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络筒机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络筒机工位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372945.1

文献号 : CN10362598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U·霍尔特W-M·鲁

申请人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在络筒机(1)的工位(2)上连接顶纱(52)和底纱(55)的方法,其中该顶纱(52)从络纱筒子(15)那里借助第一吸嘴(12)被捉住、接纳和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底纱(55)借助第二吸嘴(25)被捉住、接纳和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随后将这两个纱线端头连接起来。根据本发明,第一吸嘴(12)在卷绕过程中在初始位置上以其吸缝(44)位于络纱筒子(15)区域内,第一吸嘴(12)的带吸缝(44)的吸嘴头部(40)如此就位在第一位置上,吸缝(44)指向络纱筒子(15)。在纱线接合后,使可转动安装在第一吸嘴(12)的管形连接部(41)上的吸嘴头部(44)绕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使第一吸嘴(12)在吸嘴头部(40)被转动至第二位置后在纱线路线旁经过地又摆动回到其初始位置,并且使吸嘴头部(40)在第一吸嘴(12)已经过工位(2)的纱线路线后又转动回到第二位置。本发明还涉及执行该方法的工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在络筒机(1)的工位(2)上将与络纱筒子(15)相连的顶纱(52)和与退绕筒子(9)相连的底纱(55)相互连接的方法,其中该顶纱(52)从络纱筒子(15)那里借助第一吸嘴(12)被捉住、接纳和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该底纱(55)借助第二吸嘴(25)被捉住、接纳和置入该纱线接合装置(10),随后这两个纱线端头被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在卷绕过程中第一吸嘴(12)在初始位置上以其吸缝(44)就位在络纱筒子(15)区域内,并且第一吸嘴(12)的带有吸缝(44)的吸嘴头部(40)如此就位在第一位置上,即该吸缝(44)指向该络纱筒子(15),当纱线断裂时第一吸嘴(12)接受真空吸气以捉住顶纱(52),从而吸嘴(12)在顶纱(52)在被捉住和接纳后连同所接纳的顶纱(52)一起被摆动到用于将顶纱(52)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的纱线置入位置中,在纱线接合过程后,可转动安装在第一吸嘴(12)的管形连接部(41)上的吸嘴头部(40)绕该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第一吸嘴(12)可在纱线路线旁摆动经过,第一吸嘴(12)在吸嘴头部(40)转动至第二位置后又在纱线路线旁摆回到其初始位置,该吸嘴头部(40)在第一吸嘴(12)已经过工位(2)的纱线路线后又转回到第一位置,其中,在卷绕过程中第一吸嘴(12)的位置根据络纱筒子直径来改变,从而该吸缝(44)距络纱筒子(15)的距离在卷绕过程中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该底纱(55)和顶纱(52)的捉住、接纳和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部分地同时进行。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吸嘴(12)在纱线断裂时已经在络纱筒子(15)的制动过程中接受真空吸气。

4.一种络筒机(1)的工位(2),具有用于将与络纱筒子(15)相连的顶纱(52)和与退绕筒子(9)相连的底纱(55)连接起来的装置,包括:

-第一吸嘴(12),被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顶纱(52)至纱线接合装置(10)中,-第二吸嘴(25),被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底纱(55)到纱线接合装置(10)中,其特征是,第一吸嘴(12)包括管形连接部(41)和带吸缝(44)的吸嘴头部(40),该吸嘴头部(40)如此安置在该管形连接部(41)上,即,该吸嘴头部(40)可绕该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吸嘴(12)可在纱线路线旁摆动经过,并且旋转驱动装置(43)构造用于执行转动,其中当第一吸嘴(12)以吸缝(44)在初始位置上就位在处于该工位(2)的络纱筒子的区域内时,该吸缝(44)在第一位置上指向处于该工位的络纱筒子,第一吸嘴(12)以其吸嘴头部(40)位于第二位置地,可从用于将顶纱(52)置入纱线接合装置(10)的纱线置入位置,在处于纱线路线中的纱线(50)旁经过地摆动至该初始位置,其中,在卷绕过程中第一吸嘴(12)的位置根据络纱筒子直径来改变,从而该吸缝(44)距络纱筒子(15)的距离在卷绕过程中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工位,其特征是,用于控制接合过程的控制装置(29)被设计用于在纱线接合后使吸嘴头部转动到第二位置地控制该旋转驱动装置(43),并如此控制用于使第一吸嘴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11),即第一吸嘴在处于纱线路线中的纱线旁经过地摆动至初始位置,并且在第一吸嘴(12)已经过工位(2)的纱线路线后如此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即该吸嘴头部(40)又转回到第一位置。

说明书 :

在络筒机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络筒机工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络筒机工位处将与络纱筒子相连的顶纱和与退绕筒子相连的底纱相连的方法,其中该顶纱借助第一吸嘴从络纱筒子那里被捉住、接纳并置入纱线接合装置中,该底纱借助第二吸嘴被捉住、接纳和置入该纱线接合装置,随后将这两个纱线头连接起来。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用于连接顶纱和底纱的装置的络筒机工位。该装置包括被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顶纱到纱线接合装置中的第一吸嘴和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底纱到纱线接合装置中的第二吸嘴。

背景技术

[0002] DE19938432A1公开一种包括用于连接顶纱和底纱的装置的络筒机工位并且描述一种相应的方法。为了处理顶纱而设有第一吸嘴,它可转动安装并且接受负压。第一吸嘴具有吸缝,吸缝允许捉住在络纱筒子上的顶纱端头。吸缝在络纱筒子的轴向上延伸。用于处理底纱的第二吸嘴以钳纱管形式构成。钳纱管也可以接受负压以便捉住底纱。它具有钳纱管盖板,在钳纱管盖板上设有纱线布设钩。
[0003] 当就像在断纱和清理切断后所出现的纱线断裂时,底纱一般被保持在纱线张力器内,而顶纱绕置到络纱筒子表面上。在卷绕过程中,第一吸嘴就位于在纱线路线后的下方位置上。就是说,为了在纱线断裂时捉住顶纱,第一吸嘴须首先摆转到上方位置,从而第一吸嘴以其吸缝位于络纱筒子前。为了捉住顶纱,使第一吸嘴接受负压并且使络纱筒子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缓慢转动。当吸嘴已接纳顶纱时,使吸嘴摆转至下方位置并且同时将顶纱置入呈接纱器形式的纱线接合装置。接着用钳纱管抓住底纱。对此,使钳纱管摆动至其钳纱管嘴口位于紧接在纱线张力器下方的区域内并在那里以气流叼住该底纱。当向下摆动时,钳纱管盖板借助控制滑槽板被打开。当钳纱管向上摆动时,钳纱管盖板又关闭并由此机械固定该底纱。在其到达上方最终位置的路程中,钳纱管以其设于钳纱管盖板上的纱线布设钩与顶纱路程相交并带走顶纱。利用上控制滑槽板,钳纱管盖板在到达上方最终位置钳被暂时打开并且底纱在所存在的负压的作用下被拉紧。同时,钳纱管盖板的打开造成环绕纱线布设钩的顶纱的拉紧。现在可以执行接纱过程。在完成纱线接合后,可使钳纱管回摆。而第一吸嘴位于纱线路线后并且因为其沿纱线移动方向的横向的延伸尺寸而不会向上摆动。它在卷绕过程中在直到下次纱线断裂之前都保持在下方位置上。不利的是,吸嘴只有在纱线断裂后才能向上摆动至在络纱筒子前方的位置,因为由此一来延长了执行纱线接合所需要的时间。用于顶纱和底纱接合的切换操作持续时间越长,络筒机生产能力越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缩短纱线接合时间并且提高络筒机生产能力。
