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518078.8

文献号 : CN1036276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广军陈鹏飞郁二蒙谢骏李志斐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包括计算外源碳源添加量,维持水体中的C/N比在10-15:1之间,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时开始调节充气量,使得溶解氧维持在1.0毫克/升以下,外源碳源是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本发明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可实现在室内不充或少充氧条件下成功培育生物絮团,克服目前只能在充分曝气下培养生物絮团的缺陷,实现在室内养殖中利用生物絮团培养技术。本项技术的应用,可促进水体内异养细菌大量繁殖、加快生物絮团的形成,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减少养殖用水的换水量。本发明降低了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

权利要求 :

1.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外源碳源添加量,维持水体中的C/N比在10-15:1之间,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时开始调节充气量,使得溶解氧维持在1.0毫克/升以下,所述外源碳源是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5-32℃,控制养殖水体的pH值在5-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入外源碳源之前,将养殖池中的水体的溶解氧降低至1.0mg/L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体颜色维持在浓黄色时,每天按照所投喂饲料重量的10-20%添加碳源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体颜色维持在浓黄色时,每天按照所投喂饲料重量的10-20%添加葡萄糖即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时开始调节充气量至微波状态。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室内龟鳖类的养殖过程。

说明书 :

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内不充氧或少充氧条件下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添加碳源控制水体C/N比,养殖池内的异养微生物在可控条件下形成生物絮团。生物絮团作为鱼虾的额外食物来源,通过异养微生物吸收转化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以及有害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而可有效净化水质。
[0003] 生物絮团技术与以前的各项技术有本质的区别,生物絮团技术面对的对象不是适合养殖的某个品种,而是专注养殖水体的特征。它通过微生物的控制与管理,来解决集约化养殖或高密度养殖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换水量过高等,找到了这一类菌群最核心控制的方程式。生物絮团技术非常的精准,所有养殖动物与水体其比值都一样,比以前任何一个技术都精准。只要满足一定的C/N比值,就会形成异养细菌,并且成倍生长。
[0004] 养殖过程中应用生物絮团技术,既降低了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形成生物絮团作为食物又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
[0005] 生物絮团是生物絮团技术的功能单位,其在养殖池塘中的生态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物絮团中的异养细菌将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转化为细菌自身成分(细菌蛋白),达到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等有害物质的效果,最终净化养殖水质;二是形成的生物絮团作为养殖动物的食物,进入食物链,最终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饲料蛋白得到循环利用。
[0006] 目前,在生物絮团的培养过程中,通常认为曝气是促进生物絮团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曝气可提供足够的水体混合强度,促进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加快,絮凝能力加强。充氧过程中伴随着搅拌,缓慢的搅拌可增大细胞碰撞频率,从而促进细胞的絮凝。日常培养生物絮团过程中一般保持DO大于5.0mg/L。
[0007] 但是,在一些龟鳖类室内养殖中,由于龟鳖是用肺呼吸,对水体中溶解氧的要求不高,这种养殖模式下充氧非常小或者基本不充氧。但这种养殖模式下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非常高,对龟鳖类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探索这种养殖模式下的水质调控技术也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不充氧或少充氧条件下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可促进水体内异养细菌大量繁殖、加快生物絮团的形成,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减少养殖用水的换水量,特别适用于龟鳖的室内养殖。
[0009] 一种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包括计算外源碳源添加量,维持水体中的C/N比在10-15:1之间,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时开始调节充气量,使得溶解氧维持在1.0毫克/升以下,所述外源碳源是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
[0010] 优选的,上述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1:1。
[0011] 进一步优选的,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5-32℃,控制养殖水体的pH值在5-7。
[0012] 优选的,在投入外源碳源之前,将养殖池中的水体的溶解氧降低至1.0mg/L以下。养殖池的水体可以从蓄水池或者其他水源处获得,引入到室内养殖池后 初期不充气直至将养殖池中的水体的溶解氧降低至1.0mg/L以下再调控维持水体的C/N比。
[0013] 进一步优选的,当水体颜色从淡黄色转变为浓黄色并且维持在浓黄色时,每天按照所投喂饲料重量的10-20%添加适量碳源即可,碳源以葡萄糖为佳。
[0014] 优选的,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时开始调节充气量至微波状态并且使得溶解氧维持在1.0毫克/升以下。
[0015] 本发明的室内生物絮团培养方法特别适用于室内龟鳖类的养殖过程中。
[0016] 本发明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可以实现在室内不充氧或少充氧条件下成功培育生物絮团,克服了目前只能在充分曝气添加下培养生物絮团的缺陷,从而实现在室内养殖中利用生物絮团培养技术,本发明可促进水体内异养细菌大量繁殖、加快生物絮团的形成,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减少养殖用水的换水量。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了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形成生物絮团作为食物又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9]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0] 实施例1室内生物絮团的培养方法
[0021] (1)将外界水源引入室内养殖池:水源一般从蓄水池或者其他水源获得, 引入到室内养殖池后初期不充气,使室外进入室内养殖池塘的水溶解氧慢慢降低到1.0mg/L以下。
[0022] (2)将养殖对象移入养殖池中:一般为刚孵化出的稚龟或者稚鳖,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在每天的8:00-8:30和15:00-15:30分两次投喂。每天监测水质变化,包括DO、PH、水温、氨氮、亚硝酸氮、硝酸盐。
[0023] (3)添加外源碳源:根据所投喂龟鳖饲料蛋白含量以及日投喂量计算添加外源碳源量,使水中C/N比维持在10-15:1之间;外源碳源是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1:1;
[0024] (4)调节充气量:待水体颜色由清色或者白色向淡黄色转变的时候开始适当调节充气量至微波状态,溶解氧始终维持在1.0毫克/升以下;此时亚硝酸盐低于0.01毫克/升,固体悬浮物在4毫升/升。
[0025] (5)生物絮团的维护:待水色维持在浓黄色,每天添加适量葡萄糖即可维持生物絮团的稳定。添加量按照所投喂饲料重量的10-20%添加适量碳源即可。
[0026] 实施例2效果实施例
[0027] 在惠州市某实验基地,按照实施1的培养方法培养室内生物絮团,通过调整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