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442307.2

文献号 : CN1035066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爱军

申请人 :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包括角度头主体、主动轴、从动轴、锯片轴、端盖,主动轴在角度头主体下部,主动轴和从动轴垂直,从动轴和锯片轴平行;主动轴的锥齿轮和从动轴装配的锥齿轮配合,从动轴的直齿轮和锯片轴的直齿轮配合;角度头主体重心偏下,角度头主体底盘法兰上有腰型孔。主动轴上有角接触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从动轴上有角接触球轴承并且角接触球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锯片轴上有两组角接触球轴承。主动轴底部有键槽,与主轴传动键块相配。腰型孔以主动轴为中心线周向均匀分布。本发明角度头主体和主轴直接安装,直接将角度头安装在车床,通过腰型孔进行调整角度头位置,该结构节省装换时间,保证装配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它包括角度头主体(1)、主动轴(2)、从动轴(3)、锯片轴(4)、端盖(5),其特征在于:主动轴(2)位于角度头主体(1)下部垂直中心位置,主动轴(2)和从动轴(3)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从动轴(3)和锯片轴(4)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主动轴(2)装配的锥齿轮(201)和从动轴(3)装配的锥齿轮(301)配合传动,从动轴(3)装配的直齿轮(302)和锯片轴(4)装配的直齿轮(401)配合传动;角度头主体(1)的重心偏向于底盘法兰(101),角度头主体(1)底盘法兰(101)上开有用于调整角度头主体安装位置的腰型孔(102),主动轴(2)上装配有角接触球轴承(202)和深沟球轴承(203),从动轴(3)上装配有角接触球轴承(303)并且角接触球轴承(303)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锯片轴(4)上装配有两组并紧的角接触球轴承(402)并且两组角接触球轴承(40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其特征在于:主动轴(2)的底部开有一键槽(204),与机床上主轴(6)的传动键块(601)相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其特征在于:角度头主体(1)底盘法兰(101)设有的腰型孔(102)以主动轴(2)为中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说明书 :