[0005] 为了完成该任务,在卷绕过程中使第一吸嘴在初始位置上以其吸缝就位在络纱筒子区域内,并且第一吸嘴的具有吸缝的吸嘴头部如此就位在第一位置上,即,吸缝朝向络纱筒子。当纱线断裂时,使第一吸嘴接受真空吸气以便捉住顶纱。在顶纱被捉住和接纳后使第一吸嘴连同所接纳的顶纱摆动至用于将顶纱置入纱线接合装置的纱线置入位置中。在纱线接合过程后,使可转动安装在第一吸嘴的管形连接部上的吸嘴头部绕管形连接部的纵轴线从第一位置一直转动到第二位置,从而可以在纱线路线旁经过地使第一吸嘴摆动。随后,使第一吸嘴在纱线路线旁经过地又摆动至其初始位置,并且使吸嘴头部在第一吸嘴已经经过该工位的纱线路线之后又转回到第一位置。
[0006] 根据本发明,在正常卷绕过程中将第一吸嘴已准备好工作地定位在络纱筒子区域内。就是说,当纱线断裂时,可以马上开始捕获顶纱。为了做到这一点,紧接在纱线接合后将第一吸嘴的吸缝安置在络纱筒子区域内。这通过使吸嘴头部转动来实现。在吸嘴头部的、吸缝此时指向络纱筒子的第一位置,吸嘴头部在沿纱线路线的横向上具有相对大的延伸尺寸。吸缝的长度在纱线路线的宽度上定向,以便能可靠捉住纱线。为了捉住顶纱,吸缝纵向延伸尺寸必须基本上平行于络纱筒子的轴线或者说周面来布置。为使第一吸嘴能在纱线接合后在位于纱线路线中的纱线旁摆动经过,使该吸嘴头部在管形连接部上转动。吸嘴头部距纱线路线的最大侧向距离随着绕管形连接部的纵轴线转动90°而获得。但根据吸嘴头部结构的不同,略微转动可能就足以使第一吸嘴能在纱线路线旁摆动经过。吸缝的纵向延伸尺寸在转动90°时基本上垂直于络纱筒子的轴线或者说周面。第一吸嘴沿络纱筒子轴向的延伸尺寸将通过吸嘴头部的转动而显著减小。因此缘故,第一吸嘴可以在位于正常纱线路线中的纱线旁经过地摆动至上方位置中并借此又能摆动至吸缝位于络纱筒子区域内的初始位置中。为了能在下次纱线断裂时马上捉住顶纱,也必须使吸嘴头部又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吸嘴从纱线置入位置回转到初始位置的摆动可以在络筒作业已经又启动时进行。就是说,纱线接合时间和进而络筒中断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第一吸嘴的摆动时间。
[0007] 当底纱和顶纱的捉住、接纳和置入纱线接合装置是部分同时进行时,纱线接合时间可被进一步缩短。当第一吸嘴捉住并接纳顶纱并将其置入纱线接合装置时,第二吸嘴可以已经捉住并接纳底纱。就是说,在顶纱置入后,底纱可被马上置入该纱线接合装置。
[0008]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卷绕过程中根据络纱筒子直径来改变第一吸嘴的位置,从而吸缝距络纱筒子的距离在卷绕过程中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在卷绕过程中,络纱筒子直径在始终增大。就是说,不用调整第一吸嘴位置以适应筒子直径地须如此选择第一吸嘴的位置,即,吸缝距络纱筒子的距离首先宁可大,因为该距离随递增的直径而递减,否则有吸嘴头部和络纱筒子相撞的危险。但如果该距离过大,则能从络纱筒子接纳纱线端头的可靠性降低。在出现纱线断裂后第一吸嘴朝向络纱筒子摆动也还是费时的。就是说,此优选实施方式考虑了在整个筒子行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需延长纱线接合实现地能接纳纱线端头的可靠性。
[0009] 在纱线断裂后发现络纱筒子被制动以便能执行纱线接合。在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中,只有在纱线断裂出现后才使第一吸嘴摆动至络纱筒子区域。此刻,筒子一般已处于静止状态且纱线端头绕置在络纱筒子上。但在本发明方法中,第一吸嘴在出现纱线断裂时已准备好使用地位于络纱筒子前方。因此,第一吸嘴已经在络纱筒子的制动过程中有利地接受真空吸气。由此,已经能捉住绕置的纱线端头,就是说在其完全卷绕到络纱筒子之前。或者,顶纱落到络纱筒子上至少受到影响,从而已卷绕的纱线端头容易被捉住。
[0010] 为了完成该任务,还提出一种包括用于将与络纱筒子相连的顶纱和与退绕筒子相连的底纱相互连接的装置的络筒机工位。该装置包括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顶纱至纱线接合装置的第一吸嘴和构造用于捉住、接纳并置入底纱至纱线接合装置的第二吸嘴。根据本发明,第一吸嘴包括管形连接部和带有吸缝的吸嘴头部。吸嘴头部如此安置在管形连接部上,即吸嘴头部可绕管形连接部的纵轴线从第一位置一直转动到第二位置,从而第一吸嘴可在纱线路线旁摆动经过。旋转驱动装置设计用于执行转动。当第一吸嘴在初始位置上以吸缝位于处于工位上的络纱筒子的区域内时,在第一位置上该吸缝朝向处于工位上的络纱筒子。在第二位置上,第一吸嘴能以吸嘴头部从置入顶纱的纱线置入位置摆转至纱线接合装置,在位于纱线路线上的纱线旁经过地摆动至初始位置。
