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731393.9

文献号 : CN1036512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广明刘太亮付志茹谢刚于燕光张韦顾中华逯云召苗家禄李文雯

申请人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该设施构成包括养鱼网箱、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自动投饵机、增氧装置支架、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及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该设施应用网箱养鱼基本原理,以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为基础,配套适用网箱养殖的相关装置,即将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网箱养鱼自动投饲机、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等设施有机组合而成。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易于制作等特点。使用时只要按照养殖水体环境容量,设计出适合的养殖负荷量来确定放置养鱼箱的数量即可,使用操作简便,组合方式灵活。在池塘中使用网箱养殖,可做到多品种、多规格同时精准饲养而避免相互干扰。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的构成包括养鱼网箱、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自动投饵机、增氧装置支架、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及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所述养鱼网箱分别设置于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上;所述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设置于增氧装置支架上,且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装配在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一侧;所述自动投饵机设置于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另一侧与其对应放置;所述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中线与养鱼网箱轴线相重合,即在漂浮养鱼网箱的两侧利用浮子组合成条形漂浮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的构成包括;

漂浮支撑部分,包括浮球;

框架连接部分,包括浮球支座、支座接口、角接口、三通接口、节点连接架、连接杆及直通接口;

框架护栏部分,包括边管、支撑管及横管;

所述网箱框架各浮球支座对应与支座接口连接,浮球对应设置于浮球支座上;所述支座接口与角接口连接,设有的三通接口分别对应与节点连接架、角接口及支座接口连接,或设有直通接口对应与节点连接架、角接口连接以及对两个浮球支座进行连接;所述节点连接架与连接杆连接;四边护栏由边管、支撑管及横管插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的构成包括混合管、提水管、连接管、单向阀、四通管、输水管及排水管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组合;

所述混合管置于提水管下方且与提水管对接,提水管保持垂直状态,提水管与单向阀之间用连接管连接,单向阀保持水平安装;所述单向阀一端与连接管连接;该增氧装置采用两侧对称提水结构,即上述部分为对称安装,用单向阀出水法兰分别与四通管水平两端法兰对接;四通管下端口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与排水管连接;混合管进水管口与排水管的出水管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的构成包括浮子、平台、机架、护舷板、连接桥、螺旋升降器、定位梁、水泵、进水管、压力水管、前排水管及后排水管;所述浮子固定在两组平台的下方;在两组平台上方对应设有四个机架;在两组平台内侧的立面上安装护舷板;连接桥安装在机架靠平台前端一侧,连接桥的两个桥墩分别与两组漂浮平台固定;设有四个螺旋升降器分别对应安装在各机架的内侧;定位梁固定在位于平台后端机架上端;两台水泵分别安装在靠连接桥一端的漂浮平台上面;水泵吸入口与进水管连接,水泵排出口与压力水管连接,压力水管的末段连接截止阀;前排水管、后排水管分别与压力水管上的截止阀前端的支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支座在其圆形铁箍的侧壁焊接三个矩形套管,中间套管与两侧套管相互垂直;矩形套管钻孔,安装时可插入销钉与连接件固定;浮球支座的圆形箍安装在浮球的顶端,浮球支座的每个矩形套管与支座接口、三通接口或直通接口插接;

所述支座接口由套管与插管垂直焊接而成,支座接口的插管一端插入浮球支座的套管中,支座接口的套管一端与连接杆套接;

所述角接口由两段套管垂直焊接而成,分别与三通接口、连接杆套接;

所述三通接口由两段插管垂直焊接而成,分别与角接口、浮球支座、节点连接架插接;

所述节点连接架由两段套管垂直焊接,分别与连接杆、三通接口或直通接口套接;且在两套管的平面焊接一用于安装护栏与固定网绳的竖管;在竖管上端靠垂直套管一侧以及与其相垂直的另两侧,与竖管相平行分别焊接三根短管;

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由插管按所选用网箱的边长截取,其上对应设有钻孔,且分别与节点连接架、支座接口插接;

