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构造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21730.9

文献号 : CN1035345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林幸正竹内秀谦柴田宜浩

申请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阀构造包括:阀盘,其在缓冲器内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多个一侧口和多个另一侧口,其连通一室和另一室;一侧叶片阀,其仅打开或关闭一侧口;以及另一侧叶片阀,其仅打开或关闭另一侧口;一侧口和另一侧口沿周向交替地配置于阀盘,该阀构造包括自全部的另一侧口的开口的内周侧开口且与一侧口连通的多个通孔。

权利要求 :

1.一种阀构造,包括:

阀盘,其在缓冲器内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

多个一侧口,其设于上述阀盘,并连通上述一室和上述另一室;

多个另一侧口,其设于上述阀盘,并连通上述一室和上述另一室;

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上述阀盘的另一室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上述一侧口;

以及

另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上述阀盘的一室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上述另一侧口;

上述一侧口和上述另一侧口沿周向交替地配置于上述阀盘,该阀构造包括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自上述阀盘的一室侧端、且是全部的上述另一侧口的开口的内周侧开口且与上述一侧口连通,上述另一侧叶片阀伴随着上述另一侧口的打开或关闭而打开或关闭上述通孔的一室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构造,其中,该阀构造包括凹部,该凹部分别设于上述阀盘的一室侧端、且是全部的上述另一侧口的开口的内周侧,上述通孔在上述凹部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构造,其中,该阀构造包括环状窗孔,该环状窗孔设于上述阀盘的另一室侧端,并与全部的上述一侧口的另一室侧的开口相通,上述通孔借助上述环状窗孔而与上述一侧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构造,其中,上述阀盘为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于上述缓冲器中的缸体内且将上述缸体内划分为伸长侧空间和压缩侧空间的活塞,上述一室为上述伸长侧空间,上述另一室为上述压缩侧空间。

说明书 :

