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70357.1

文献号 : CN1036354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川淳一周强

申请人 : 富士达株式会社

摘要 :

公开了一种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门装置(1)。电梯门装置(1)包括沿着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的内壁(X4)配置的平板部(31)、在平板部(31)的内面配置的导轨(41)、在导轨(41)上滚动的滚轮(42)、通过与滚轮(42)的连接来开闭的电梯门(2)以及防止电梯门(2)脱落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具有侧方限制部(611),该侧方限制部611)至少在电梯门(2)封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之间,从而避免滚轮(42)向侧方摇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在电梯门装置中防止该电梯门脱落,该电梯门装置具备具有紧贴于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内壁而配置的平板主体的平板部、沿着平板部内面配置的导轨、在导轨上滚动的滚轮、和通过与滚轮的连接来开闭的电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具备侧方限制部,该侧方限制部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和平板部之间且在滚轮的层站侧,从而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所述侧方限制部固定于所述平板部或所述导轨,并且侧方限制部与在一个电梯门上设置的多个滚轮相对应地并列设置多个。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其中,侧方限制部在滚轮和平板部对面的方向上,至少与滚轮的上部重叠而配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其中,所述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具备上方限制部,该上方限制部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的上方,限制滚轮从导轨向上方背离,所述上方限制部固定在所述侧方限制部或所述平板部。

4.一种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

说明书 :

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各出入口的防止电梯门脱落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另外,涉及一种包括该电梯门防脱落装置的电梯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设置在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各出入口的电梯门装置,公开了如下电梯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电梯门装置具备:沿着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内壁配置的平板部;沿着平板部的内面配置的导轨;在导轨上滚动的滚轮;与滚轮连接的电梯门。若采用该电梯门装置,就能通过滚轮在导轨上滚动来开闭电梯门。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2-310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的电梯门,例如,如果从外侧(层站侧)向内侧(升降通道侧)施加力,电梯门就会倾斜或者变形。进而,如果在升降通道上升降的轿厢没有位于与其电梯门对面的位置的情况下,电梯门还有可能脱落。
[0008]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梯门脱落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以及电梯门装置。
[0009] 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 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在电梯门装置中防止该电梯门脱落,该电梯门装置具备沿着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内壁配置的平板部、沿着平板部内面配置的导轨、在导轨上滚动的滚轮、和通过与滚轮的连接来开闭的电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具备侧方限制部,该侧方限制部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和平板部之间,从而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
[0011] 若采用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侧方限制部配置在滚轮和平板部之间。由此,滚轮向侧方摇动时,因侧方限制部与滚轮的侧方抵接,所以能够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
[0012]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中,侧方限制部在滚轮和平板部对面的方向上,至少与滚轮的上部重叠而配置。
[0013] 若采用该构成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在滚轮和平板部对面的方向上,侧方限制部至少与滚轮的上部重叠而配置。因此,滚轮以下部(与导轨抵接的部分)为基点向侧方摇动时,因侧方限制部与滚轮侧方的上部抵接,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
[0014]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中,还可以具备上方限制部,该上方限制部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的上方,限制滚轮从导轨向上方背离。