所述直通接口的长度由插管按所选用浮球直径截取,其上对应设有钻孔,且分别与浮球支座或角接口、节点连接架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下端的法兰连接输水管,在输水管下端法兰与排水管法兰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水管、后排水管的管道中均设有截止阀。

说明书 :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箱养鱼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网箱养鱼是一种集约化水产养殖技术,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由于网箱养鱼与传统生产方式对比具有产出高、效益大、便于管理优势,而且具有产出时间、品种、规格可以灵活控制等诸多的特点。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箱养鱼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对养鱼网箱相关设备设施进行配套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现代设施化高效水产养殖产业。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不同,生产习惯各异,因此网箱设施形式、种类、规格繁多不规范,因而在推广应用时会造成安装、使用与维护的不便,同时还可能造成材料物资的浪费。
[0003] 当人们在应用网箱进行养鱼生产时,一般都为多个网箱组合使用。以漂浮式网箱为例,人们利用浮子、型钢和木板横竖搭接成方格状组合而成。在方格中放置养鱼网箱,人们则利用四周的木板作为平台进行日常生产管理与操作。可以看出,生产者站在平台操作时,所有的网箱平台必须有足够的浮力同时所有的网箱周围必须都要铺满木板,这样才能保证对各个网箱进行正常生产管理。因此传统形式的网箱养殖设施结构,需要耗费大量的塑料浮子、钢材和木材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0004] 在网箱养殖生产过程中,饲料的投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传统网箱养殖模式中大多是由人工搬运并逐个将饲料加装到投料桶中,费时费力劳动生产率不高。传统网箱养鱼为了将多个网箱组合连接,同时需要生产人员在网箱周围进行日常管理,一般采用多个网箱组合成网格状,由于箱体的成片密集摆放不利于水体循环。若将网箱之间留出空间不但不利于生产管理,还会给日常生产管理与投放饲料工作造成困难,同时会增大网箱设置成本。由于成片网格式网箱布局不利于水体循环交换与净化,有时不但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甚至还会引起局部水体缺氧死鱼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0005] 网箱养鱼水域环境一般选择在沿海水域、沿海河口地区,在内陆水域中的河流、大型湖泊及部分水库中养殖也很广泛。在上述水域养殖一般靠海洋潮汐,河水的流动以及靠风力推动形成的水流,形成网箱中的水体交换,从而保证网箱内水体的溶解氧。如果由于气象与自然条件所限,造成水体交换量不足的话,则会对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但会使水质环境恶化或缺氧也会发生严重的死鱼现象。因此,传统网箱养殖模式不适于在池塘养殖中应用。
[0006] 因此,在养鱼网箱框架制作、水体增氧及气浮提水泵设计技术上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合格产品率。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便,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的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的构成包括养鱼网箱、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自动投饵机、增氧装置支架、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及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所述养鱼网箱分别设置于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上;所述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设置于增氧管支架上,且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装配在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一侧;所述自动投饵机设置于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另一侧与其对应放置;所述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中线与养鱼网箱轴线相重合,即在漂浮养鱼网箱的两侧利用浮子组合成条形漂浮平台。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现有问题设计出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其特点:一是应用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组合为成排养鱼网箱,轻便灵活成本低;二是将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装配在网箱间的空隙中一侧,做到随时可为网箱内水体增氧;三是将自动投饲器装配在网箱间的空隙中另一侧,做到定时定量投放饲料;四是应用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进行日常生产管理,方便灵活机动性强;五是由于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可对多排养渔箱进行生产管理与维护。由于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的使用,极大简化了网箱设施结构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浮子、钢材等材料。
