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476670.6

文献号 : CN10358835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俞建德

申请人 : 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格栅渠、沉砂池、生物转盘和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外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入水口连接软管,软管的入水口上设有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上连接有浮球;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接分离箱的入口,所述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连接所述生物转盘的水槽;所述生物转盘位于水槽上部,部分生物盘片浸没在水槽的液面下部;所述水槽外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入口位于所述水槽的中部,所述回流泵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的出口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异味,不滋生蚊蝇,污泥产量小,由于生物盘片采用凹凸板结构,生物量高;整体脱氮效果优异;总耗能低;可有效保证水质出水稳定达标,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管理简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格栅渠、沉砂池、生物转盘和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外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入水口连接软管,该软管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沉砂池内;

所述软管的入水口上设有具有配重功能的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上连接有浮球;

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接分离箱的入口,所述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连接所述生物转盘的水槽;

所述送水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的中下部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水槽内设有射流搅拌机;所述生物转盘位于水槽上部,部分生物盘片浸没在水槽的液面下部;所述水槽外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入口位于所述水槽的中部,所述回流泵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

所述水槽的出口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内设有溢流坝将分离箱的内腔分隔为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分离箱的左侧部并且所述自吸泵的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坝的高度;所述溢流坝的右侧部设有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的栅隙为5~10mm,所述过滤格栅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盛放过滤物的抽屉式沉渣斗,所述沉渣斗位于所述过滤格栅和所述溢流坝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滤格栅和所述溢流坝连接所述抽屉的侧面均为方便过滤物和沉淀物滑落的斜面;所述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连接所述生物转盘的水槽;所述分离箱的顶部设有将分离箱内气体抽送至除臭系统的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其中第一布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送水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二布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回流泵的出口;第一布水管包括平行于所述水槽底面设置的主管和均布在所述主管上的多个支管,各所述支管外凸于所述主管并与所述主管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出口上设有防止污泥进入所述支管的盖帽;

所述第二布水管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布水管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的生物盘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凸起;所述基板上还设有通孔,螺杆穿过各所述生物盘片上的通孔将这些生物盘片相互间隔地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5~2mm;所述凸起的纵截面为“凸”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设置在封闭的集气罩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絮凝区、过滤区和紫外线消毒区。

说明书 :

