扬王建立高星亮孔祥斐薛松刘东李维赞

申请人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调平方法,具体为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反复对浮置板进行调高调平,基本可以实现一次性调高调平,十分方便快捷,其克服了现有操作方法的技术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满足施工周期的要求,其大大提高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的适用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 :

1.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浮置板仅由板端隔振装置支承时,其安装调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浮置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浮置板的平面位置;

(2)将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任一端作为自由端,则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另一端作为调整端,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即浮置板由其自由端设置的千斤顶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共同支承;

(3)分别测量浮置板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得到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4)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的自由端落回至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上,再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调整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5)在浮置板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

(6)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7)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调整端落下,利用千斤顶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重新顶起,在浮置板自由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自由端再次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

(8)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根据高度差值再次调整浮置板与对应位置板端隔振装置之间的调高垫板总厚度,直至浮置板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

(9)重复上述步骤,逐一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步骤(1)所述方法,循序放置并调整好多块浮置板的平面位置,构成至少一个安装工段,再对安装工段中的每一块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及精确顶升调平,从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安装工段的一端作为起始,依次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后,再依次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进行精确顶升调平,从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后,在安装工段所属浮置板上架设钢轨,测量各浮置板中板端隔振装置对应位置处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设计高程,根据对比结果相应的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增减调高垫板,直至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根据上述方法进而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与设计高程的差别小于2mm时,利用轨下垫板进行调平,不再调整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上的调高垫板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邻浮置板间设置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时,测量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处对应的浮置板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之前,需要将相邻二块浮置板都提前摆放在该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上并调整好平面位置,然后将二块浮置板的非相邻端分别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用千斤顶顶起,使相邻二块浮置板同时处于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并且使相邻二块浮置板间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对二块浮置板的相邻端保持有效支承状态,再相对铺轨基标实施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后,首先确认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之间保持有效支承,在未与浮置板底面实现充分接触的板端隔振装置上预先设置调高垫板,直至所有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间均实现有效支承,然后再对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及精确顶升调平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道床基础上摆放板端隔振装置以前,首先测量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每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平面位置中心处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基础的设计高度计算出高度差值,然后摆放板端隔振装置,对低于设计高度的高度差值部分通过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增加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给予补偿,以消除道床基础施工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将浮置板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浮置板的水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吊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吊起浮置板的自由端,确定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落下自由端,再吊起浮置板的调整端,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然后利用吊装设备将浮置板的自由端也吊起,使浮置板整体处于悬置状态,在浮置板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整体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

说明书 :