阀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阀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阀构造例如应用于车辆用缓冲器的活塞部等。
[0003] JP2006-194335A中公开了一种阀构造,如图10所示,该阀构造包括:活塞P,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于缓冲器的缸体C内,且将缸体C内划分为伸长侧空间ER和压缩侧空间CR;多个伸长侧口EP和压缩侧口CP,其设于活塞P,并连通伸长侧空间ER和压缩侧空间CR;伸长侧叶片阀EL,其呈环状,层叠于活塞P的压缩侧空间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伸长侧口EP;以及压缩侧叶片阀CL,其呈环状,层叠于活塞P的伸长侧空间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压缩侧口CP;伸长侧口EP和压缩侧口CP沿活塞P的周向交替地配置。
[0004] 在应用了上述以往的阀构造的缓冲器中,在活塞P向下方移动的收缩工作时,如图11所示,被压缩的压缩侧空间CR的工作油经由压缩侧口CP向扩大的伸长侧空间ER移动。此时,工作油按压压缩侧叶片阀CL并使之挠曲。若压缩侧叶片阀CL较大程度地挠曲,则在比压缩侧口CP靠内周侧的位置,在压缩侧叶片阀CL与活塞P之间形成有间隙。
[0005] 于是,存在混入于工作油中的铁屑、粉尘等污物Co进入该间隙的情况。该状态下,在活塞P向上方移动的缓冲器的伸长工作时,若压缩侧叶片阀CL的挠曲利用恢复力而消除,则在压缩侧叶片阀CL与活塞P之间夹入有污物Co,而可能导致无法完全地关闭压缩侧口CP。
[0006] 由此,由于压缩侧叶片阀CL的外周因污物Co而处于自活塞P浮起的状态,因此,被压缩的伸长侧空间ER内的工作油不仅通过伸长侧口EP,还通过压缩侧口CP向压缩侧空间CR移动。
[0007] 因而,在缓冲器的伸长工作时,因通过压缩侧口CP的工作油的流动而导致自活塞P浮起的压缩侧叶片阀CL的外周振动,从而发生较大的异常噪声。
[0008] 在构成缓冲器的构件中存在需要切削加工的构件,在这样的构件中存在切削加工时产生的铁屑附着而直接残留的情况。另外,还会存在粉尘附着在部件上而直接残留的情况。因而,难以完全地防止混入污物Co。
[0009] JP2005-76856A中公开了一种在活塞、安装于缸体的端部的阀体设置用于收集污物Co的袋状、兜状的异物积存部的方法。但是,由于该异物积存部内无法流入工作油,因此,难以收集污物Co。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生异常噪声的阀构造。
[001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某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阀构造,该阀构造包括:阀盘,其在缓冲器内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多个一侧口,其设于阀盘,并连通一室和另一室;多个另一侧口,其设于阀盘,并连通一室和另一室;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阀盘的另一室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一侧口;以及另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阀盘的一室侧端,并仅打开或关闭另一侧口;一侧口和另一侧口沿周向交替地配置于阀盘,该阀构造包括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自阀盘的一室侧端、且是全部的另一侧口的开口的内周侧开口且与一侧口连通。
[0014]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构造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0016] 图2是图1的活塞的俯视图。
[0017] 图3是图1的活塞的仰视图。
[0018] 图4是图1的活塞的主视图。
[0019]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活塞的压缩侧口的配置的图。
[0020] 图6是表示在图1的活塞上安装有活塞环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1] 图7是表示图1的活塞的变形例的活塞的主视图。
[0022] 图8是表示在图7的活塞上安装有活塞环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3] 图9是用于说明工作油的流动的图。