[0010] 由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形成的网箱养殖系统,在克服了传统网箱养殖模式的缺陷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网箱养鱼的功能。有本设计形成的系统,不但可以在沿海近岸、河口、水库与河流等水域应用,更适应在海、淡水养殖池塘中应用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池塘养殖中使用网箱存在着诸多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养殖鱼类在水域中散养而形成精准化养殖的生产形式。可以做到在同一池塘中分规格、分品种进行精准饲养,可以做到分时段,按规格,分品种,有计划的均匀供应市场,有效避免以往年底一次性清塘全部销售的情况,不但可以适时丰富市场供应,还可以做的精准养殖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0011] 由于池塘水体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若应用网箱养殖形式会发生水交换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箱中鱼密度高时,就成为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池塘网箱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保证箱内水体溶解氧充足。目前在池塘养殖中应用的增氧设备种类各异,选择应用虽然可以解决水体充氧问题,但是为池塘网箱养鱼配套设计专用的具有增氧功能的网箱设备,则更能保证网箱养殖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0012] 本发明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是具有综合功能的自适应集约化养鱼设施。主要以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为主结构框架;按照养殖鱼类的品种、规格选择网箱;在网箱框架一侧的两根连接杆安装两个固定支架,在支架上固定住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可保证网箱内有充足高溶氧水体交换;“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具有高机动性和对称的作业平台,同时具有运载饲料、维修网箱等功能。
[0013] 本发明设计出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各组成部分可看作是相互关联对应的基本功能模块,各对应模块间具有相互的对接方式,对接组合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养殖单元,将多个单元组合后即可成为规模化生产设施。本发明特点是组合灵活、使用维护方便,适应在内陆与沿海的池塘养殖水域开展网箱养殖生产中使用。在生产使用结束时,方便拆解、维护、与储存。本发明有利于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可降低成本扩大推广使用。
[0014] 本发明应用网箱养鱼基本原理,以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为基础,配套适用网箱,将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网箱养鱼自动投饲机、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等设施有机组合而成。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易于制作与等特点,在进行水产养殖生产时使用操作简便,组合方式灵活。使用时只要按照养殖水体环境容量,设计出适合的养殖负荷量来确定放置养鱼箱的数量即可。在池塘中使用网箱养殖,可以做到多品种、多规格同时饲养而避免相互干扰。可以做到按照养殖鱼类的不同生长要求做到精准饲养,成鱼适时出塘,品种规格调整方便,是水产池塘精准养殖,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0015] 总之,本发明组合灵活、使用维护方便,适应在内陆与沿海的养殖水域开展网箱养殖生产中使用。使用结束时,方便拆解、维护与储存。本发明有利于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可降低成本有利于扩大推广使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简便, 方便使用,经济实用,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网箱框架各支点为单浮球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4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网箱框架各支点为双浮球组合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图6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多个连排网箱框架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图8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是增氧装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是增氧装置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是增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3是图12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4是增氧装置安装于漂浮式渔箱上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5是图14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6是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2] 