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671680.5

文献号 : CN1036285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殿奎郝一生李唯雄刘光宗左维瀚

申请人 : 三明兴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水盘、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和内筒,所述外筒体顶部连接有接水盘,所述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水盘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所述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有益效果:设置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的大小,当尿液经过菌群块,会带走一定量的有益菌,含有有益菌的尿液在培养室中继续生长繁殖。每次使用小便器均不会将培养室内液体完全置换,为菌群的生成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

权利要求 :

1.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水盘、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和内筒,所述外筒体顶部连接有接水盘,所述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水盘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所述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 所述内筒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布若干过尿小孔,所述隔板上置有微生物菌群块,所述隔板下方置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尿液排放口和菌液释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置于隔板上方位置,所述菌液释放口置于隔板下方位置并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与内筒腔内的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置有微生物菌群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上部设有与小便器连接的螺纹口。

说明书 :

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卫生洁具,尤其涉及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微生物菌群发展迅速,应用在各个领域。由于微生物菌群可以根据复杂多样的污水性质,随时灵活调配菌群组合进行培训驯化,从而使高效微生物菌群组合剂适应范围广,治理污水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耐受力强、负荷大、稳定性好。在适应范围方面可适应各种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城市垃圾渗透液,河流直接净化,公厕化粪池直接净化等。广泛使用的小便器用水冲洗尿液,为了去掉气味,普遍使用芳香球。尿液产生的尿垢挂在小便器表面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时间久了,冲水小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尿液聚集在管道壁上,从而造成管道堵塞。免冲水小便器以其节省水资源的优势已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小便器。但是仍不可避免尿液聚集在管道壁上,导致管道堵塞。通常是采用管道疏通剂进行疏通,市场上用的管道疏通剂会给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若不能疏通,则要关闭厕所全部拆掉小便器进行管道疏通,工程量很大,影响人们使用。目前有采用微生物菌群块产生酶分解小便器尿垢的装置。该装置是将微生物菌群块如同芳香球一样放在小便器排尿口上,使用时,微生物菌群块被尿液很快冲刷进入下水道,微生物菌群没有继续繁殖的机会,就被冲走。故,清洁和除垢效果不佳,管道仍然要定期疏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尿液经接水盘流入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而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的有益菌群将大量繁殖,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水盘、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和内筒,所述外筒体顶部连接有接水盘,所述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水盘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所述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
[0005] 所述内筒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布若干过尿小孔。
[0006] 所述隔板与内筒腔内的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0007] 所述隔板下方置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所述隔板上方置有微生物菌群块。
[0008] 所述隔板下方的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置有微生物菌群块,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尿液排放口和菌液释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置于隔板上方位置,所述菌液释放口置于隔板下方位置并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连通。
[0009] 所述外筒体上部设有与小便器连接的螺纹口。
[0010] 有益效果:根据微生物菌群的增长及繁殖周期而设置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的大小,当尿液经过菌群块,会带走一定量的有益菌,含有有益菌的尿液在培养室中继续生长繁殖。每次使用小便器均不会将培养室内液体完全置换,为菌群的生成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的有益菌群将大量繁殖,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小便器以及下水道中不结尿垢,减少管道疏通环节,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本装置还可以安装在洗菜池的下水道入口,如香港的下水管道为了解决堵塞问题,可将该培养菌室置于下水封堵装置上,来培养有益菌群,消除地沟的发出的臭气,使其变成名副其实的“香”港。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微生物菌群块置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内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微生物菌群块置于隔板上方位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接水盘,2、外筒体,3、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4、内筒,5、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6、隔板,7、过尿小孔,8、微生物菌群块,9、螺纹口,10、尿液排放口,11、菌液释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0016] 详见附图,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包括接水盘1、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2、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3和内筒4,接水盘放置在外筒体顶部,接水盘的尿液出口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所述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由环形收液斗和防污水倒流挡板构成,防污水倒流挡板由上膜板和下膜板两部分构成,上膜板和下膜板外表面包覆热塑性弹性塑胶体,上膜板和下膜板连接部形成凹槽构成非机械式铰链连接,上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上端沿固接,下膜板与环形收液斗出口密闭触接。(申请人已对“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另有专利申请)所述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所述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5。所述内筒腔内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上均布若干过尿小孔7。所述隔板与内筒腔内的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隔板下方置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所述隔板上方置有微生物菌群块8,所述外筒体上部设有与小便器连接的螺纹口9。通过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流出的尿液大部分通过尿液排放口10排到下水道中,其中部分带有一定量的有益菌群的尿液,进入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5中继续生长繁殖,为菌群的生成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可以长时间培养,能保证有足够量的成年菌群数量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设置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即使小便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为菌群提供尿液蛋白,使其继续繁殖大量的成年有益菌。
[0017] 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微生物菌群块放在隔板下方的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尿液排放口10和菌液释放口11,所述尿液排放口置于隔板上方位置,所述菌液释放口置于隔板下方位置并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连通。尿液经接水盘及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大部分尿液通过尿液排放口10排出下水道,部分尿液经过隔板流入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培养室中长期存有尿液,为菌群提供尿液蛋白,菌群长期在尿液中培养。菌液释放口11实际是一个溢流口,当小便器使用时,新鲜尿液不断补充,经过培养的菌群从菌液释放口11流出,培养室的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的有益菌群将大量繁殖,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污垢。经过计算和设计可以控制菌液释放口大小,以利控制菌液释放量,达到释放的菌群能够完全清除下水管道尿垢。
[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