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调平方法,具体为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振动和噪声是人们公认的影响面最为广泛的一种公害,也是近年来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是构件浮置技术,典型的是浮置板道床技术,其隔振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专利号为ZL200410035441.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置式浮置板道床结构。但是现有浮置板道床的施工周期普遍较长,标准浮置板长度为25m,最早全部在隧道内进行施工的速度只能实现平均每个工作组每天完成5m;而后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和青岛隔而固公司共同研发出预制钢筋笼施工工艺,即在地面先绑扎好钢筋笼后再吊装进入隧道内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方法,将每个工作组每天的工作进度提高到30m左右。可是由于钢筋笼尺寸较大,向隧道内运输时经常需要在隧道上开设专门的通道,十分不便,另外,钢筋笼施工法虽然大幅提高了施工进度,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工期的要求,许多地铁隔振地段因工期无法满足而被迫放弃使用浮置板道床隔振技术,造成振动扰民的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和青岛隔而固公司的技术人员又研发出一种应用板长不超过8米的浮置板的新型浮置板道床结构,具体如申请号为201220091895.0的中国专利中所述。这种新型浮置板道床结构,由于浮置板板长较短,可以方便的在隧道内进行运输,因此浮置板可以在地面进行预制式工业化生产,所以也称为预制式浮置板,将这种浮置板再吊运至隧道内进行组装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浮置板的质量也更容易保证。但是由于这种预制式浮置板的板长较短,浮置板调高调平操作环节增多,要求精度也较高,否则相邻浮置板间就会形成互相干扰,特别是为了防止翘翘板效应,经常在相邻浮置板之间设置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相邻浮置板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更加突出,造成浮置板采用传统方式进行顶升和调平时,需要多次调高调平才能满足道床的设计标高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施工的进度。
[0003] 如何解决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顶升调平耗时长、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的目的,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业内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容易操作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
[0005] 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当浮置板仅由板端隔振装置支承时,其安装调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根据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浮置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浮置板的平面位置;
[0007] (2)将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任一端作为自由端,则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另一端作为调整端,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即浮置板由其自由端设置的千斤顶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共同支承;
[0008] (3)分别测量浮置板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得到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09] (4)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的自由端落回至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上,再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调整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0010] (5)在浮置板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
[0011] (6)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12] (7)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调整端落下,利用千斤顶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重新顶起,在浮置板自由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自由端再次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
[0013] (8)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根据高度差值再次调整浮置板与对应位置板端隔振装置之间的调高垫板总厚度,直至浮置板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一块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
[0014] (9)重复上述步骤,逐一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15]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在步骤(1)中摆放浮置板时,可以按照步骤(1)所述方法,循序放置并调整好多块浮置板的平面位置,构成至少一个安装工段,再对安装工段中的每一块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及精确顶升调平,从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这种施工方式,有利于增强施工操作的连续性,优化工序间流程,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其具体施工操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选择安装工段的一端作为起始,依次对安装工段中每一块浮置板连续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从而实现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也可以选择安装工段的一端作为起始,依次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后,再依次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进行精确顶升调平,从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还可以对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后,在安装工段所属浮置板上架设钢轨,测量各浮置板中板端隔振装置对应位置处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设计高程,根据对比结果相应的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增减调高垫板,直至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根据上述方法进而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另外,当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与轨道设计高程的差别小于2mm时,可以利用轨下垫板进行调平,不再调整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上的调高垫板厚度,这种作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顶升浮置板和校正浮置板平面位置的次数,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16] 对于浮置板道床结构中相邻浮置板间设置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的情况,初次顶升调平过程中,在测量共用板端隔振装置处对应的浮置板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之前,需要将相邻二块浮置板都提前摆放在该共用板端隔振装置上并调整好平面位置,然后将二块浮置板的非相邻端分别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用千斤顶顶起,使相邻二块浮置板同时处于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并且使相邻二块浮置板间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对二块浮置板的相邻端保持有效支承状态,再相对铺轨基标实施测量。为了克服各种前期施工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反复调整次数,还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操作,步骤(1)中,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后,首先确认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之间保持有效支承,在未与浮置板底面实现充分接触的板端隔振装置上预先设置调高垫板,直至所有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间均实现有效支承,然后再对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及精确顶升调平操作。通过上述的这些措施,板端隔振装置的受力更接近于工作时的实际受力状态,因此测量结果更准确,也更具有指导意义,据此确定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更为精确合理,可以有效减少调整次数,提高施工效率。