[0011] 控制装置可如此设计用于控制接合过程,即,在纱线接合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从而吸嘴头部摆转至第二位置且如此控制用于使第一吸嘴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第一吸嘴在位于纱线路线中的纱线旁经过地摆转至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0012]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0013] 图1是络筒机工位在卷绕过程中的侧视图;
[0014] 图2是图1的工位在纱线接合过程中的侧视图;
[0015] 图3是图1的工位紧接在纱线接合后的示意前视;
[0016] 图4是工位连同已转动的吸嘴头部的示意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在图1中以侧视图示意示出了总体用附图标记1标示的络筒机,在此实施例内是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这样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通常在其(未示出)末端机架之间具有多个同类型的工位2,也称为络纱位。
[0018] 在这些络纱位2上,如已知且因而未详细示出地,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的管纱9被倒筒成大卷装交叉卷绕筒子15。管纱9此时是从中退绕出纱线50的退绕筒子。交叉卷绕筒子15构成纱线将卷绕在其上的络纱筒子。
[0019] 在其制成后,交叉卷绕筒子15借助自动工作的服务机组且优选是(未示出)交叉卷绕筒子换筒器被转交至沿机器长度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21并且被送往设于机器末端的筒子供应站等。
[0020] 另外,这样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具有呈筒子筒管输送系统3形式的后勤装置。在筒子筒管输送系统3中,管纱9或空筒管在输送圆盘8上循环运动。
[0021] 另外,这样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通常具备中央控制单元,其通过机器总线与多个单独的络纱位2的独立的工位计算机29以及与服务机组的控制装置相连。
[0022] 图1只示出了上述的筒管输送系统3的管纱供应段4、可逆驱动的储蓄段5、通至络纱位2的横向输送段6以及筒管回送段7。
[0023] 所提供的管纱9在退绕位置60(其在络纱位2上处于横向输送段6区域内)被倒筒成大卷装交叉卷绕筒子15。若干络纱位此时如已知且因而仅示意标示的那样具备各种不同的机构,其保证了这些工位的正常有序运行。这些机构例如是吸嘴12、钳纱管25以及纱线接合装置10。纱线接合装置10此时优选以气流接纱器的形式构成。气流接纱器与常规的纱线路线有关地略微回缩并且具有上夹紧切断机构和下夹紧切断机构。
[0024] 另外,这样的络纱位2具备纱线张力器31和其它未详细示出的装置如清纱器、上蜡装置、纱线切断机构、纱线张力传感器以及底纱传感器。
[0025] 总体用附图标记24标示的卷绕装置由筒子架28构成,它可绕转动轴线13转动地安装并且具有可转动地保持交叉卷绕筒管的机构。
[0026] 在卷绕过程中,交叉卷绕筒子15以其顶面贴靠槽纹滚筒14并且被槽纹滚筒摩擦驱动。
[0027] 如上所述,每个络纱位2具备一个吸嘴12以及一个钳纱管25,它们分别通过真空吸气管接头被连接至沿机器长度的抽吸通道37。
[0028] 吸嘴12可绕轴线16摆动地安装。吸嘴12的摆动由设置在络纱位壳体36内的摆动驱动装置11来执行。摆动驱动装置11的控制通过工位计算机29来实现。吸嘴12在轴线16区域内具有至抽吸通道37的未示出的可控机构。吸嘴12包括管形连接部41和吸嘴头部40。吸嘴头部40具有吸缝44,用于吸住或捉住绕置到或已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纱线端头。吸嘴头部40与管形连接部4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此时,吸嘴头部40可以绕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转动。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在图3、4中用虚线示出。为了吸嘴头部40的自动旋转,在管形连接部41上设有旋转驱动装置43。吸嘴12能借助摆动驱动装置11以其吸缝44就位在交叉卷绕筒子15区域内。为了吸缝44能捉住绕置或已卷绕的纱线端头,吸嘴头部利用旋转驱动装置43被如此定位,即,吸缝44指向交叉卷绕筒子。此时,吸缝44的走向大致平行于交叉卷绕筒子15的周面。由筒子形状决定地例如在锥形筒子情况下出现非平行性。