[0015] 若采用该构成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至少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上方限制部配置在滚轮的上方。由此,滚轮从导轨向上方背离时,因上方限制部与滚轮的上部抵接,由此能够限制滚轮从导轨向上方背离。
[0016]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中,侧方限制部也可以与一个电梯门上设置的多个滚轮相对应地并列设置多个。
[0017]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装置具备:沿着升降通道用结构体的内壁配置的平板部;沿着平板部内面配置的导轨;在导轨上滚动的滚轮;通过与滚轮的连接来开闭的电梯门;所述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
[0018] 发明效果
[0019] 如上所述,若采用本发明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以及电梯门装置,滚轮向侧方摇动时,因侧方限制部与滚轮的侧方抵接,由此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结果达到了能够防止电梯门脱落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0021]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整体后视图。
[0022]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背面看的立体图。
[0023] 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正面侧看的内视立体图。
[0024] 图5是表示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
[0025] 图6是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比较例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26] 图7是说明同一比较例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27] 图8是说明同一比较例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28] 图9是说明同一比较例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29] 图10是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30] 图11是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31] 图12是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32] 图13是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作用的概要图,其中(a)表示整体右视图,(b)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右视图。
[0033] 图14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前面看的内视立体图。
[0034]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其他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图,表示从前面看的内视立体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003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参照图1-图13,对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此外,说明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的各构成之前,对具有电梯门装置的电梯装置进行说明。
[0039] 如图1-图5所示,电梯装置具备:轿厢(未图示未标记),其用于乘载人;筒状的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其内部具有用于升降轿厢的升降通道X1;多个出入口X3,其与各层站X2对应而设置在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上;分别开闭的多个电梯门装置1,…;驱动单元,其用于升降轿厢(未图示未标记)。此外,以下以电梯X1侧为内侧(内方)、以层站侧X2为外侧(外方)进行说明。
[0040] 本实施方案的各电梯门装置1具备:一对电梯门(可以称为“层门”,下面也只称为“门”)2、2,其用来开闭出入口X3;固定在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上的框架3;支撑单元4、4,其将各门2可移动地支撑于框架3。另外,电梯门装置1具备用于使一对门2、2同步的同步单元5。
[0041] 另外,电梯门装置1包括防止各门2脱落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下面,也只称为“防脱落装置”)6。进而,电梯门装置1具备:引导各门2的下端部的引导单元7;保持单元8,其在各门2封闭出入口X3的状态下保持各门2。
[0042] 各门2具备:形成为长方形形状的门主体21;被引导部22,其从门主体21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设置并且被引导单元7引导。另外,在一对门2、2上设有第1门2a和配置在第1门2a外侧的第2门2b。此外,第1门2a的构成如下:通过与设置于轿厢的开闭自由的轿厢门(未图示未标记)卡合来进行移动。
[0043] 一对门2、2,通过分别向一侧移动来从封闭出入口X3的封闭位置(图1以及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向开放出入口X3的开放位置(图1以及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动,并通过分别向另一侧移动,从开放位置向封闭位置移动。即,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通过一对门2、2向同一方向移动而开闭出入口X3,因此一般称为“侧开”型。
[0044] 一对门2、2位于封闭位置时,使邻接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在互相对面的方向重叠而配置。具体地,一对门2、2位于封闭位置时,第1门2a的一端部和第2门2b的另一端部重叠而配置。另外,一对门2、2位于开放位置时,在互相对面的方向上整体重叠而配置。