[0017] 此外,为了消除道床基础施工的高度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步骤(1)中,可以在道床基础上摆放板端隔振装置以前,首先测量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每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平面位置中心处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基础的设计高度计算出高度差值,然后摆放板端隔振装置,对低于设计高度的高度差值部分通过在板端隔振器上增加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给予补偿,以消除道床基础施工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将浮置板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浮置板的水平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利用调高垫板进行补偿调整,在前期的道床基础施工过程中,道床基础的高度公差仅设置下限,即道床基础只允许低于或等于标准的设计高度,不应高于标准的设计高度。
[001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技术原理,也可以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吊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另外,当利用吊装设备进行操作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吊起浮置板的自由端,确定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落下自由端,再吊起浮置板的调整端,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然后利用吊装设备将浮置板的自由端也吊起,使浮置板整体处于悬置状态,在浮置板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整体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浮置板整体悬置后板体的水平位置容易发生移动,因此在浮置板整体落下后,应重新确认浮置板的水平位置。这种调整方式的优点在于,浮置板两端所有板端隔振装置上的调高垫板可以一次性填加完毕,可以减少调高垫板的运送环节,增强施工操作的连续性。
[0019] 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反复对浮置板进行调高调平,基本可以实现一次性调高调平,十分方便快捷,其克服了现有操作方法的技术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满足施工周期的要求,其大大提高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的适用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2] 图3为初次顶升调平过程中浮置板与板端隔振装置及千斤顶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0023] 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0024] 图5为经过初次顶升调平的浮置板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0025] 图6为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 图7为图6中的E-E剖视图。
[0027] 图8为初次顶升调平过程中浮置板与板端隔振装置及千斤顶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0028] 图9为图8中的F-F剖视图。
[0029] 图10为经过初次顶升调平的浮置板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一
[0031] 下面以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每块浮置板由四个板端隔振装置支撑为例,对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的操作过程给予具体说明。为方便理解本发明方法,首先对所涉及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基本结构给予说明。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典型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以浮置板2为例,其由四个板端隔振装置10共同支撑,脱离基础6表面,板端隔振装置10与浮置板2之间设置调高垫板7,为了保证浮置板在工作过程中顺利过渡载荷,协同受力,相邻浮置板之间还设置有剪力铰5,剪力铰5位于相邻浮置板上的各部分通过垫板8进行调平,对正彼此位置。。钢轨、扣件及轨枕等轨道结构安装在浮置板上,在此为了便于看清其他结构,未在图中将轨道结构具体示出,特此说明。
[0032] 下面以浮置板2为例,具体说明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0033] (1)根据道床基础6上划线标识出的浮置板2和板端隔振装置10的平面位置,将板端隔振装置10摆放在预定位置,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2利用吊装运输设备(图中未示出)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10上,调整好浮置板2的平面位置;
[0034] (2)如图3和图4所示,将浮置板2沿板体纵向的任一端作为自由端C,则浮置板2沿板体纵向的另一端作为调整端D,利用千斤顶9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C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C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10完全脱离,浮置板2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即浮置板由其自由端C设置的千斤顶9及调整端D两侧设置的板端隔振器10共同支承;
[0035] (3)分别测量浮置板2调整端D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图中未示出)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得到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36] (4)将千斤顶9泄载,使浮置板2的自由端C落回至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10上,再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调整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0037] (5)在浮置板2调整端D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0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7;
[0038] (6)分别测量浮置板2自由端C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确定自由端C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0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39] (7)将千斤顶9泄载,使浮置板调整端D落下,利用千斤顶将浮置板2的自由端C重新顶起,在浮置板自由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7,然后将浮置板自由端再次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如图5所示;
[0040] (8)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C及调整端D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根据高度差值再次调整浮置板与对应位置板端隔振装置之间的调高垫板7总厚度,直至浮置板2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浮置板2的精确顶升调平;
[0041] (9)重复上述步骤,逐一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42] 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后,再在浮置板上装配剪力铰、钢轨、扣件及轨枕等轨道结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完整浮置道床结构。当然根据操作习惯不同,也可以提前在浮置板上装配钢轨、扣件、轨枕或剪力铰等元件,但在未实现最终的安装调平前,剪力铰、扣件等固定元件不得锁紧,以免改变浮置板静载在弹性元件上的正常分配,造成测量误差,影响安装调平效果。