一种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转盘属于生物膜处理技术,该处理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污泥产量少、结构简单、能耗低、管理方便、操作容易等优点,对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处理有显著的优势。但传统的生物转盘由于受盘片面积限制,生物转盘能提供给微生物的附着面积不大,导致生物量不高,比表面积低,脱氮效果差,并且易受低气温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同时由于设备敞口容易滋生蚊蝇产生异味影响环境,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生物转盘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对有机物、氮磷去除率高、抗冲击性能好且运行能耗低、无异味的水处理装置。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格栅渠、沉砂池、生物转盘和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外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入水口连接软管,该软管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沉砂池内;
[0005] 所述软管的入水口上设有具有配重功能的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上连接有浮球;
[0006] 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接分离箱的入口,所述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连接所述生物转盘的水槽;
[0007] 所述送水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的中下部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水槽内设有射流搅拌机;所述生物转盘位于水槽上部,部分生物盘片浸没在水槽的液面下部;所述水槽外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入口位于所述水槽的中部,所述回流泵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
[0008] 所述水槽的出口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
[0009] 做为改进,可以在所述分离箱内设有溢流坝将分离箱的内腔分隔为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分离箱的左侧部并且所述自吸泵的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坝的高度;所述溢流坝的右侧部设有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的栅隙为5~10mm,所述过滤格栅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盛放过滤物的抽屉式沉渣斗,所述沉渣斗位于所述过滤格栅和所述溢流坝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滤格栅和所述溢流坝连接所述抽屉的侧面均为方便过滤物和沉淀物滑落的斜面;所述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连接所述生物转盘的水槽;所述分离箱的顶部设有将分离箱内气体抽送至除臭系统的引风机。
[0010] 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其中第一布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送水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二布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回流泵的出口;第一布水管包括平行于所述水槽底面设置的主管和均布在所述主管上的多个支管,各所述支管外凸于所述主管并与所述主管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出口上设有防止污泥进入的盖帽;
[0011] 所述第二布水管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布水管的结构相同。
[0012] 所述生物转盘的生物盘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凸起;所述基板上还设有通孔,螺杆穿过各所述生物盘片上的通孔将这些生物盘片相互间隔地连接在一起。
[0013] 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5~2mm;所述凸起的纵截面为“凸”字形。
[0014] 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絮凝区、过滤区和紫外线消毒区。
[0015] 所述过滤区宜采用滤布过滤等表面过滤技术。
[0016] 所述生物转盘设置在封闭的集气罩内。
[0017] 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异味,不滋生蚊蝇,污泥产量小,由于生物盘片采用凹凸板结构,盘片厚1~2mm比表面积大,生物量高;生物转盘段下设厌氧段,通过设置混合液回流泵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厌氧区,实现反硝化脱氮,整体脱氮效果优异;工艺通过生物转盘旋转带入空气为好氧微生物供氧,无需鼓风机,因而总耗能低;工艺集成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多项功能,可有效保证水质出水稳定达标,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管理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M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元膜片的平面示意图;
[0021]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0022] 图5为图4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如图1至图5所示,该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格栅渠1、沉砂池2、分离箱3、生物转盘4和深度处理系统5。
[0025] 其中:
[0026] 格栅渠1可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污水经管道进入格栅渠后,在格栅渠内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后送至沉砂池2。本实施例中,格栅渠中所使用的过滤格栅11为粗格栅,栅隙为20-40mm。
[0027] 沉砂池2,对进入其内的污水通过沉淀去除无机颗粒物,同时提供对进水负荷的缓冲能力,起到调节均质的作用。本实施例在沉砂池2外设有自吸泵21,自吸泵的入水口通过软管22连接到沉砂池内并沉浸在污水中。软管22的入水口上设有具有配重功能的过滤嘴23,过滤嘴23通过柔性链条25连接浮球24;浮球24通过浮力的作用悬浮在沉砂池的液面上。通过过滤嘴23和浮球24的联合作用,可以随着沉砂池内水面液位的变化即时调整软管进水端口的液位,使过滤嘴始终沉浸在污水内,并且开口朝上,避免沉砂池内的沉淀物被自吸泵21抽出,堵塞软管和自吸泵。
[0028] 分离箱3,进一步分离进入其内的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自吸泵21的出口连接分离箱入口,分离箱入口位于分离箱的左侧面上,并且分离箱入口的高度低于溢流坝33的高度。
[0029] 溢流坝33设置在分离箱3的中部,将分离箱的内腔分隔为左侧部31和右侧部32。溢流坝的右侧面为光滑的弧形斜面,以方便漂浮物和固体物的自动滑落。溢流坝的右侧部设有过滤格栅34;分离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盛放过滤物的抽屉式沉渣斗35,沉渣斗位于过滤格栅34和溢流坝33之间并连接两者。过滤格栅34连接所述沉渣斗35的侧面也是方便过滤物和沉淀物滑落的斜面;过滤格栅的栅隙为5~10mm,过滤格栅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过滤格栅的右侧与分离箱的右左壁之间围护形成斗形出水槽,分离箱的出水口位于斗形出水槽的下部。本实施例在分离箱的顶部还设有出气管(图中未示出),出气管连接引风机(图中未示出),通过引风机将分离箱内气体引至生化段进行生物除臭或引至其它生物除臭系统(图中未示出)进行处理。在分离箱顶面的右侧还设有与右侧部32相对应的上窗36,这样,打开上窗可以检视过滤格栅34上固体物的残留情况并及时清理。
[0030] 沉砂池内的污水在自吸泵的提升作用下进入分离箱左侧部31,在左侧部均质配水;当左侧部的液位高于溢流坝33的高度时,左侧部的污水从溢流坝的右侧面溢流而下,进入分离箱的右侧部32。污水中的漂浮物和固体物从过滤格栅34表面过滤出来,过滤出来的漂浮物和固体物在溢流而下的水流的冲刷作用下自动滑下,沉积到抽屉式沉渣斗内;而污水则由斗形出水槽下方排出,通过送水管道37送至生物转盘4的水槽41内。可定期将沉渣斗抽出,清理沉渣斗内的沉积物。
[0031] 分离箱的出口通过送水管道37连接生物转盘4的水槽41。水槽41内装填有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的污泥42,本实施例中污泥的装填高度为水槽高度的1/2~3/5;水槽内污泥的上方构成好氧反应区,污泥部分构成污水厌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的污泥内部设有射流搅拌机(图中未示出)。水槽外设有回流泵43,回流泵的入口位于水槽的中部,所述回流泵的出口位于所述水槽的底部。
[0032] 也可以通过定期向水槽内补加厌氧菌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
[0033] 送水管道38连接设置在水槽41底部的第一布水管44,回流泵的出口通过水管47连接设置在水槽底部的第二布水管45。
[0034] 第一布水管44包括平行于水槽底面设置的主管和均布在主管上的多个支管441,各所述支管均外凸于所述主管并与所述主管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出口上设有防止污泥进入的盖帽442。
[0035] 第二布水管45的结构与第一布水管44的结构相同。
[0036] 生物盘片46,有多块,转动设置在水槽41的端口上。每块生物盘片包括有基板461,基板461的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凸起462;基板上设有通孔463,螺杆47穿过各基板上的通孔将这些生物盘片相互间隔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基板的厚度为0.5~2mm,基板上凸起的纵截面为“凸”字形。本实施例中的基板461由三块角度为120°的单元模片拼接而成,每块单元模片上均设有定位通孔463。安装时使用螺杆穿过各对应的通孔,对各单元模片挤压固定,然后将三根螺杆组合固定,即可完成生物盘片的整体组装。本实施例中生物盘片的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盘片的表面积,从而彻底改善了处理效果。
[0037] 生物转盘构成本实施例的污水生化处理区段。经由分离箱进一步分离出沉淀物的污水从送水管道进入水槽底部的第一布水管内,从各个支管的出口流出,在水槽内均匀布水。生物盘片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缓慢旋转,由生长在生物盘片基板以及凸起表面上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初步处理后的好氧反应区内的污水,经回流泵的抽取,通过第二布水管45均匀布水后回流至生物转盘下部的厌氧反应区,由污泥内的厌氧菌进行生物脱氮。通过射流搅拌机对污泥进行搅拌,保证厌氧反应区的泥水处于悬浮状态。
[0038] 水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出口,经微生物处理后的污水从溢流出口进入深度处理系统5。
[0039] 本发明中的深度处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絮凝区51、过滤区52和紫外线消毒区53。
[0040] 进入絮凝区的污水在搅拌机的作用下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形成颗粒较大的矾花;污水在絮凝区的停留时间5~15min。其后污水进入过滤区,经表面滤布的过滤,实现固液的分离。过滤后的净水进入紫外线消毒区,经紫外线消毒后,由出水管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