[0045] 框架3具备:沿着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的内壁X4配置的平板部31;固定于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的固定部32。另外,框架3沿着各门2移动的方向形成为长形。另外,框架3配置在出入口X3的上方。
[0046] 平板部31具备:形成为平面状的长形的平板主体311;沿着长尺寸方向配置的槽部312。另外,平板主体311紧贴于升降通道用结构体X的内壁X4。另外,槽部312与内壁X4之间形成有空间。
[0047] 固定部32形成为平板状且从平板主体311的上端部向内侧突出设置。另外,固定部32介由连接部件(例如,角形部件,未图示未标记)固定于内壁X4上。
[0048] 并且,各支撑单元4具备:沿着平板部31的内面配置的导轨41;被置于导轨41上并在导轨41上滚动的一对滚轮42、42;连接一对滚轮42、42与门2的连接体43;抵接于导轨41的下部的一对辅助滚轮44、44。此外,在支撑单元4、4上设有支撑第1门2a的第1支撑单元4a和支撑第2门2b的第2支撑单元4b。
[0049] 各导轨41沿着各门2移动的方向形成为长形。另外,各导轨41沿着平板部31的槽部312配置。而且,各导轨41介由螺栓45、45固定在平板部31上。此外,各螺栓45的头部容纳于平板部31的槽部312。
[0050] 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和第2支撑单元4b的导轨41在一对门2、2对面的方向上对面而配置。具体地,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和第2支撑单元4b的导轨41并列且其长尺寸方向平行而配置。
[0051] 另外,在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和平板部31的之间设置有支架46…,因此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配置于比第2支撑单元4b的导轨41的内侧。另外,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形成得比第2支撑单元4b的导轨41更长。
[0052] 在各滚轮42的外周部具有凹部421。另外,各滚轮42以其厚度比各导轨41的厚度更厚的方式形成。另外,各滚轮42安装于形成为平板状的连接体43的上部,并且安装于连接体43的外侧面。进而,一对滚轮42、42在连接体43的宽度方向上并列,且安装于连接体43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
[0053] 各辅助滚轮44,安装在连接体43的下部的同时,安装在连接体43的外侧面。另外,一对辅助滚轮44、44,并列在连接体43的宽度方向的同时,安装在连接体43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并且,各辅助滚轮44,通过将其上部与导轨41的下部抵接来限制各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
[0054] 同步单元5具备:固定在第2支撑单元4b的连接体43的上部的长形的基部51;可自由转动地固定在基部51的各端部的一对滑轮52、52;搭载于一对滑轮52、52上的环形皮带53;在皮带53的内侧部位与第1支撑单元4a的连接体43相连接的连接部54。另外,同步单元5在皮带53的外侧部位具备用于固定框架3的平板部31的固定部55。
[0055] 防脱落装置6具备与设置于各门2的一对滚轮42、42对应而并列的一对防脱落构件61、61。此外,在防脱落构件61、61设有用于防止第1门2a脱落的一对第1防脱落构件61a、61a和用于防止第2门2b脱落的一对第2防脱落构件61b、61b。
[0056] 各防脱落构件61,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与滚轮42对面而配置。另外,各防脱落构件61具备:侧方限制部611,其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限制滚轮42向侧方摇动;上方限制部612,其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限制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
[0057] 各侧方限制部611,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42的外侧。具体地,各侧方限制部611,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之间。另外,各侧方限制部611以其宽度大小与滚轮4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
[0058] 各第1防脱落构件61a的侧方限制部611,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对面的方向上与滚轮42整体重叠而配置。另外,通过将侧方限制部611的下端部安装在导轨41的外侧面,使各第1防脱落构件61a固定于导轨41。
[0059] 各第2防脱落构件61b的侧方限制部611,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处在对面的方向上与滚轮42的上部重叠而配置。另外,通过将侧方限制部611安装在平板部31,使各第2防脱落构件61b固定于平板部31。
[0060] 各上方限制部612,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滚轮42的上方。另外,各上方限制部612以其宽度大小与滚轮4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另外,各上方限制部612从侧方限制部611的上端部向内侧突出设置。
[0061] 引导单元7具备:第1引导部71,其用于引导第1门2a的被引导部22;第2引导部72,其用于引导第2门2b的被引导部22。另外,各引导部71、72沿着各门2移动的方向形成为槽状。另外,通过将各门2的被引导部22插入各引导部71、72,使各引导部71、72与被引导部22的外侧的面以及被引导部22的内侧的面进行滑动接触。
[0062] 保持单元8具备用于防止第1门2a从封闭位置向开放位置移动的防移动单元81。另外,保持单元8具备作用单元82,其用于对第2门2a施加向封闭位置方向的作用力。
[0063] 防移动单元81具备:钩止部812,其经由弹性体811安装于第1支撑单元4a的连接体43的另一端部;被钩止部812钩止的被钩止部813,其经由第1支撑单元4a的导轨41安装于框架3的另一端部。此外,防移动单元81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弹性体811伴随着轿厢门卡合第
