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70935.1

文献号 : CN1036090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余英圭

申请人 : 韩西有限公司(韩国)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包括:本体,便携式设备安装在其前面部;第一开关,以能够进入和退出的方式形成在本体的前面部的指定位置上;第一臂和第二臂,其分别形成在本体的两侧,并且通过第一开关来变更间距,以保持或拆除便携式设备;第二开关,用于变更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间距,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物理连接,该第二按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臂形成物理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便携式设备安装于该本体的前面部;

第一开关,以能够进入和退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前面部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该第一臂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该第二臂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通过施压所述第一开关来缩小间距,以保持所述便携式设备;以及第二开关,用于拉开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间距,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并且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物理连接,该第二按钮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并且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臂形成物理连接,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前盖,其具备可使所述第一开关进入和退出的开关贯通孔;以及后盖,在与所述开关贯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具备开关安装槽,能够与所述前盖结合,所述后盖包括:收容部,其包括:上侧收容部,在中心部具备所述开关安装槽;下侧收容部,邻接形成于所述上侧收容部的下侧;以及孔,位于所述后盖的下端,与用于固定或移动托座的旋钮结合,所述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进一步包括第一拆除控制部,所述第一拆除控制部包括:

第一臂移动轴,其一侧从所述第一臂垂直延伸,并收容在所述上侧收容部的一侧,并且,在另一侧末端具备第一开关结合槽,以与所述第一开关结合;

第一按钮移动轴,自所述第一臂移动轴的延伸方向在垂直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沿着与第一臂移动轴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收容在所述下侧收容部的另一侧;

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移动轴和所述第一臂移动轴连接,该第一按钮形成在所述第一按钮移动轴的与所述第一臂移动轴相反的一侧末端上;

第一弹性轴,从所述第一按钮移动轴的另一侧末端向所述第一臂移动轴的形成方向以规定长度形成,用于结合第一弹性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形成为按压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按压动作,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向所述本体的内侧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分别形成为按压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向所述本体的外侧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下端且用于支撑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托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在所述本体的后面部被旋钮固定,并且根据所述旋钮的固定状态可进行左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根据所述旋钮的固定状态可进行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拆除控制部形成轴对称的第二拆除控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拆除控制部包括:第二臂移动轴,其另一侧从所述第二臂垂直延伸,并收容在所述上侧收容部的另一侧,并且,在一侧末端具备第二开关结合槽,以与所述第一开关结合;

第二按钮移动轴,自所述第二臂移动轴的延伸方向在垂直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沿着与第二臂移动轴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收容在所述下侧收容部的一侧;

第二按钮,所述第二按钮移动轴和所述第二臂移动轴连接,该第二按钮形成在所述第二按钮移动轴的与所述第二臂移动轴相反的一侧末端上;

第二弹性轴,从所述第二按钮移动轴的一侧末端向所述第二臂移动轴的形成方向以规定长度形成,用于结合第二弹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开关部,

所述开关部包括:

第三弹性构件,其收容在所述开关组装槽内;

第一开关,具备形成在所述第三弹性构件上的加压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被拉伸以使所述第一开关处于突出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臂移动轴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臂移动轴的末端向所述加压板的两侧贴紧,并使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处于向所述本体外侧突出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被所述加压板压缩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结合槽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结合槽结合,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处于被拉伸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处于向所述本体内侧进入的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孔与螺母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形成为,能够使所述旋钮进行左右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具备:上下移动部,具备供所述旋钮贯通的移动孔,顺着所述旋钮可进行上下移动;

支撑部,向所述本体的前面部突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中心位置进一步包括开放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配置在所述本体的后面部的结合部。

说明书 :