图17是图16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8是图1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9是图1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
[0036] 1养鱼网箱;
[0037] 2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参见图4-图9;
[0038] 3自动投饵机;
[0039] 4增氧管支架,参见图10-图11;
[0040] 5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参见图12-图15;
[0041] 6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参见图16-图19。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0043] 参见图1-图3,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该设施的构成包括养鱼网箱、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自动投饵机、增氧装置支架、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及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所述养鱼网箱分别设置于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上;所述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设置于增氧装置支架上,且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装配在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一侧,做到随时为养鱼网箱内水体增氧;所述自动投饵机设置于养鱼网箱间的空隙中另一侧与其对应连接,方便定时定量投放饲料;所述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中线与养鱼网箱轴线相重合,即在漂浮养鱼网箱的两侧利用浮子组合成条形漂浮平台。
[0044] 以下分别说明该设施各个部分具体结构组成、连接及工作原理:
[0045] (1)养鱼网箱;
[0046] (2)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
[0047] (3)自动投饵机;
[0048] (4)增氧装置支架;
[0049] (5)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
[0050] (6)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
[0051]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各组成部分可看作是相互关联对应的基本功能模块,各对应模块间具有相互的对接方式,对接组合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渔箱养殖系统,将多个单元组合后即可成为规模化生产设施。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主要以下几部分组成。
[0052] 按照模块化结构设计构思,将系统的各部分设计为独立模块结构单元,各模块间具有各自的特定功能,将其配套组合后成为一个完整功能和较高设施化的网箱养殖生产系统。
[0053]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组合连接方式为:首先要按照养鱼生产要求选择适合网目的养鱼网箱1,养鱼网箱网口形状尺寸应与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2相配合;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养鱼网箱1箱体与网箱框架2的数量,按照结构对应关系将网箱框架2一字连接,同时将养鱼网箱1的上口与网箱框架2固定。自动投饵机3安装在网箱框架2的浮球两侧的连接杆上方并靠近浮球一侧。将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5先与增氧装置支架4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其整体插入网箱框架2的浮球两侧的连接杆中间并靠近浮球的另一侧,增氧装置支架4与网箱框架2的连接杆固定。将整排的装配完备的网箱养殖设施拖放到养殖水域的合适位置,使用绳索、地锚等设施将其定位固定。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6是整个系统设施的可移动部分,先在陆地上装载饲料与生产器具后,由人员控制驶向漂浮网箱。当接近漂浮网箱时,将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6的中心线与一字形连接的网箱轴线相重合时,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6就可以顺利骑跨在网箱框架2的上面。此时可逐个为每个网箱框架2上的自动投饵机3添加饲料,同时可以观察养殖鱼生长情况,需要时可以对网箱进行检查与维护。