[0024] 图10是表示应用了以往的阀构造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
[0025] 图11是表示图10的活塞部中的压缩侧叶片阀挠曲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阀构造。
[0027]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阀构造应用于缓冲器的活塞部。阀构造包括:活塞1(阀盘),其用于在缓冲器内划分伸长侧空间R1(一室)和压缩侧空间R2(另一室);多个伸长侧口2(一侧口),其设于活塞1且用于连通伸长侧空间R1和压缩侧空间R2;多个压缩侧口3(另一侧口),其设于活塞1,且连通伸长侧空间R1和压缩侧空间R2;伸长侧叶片阀4(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活塞1的压缩侧空间侧端b(另一室侧端),且仅打开或关闭伸长侧口2;压缩侧叶片阀5(另一侧叶片阀),其呈环状,层叠于活塞1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一室侧端),且仅打开或关闭压缩侧口3;以及多个通孔6,其自活塞1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且为全部的压缩侧口3的开口的内周侧开口,且与伸长侧口2连通。
[0028] 另外,伸长侧空间R1为在缓冲器伸长工作时被压缩的空间,压缩侧空间R2为在缓冲器收缩工作时被压缩的空间。另外,图1的活塞1的剖视图为图2所示的活塞1的A-A向视剖视图。
[0029] 例如,缓冲器包括:缸体40;头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缸体40的上端;活塞杆10,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贯穿头构件;上述活塞1,其设于活塞杆10的端部;伸长侧空间R1和压缩侧空间R2,其为将缸体40内利用活塞1划分而成的两个压力室;密封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缸体40的下端;储存器或空气室(未图示),其用于补偿缸体内的自缸体40伸缩的活塞杆10的体积量的容积变化。在缸体40内填充有流体,具体而言填充有工作油。另外,缓冲器还可以不是单杆型而是双杆型。
[0030] 在上述阀构造中,在活塞1相对于缸体40向图1中的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伸长侧空间R1内的压力上升,工作油借助伸长侧口2自伸长侧空间R1向压缩侧空间R2移动,伸长侧叶片阀4对该工作油的移动施加阻力。相反地,在活塞1相对于缸体40向图1中的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压缩侧空间R2内的压力上升,工作油经由压缩侧口3自压缩侧空间R2向伸长侧空间R1移动,压缩侧叶片阀5对该工作油的移动施加阻力。
[0031] 以下,详细地说明该阀构造。
[0032] 如图1~图4所示,活塞1为环状,通过使形成于活塞杆10的顶端的小径部10a贯穿活塞1的内侧而组装于活塞杆10。另外,活塞1的外周滑动接触于缸体40的内周,由此,活塞1将缸体40内分隔为伸长侧空间R1和压缩侧空间R2。
[0033] 活塞1为有底筒状,在底部1a上设有供活塞杆10贯穿的贯穿孔1e、四个伸长侧口2、四个压缩侧口3。伸长侧口2和压缩侧口3分别沿轴向、即上下方向贯穿活塞1中的底部
1a,使伸长侧空间R1与压缩侧空间R2连通。另外,伸长侧口2沿周向以等间隔配置于活塞
1的底部1a,另外,压缩侧口3也沿轴向以等间隔配置于活塞1的底部1a。也就是说,伸长侧口2和压缩侧口3沿活塞1的周向交替地配置。
[0034] 在活塞1的底部1a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具备以分别独立于其他压缩侧口的方式包围四个压缩侧口3的阀座8。阀座8自底部1a朝向伸长侧空间侧突出,包括包围贯穿孔1e的周围的环状部8a和与环状部8a相连且在俯视下呈扇状的四个座部8b。底部1a中的未设有阀座8的部位、即沿着周向的座部8b与座部8b之间成为向压缩侧空间侧凹陷的形状,在该部位开设有伸长侧口2。
[0035] 另外,在底部1a上,在沿着周向的座部8b与座部8b之间分别设有突起1f。在压缩侧口3的伸长侧空间侧端分别设有独立窗孔3a,阀座8的座部8b包围这些独立窗孔3a的四边。另外,如图5所示,伸长侧口2配置于比设有压缩侧口3的圆环状的区域Z(图中斜线所表示的部分)靠内周侧的位置。
[0036]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活塞1的底部1a的压缩侧空间侧端b上设有环状窗孔7,该环状窗孔7与四个伸长侧口2的全部的压缩侧空间侧端连通。也就是说,环状窗孔7为环状凹部形状。在该环状窗孔7的外周侧、即比全部的压缩侧口3靠内周侧的位置设有环状阀座9。伸长侧口2配置于比设有压缩侧口3的圆环状的区域靠内周侧的位置。由此,由于能够利用环状阀座9包围与伸长侧口2的出口相连的环状窗孔7,因此,能够使伸长侧空间R1内的压力均匀地作用于后述的伸长侧叶片阀4的整周。