1门2a而产生的弹性变形,来解除钩止部812将被钩止部813钩止的状态。
[0064] 作用单元82由弹性体构成。另外,作用单元82以如下方式构成:其一端部与第2支撑单元4b的连接体43的另一端部连接,且另一端部与框架3的另一端部连接,由此对第2门2b施加向另一侧方向的作用力。
[0065] 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的构成如上所述,下面对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的门2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
[0066] 首先,各门2位于封闭位置时,第1门2a的一个端部和第2门2b的另一端部重叠。另外,门2位于封闭位置时,各防脱落构件61的侧方限制部611配置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之间,并且各防脱落构件61的上方限制部612配置在滚轮42的上方。
[0067] 另外,各门2位于封闭位置时,钩止部812对被钩止部813进行钩止,并且作用单元82对第2门2b施加向另一侧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各门2保持在封闭位置。如果从这种状态使电梯X1升降的轿厢与门2、2对面而移动且第1门2a被卡合在设置于轿厢的轿厢门上,就会解除钩止部812对被钩止部813进行钩止的状态。
[0068] 其后,由于轿厢门向一侧移动,第1门2a与轿厢门一同向一侧移动。与其相伴,各滑轮52、52以及基部51经由被固定部55固定在平板部31上的皮带53而移动,因而固定在基部51上的第2门2b也与第1门2a同步向一侧移动。另外,如果各门2位于开放位置,各门2在互相对面的方向上整体重叠。
[0069] 此外,由于各滑轮52发挥作为动滑轮的功能,因而第1门2a以第2门2b的移动速度的2倍的速度移动。即,第1门2a移动的距离是第2门2b的移动距离的2倍。因此,一般把第1门2a称为“快门(fast door)”,把第2门2b称为“慢门(slow door)”。
[0070] 其后,如果轿厢门向另一侧移动,卡合于轿厢门的第1门2a与轿厢门一同向另一侧移动,并且通过同步单元5,第2门2b与第1门2a同步向另一侧移动。而且,如果各门2位于封闭位置、轿厢门解除与第1门2a的卡合,则钩止部812将会对被钩止部813进行钩止。
[0071] 接着,对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防止门2脱落的作用进行说明。具体地,对刚体Y从外侧(站台X2侧)向内侧(电梯X1侧)碰撞于第1门2a时防止门2脱落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2] 首先,在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6-图9,对未设置防脱落装置6的比较例的电梯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图9中,采用与图1-图5的标记相同标记的部分表示与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相同的构成或者要素。
[0073] 如图6所示,在第1门2a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刚体Y从外侧向内侧碰撞。于是,如图7所示,第1支撑单元4a的滚轮42抵接于导轨41,并且第1门2a的被引导部22抵接于第1引导部71,因此第1门2a以其外侧面呈凹状的方式变形。
[0074] 与其相伴,滚轮42以其与导轨41抵接的下部为基点而摇动。具体地,滚轮42以其上部向外侧倾斜的方式摇动。另外,如图8所示,如果第1门2a以其外侧面进一步呈凹状的方式变形,则被引导部22从第1引导部71拔出。
[0075] 其后,由于第1门2a整体向内侧移动,如图9所示,滚轮42从导轨41脱离。由此,第1门2a脱落。此外,伴随着第1门2a从刚体Y背离,第1门2a的基于弹性变形的变形部分复原,但产生基于塑性变形的变形。
[0076] 接着,对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0所示,在第1门2a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刚体Y从外侧向内侧碰撞。于是,第1支撑单元4a的滚轮42抵接于导轨41,并且第1门2a的被引导部22抵接于第一引导部71,因此,如图11所示,第1门2a以其外侧面呈凹状的方式变形。
[0077] 与其相伴,滚轮42以其与导轨41抵接的下部为基点摇动。具体地,滚轮42以其上部向外侧倾斜的方式摇动。由此,由于滚轮42的外侧上部抵接于第1防脱落构件61a的侧方限制部611(图11中用点A表示抵接处),因而能够限制滚轮42的上部向外侧倾斜规定角度以上。
[0078] 其后,因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而跳起,如图12所示,滚轮42的内侧上部抵接于第1防脱落构件61a的上方限制部612(图12中用点B表示抵接处)。由此,能够限制滚轮42向上方跳起规定距离以上。此时,第1门2a的基于弹性变形的变形复原。
[0079] 另外,如果滚轮42由于第1门2a等的自身重量而返回导轨41上,则第1门2a在塑性变形的状态下被支撑。具体地,滚轮42搭载于导轨41上且被引导部22插入第1引导部71。这样,第1防脱落构件61a防止第1门2a的脱落。
[0080] 由上述,若采用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在各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各防脱落构件61的侧方限制部611配置在滚轮42与平板部31之间,因此滚轮42向侧方摇动的时候,侧方限制部611与滚轮42的侧方抵接。因此,能够限制滚轮42向侧方摇动,因而能够防止各门2脱落。
[0081] 另外,若采用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对面的方向上,侧方限制部611与滚轮42的上部重叠而配置。因此,滚轮以下部(与导轨抵接的部分)为基点向侧方摇动时,侧方限制部与滚轮的侧方上部抵接,因而能够可靠地限制滚轮向侧方摇动。
[0082] 另外,若采用本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在各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各防脱落构件61的上方限制部612配置于滚轮42的上方。由此,在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时,上方限制部612与滚轮42的上部抵接,因而能够限制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