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

背景技术

[0002] 角度头作为一种机床的附件,机床安装角度头后,刀具的旋转中心线可以和机床主轴旋转中心线成一定的角度进行加工工件。角度头因为不需要改变机床原有的结构就能增大机床加工范围,提高其加工适应性,这样使得角度头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机械加工等各种领域。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角度头的定位主要依靠角度头上的定位销8和安装在机床主轴6上的定位块7进行配合固定。现有技术中,定位块7和定位销8的装配过程较为繁琐复杂,为了保证角度头安装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造成两者之间的装配关系较为紧张,进而增大了加工时间。现有技术的角度头整体重心趋向刀具位置,角度头主动轴长度较大,如果角度头主动轴对中性较差,则会在加工过程中导致角度头主动轴出现离心现象,也会造成角度头整体加工强度降低。现有技术的角度头用于调整角度头水平角度的结构位于定位销8和定位块7之下,这样对于定位块7和定位销8的装配要求则更加严格。因此,在机加工领域中,一种有效提高装换速率,增大加工强度以及保证加工精度的角度头,成为角度头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有效提高装换速率、增大加工强度以及保证加工精度的角度头。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它包括角度头主体、主动轴、从动轴、锯片轴、端盖。其中,主动轴位于角度头主体下部垂直中心位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从动轴和锯片轴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主动轴装配的锥齿轮和从动轴装配的锥齿轮配合传动,从动轴装配的直齿轮和锯片轴装配的直齿轮配合传动;角度头主体的重心偏向于底盘法兰,角度头主体底盘法兰上开有用于调整角度头主体安装位置的腰型孔。
[0006] 所述的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其主动轴上装配有角接触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从动轴上装配有角接触球轴承并且角接触球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锯片轴上装配有两组并紧的角接触球轴承并且两组角接触球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0007] 所述的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其主动轴的底部开有一键槽,与机床上主轴的传动键块相配。
[0008] 所述的一种锯片直角角度头,其角度头主体底盘法兰设有的腰型孔,腰型孔以主动轴为中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0009]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的优点是角度头主体为整体铸造件,角度头整体装配重心偏向角度头主体底盘法兰位置,角度头主体的整体高度尺寸降低,底部法兰水平尺寸加大,这种上小下大的结构提高角度头整体加工强度。角度头主体和车床主轴是直接安装,这避免使用定位销和定位块的装配结构缺点,直接将角度头安装在车床上,然后通过底盘法兰上的腰型孔进行调整角度头的安装位置尺寸,该结构相对现有技术能节省装换时间,保证角度头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的轴视图。
[0012] 图3为现有技术角度头装配的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参见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角度头主体1,主动轴2,从动轴3,锯片轴4,端盖5。当角度头主体1垂直放置时,主动轴2安装在角度头主体1下部垂直中心位置。主动轴2靠近底盘法兰101位置安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202,两个角接触球轴承202相接触并且安装方向一致。在远离底盘法兰101的位置安装一个深沟球轴承203,三者来共同保证主动轴2在角度头主体1内部的对中性以及主动轴2的刚度。主动轴2的深沟球轴承203和角接触球轴承202之间安装一锥齿轮201,锥齿轮201通过键连接方式和主动轴2连为一体。在主动轴2上有一从动轴3,主动轴2和从动轴3轴向中心线相互垂直,从动轴3靠近主动轴2的一端有一个通过键连接方式装配的锥齿轮301,在远离锥齿轮301的另一端则有一个通过键连接方式装配的直齿轮302。在锥齿轮301和直齿轮302之间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03,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03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方向一致。这样的安装方式,足以承受来自于主动轴2所传递的轴向载荷,对于只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满足从动轴3上锥齿轮301和主动轴2上的锥齿轮201有效配合传动,保证从动轴3的对中传动性能。在角度头主体1上部位置安装一锯片轴4,锯片轴4的轴向中心线与从动轴3平行。锯片轴4远离锯片403安装位置上设有一直齿轮401,直齿轮401和从动轴3直齿轮302配合传动。锯片403和直齿轮401之间距离设有四个安装方向一致的角接触球轴承402,四个角接触球轴承402每两个并为一组,两组分别安装在靠近直齿轮401和靠近锯片403的位置。锯片轴4在实际使用工况中,会受到来自于被加工工件的反作用力,进而产生对锯片轴4的径向载荷。采用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402,这样的结构既能承受来自于被加工工件的径向载荷,也能承受传动过程的轴向载荷,保证锯片轴4的加工精度以及提高加工强度。角度头主体1的底盘法兰101上设有四个腰型孔102,其中腰型孔102是以主动轴2为中心线周向均匀分布。因为主动轴2底部开有一键槽204,键槽204和安装在机床主轴6上的传动键块601配合传动,将机床主轴6的动力传递到主动轴2,主动轴2通过锥齿轮201和锥齿轮301的配合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轴3,从动轴3上的角接触球轴承303保证从动轴3有良好的对中性,从动轴3的直齿轮302和锯片轴4上的直齿轮401配合传动,将动力由从动轴3传递到锯片轴4,锯片轴4上的锯片403在锯片轴4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加工。在采用本方案后,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角度头主体1为整体铸造件,角度头在装配完毕后,角度头整体重心趋向角度头主体1的底盘法兰101,这样角度头的加工强度主要决定于角度头主体1的强度,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角度头因为重心偏向于锯片轴4,所造成的加工强度降低的弱点。同时,相对现有技术的角度头,本方案基于角度头主体1整体高度尺寸减小,将主动轴2的尺寸减少,这样降低因为主动轴2安装对中性存在误差所引起的末端离心影响。本实施例中,主动轴2和从动轴3是通过锥齿轮连接方式进行换向,两轴轴向中心线成直角,实现机床主轴6和角度头锯片轴4的直角换向,加大机床的加工范围。本方案对于角度头调整加工位置是直接通过角度头主体1的底盘法兰101上的腰型孔102,进行微调角度头的加工位置关系。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角度头,通过安装在机床主轴6上的定位块7和角度头上的定位销8,进行繁琐的装换过程以及角度头自身内部微调结构调整。本方案能够大大简化了角度头的调整过程,节省装换时间,加快加工速度。本方案中,主动轴2采用一组角接触球轴承202和深沟球轴承203,三个轴承的配合作用,使得主动轴2的对中性得以保证,传动轴3采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303,两个轴承之间因为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式,能基本满足从动轴3传递动力的要求,也保证从动轴3的对中性。锯片轴4中采用了两组角接触球轴承402并向锯片轴两端排布,这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式,能大大增强锯片轴4的刚度,保证锯片轴4有良好的对中性,从而提高锯片
403的加工精度,促使以通过增大主轴的转速而提高加工速率得以实现。
[0015]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