[0054]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的基本结构参见图1-图3;各部分具体结构其中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2参见图4-图8;增氧装置支架4参见图10-图11;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5参见图12-图15;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6参见图16-图
19。
[0055] 养鱼网箱:
[0056] 是用于养殖鱼类的设施,按照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2规格要求,具体选择适用的网箱,可由市场购买或到生产厂家订购。
[0057] 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
[0058] 参见图4 -图9,该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在网箱养鱼中,网箱及其它全部设施的重量均由网箱框架支撑,网箱框架应具有要求的承重功能。为了保证制成的网箱框架的刚度与强度,该网箱框架采用金属材料,即采用圆形或矩形管材。要以网箱设计跨度为依据,选择管材规格,其原则是保证装配后的网箱框架,其强度与刚度在能够保障安全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较轻型规格的材料。
[0059] 该网箱框架结构:整个漂浮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0060] (1)漂浮支撑部分,包括浮球2-1。
[0061] (2)框架连接部分,包括浮球支座2-2、支座接口2-3、角接口2-4、三通接口2-5、节点连接架2-6、连接杆2-7及直通接口2-8。
[0062] (3)框架护栏部分,包括边管2-9、支撑管2-10及横管2-11。
[0063] 所述网箱框架各浮球支座2-2对应与支座接口2-3连接,浮球2-1对应设置于浮球支座2-2上;所述支座接口2-3与角接口2-4连接,设有的三通接口2-5分别对应与节点连接架2-6、角接口2-4及支座接口2-3连接,或设有直通接口2-8对应与节点连接架2-6、角接口2-4连接;所述节点连接架2-6与连接杆2-7连接;四边护栏由边管2-9、支撑管2-10及横管2-11插接组成,组装成的护栏两端的边管2-9,与节点连接架2-6的短管插接,支撑管2-10与连接杆2-7插接。
[0064] 构件功能说明:
[0065] (1)漂浮支撑部分;本设计选用塑料浮球,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可由市场购买。
[0066] (2)框架连接部分;采用普通低碳钢管材经焊接而成,表面涂漆防锈。
[0067] (3)框架护栏部分;选用金属管塑料管均可。
[0068] 各部件结构连接具体安装要求:
[0069] 2-2浮球支座:其结构是,在圆形铁箍的侧壁焊接三个矩形套管,中间套管与两侧套管相互垂直。矩形套管钻孔,安装时可插入销钉与连接件固定。浮球支座2-2的圆形铁箍套装在浮球的顶端,浮球支座2-2的三个矩形套管与支座接口2-3、三通接口2-5或直通接口2-8插接。
[0070] 2-3支座接口:由套管与插管垂直焊接而成,在与浮球支座2-2套管,连接杆2-7相对应位置钻孔,插入销钉可与其固定。支座接口2-3的插管一端插入浮球支座的套管中,支座接口的套管一端与连接杆套接。
[0071] 2-4角接口:由两段套管垂直焊接而成,分别与三通接口2-5或直通接口2-8、连接杆2-7套接。
[0072] 2-5三通接口:由两段插管垂直焊接而成,分别与角接口2-4、浮球支座2-2、节点连接架2-6插接(在单浮球支撑结构中使用)。
[0073] 2-6节点连接架:由两段套管垂直焊接,分别与连接杆2-7、三通接口2-5或直通接口2-8套接。在两套管的平面焊接一竖管,主要为安装护栏与固定网绳使用。
[0074] 2-7连接杆:由插管截取适当长度,在相应位置钻孔即可。分别与节点连接架2-6、支座接口2-3、角接口2-4插接。
[0075] 2-8直通接口:由插管截取适当长度,在相应位置钻孔。分别与浮球支座2-1或角接口2-4、节点连接架2-6插接(在双浮球支撑结构中使用)。
[0076] 参见图4、图 5,单网箱四浮球漂浮框架;是由四个浮球2-1、四个浮球支座2-2、八个支座接口2-3、四个角接口2-4、四个三通接口2-5、四个节点连接架2-6、六根连接杆2-7组成;网箱四边护栏由八个边管2-9、八个支撑管2-10及四根横管2-11组成。
[0077] 参见图6、图7,单网箱八浮球漂浮框架:由八个浮球2-1、八个浮球支座2-2、十六个支座接口2-3、四个角接口2-4、八个直通接口2-8、四个节点连接架2-6、六根连接杆2-7组成;网箱四边护栏由八个边管2-9、八个支撑管2-10及四根横管2-11组成。
[0078] 以此类推,可以组合成较大型连排网箱。还可以根据承重需要增加浮球数量,以增加漂浮力。
[0079] 参见图8、图9,网箱的多种组合形式;
[0080] 多个连排网箱结构:若要组合成五个连排网箱,其框架由十二个浮球2-1、十二个浮球支座2-2、二十四个支座接口2-3、四个角接口2-4、十二个三通接口2-5、二十个节点连接架2-6、二十二根连接杆2-7组成。网箱四边护栏由四十个边管2-9、四十个支撑管2-10及二十根横管2-11组成。
[0081] 依次类推,可依据需要组合成养殖生产需要的网箱数量。
[0082] 本发明框架连接部分,需选用三种型材,与浮球套接的圆形铁箍,选用管材经截断冲压制成;其余接插部件选用两种规格矩形管材,分别称为套管与插管。
[0083] 本发明框架护栏部分,需选用可以相互插接的薄壁管材(较粗的称为套管,较细的称为插管),边管、支撑管的垂直部分采用插管,上端水平焊接套管。边管的插管垂直焊接在套管的端点,支撑管的插管垂直焊接在套管的中点。横管采用规格较细的插管,当中穿入支撑管,两端穿入边管中,在整体插入节点连接架、连接杆的相对应的安装孔中。
[0084] 其中连接管的长度主要取决于网箱的面积与大小,同时也以合理利用材料而定。网箱形状为矩形,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正方形,可以是3m×3m、4m×4m或6m×6m等。其一是:因为网箱太大不方便管理,网箱太小则会增加制作成本;其二是:一般型材的长度大多是6m,截两节为3m,可以组合成3m×3m网箱。本发明的特点是,框架部分其它零件制作成固定标准件,连接杆的长度可依据具体的生产形式确定网箱的面积与边长,按网箱规格选择连接杆长度,只需将连接杆钻孔与相应的套管套接即可。