[0043] 另外,本发明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吊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或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由于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两端同时利用吊装设备吊起时,浮置板整体处于悬置状态仍然可以保持稳定,因此在初次顶升调平时,可也以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利用吊装设备替代千斤顶吊起浮置板的自由端,确定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落下自由端,再吊起浮置板的调整端,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然后利用吊装设备将浮置板的自由端也吊起,使浮置板整体处于悬置状态,在浮置板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整体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浮置板整体悬置后板体的水平位置可能发生移动,因此在浮置板整体落下后,应重新确认浮置板的水平位置。这种调整方式的优点在于,浮置板两端所有板端隔振装置上的调高垫板可以一次性填加完毕,可以减少调高垫板的运送环节,增强施工操作的连续性。这一应用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44] 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操作简单,工程试铺结果表明,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反复对浮置板进行调高调平,基本可以实现一次性调高调平,十分方便快捷,其克服了现有操作方法的技术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满足施工周期的要求,其大大提高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的适用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0045] 实施例二
[0046] 仍以实施例一所述结构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为例,每块浮置板由四个板端隔振装置共同支撑,与实施例一不同,本例所述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安装调平方法中,在步骤(1)中摆放浮置板时,按照步骤(1)所述方法,循序放置并调整好多块浮置板的平面位置,构成至少一个安装工段,对安装工段中的每一块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47] 本例所述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安装调平方法中,预制式短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操作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0048]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例所述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安装调平方法,有利于增强施工操作的连续性,优化工序间流程,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49] 实施例三
[0050] 仍以实施例一所述结构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为例,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技术原理,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顶升安装调平方法还可以作如下演变,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0051] (1)根据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浮置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将板端隔振装置分别摆放在预定位置,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式短浮置板的平面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循序放置并调整好多块预制式短浮置板的平面位置,构成至少一个安装工段;
[0052] (2)选择安装工段的一端作为起始,将起始端对应的第一块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任一端作为自由端,则该浮置板沿板体纵向的另一端作为调整端,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自由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即浮置板由其自由端设置的千斤顶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共同支承;
[0053] (3)分别测量浮置板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图中未示出)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得到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54] (4)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的自由端落回至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上,再利用千斤顶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的调整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0055] (5)在浮置板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
[0056] (6)分别测量浮置板自由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确定自由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57] (7)将千斤顶泄载,使浮置板调整端落下,利用千斤顶将浮置板的自由端重新顶起,在浮置板自由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然后将浮置板自由端再次落下,完成一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
[0058] (8)按照上述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步骤,依次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
[0059] (9)分别测量安装工段起始处浮置板的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根据高度差值再次调整浮置板与对应位置板端隔振装置之间的调高垫板总厚度,直至浮置板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该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
[0060] (10)按照上述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步骤,逐一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
[0061] (11)重复上述步骤,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安装工段内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62] 本例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施工操作的连续性更好,有利于优化工序间流程,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63] 实施例四
[0064] 与实施例三相比,本例所述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的不同之种在于,按照实施例三中步骤(1)至步骤(8)所述方法,依次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后,再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在安装工段所属浮置板上架设钢轨,测量各浮置板中板端隔振装置对应位置处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设计高程,根据对比结果相应的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增减调高垫板,直至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根据上述方法进而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65] 本例所述的方法,在实现浮置板道床中预制式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的同时,还实现了对钢轨轨顶高的调整,减少了调整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0066] 特别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现行的常规应用方式,钢轨与扣件之间设置有弹性的轨下垫板,在精确顶升调平过程中,当测得的轨顶相对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与轨道设计高程的差别小于2mm时,也可以利用控制轨下垫板的厚度进行调平,不再调整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上的调高垫板厚度,这种作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顶升预制式短浮置板和校正预制式短浮置板平面位置的次数,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也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0067] 实施例五