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架放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以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用便携式设备已经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必备品。根据某一项调查,2000年全球手机普及率仅为12%,但到2009年已增长至接近67%,其中,最近开始普及的智能手机有望再现10年之前的普及增长率。
[0003] 人们除了这些手机,而且还常用车载导航仪、多媒体播放器、便携式广播接收装置、数码摄像机/摄录机等各种便携式设备,并且,供便携式设备使用的配件产业也一同在发展。特别是用于架放便携式设备的支架在驾车过程或学习或工作中作为保管便携式设备的装置而使用。
[0004] 虽然便携式设备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但是根据生产者不同,其大小也不同,因此按照便携式设备购买支架后,一旦将便携式设备替换成其他型号,就需要连同支架一起替换。由此,在替换便携式设备时产生不必要的费用,而且,还存在着可使用的支架被废弃等,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0005] 此外,现有的支架在安装或拆除便携式设备时,需要操作多个按钮或施加物理性力量,而且在施加物理性力量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对便携式设备造成冲击等现象。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安装和拆除便携式设备的支架。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安全地架放便携式设备的支架。
[0009] 问题解决手段
[0010]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包括:本体,在其前面部安装便携式设备;第一开关,以可进入和退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本体前面部的指定位置;第一臂和第二臂,其分别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来变更间距,以保持或拆除所述便携式设备;第二开关,用于变更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间距,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臂形成物理连接,该第二按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臂形成物理连接。
[0011] 发明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只通过使便携式设备接触架放面的简单的动作,就能够将便携式设备安全地安装在支架上。并且通过按压支架两侧的按钮的简单操作,就能够拆除安装在支架上的便携式设备。由此,无需经过繁琐的操作或施加大的物理性力量,也能够安全地架放或拆除便携式设备。
[0013] 进一步,由于使便携式设备保持在支架所需的操作和从支架拆除便携式设备所需的主要动作是通过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完成,因此能够降低支架的单价,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0016] 图3是图2所示的支架的分解立体图。
[0017] 图4和图5是图2所示的支架的组装状态图。
[0018] 图6是表示结合有托座的支架后侧的立体图。
[0019] 图7和图8是用于说明架放本发明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方法的图。
[0020] 图9和图10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支架的优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2]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0023]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架1包括在前面部12安装便携式设备的本体30。本体30包括前盖10和后盖20,而从前面部12观察的截面具有实质上长方形的形状。
[0024] 并且,在本体30的前面部12的指定位置形成有从本体30内部朝向前面部12突出的第一开关610。第一开关610可以是例如按压(Push)开关,当在前面部12架放便携式设备时,通过压力变成向本体30内部进入的状态。而且,第一开关610的推出动作是通过后述的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完成,对此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0025] 另一方面,本体30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通过第一开关610的推拉(push/pull)动作变更间距。当第一开关610进入到本体30内部时,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的间距朝向本体内侧方向缩窄,以使便携式设备在前面部
12被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固定。并且,当第一开关610受到后述的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的加压动作而从本体30退出时,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之间的间距变大,从而变成可拆除便携式设备的状态。
[0026] 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构成第二开关。第一按钮420在本体30内部与第一臂410形成物理连接,因此,当第一臂410向本体30的内侧缩窄时,第一按钮420向本体30的外侧突出。同理,当第二臂510向本体30的内侧缩窄时,第二按钮520向本体30的外侧突出。