[0085] 本发明以接插组合式装配结构为设计基本思路,制作成可相互插接并可用销钉固定的基本零件;利用这基本零件进行拼接组合,可以制成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支撑养鱼网箱的框架。
[0086] 自动投饵机:
[0087] 可根据需要到市场选购适用型号机型,按养殖工艺要求安装使用,无特殊要求。
[0088] 增氧装置支架:
[0089] 参见图10、图11,是将增氧装置固定并将其连接安装在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的部件,由角钢焊接而成。
[0090] 该增氧装置支架主要由框架4-1、提水管固定卡4-2、支架固定卡4-3组成。每个气浮动力增氧装置使用两个支架对称安装。
[0091] 框架4-1由两根垂直角钢与四根水平角钢焊接而成,框架为矩形。最上端的水平角钢的长度大于框架的宽度,并在角铁两端的水平面上分别各钻2个孔,用于安装支架定卡。在将增氧装置安装在漂浮式网箱框架时,其探出部分搭在漂浮式网箱框架连接杆上边,然后使用支架固定卡将增氧装置支架与漂浮式网箱框架的连接杆固定。支架中部的两根横梁各钻2个孔,在支架与增氧装置固定时,用提水管固定卡4-2套在提水管上,然后将固定卡顶端横穿通过横梁钻孔,使用螺母锁紧加以固定。
[0092] 所述提水管固定卡4-2,为U字形,其顶端具有丝扣并配螺母。安装时套在气浮动力增氧装置的提水管上,然后穿入框架横梁的孔中,用螺母锁紧固定。
[0093] 所述支架固定卡4-3,为U字形,其顶端具有丝扣并配螺母。安装时由下向上套在漂浮式网箱框架连接杆上,然后穿入框架最上端横梁的孔中,用螺母锁紧固定。
[0094] 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
[0095] 参见图12-图15,该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的构成包括混合管5-1、提水管5-2、连接管5-3、单向阀5-4、四通管5-5、输水管5-6及排水管5-7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组合。各部件连接结构与位置关系为:混合管5-1在提水管5-2下方与提水管5-2对接,提水管5-2保持垂直。提水管5-2上方的法兰与连接管5-3法兰对接,连接管5-3水平接口法兰与单向阀5-4连接,单向阀5-4水平安装。
[0096] 该装置的上部设有四通管5-5,其两侧对称设有的混合管5-1、提水管5-2、连接管5-3及单向阀5-4形成两套提水结构,具有充氧、提水与防止水体倒流功能;单向阀5-4出水口法兰分别与四通管5-5水平两端法兰对接;四通管5-5下端口与输水管5-6连接;输水管5-6与排水管7连接;混合管5-1进水管口与排水管7的出水管口方向相反。
[0097] 四通管5下端的法兰连接输水管5-6,在输水管5-6下端法兰与排水管5-7法兰对接。
[0098] 为了方便使用、拆装、维护,该设计各部件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混合管5-1在下方垂直上方与提水管5-2对接,提水管5-2应保持垂直状态。提水管5-2与单向阀5-4之间用连接管5-3将其连接,由于采用旋启式单向阀5-4,因此单向阀5-4、应保持水平安装。在该设计中由于单向阀5-4的作用,使得两套提水结构在提水工作状态互不干扰,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任意启闭做到节约能源。两部分与输水管5-6之间靠四通管5-5连接,使经过单向阀5-4排出的水体经四通管5-5汇流到输水管5-6中。经四通管5-5汇集的富氧水体由输水管5-6输送的池塘水体的底部,再由下端的钻孔排水管7定向均匀的将富氧水体分布在深层池水中。混合管5-1的进水管口应与排水管的出水管口方向相反,这样可形成水体循环流动趋势,否则形成水体流向短路将造成效果下降及能源浪费。
[0099] 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0100]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与水混合和后,水体势能得到提升。在微小气泡与水混合过程中,气水混合物在提水管中上升,在气水相互接触过程中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并形成具有一定势能的富氧水体。增加了势能与溶解氧的水体通过单向阀再经过四通管,这时气泡由四通管上端溢出,而得到充气的富氧水体则会靠重力进入循环输水管道,富氧水体通过输水管输送由排水管定向排出,实现对深层水体的循环增氧功能。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制作材料简单易寻,主要利用市场销售的适用于水产养殖的塑料管道与管件,经加工组合后而成,其主要结构组成连接及作用如下:
[0101] 5-1混合管:由主要进水口,气水混合室及连接法兰组成。气水混合室是混合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四通管件制成,管件的下口为进水口,上口为气水混合物的出口,左右两侧管口分别安装压缩空气散气头;其功能是将压缩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溢出与水快速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进水口由弯头,多孔直管,封头组成;在一段直管侧壁上均匀钻出若干孔而成为多孔直管,拦截较大物体进入防止堵塞管道。在汽水混合室上端安装法兰,与提水管法兰对接。
[0102] 5-2提水管:用一段直管在两端安装法兰而成,下端与混合管法兰对接,上端与连通管法兰连接。工作时,由混合管发生的空气与水的混合物,通过提水管送入连接管中。提水管的长度与压缩空气压力相关,一是按照已有空气源压力确定提水管长度,或者按照提水管的长度选配适用的压缩空气源。
[0103] 5-3连接管:使用三通管件,下端安装法兰与提水管法兰连接。三通管上端连接一段直管,直管上端扣上封堵。三通管水平端口,安装法兰与单向阀连接。
