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587006.9

文献号 : CN10354885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淑芬寇俊杰

申请人 : 骆毛喜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菌剂,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1-80份、中生菌素1—20份;所述复配杀菌剂主要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增效作用显著,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或悬浮剂或可溶性液剂或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等,稀释一定倍数后喷施农作物,可显著增加由细菌及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

1-80份、中生菌素1-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10-35份、中生菌素1-10份。

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方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组成,其余为表面活性剂,以及矿物质载体、有机溶剂、崩解剂、增稠剂或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所述矿物质载体为固体载体,所述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的用量为整个复配杀菌剂的1-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载体为颗粒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植物油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或聚氧乙烯脂肪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或湿润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以及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或吐温80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或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海藻酸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或尿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载体为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或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颗粒载体为粉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

11.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在制备用于防治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菌剂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因各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日趋严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各国农药公司陆续开发了多种高效化学杀菌剂,如三唑类、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大大提高了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但化学农药的持续使用,加快了病害的抗药性,而且残留高,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的优点,而且能兼治众多的植物病原真菌及细菌性病害,深受菜农果农的欢迎,广泛应用于有机及绿色农产品的病害的防治。但是多数生物农药都存在药效迟缓,防效不够理想的缺点,严重困扰他们的应用和推广。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曾探讨了多种复配制剂以提高药效,但是,具有明显作用的混配制剂多是与化学杀菌剂混配,这样又失去了生物农药的特色。如何开发一种既提高药效又能保持生物农药特色的复配制剂,一直是人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配杀菌剂。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复配杀菌剂的应用。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复配杀菌剂,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1-80份、中生菌素1-20份。
[0009]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10-35份、中生菌素1-10份。
[0010]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按其重量份数计乙蒜素10-15份、中生菌素1-1.5份。
[0011]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主要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组成,其余为表面活性剂,以及矿物质载体、有机溶剂、崩解剂、增稠剂或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所述矿物质载体为固体载体或颗粒载体,所述乙蒜素和中生菌素的用量为整个复配杀菌剂的1-85%(w/w)。
[0012]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烷基苯、溶剂油、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同时,还有植物油。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如果用水作稀释剂,有机溶剂也能用作增溶剂或防冻剂。
[0013]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乳化剂可以使用非离子型的或离子型的,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如农乳0201B、农乳0203B等。
[0014]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分散剂或湿润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以及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或吐温80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5]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粘合剂或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海藻酸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6]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或尿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7]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所述固体载体为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或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例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颗粒载体为粉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白云石或由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