[0027] 这种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1,将便携式设备向前面部12贴紧以使第一开关610进入本体30内部,由此,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之间的间距变小,从而使便携式设备被固定。同时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向外侧突出。在这种状态下,向本体30内侧方向对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施压时,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向本体30的外侧拓宽,且第一开关610突出,从而可以从支架1拆除便携式设备。
[0028]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立体图。
[0029] 本实施例的支架2在图1所示的支架1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托座70。
[0030] 托座70形成在本体30的下端,提供支撑使便携式设备免于从支架2脱落。托座70在本体30的后面部被旋钮固定。例如旋钮可以是螺钉形状,在拆除旋钮的状态下托座
70可以向左右及/或上下移动。进一步,托座70可以形成中心部开放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贯通便携式设备的外部连接线。
[0031] 通过图3至图5详细说明这种支架2的详细结构。
[0032] 图3是图2所示的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和图5是图2所示的支架的组装状态图。
[0033] 如图3所示,本体30的前盖10具备开关贯通孔110以便能够推拉第一开关610,并且接触于前盖10的背面即后盖20的面的指定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后盖20结合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120。
[0034] 后盖20具备用于收容后述的第一拆除控制部40和第二拆除控制部50的收容部210。特别是,收容部210由上侧收容部212和下侧收容部214组成。此外,在后盖20上的与前盖10上的结合突起12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结合槽220a、220b、220c、220d、220e,在组装内部装置以后结合前盖10和后盖20的状态下,结合槽220a、220b、220c、220d、220e和结合突起120被螺钉80固定。并且,在后盖20的指定位置,优选上侧收容部212的中心部设置有开关组装槽230,通过该开关组装槽230结合后述的开关部60。此外,在后盖20的下端具备供旋钮92结合的孔240,旋钮92用于固定或移动托座70。旋钮92与螺母94成对,根据旋钮92的开闭状态,托座70处于可移动状态或固定状态。
[0035] 第一拆除控制部40包括:第一臂410,可从本体30的一侧进入和退出;第一按钮420,可从本体30的另一侧进入和退出;第一臂移动轴430,提供第一臂410进入和退出所需的物理性力量;第一按钮移动轴440,提供第一按钮420进入和退出所需的物理性力量;
以及第一弹性轴450,供第一弹性构件460结合。
[0036] 同样,第二拆除控制部50包括:第二臂510,可从本体30的另一侧进入和退出;第二按钮520,可从本体30的一侧进入和退出;第二臂移动轴530,提供第二臂510进入和退出所需的物理性力量;第二按钮移动轴540,提供第二按钮520进入和退出所需的物理性力量;以及第二弹性轴(未图示),供第二弹性构件560结合。
[0037] 其中,臂移动轴430、530形成为,一侧以与臂410、510垂直的方式延伸,按钮移动轴440、540形成为,距离臂移动轴430、530的延伸方向在垂直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沿着与臂移动轴430、53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其中,臂移动轴440、540的一侧末端形成为按钮420、520。
[0038] 此外,弹性轴450、550从按钮移动轴440、540的另一侧末端向臂移动轴430、530形成方向形成规定长度,并与弹性构件460、560结合。
[0039]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拆除控制部40的第一臂移动轴430收容在上侧收容部212的一侧(例如左侧),第一按钮移动轴440收容在下侧收容部214的另一侧(例如右侧)。由此,第一臂410可向本体30的一侧突出,第一按钮420可向本体的另一侧突出。第二拆除控制部50的第二臂移动轴530收容在上侧收容部212的另一侧,第二按钮移动轴540收容在下侧收容部214的一侧,由此,第二臂510可向本体30的另一侧突出,第二按钮520可向本体的一侧突出。
[0040] 另一方面,开关部60包括具备加压板612的第一开关610和第三弹性构件620。加压板612在指定状态下通过背面部向第三弹性构件620施加压力。第一开关610突出形成在加压板612的前面部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心部上。
[0041] 在开关组装槽230内组装具备第三弹性构件620和加压板612的第一开关610。之后组装第一拆除控制部40和第二拆除控制部50。在第三弹性构件620没有受到压力的状态下,第一开关610具有突出的形状,并且第一拆除控制部40的第一臂移动轴430的另一侧和第二拆除控制部50的第二臂移动轴530的另一侧向加压板612的两侧贴紧。此时,第一弹性构件460和第二弹性构件56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之间的间距处于向本体30外侧拓宽的状态,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处于进入本体30内侧的状态。当向第一开关610施加物理性力量时,加压板612压缩第三弹性构件620,并且第一臂410和第二臂420通过第一弹性构件460和第二弹性构件560的弹力向本体30内侧进入,另一方面,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向本体30外侧突出。此外,形成在第一臂驱动轴430末端的开关结合槽432和形成在第二臂驱动轴530末端的开关结合槽532与第一开关610结合,以保持加压板612向第三弹性构件620施加压力的状态。