[0029] 钳纱管25可绕转动轴线26摆转地安装并且在其自由端还具有钳纱管盖板18,其允许封闭该钳纱管嘴口。
[0030] 图1示出了在正常卷绕过程中的络纱位的状态。吸嘴12以其吸缝44就位在交叉卷绕筒子15区域内并且该吸缝指向交叉卷绕筒子15。在卷绕过程中,交叉卷绕筒子15的直径递增。由此,吸缝44距交叉卷绕筒子15周面的距离改变。为了补偿此变化,使吸嘴12根据交叉卷绕筒子15的直径围绕轴线16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吸缝44距交叉绕筒子15周面的距离可以被保持在预定范围内。该距离此时被预设为小到要绕置或已卷绕的纱线端头能被尽量可靠地捉住。同时,该距离须大到在卷绕过程中转动的交叉卷绕筒子15不会碰到吸嘴头部40的尖端的程度。
[0031] 钳纱管25在正常络筒作业中就位于下方位置上。就是说,钳纱管嘴口就位在纱线接合装置10下方且从操作者角度看位于纱线50路线前方。
[0032] 纱线断裂时的退绕在本实施例中由工位计算机29来控制。但该控制由纺织机械的其它控制装置来进行也是可行的,例如由中央控制单元来进行。
[0033] 在断纱或清理切断时,底纱55一般被保持在纱线张力器31内,而顶纱52绕置到交叉卷绕筒子15的表面上。
[0034] 一旦络纱位发现断纱,则对吸嘴12施以真空吸气。同时启动交叉卷绕筒子的制动过程。为此,吸嘴12已经在制动过程中接受真空吸气。由此,吸嘴12已经能捉住卷绕的纱线并顶纱52往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卷绕得到改善。
[0035] 作为替代或者当上述的顶纱捕捉不成功时,可以使被制动的交叉卷绕筒子15在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缓慢转动,在这里,已卷绕的纱线端头被接受真空吸气的吸嘴12捉住。根据本发明,吸嘴12已经以吸缝44位于交叉卷绕筒子15区域内。没有出现用于吸嘴12向上摆动的时间损失。
[0036] 吸嘴12在已接纳顶纱52后从其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摆动至如图2所示的纱线置入位置且同时将顶纱52置入接纱器10以及清纱器、切断机构和设于接纱器10下方的打开的夹紧切断机构中。吸嘴12此时沿虚线47摆动。
[0037] 在顶纱52被捉住且被置入接纱器10的过程中,就已经用钳纱管25抓住底纱55。对此,钳纱管25以其钳纱管嘴口27摆动到紧接在纱线张力器下方的区域中并且在那里以气流抓住底纱55。此时,安置在钳纱管盖板18上的控制凸轮滑动经过(未示出)下控制滑槽板,从而钳纱管盖板18打开。一旦钳纱管25已捉住底纱,它就可以向上摆动一段距离,从而钳纱管盖板18关闭且底纱被机械固定。
[0038] 一旦吸嘴12就位在纱线置入位置上,则可使钳纱管25沿虚线48进一步向上摆动。在其到达上方最终位置的路程中,钳纱管25以其设于钳纱管盖板18上的纱线布设钩与顶纱
52路线相交并带走纱线。
[0039] 上控制滑槽板33用于在上方终点位置区域内些许打开该钳纱管盖板18并且在所存在的负压的作用下使底纱55拉紧。安置在钳纱管盖板18上的纱线布设钩还导致围绕纱线布设钩的顶纱52的拉紧。
[0040] 顶纱和底纱现在都被置入接纱器10并且可以执行真正的纱线接合。一旦进行纱线接合,则钳纱管25又摆动到下方位置,在这里,钳纱管嘴口位于纱线路线前方。
[0041]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图1和图2的络纱位的前视图。图3示出了紧接在通过接纱器10接合纱线之后的状态。卷绕过程可以又启动。根据图1,钳纱管25已经又位于钳纱管25在正常卷绕过程中也所处的下侧位置。但吸嘴12还是就位于纱线置入位置上。吸嘴头部40位于在纱线路线中的纱线50后面。吸嘴的向上摆动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吸嘴头部40将与纱线
50相交。因而,根据本发明,使吸嘴头部40围绕管形连接部41的纵轴线42转动90°地从如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摆转至第二位置。图4示出了转动后的状态,此时吸嘴头部40位于第二位置。吸嘴头部现在不再位于纱线50后面,而是位于纱线旁。现在,可以启动摆动驱动装置11并且吸嘴12摆动到上方位置,从而吸嘴头部40和进而吸缝44位于交叉卷绕筒子区域内。当吸嘴12已到达初始位置时,又使吸嘴头部40转动90°地回转至第一位置。替代可选地,吸嘴头部40回转至第一位置也可以已经在吸嘴12摆动时实现。只需要吸嘴头部40已越过纱线行程纱线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