[0068] 如图6、图7所示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与实施例一中图1和图2所示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区别在于,道床结构中相邻浮置板间设置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其中板端隔振装置11同时支承着浮置板1及浮置板2的相邻端,板端隔振装置12同时支承着浮置板2及浮置板3的相邻端,板端隔振装置13同时支承着浮置板3及浮置板4的相邻端。需要指出的是,在此区分板端隔振装置11、板端隔振装置12、板端隔振装置13仅为了说明方便,在实际应用中,板端隔振装置11、12和13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0069] 下面以浮置板2为例对本例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70] (1)根据道床基础6上划线标识出的浮置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将浮置板1、2和3对应的板端隔振装置分别摆放在预定位置,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1、2和3分别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浮置板1、2和3的平面位置,其中板端隔振装置11同时支承着浮置板1及浮置板2的相邻端,板端隔振装置12同时支承着浮置板2及浮置板3的相邻端;
[0071] (2)以浮置板2及浮置板3与板端隔振装置12配合的一端作为调整端,则浮置板2与板端隔振装置11配合的一端为自由端,浮置板3与板端隔振装置13配合的一端为自由端,分别利用千斤顶9在浮置板2及浮置板3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2和浮置板3的自由端顶起,直至浮置板2的自由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11完全脱离,浮置板3的自由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13完全脱离,浮置板2及浮置板3同时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即浮置板2和3均由其自由端设置的千斤顶9及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板端隔振器
12共同支承,具体如图8和图9所示;
[0072] (3)分别测量浮置板2和3的调整端对应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2位置的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得到调整端两侧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2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
[0073] (4)将千斤顶9泄载,使浮置板2和3的自由端分别落回至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装置上,再利用千斤顶9在浮置板板体纵向中心线处将浮置板2和3的调整端顶起,直至浮置板的调整端与其下方设置的板端隔振器完全脱离,浮置板进入三点支承的静定状态;
[0074] (5)分别在浮置板2和3的调整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2上分别放置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7,完成针对浮置板2调整端的初次顶升调平,需要指出的是,同时还完成了浮置板3调整端的初次顶升调平;
[0075] (6)按照上述方法,在浮置板1和2相邻端两侧设置的每个板端隔振装置11上也分别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7,完成针对浮置板2自由端的初次顶升调平,需要指出的是,同时还完成了浮置板1与板端隔振装置11配合一端的初次顶升调平;
[0076] (7)千斤顶泄压,将浮置板2落在增设了调高垫板7的板端隔振装置11和12上,实现对浮置板2的初次顶升调平,具体如图10所示;
[0077] (8)分别测量浮置板2自由端及调整端两侧对应板端隔振装置位置的浮置板板体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的设计标高,算出两者间的差值,根据高度差值再次调整浮置板与对应位置板端隔振装置之间的调高垫板7总厚度,直至浮置板2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浮置板2的精确顶升调平;
[0078] (9)重复上述步骤,逐一完成道床结构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即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
[0079] 本例所述方法以单块浮置板为单位,完成道床结构中每块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和精确顶升调平,进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本例和实施例三所述的技术原理,也可以将整个道床结构分成至少一个安装工段,在完成安装工段中所有浮置板的初次顶升调平后,再完成所有浮置板的精确顶升调平,进而实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与整体道床相连的部位,与整体道床相邻的浮置板与整体道床相邻一端会设置独立的板端隔振装置,在对该块浮置板进行安装调平时,可以将本例所述方法和实施一所述方法结合使用,在有共用板端隔振装置一侧用本例所述的方法进行安装调平,在使用独立板端隔振装置的一侧利用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进行安装调平。
[0080] 本例所述的方法中,之所以要求设有共用板端隔振装置的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过程中,在测量共用板端隔振装置处对应的浮置板上表面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之前,需要将与共用板端隔振装置配合的相邻二块浮置板都提前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并调整好平面位置,并且使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对相邻二块浮置板的相邻端均保持有效支承状态,主要是通过上述的这些措施,使板端隔振装置的受力更接近于静载时的实际受力状态,因此测量结果更准确,也更具有指导意义,据此确定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更为精确合理,可以有效减少调整次数,提高施工效率。
[0081] 此外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例所述的方法中,在安装调平浮置板2的同时,将浮置板1和浮置板3与浮置板2的相邻端分别同步实现了初次顶升调平,因此在后续针对浮置板1和浮置板3的调整过程中,其与浮置板2相邻端只需要进行精确顶升调平即可。
[0082] 实施例六
[0083] 本例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与实施例五中所述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将预先加工好的浮置板利用吊装运输设备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后,首先确认每个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之间保持有效支承,在未与浮置板底面实现充分接触的板端隔振装置上预先设置调高垫板,直至所有板端隔振装置与预制式短浮置板间均实现有效支承,然后再按照实施例五中所述的方法对预制式短浮置板实施初次顶升调平及精确顶升调平操作,在此不再进行重复描述。
[0084] 本例所述的方法,是对实施例五中所记录方法的进一步完善,由于道床基础存在施工误差等原因,相邻两块浮置板放置在共用的板端隔振装置上时,可能出现个别位置的板端隔振装置与浮置板未完全接触的情况,从而对后续的测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通过本例所述的措施,可以有效消除这种隐患,因此测量结果更准确,也更具有指导意义,据此确定所需调高垫板的厚度更为精确合理,可以有效减少调整次数,提高施工效率。
[0085] 实施例七
[0086] 为了消除道床基础施工的高度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实施例五中所述方法相比,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87] 步骤(1)中,在道床基础上摆放板端隔振装置以前,首先测量道床基础上划线标识出的每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平面位置中心处相对于铺轨基标的实际高度,对比道床基础的设计高度,计算高度差值,然后摆放板端隔振装置,对低于设计高度的部分通过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增加相应厚度的调高垫板给予补偿,以消除道床基础施工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将浮置板摆放在板端隔振装置上并调整好平面位置,以后的步骤与实施例五中的描述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0088]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利用调高垫板进行补偿调整,在前期的道床基础施工过程中,道床基础的高度公差仅设置下限,即道床基础只允许低于或等于标准的设计高度,不应高于标准的设计高度。
[0089] 以上给出了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浮置板的安装调平方法的部分典型实施例,目的在于方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之方法,其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交叉使用,只要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原理,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