[0042] 另一方面,托座70通过旋钮92和螺母94固定在后盖20的孔240内。图6是表示结合有托座70的支架的后侧面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孔240的宽度取决于旋钮92的螺旋部的直径,并且形成为可使托座70左右移动的指定长度。
[0043] 此外,托座70具备向本体30内部进入和退出的上下移动部710以及在中心形成有开放部722的支撑部720。为了使托座70向本体30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上下移动部710上设有根据旋钮92的螺旋部直径形成的移动孔712。
[0044] 图7和图8是用于说明架放本发明的便携式设备用的支架的方法的图。
[0045] 首先,如图7,在没有架放便携式设备3的状态下,第一开关610向前面部12外侧突出,并且在加压板612的两侧紧贴有第一臂移动轴430和第二臂移动轴530的另一侧,以使第一弹性构件460和第二弹性构件56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由此,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保持向本体外侧突出的状态,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保持向本体内侧进入的状态。
[0046] 若要将便携式设备3固定在支架1或支架2上,如图8所示,在支架1、2的前面部一侧将便携式设备3贴紧于前面部12。此时,第一开关610被施压,并由所述加压板612压缩弹性构件620。由此,第一弹性构件460和第二弹性构件560复位而使第一臂移动轴430和第二臂移动轴530向本体内侧移动,以缩小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20的间距,从而使便携式设备3固定在支架1、2上。同时,通过第一按钮移动轴440和第二按钮移动轴540的移动,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向本体外侧退出。
[0047] 若要将便携式设备3从支架1、2上拆除,向本体内侧对第一按钮420和第二按钮520施加压力,则第一弹性构件460和第二弹性构件560处于压缩状态,以使第一臂移动轴
430和第二臂移动轴530之间的间距拉开,其结果使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之间的间距拉开,并且,通过第三弹性构件620的恢复力,第一开关610处于突出的状态。
[0048] 另一方面,在图7和图8中,在架放便携式设备3之前,将托座70从本体向下移动以确保用于架放便携式设备3的充足的空间,并且,在通过第一臂410和第二臂510固定便携式设备3之后,通过将托座70重新向上移动并拧紧旋钮92,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便携式设备3的固定状态。并且,通过托座70的开放部722能够贯穿便携式设备3和用于连接外部机器的电线。因此,在不对外部连接线施加物理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地将便携式设备3和外部装置进行连接。
[0049] 图9和图10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支架的优点的图。
[0050] 首先,图9说明当在便携式设备3上连接外部连接线4时适用托座70的优点。
[0051] 当便携式设备3为电子装置时,可以通过连接器310连接外部连接线4,当外部连接线4为充电器时,可以通过该充电器对便携式设备3进行充电。但是,便携式设备3根据生产者或型号不同,连接器310的位置有可能不同。
[0052] 但是,由于本发明的支架1、支架2在拆除旋钮92的情况下,托座70可以进行左右移动,因此通过调节托座70的位置,能够完全开放连接器310,由此外部连接线4在不受到托座70的干扰的状态下连接在连接器310上。
[0053] 图10说明调节便携式设备3的固定高度时的优点。
[0054] 便携式设备3在侧面可以具备作为用户接口的操作按钮320。而且,这种操作按钮320与连接器310同样,根据生产者或型号不同,其配置位置有可能不同。
[0055] 由于本发明的托座70可上下移动,因此在支架1、2上安装便携式设备3时,可以根据侧面操作按钮320的位置来对托座70的上下位置进行定位,以使操作按钮320外露。
[0056] 图10(a)表示由于托座70的上下位置不当而导致操作按钮320被第一臂410、第二臂510干扰的状态。此时,拆除旋钮92并将托座70向下延伸之后安装便携式设备3。这样,如图10(b)所示,由于操作按钮320处于完全外露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操作按钮320被第一臂410、第二臂510按压或遮挡的干扰现象。
[0057] 由此,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臂410、第二臂510不仅能够架放具有各种宽度的便携式设备3,而且通过托座70能够稳定地固定便携式设备3。而且,由于托座70可以进行左右及/或上下移动,因此,不受便携式设备3的长度、连接器310和侧面操作按钮320的位置的限制,能够架放各种型号的便携式设备。
[0058] 因此,当替换便携式设备的型号时,无需再为替换后的便携式设备配备新的支架,从而能够节约费用和资源。
[0059]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后盖20的背面部可以进一步具备结合部250。通过结合部250能够将吸附式架放台(未图示)和本发明的支架12进行结合,因此,将吸附式架放台固定在车辆仪表盘或前玻璃窗上,并在支架1、2上安装便携式设备3,从而能够在驾驶过程中自由地使用便携式设备3。
[0060] 如此,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上述说明的实施例整体上仅作为示例提出,而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限定于后述的权利要求,而并非上述详细说明。并且,根据权利要的意旨和范围以及均等的概念导出的所有的变更或变形形态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中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