[0083] 此外,毫无疑问,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不被所述的实施方案所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毫无疑问,可以任意选择下述的各种变形例的构成或方法等,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实施方案的构成或方法等。
[0084] 例如,对在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门装置1中,通过一对门2、2在同一个方向移动来使出入口X3开闭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具体地,如图14所示,电梯门装置10通过一对门2、2向相反方向移动来开闭出入口的构成也可以。通常将该电梯门装置10称为“中心打开”型。
[0085] 若采用图14所示的电梯门装置10,将在导轨41上滚动的滚轮42、42和门2连接的连接体43、43连接于同步单元(图14中未图示),由此一对门2、2同步移动。另外,通过一对门2、2背离来开放出入口且通过一对门2、2接近来封闭出入口。
[0086] 另外,图14所示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0具备与设置在各门2上的一对滚轮42、42对应而并列的一对防脱落构件61、61。另外,如图14所示,各防脱落构件61具备:侧方限制部611,配置于框架3的平板部31和滚轮42之间,用以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限制滚轮42向侧方的滚动;上方限制部,配置在滚轮42的上方,用以限制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
[0087]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中,连接体43配置在导轨41的内侧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连接体配置在导轨41的外侧且将滚轮41和门2连接的构成也可以。
[0088]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中,各门2上设有一对滚轮42、42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可以对一个门设置一个滚轮,另外,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0089]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中,设有一对门2、2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电梯装置具备一个门的构成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门也可以。
[0090]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中,设置同样数目的防脱落构件61,…和滚轮42,…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防脱落构件仅与规定的滚轮42对应而配置的构成也可以,另外,如图15所示,防脱落构件610、610形成为长形且跨过一对滚轮42、42而配置的构成也可以。
[0091] 图15所示的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00中,相对于在各门2上设置的一对滚轮42、42具有一个防脱落构件610。另外,如图15所示,各防脱落构件610具备:侧方限制部613,配置在框架3的平板部31和各滚轮42之间,用以在门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限制各滚轮42向侧方摇动;上方限制部614,配置在各滚轮42的上方,用以限制各滚轮42从导轨41向上方背离。
[0092]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中,各滚轮4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侧方限制部611配置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之间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如图15所示,如下构成也可以:即使位于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的状态下(即,在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侧方限制部613也以配置在滚轮42和平板部31之间的方式沿着各门2移动的方向形成为长形。
[0093] 另外,对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中,各滚轮42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上方限制部612配置在滚轮42的上方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如图15所示,如下构成也可以:即使位于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的状态下(即,在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上方限制部614也以配置在滚轮42的上方的方式沿着各门2移动的方向形成为长形。
[0094] 另外,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即: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中,侧方限制部611及上方限制部612一体形成,即为一个部件(防脱落构件61)。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侧方限制部和上方限制部分别为不同部件的构成也可以。
[0095] 另外,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即:在上述实施方案的电梯装置1以及电梯门防脱落装置6中,侧方限制部611固定于平板部31或导轨41,随着门2的移动,滚轮42相对于侧方限制部611产生位移的。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侧方限制部固定于滚轮42的构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