[0104] 5-4单向阀:采用旋启式单向阀,按需要口径选购。单向阀入口法兰与连接管法兰对接,单向阀出口端法兰与四通管法兰连接。
[0105] 5-5四通管:使用四通管件,其公称直径的选取原则是,由公称直径折算的面积应大于混合管公称直径折算成面积的两倍以上。四通管件的下端安装法兰与输水管法兰连接,四通管水平两端管口使用补芯管件与提水管通径相同后通过短管安装法兰,与两端的单向阀出水口法兰连接。四通管管件上端,连接一节短管即可,短管的长度要大于所提水体的压头,上端不封堵可以随时观察提水情况。
[0106] 5-6输水管:用一段直管在两端安装法兰而成,上端与四通管法兰对接,下端与排水管法兰连接,其公称直径与四通管相匹配。工作时,由单向阀出口的富氧水,通过四通管进入输水管送入排水管中。
[0107] 5-7排水管:由三通管两端管口,分别装入一个端头封堵管侧壁钻孔的直管。三通管的垂直端口一端,接上一个弯头,弯头的另一端安装法兰与输水管下端法兰对接。工作时由输水管输送的水经过弯头、三通,由直管的管侧的钻孔中由水平方向排出。
[0108] 该装置按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多种组合,即可实现多种工作状态,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0109] 本发明结构连接与工作特点。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基本结构,见图12、图13。该增氧装置由各部件组成,每一个部分的连接部位都设有连接法兰,只要按图示要求将各部法兰用螺栓对接起来即可。工作时,只要将该增氧装置垂直放入水中,调整沉入水中的深度保持正常的潜水比,然后在混合管的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该增氧装置即可正常工作。
[0110] 由图12可以看出,混合管5-1、提水管5-2、连接管5-3、单向阀5-4组成两个提水充氧部分,分别从两侧提水充氧通过连接管5-3、单向阀5-4、将富氧水送入四通管5-5,再经四通管5-5的下出口流经输水管5-6,最后进入排水管5-7排出。
[0111] 在工作时,若同时向两个混合管充气,两侧的提水泵则同时工作。如果需要减少对水体的供氧量,则可以关闭一侧的供气阀,则可以节约动力能源。这时只有在供气那一部分装置在进行提水工作,由于另一侧由于单向阀作用,可以阻止所提升的富氧水从另一侧提水管流失。
[0112] 该增氧装置的多种组合与形式:
[0113] (1)适用于不同空气压力的结构;该增氧装置只要选用不同长度的提水管就可以利用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源。
[0114] (2)适用于不同供氧深度的结构;该增氧装置只要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接管,就可以将富氧水体送入所需深度的部位。
[0115] (3)适用于不同情况水循环要求的结构;将增氧装置中的四通管与排水管进行改造,则可以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完成输水充氧操作。
[0116] 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
[0117] 参见图16-图19,该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包括浮子6-1、平台6-2、机架6-3、护舷板6-4、连接桥6-5、螺旋升降器6-6、定位梁6-7、水泵6-8、进水管6-9、压力水管
6-10、前排水管6-11及后排水管6-12。
[0118] 该作业平台的连接结构是:其中浮子6-1固定在两组平台6-2的下方;在两组平台6-2上方对应设有四个机架6-3;在两组平台6-2内侧的立面上安装护舷板6-4;连接桥6-5安装在机架6-3靠平台前端一侧,连接桥6-5的两个桥墩分别与两组漂浮平台6-2固定;设有四个螺旋升降器6-6分别对应安装在各机架6-3的内侧;定位梁6-7固定在位于平台后端机架6-3上端;两台水泵6-8分别安装在靠连接桥6-5一端的漂浮平台6-2上面;
水泵6-8吸入口与进水管6-9连接,水泵6-8排出口与压力水管6-10连接,压力水管6-10的末段连接截止阀;前排水管6-11、后排水管6-12分别与压力水管6-10上的截止阀前端的支管连接。
[0119] 所述前排水管6-11、后排水管6-12的管道中均设有截止阀。
[0120] 以下为各部件的具体设置以及作用特点:
[0121] 6-1浮子:依靠浮子本身的浮力承载整个平台重量。采用实心泡沫桶形浮子,具有经济实用特点。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到市场购买适用规格的产品。
[0122] 6-2平台:为矩形的平板结构,将浮子固定在平台下面,上面安装连接桥、机架、水泵等结构部件。平台使用型钢焊接成矩形框架,其镂空处敷设木板,可供操作人员驻留和工作。
[0123] 6-3机架:固定在平台框架上面,使用角钢焊接成立方体结构,在机架的侧面安装螺旋升降器,在提升漂浮网箱时用于支撑网箱重量。在安装螺旋升降器一面的机架左右两侧,设置开口向上的沟槽,螺旋升降器旋转扳手可以扣在槽内对其定位,平时防止提升钩自由摆动。
[0124] 6-4护舷板:固定在平台内侧,用木材制成表面可用废旧轮胎包裹,主要起到导向与防撞作用。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在连成一排的网箱中移动时,网箱与平台时常会发生擦碰现象。安装护舷板可以减轻平台与网箱之间碰撞,防止凹凸部分相互卡在一起,同时起到导向作用。
[0125] 6-5连接桥:是将两个漂浮平台相互固定的重要部件,使用型钢焊接成具有一定刚度与强度门架式结构。连接桥两侧的桥墩立柱与平台固定,两组漂浮平台通过连接桥固定为一体。
[0126] 6-6螺旋升降器:在漂浮式网箱需要维护整理时使用,主要用于提升并固定网箱框架以便于对网箱进行拆装与维护。使用时,旋转升降器的手柄,将升降器底端的固定叉降到网箱框架的下端,将扣在槽内的旋转手柄抬起并旋转与平台轴线垂直,使得升降器的固定叉进入网箱框架的底端,此时在保持固定叉位置的同时摇动升降器手柄使固定叉上升,同时摇动四个升降器手柄使得网箱整体向上抬起并得到固定,此时便可以进行网箱的维修与维护操作。
[0127] 6-7定位梁:是一个刚性绗架结构的横梁,固定在平台后端的机架的顶端。其作用是将两个平台位置固定,避免在作业时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平台位置偏移。安装定位梁的作用是,约束两组平台始终保持相互平行的位置。
