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471665.6

文献号 : CN1034917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尤山泉林东峰卞显胜李进政

申请人 :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导通连接端和一导通触发片,所述导通连接端设置在线路板上,所述导通触发片设置在按钮上,所述导通触发片置于所述导通连接端的上方,通过按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导通触发片同时接触所述导通连接端,将各导通连接端进行导通连接。其中,每一所述导通连接端均呈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本发明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容易出现功能不良情况的缺陷,同时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导通连接端和一导通触发片,所述导通连接端设置在线路板上,所述导通触发片设置在按钮上,所述导通触发片置于所述导通连接端的上方,通过按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导通触发片同时接触各所述导通连接端,将各导通连接端进行导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通连接端均呈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连接端为两根,两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双线状螺旋式结构,且两所述导通连接端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连接端为三根。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触发片为圆形的金粒或银粒或碳膜。

说明书 :

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关线路板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按钮式开关的发展领域中,线路导通部分开始逐步走向集成化——使用线路板。在收集和对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此类线路板结构后发现:现有此类设计外形比较单一,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已经逐步显示出来——接触不良。
[0003] 现有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为如图1所示结构,圆形金粒或银点或碳膜落在图中所示结构中,形成导通。现有的线路板导通部位有如下几点不足:
[0004] 导通时,有效工作面积很难保证均等分布,长期使用会造成产品的寿命达不到预期值。在理想状态下,如图1所示的A区域和B区域是需要导通的两端,C区域对应为圆形金粒或银点或碳膜垂直投影的面积,C区域位于A区域和B区域的中心位置,他们之间所接触形成的有效工作面积是均等的。但在实际应用时,考虑零件生产及部件组配存在客观的变异。中心位置较难对准,故此不足较难改善。
[0005] 导通瞬间,圆形金粒或银点或碳膜与线路板接触的方位很难控制,一旦出现偏离设计值,就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及闪烁。在理想状态下,如图2所示,两面接触,首先由点接触到面接触,点接触为瞬间状态,面接触为保持状态,瞬间状态理想值如图2所示。但此类结构容易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不良状态。考虑零件生产及部件组配存在客观的变异。故此不足较难改善。
[0006]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来克服上述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容易出现功能不良情况的缺陷,同时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7]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来克服上述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容易出现功能不良情况的缺陷,同时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导通连接端和一导通触发片,所述导通连接端设置在线路板上,所述导通触发片设置在按钮上,所述导通触发片置于所述导通连接端的上方,通过按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导通触发片同时接触各所述导通连接端,将各导通连接端进行导通连接。其中,每一所述导通连接端均呈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
[0009] 较佳的,所述导通连接端为两根,两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双线状螺旋式结构,且两所述导通连接端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0010] 较佳的,所述导通连接端为三根。
[0011] 较佳的,所述导通触发片为圆形的金粒或银粒或碳膜。
[0012] 本发明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本发明的导通连接端为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能够保证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具有360°导通无差异性,克服了传统金手指对导通角度具有一定限制的缺陷,实现导通触发片与导通连接端之间无论面接触还是点接触,均可实现良好导通,保持良好导通状态,能够有效弥补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
[0014] 2.本发明的导通连接端为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所述导通连接端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能够保证在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实际导通时,即使导通触发片与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不是同心设置,同样能较好的保证线路两端有效接触面积的均等分布,这样不仅能改善导通阻抗的稳定,更能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理想接触状态示意图。
[0017] 图3为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不良接触状态示意图。
[0018] 图4为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另一不良接触状态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施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施例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具体应用于产品上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施例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实施例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接触状态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实施例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另一接触状态示意图。
[0024] 图10为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6] 导通连接端100;导通触发片200;
[0027] 1、按钮D射包;2、上盖;3、导光件;4、软胶按键;5、线路板;6、端子座射包;7、按钮C射包;8、弹簧;9、钢珠;10、滑块;11、接触片;12、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5为本实施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包括两个导通连接端100和一导通触发片200,导通连接端100设置在线路板上,导通触发片100设置在按钮上,导通触发片200置于导通连接端100的上方,通过按下所述按钮使得导通触发片200同时接触各导通连接端100,将各导通连接端100进行导通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每一导通连接端100均呈平面单线状螺旋式结构,各导通连接端100相间绕设形成互不接触的平面多线状螺旋式结构。
[0030]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两导通连接端100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导通触发片200为圆形的金粒,导通连接端100采用铜箔制作而成,相邻的导通连接端具体间距的大小以及导通连接端的宽度可依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导通连接端间距和宽度均采用0.25mm,厚度为2(OZ),maximum current为1.4-2.2A,工作面积为3.5mm2。
[0031] 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导通连接端1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三根或四根等多根,导通触发片200也可以为圆形或其他形状的银粒或碳膜等,此处不再赘述。
[0032]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具体应用于产品上,如图6所示,具体情况如下:
[0033] 按钮D射包1与上盖2通过倒扣完成连接并防脱落,钢珠9与滑块10上的孔通过缩颈孔装配进行固定并滑动,接触片11装配在滑块10,弹簧8位于钢珠9与滑块10之间,以便增加钢珠9与滑块10的滑动手感,装配好之后的滑块10与上盖2上的滑动槽进行对应装配,并可滑动,然后与按钮C射包7进行倒扣式装配,接着装配导光件3于相应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按钮部分的装配。
[0034] 灯泡12与线路板5通过焊锡完成连接,然后与端子座射包6通过焊锡完成连接。软胶按键4位于焊接完成的端子座射包6之上相应装配位置。这样就完成了底座部分的装配。
[0035] 然后把按钮部分与底座部分通过倒扣完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产品的实际工作动作就是:通过按动按钮D射包1来调节左后视镜的上下左右的方位。通过按钮C射包7的切换可以选择左后视镜及右后视镜。
[0036] 如图7所示,本产品的线路板应用了本实施例的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避免了传统金手指的不足之出,导通接触功能良好,解决了传统线路板导通时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如图8和图9所示接触状态,本实施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导通接触功能。同时,在相同的状态下(如图3和图8,图4和图9),能很好的增加有效接触面积。产品改善前出现:按钮按下时,检测灯有出现闪烁的情况,改善后此问题不再出现,效果显著提高。
[0037] 通过实际验证得出了如下数据:
[0038]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的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与如图5、图8和图9所示的本实施例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进行比对得出:
[0039] 现有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导通连接端和导通触发片的接触可靠性RPN=S×O×D=7×8×6=336,本实施例线路板导通部位结构的导通连接端和导通触发片的接触可靠性RPN=S×O×D=7×1×6=42,可见通过本实施例的改善后效果十分显著。
[00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