[0018]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0019] 上述复配杀菌剂在制备用于防治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0020] 优选的,上述复配杀菌剂的应用,所述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包括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稻纹枯病、番茄灰霉病、黄瓜枯萎病苹果轮纹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苹果斑点性落叶病、苹果炭疽病、姜瘟病、西瓜枯萎病或柑橘溃疡病。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上述复配杀菌剂主要由乙蒜素和中生菌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增效作用显著,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或悬浮剂或可溶性液剂或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等,稀释一定倍数后喷施农作物,可显著增加由细菌及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具有药效快、持效期长的特点,对众多的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炭疽病、柑橘溃疡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葡萄炭疽病、棉花立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黄瓜枯萎病、玉米大小斑病、小麦赤霉病、腥黑穗病、西瓜枯萎病、黑星病、霜霉病、白菜软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霉病、柑橘溃疡病、番茄青枯病等多种病害,防治效果突出,为资源的优化组合,可节约施用成本;在作物感病之前或之后,向作物叶片或果实及其生长的场所使用本发明所述杀菌剂,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喷雾、喷粉及灌浇,所述杀菌剂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和作物发病状况而变化;且所述杀菌剂所含成分均为高效环保生物药剂,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行业的发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 实施例1 1%中生菌素+15%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025]
[0026]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
[0027] 实施例2 1.5%中生菌素+15%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028]
[0029]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
[0030] 实施例3 3%中生菌素+30%乙蒜素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0031]
[0032] 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展着剂、粘结剂及崩解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0033] 实施例4 2%中生菌素+40%乙蒜素微乳剂的配制:
[0034]
[0035]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透明微乳剂。
[0036] 实施例5 0.5%中生菌素+10%乙蒜素可溶性液剂的配制:
[0037]
[0038]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透明状可溶性液剂。
[0039] 实施例6 0.5%中生菌素+18%乙蒜素乳油的配制:
[0040]
[0041]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透明状乳油。
[0042] 实施例7 10%中生菌素+20%乙蒜素悬浮剂的配制:
[0043]
[0044]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水、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经砂磨机研磨得到均匀的悬浮液。
[0045] 实施例8 1%中生菌素+15%乙蒜素水乳剂的配制:
[0046]
[0047] 按配方要求,分别将原药、溶剂油和乳化剂混合均匀配制成透明的油相,将水和乙二醇混合均匀配制成水相,然后将水相加入油相,并由高速剪切机剪切30分钟,即得到白色的乳状液产品。
[0048] 实施例9 50%中生菌素+50%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049] 中生菌素 50.0%
[0050] 乙蒜素 50.0%
[0051]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充分混合,即得。
[0052] 实施例10 0.5%中生菌素+0.5%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053]
[0054]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
[0055] 实施例11 10%中生菌素+40%乙蒜素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0056]
[0057]
[0058] 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粘合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0059] 实施例12 20%中生菌素+65%乙蒜素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060]
[0061]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
[0062] 上述中生菌素和乙蒜素这两种药剂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作用机制也不相同,不存在交互抗药性。
[0063] 中生菌素的化学名称为1-N甙基链里定基-2-氨基L-赖氨酸-2脱氧古罗糖胺,分子式:C19H34O8N8,结构式如下:
[0064]
[0065] 该中生菌素是中国农科院生防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是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产生的抗生素,属N-糖苷类碱性水溶性物质,通过抑制病原细菌蛋白质的肽键生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对真菌可抑制菌丝的生长、抑制孢子的萌发,起到防治真菌性病害的作用;可刺激植物体内植保素及木质素的前体物质的生成,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0066] 乙蒜素的化学名称为乙烷硫代磺酸乙酯,CAS号为682-91-7,分子式:C4H10O2S2,分子量:154.25,分子结构如下:
[0067]
[0068] 该乙蒜素是高效无公害广谱仿生杀菌剂,为大蒜素的同系物,其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S-S=O=O)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另外乙蒜素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0069] 二者通过特定的用量关系配比,相互协同增效,对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起到了突出的防治效果,较单独使用中生菌素和乙蒜素效果显著、突出,以下通过具体效果试验进行说明。
[0070] 试验例1生物活性实施例—西瓜枯萎病
[0071] 采用菌体生长速率法(mycelium growth rate test),测定中生菌素、乙蒜素及实施例3(33%水分散粒剂)对西瓜枯萎病的联合毒力。将供试药剂稀释至设计浓度,取1毫升注入培养皿内,再加入9毫升PSA培养基,摇匀后制成最终浓度为5.0、2.5、1.25、0.625、-10.3125(μg·ml )的含药平板。以加入1毫升灭菌水作空白对照。用直径4毫米打孔
器沿供试菌丛外缘打取菌盘,置于含药平板内,24±1℃黑暗培养72小时,计量各处理菌盘扩展直径,计算菌体生长抑制百分率,按浓度对数-抑制率几率值法计算药剂有效中浓度(EC50),进一步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实施例3(33%水分散粒剂)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表示该混剂具有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
[0072] 表1 实施例3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的毒力测定结果
[0073]
[0074] 试验例2温室盆栽试验实施例—水稻稻瘟病
[0075] 试验作物在温室内培养至2-3叶期幼苗,各药剂分别按设计浓度对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药剂处理24小时后接种测试病原菌。然后将幼苗在23±1℃下进行保湿培养,在不施药的空白对照充分发病后进行结果调查,按浓度对数—防效机率值法计算药剂有效中浓度(EC50),进一步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实施例1(16%水分散粒剂)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表示该混剂具有增效作用。结果见表2。
[0076] 表2 实施例1对水稻稻瘟病(Piricularia oryzae(Cavara)的毒力测定结果
[0077]
[0078] 试验例3田间试验实施例—中生菌素、乙蒜素及其混配制剂对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效果
[0079] 供试药剂为各实施例,其中对比1为中生菌素、对比2为乙蒜素。品种及试验地为黄瓜(密刺,山东)、水稻(垦稻,湖南)、番茄(霞粉,海南)、苹果(富士,山东)、白菜(北京3号,山东)、姜(鲁姜一号,山东)、柑橘(山下红,广东),于田间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试验浓度均为750、500、250mg/L,施药4次,间隔期7天,第4次施药后10天调查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3。
[0080] 表3 中生菌素、乙蒜素及其混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0081]
[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