[0037]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活塞1的底部1a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上设有四个通孔6,该四个通孔6自压缩侧口3的端部、即各独立窗孔3a的内周侧开口且通往伸长侧口2。通孔6沿成为轴向的图1中的上下方向贯穿活塞1的底部1a,该压缩侧空间侧端通往环状窗孔
7。环状窗孔7如上所述地通往伸长侧口2。
[0038] 另外,通孔6的伸长侧空间侧端通往设于活塞1的底部1a且在俯视图(图2)中呈大致矩形的凹部13。凹部13形成为深度朝向矩形的中心逐渐变深、且在最深部开设有伸长侧口2。凹部13设于活塞1的底部1a、即为了不妨碍独立窗孔3a而设于比独立窗孔3a靠内周侧的位置。而且,凹部13的四边被阀座8中的座部8b包围。
[0039] 另外,伸长侧口2、压缩侧口3的设置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四个,能够以任意的数量设定,通孔6设定为与压缩侧口3的设置数量相对应的数量即可。另外,通孔6与多个的伸长侧口2中的至少一个伸长侧口2连通即可。
[0040] 如图4所示,在活塞1的筒部1b的外周设有多个环状槽1c。如图1、图4、图6所示,筒部1b的外周安装有合成树脂的活塞环11。活塞环11通过对圆盘状的合成树脂母材加压而使其压入到活塞1的筒部1b的外周的同时使之加热软化而进行安装。另外,也可以代替于此,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在筒部1b设有环状凹部1d,在环状凹部1d内安装具有比例的环状的活塞环12。图4、图6、图7、图8表示活塞1的主视图,但后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
[0041] 这样构成的活塞1组装于活塞杆10的小径部10a。活塞杆10配置为顶端的小径部10a朝向活塞1的图1中的下方侧,在小径部10a的更靠顶端的位置处设有螺纹部10b。由于小径部10a的图1中的上方侧的直径大于小径部10a,因此,该小径部10a和比小径部
10a靠上方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10c。
[0042] 在活塞1的成为图1中的上端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上按顺序地层叠有环状的压缩侧叶片阀5、环状的衬垫14、及环状的阀挡15。在活塞1的成为图1中的下端的压缩侧空间侧端b依次层叠有环状的伸长侧叶片阀4和环状的衬垫16。阀挡15、衬垫14、压缩侧叶片阀5、活塞1、伸长侧叶片阀4及衬垫16利用与活塞杆10的设于小径部10a的螺纹部10b旋装的活塞螺母17自图1中的上方依次固定于活塞杆10的小径部10a。也就是说,阀挡15、衬垫14、压缩侧叶片阀5、活塞1、伸长侧叶片阀4及衬垫16通过被夹持于活塞螺母17与活塞杆10的台阶部10c而固定于活塞杆10。
[0043] 伸长侧叶片阀4通过层叠多个环状板而构成,其内周侧固定于活塞杆10,容许其外周的挠曲。在对伸长侧叶片阀4未作用有任何负载的情况下,伸长侧叶片阀4中的与活塞1的底部1a相接触的图1中的最上层的环状板落座于环状阀座9从而封闭伸长侧口2。此时,伸长侧叶片阀4的外径设定为不封闭配置于环状阀座9的外周的压缩侧口3的程度,因此,不会妨碍压缩侧口3的压缩侧空间侧端。另外,若伸长侧空间R1的压力借助伸长侧口2而作用于伸长侧叶片阀4,则伸长侧叶片阀4被按压且挠曲,从而自环状阀座9分离使得伸长侧口2开放。
[0044] 与伸长侧叶片阀4相同,压缩侧叶片阀5通过层叠多个环状板而构成,其内周侧固定于活塞杆10,容许外周的挠曲。在对压缩侧叶片阀5未作用有任何负载的情况下,压缩侧叶片阀5中的与活塞1的底部1a相接触的图1中最下层的环状落座于阀座8从而封闭压缩侧口3。此时,由于阀座8在相邻的座部8b之间朝向活塞1的中心方向凹陷,并在该凹陷部位开设有伸长侧口2,因此,即使压缩侧叶片阀5封闭压缩侧口3也不会封闭伸长侧口2。另外,若压缩侧叶片阀5借助压缩侧口3而作用有压缩侧空间R2的压力,则压缩侧叶片阀
5被按压且挠曲,从而自阀座8的座部8b分离使得压缩侧口3开放。
[0045] 如上所述,由于在活塞1的底部1a、即阀座8的相邻的座部8b之间凹陷,因此,若压缩侧叶片阀5承受伸长侧空间R1的压力,则未利用座部8b支承的部位欲向封闭伸长侧口2的方向挠曲,但由于在相邻的座部8b之间突出设有突起1f来支承压缩侧叶片阀5,因此,伸长侧口2的流路面积不会被限制。
[0046] 另外,伸长侧叶片阀4和压缩侧叶片阀5通过层叠多个环状板而构成,能够利用环状板的层叠张数调节挠曲刚性。层叠张数能够根据缓冲器所要求的阻尼特性(缓冲器相对于活塞速度发生的阻尼力的特性)任意地设定。