[0128] 6-8水泵:采用普通低扬程大流量离心水泵即可,主要用于产生压力水并以此为动力实现推动平台运动的功能。还可以为冲洗网箱提供压力水源。
[0129] 6-9进水管:一端与水泵吸入口相接,另一端穿过平台潜入水中,在潜入水中的一端加装带有单向阀的吸水笼头,在防止水泵管道中水回流的同时可以防止水草及杂物进入泵体。
[0130] 6-10压力水管:由水泵出水口连接的管子称为压力水管,其顶端安装截止阀,阀门另一端接一短管,需要压力水时开启阀门既可获得。在截止阀前端管道上串接两个三通,由压力管引出两个支管,并安装截止阀。一个截止阀的出口连接前排水管,另一个连接后排水管。
[0131] 6-11前排水管:由压力水管引出穿过平台伸入到浮子的底部,将管道弯曲向前延伸到漂浮平台的前端,在浮子底部固定。当此管喷出压力水时,则产生反方向推力,推动平台向后移动。
[0132] 6-12后排水管:由压力水管引出穿过平台伸入到浮子的底部,将管道弯曲向后延伸到漂浮平台的后端,在浮子底部固定。当此管喷出压力水时,则产生反方向推力,推动平台向前移动。
[0133] 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该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适用于由多个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组合成的养殖网箱生产。在生产中根据养殖水域条件情况,将漂浮式网箱一字连接成一排,若水域宽阔可以间隔设置多排。使用时操作者可将生产物资搬运到平台上,并驾驶平台驶入网箱养殖作业区,在接近网箱时,将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的中心线调整与一字形漂浮网箱中心线相重合时,就可将作业平台缓缓驶入,此时漂浮平台跨在漂浮网箱之上,当平台的位置与网箱相对应时便可以开展养殖生产的管理作业。以此类推逐一完成对各个网箱的作业后,平台可由网箱的另一端驶出,可以再进入下一排网箱继续作业。在进行生产作业时,若发现某个网箱需要整理或维护,则可以利用平台上设置的升降螺旋将需要维护的单个网箱固定提起,维护后可恢复原状,非常方便实用。
[0134] 该作业平台具有漂浮与运动功能,能搭载作业人员和生产原料运送到网箱生产地点进行生产作业;具有门、桥的结构形式,可以骑跨在一字排开的网箱上驶入作业区,既可以巡视养殖鱼的生长状况也可以进行饵料投放等饲养作业;具有螺旋升降器,必要时可以将单组网箱从水中提起固定进行维护与维修;具有行使动力,阀门改变水流来控制平台运动方向与移动速度。
[0135] 采用网箱养鱼是一种现代集约化养殖方式,是具有独特优点的养鱼生产方式,它是人们应用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所取得的成果。
[0136]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应用网箱养鱼的基本技术,结合工业化养鱼理念,充分考虑环境因子的作用与影响,应用模块化原理与方法设计出系统结构与各功能模块结构。考虑到现有网箱框架存在结构不规范,安装维护不便,使用原材料较多等因素,采用接插件结构形式设计出接插组合式漂浮养鱼网箱框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装卸与维护方便,易于实现标准化;考虑到网箱内进行高密度养鱼会出现局部水体瞬间缺氧现象,应用气浮提水原理设计了气浮动力水循环增氧装置,具有利用较低的气体压力向较深的水体中充氧的功能,能有效解决局部水体瞬间缺氧现象,保证生产安全;本设计还配套自动投饲机,保证定时定量投饲;针对漂浮式网箱的日常饲养管理问题,设计出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操作平台具有装载饲料与生产工具和搭载管理人员的功能,同时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平台在驶入作业区域内,即可进行养殖生产作业。由于平台具有门桥式结构,在网箱两侧均有作业平台,因此作业管理十分方便。平台还配有螺旋式升降器,可以将需要维护的网箱提起,方便网箱与框架的维修维护。由于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可以为多组网箱进行生产作业与管理维护。由于漂浮桥式网箱养鱼作业平台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传统的网箱设施在网箱周围敷设供养殖人员管理使用木板栈道,就可以节省下来,做到节约大量的木材、钢材与浮子等材料,因此可以降低网箱设施的成本;考虑到传统网箱养鱼的网箱设施是成片网格型布局结构,不利于水体循环交换,是影响养殖负荷量的重要因素,在网箱养鱼布局方面提出一字条形相互间隔布局方式,这样有益于水体交换,保障养殖安全有利于水质环境的改善。
[0137] 总之,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传统漂浮式网箱养鱼设施的结构模式进行改进,克服原有设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使之做到:一是在结构形式方面,做到节省材料,方便制作,易于实现标准化;在生产操作方面,做到便于生产管理,便于维修维护,便于拆装保养,在生产管理操作时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在设施生产布局形式方面,做到有益于养殖生产安全,有益于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设备设施配套方面,做到饲养、水环境改善设施齐备,有益于控制养殖范围内水质环境,方便进行远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
[0138]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尺寸、规格,设定不同的参数,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安装;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