[0047] 在这样构成的阀构造中,在活塞1向图1中的下方移动的缓冲器进行收缩工作时,被压缩的压缩侧空间R2的压力上升,若压缩侧叶片阀5借助压缩侧口3而作用有压缩侧空间R2的压力,则压缩侧叶片阀5的外周挠曲使得压缩侧口3开放。由此,混入到工作油中的污物有可能利用通过压缩侧口3的工作油的流动而进入到压缩侧叶片阀5与设于活塞1的阀座8之间、且是比压缩侧口3靠内周侧的位置。
[0048] 此时,比压缩侧口3靠内周侧的部位经由通孔6通往伸长侧口2。伸长侧口2中的压缩侧空间侧端利用通过压缩侧空间R2的压力按压于活塞1的伸长侧叶片阀4封闭,相反的伸长侧空间侧端连续地通往伸长侧空间R1。因而,如图9的箭头所示,产生自压缩侧口3通过通孔6及和伸长侧口2地流向伸长侧空间R1的工作油的流动。由此,污物不会停留在压缩侧叶片阀5与设于活塞1的阀座8之间的间隙,而能够利用上述的工作油的流动向通孔6排出。
[004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防止在压缩侧叶片阀5与活塞1之间夹有污物,能够防止压缩侧叶片阀5自活塞1浮起,因此,在缓冲器切换了工作方向时,能够防止由压缩侧叶片阀5的外周振动而导致发生较大的异常噪声。
[0050] 另外,由于能够防止在压缩侧叶片阀5与活塞1之间夹有污物,因此,压缩侧叶片阀5能够可靠地封闭压缩侧口3,能够通过防止缓冲器在伸长工作时的阻尼力不充足,从而能够获得稳定的阻尼力。
[0051] 而且,由于在全部的压缩侧口3的开口的内周侧分别设有凹部13,通孔6在凹部13开口,因此,能够将进入到压缩侧叶片阀5与活塞1的阀座8之间的间隙的污物迅速地导入通孔6。另外,即使在缓冲器从收缩工作切换到伸长工作、缩侧叶片阀5在挠曲后利用恢复力落座于阀座8时,也能够沿凹部13将污物导入通孔6,能够可靠地防止污物夹入在压缩侧叶片阀5与活塞1之间。而且,由于凹部13不接触于压缩侧叶片阀5,因此,即使压缩侧叶片阀5落座后在凹部13残留有污物,也能够防止压缩侧叶片阀5自阀座8浮起。
[0052] 而且,由于在活塞1的压缩侧空间侧端b设置通往全部的伸长侧口2的开口的环状窗孔7,通孔6配置为借助环状窗孔7而与伸长侧口2连通,因此,能够相对于活塞1沿轴向形成通孔6,使穿设通孔6的开孔加工变得简单,能够使应用有该阀构造的活塞的制造成本降低。另外,通孔6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造,只要是自压缩侧口3的内周侧开口且通往伸长侧口2的构造,就可以设为相对于活塞1的轴向倾斜,也可以设为在中途弯曲。
[005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0054]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室设为伸长侧空间R1,将另一室设为压缩侧空间R2,将一侧口设为伸长侧口2,将另一侧口设为压缩侧口3,将一侧叶片阀设为伸长侧叶片阀4,将另一侧叶片阀设为压缩侧叶片阀5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代替于此,而将一室设为压缩侧空间R2,将另一室设为伸长侧空间R1,将一侧口设为压缩侧口3,将另一侧口设为伸长侧口2,将一侧叶片阀设为压缩侧叶片阀5,将另一侧叶片阀设为伸长侧叶片阀4。该情况下,例如,活塞1的底部1a的构造与图1中的上下相反。
[0055] 而且,还可以在活塞1的底部1a中的伸长侧空间侧端a设置独立地包围各压缩侧口3的花瓣型的阀座,并且在活塞1的底部1a中的压缩侧空间侧端b设置独立地包围各伸长侧口2的花瓣型阀座。该情况下,通过设置自压缩侧口3的内周侧开口且通往伸长侧口2的通孔,和自伸长侧口2的内周侧开口且通往压缩侧口3的通孔,不仅能够防止压缩侧叶片阀5的浮起,还能够防止伸长侧叶片阀4的浮起。
[0056]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阀构造应用于缓冲器的活塞部的情况,但还能够应用于座阀的阀体,该座阀的阀体将一室和另一室中的一个设为缓冲器的压缩侧空间,将一室和另一室中的另一个设为缓冲器的体积补偿用储存器,将阀盘安装于缓冲器的缸体的端部从而划分出压缩侧空间和储存器。
[0057]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压缩侧口3的开口的内周侧分别设有凹部13、且通孔6在凹部13开口的构造,但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凹部13而是使通孔6在活塞的底部1a直接开口的构造。
[0058] 本申请基于2011年6月8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127924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0059]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0] 本发明的阀构造能够应用于缓冲器的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