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743538.7

文献号 : CN1036902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管光扬牛丽李菲菲

申请人 : 张明浩管光扬牛丽李菲菲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包括复位针发射装置和复位针,复位针发射装置包括有发射管、弹射部以及扳机,复位针为直针,发射管包括有左半管和右半管,左半管和右半管在开合机关的控制下开合配合,发射管上部还设有通线孔;本发明可以将传统的两侧切口手术简化为一侧开口手术,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几率,即使体格很大的牛,也能将复位针送至预定位置,同时本发明还能有效保护复位针,减少偶然事故,提高手术成功率,本发明设置了可开合发射管,使缝合线不会挤压在发射管管腔中影响复位针的发射,有效提高手术复位装置发射成功率。

权利要求 :

1.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特征是:包括复位针发射装置(I)和具有绑线孔(21)的复位针(2),所述的复位针发射装置(I)外缘圆滑,所述的复位针发射装置(I)包括有发射管(11)、位于发射管(11)后方并与发射管(11)连通的弹射部(3)以及能控制弹射部(3)弹射的扳机(4),所述的复位针(2)为直针,且复位针(2)后端置于弹射部(3)中,其余部分位于发射管(11)中,且所述的绑线孔(21)位于处于发射管(11)中的针身上,所述的发射管(11)包括有左半管(Ila)和右半管(11b),所述的左半管(Ila)和右半管(Ilb)在开合机关(Ild)的控制下开合配合,所述的开合机关(Ild)与扳机(4)连接,所述的发射管(11)上部还设有通线孔(11c),所述的通线孔(Ilc)同时处于左半管(Ila)和右半管(Ilb)上;所述的弹射部(3)包括蓄力弹簧(31)、与蓄力弹簧(31)连接的打击头(32)、与打击头(32)配合的连接块(33)以及置于连接块(33)前方的缓冲弹簧(34),所述的复位针(2)后端插入连接块(33)并与之摩擦配合;所述的连接块(33)内固定有砧块(35),所述的砧块(35) —端与打击头(32)相配合,另一端与复位针(2)后端顶接;所述的打击头(32)设有卡位肩(32a),所述的弹射部(3)设有限位机关(36),所述的限位机关(36)在蓄力弹簧(31)被压缩时挡在卡位肩(32a)前部防止蓄力弹簧(31)恢复放松状态;所述的限位机关(36)与扳机(4)连接,所述的扳机⑷扳下时限位机关(36)离开卡位肩(32a)的行程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射管(11)包括有下侧管(He),所述的左半管(Ila)和右半管(Ilb)均位于下侧管(He)上部且与下侧管(lie)活动连接,所述的下侧管(lie)长于左半管(Ila)以及右半管(11b),且所述的左半管(Ila)以及右半管(Ilb)在发射管(11)前部与下侧管(lie)配合形成有防磨体(Ilf),所述的下侧管(lie)与弹射部(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针发射装置(I)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绑线孔(21)置于复位针(2)针身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5)长度为12厘米至16厘米。

说明书 :

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动物医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治疗牛真胃左方变位的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

背景技术

[0002] 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内科疾病。按真胃变位的位置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1898年出现最早关于奶牛真胃变位的报道以来,奶牛真胃变位在世界各国被报道,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牛奶及奶制品的需求量增加,我国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散养奶牛全部进入养殖小区,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但由于遗传、品种、疾病及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发生真胃变位(特别是真胃左方变位)的病例不断增多,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 奶牛发生真胃左方变位时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排粪量减少,腹泻或粪便呈干稀状交替出现,体温、呼吸基本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左边腹胀,积液,坎窝下陷,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无瘤胃蠕动音。在临床诊断时,于左侧8-13肋间肩关节水平线处进行叩诊和听诊,可以听到清脆的钢管音;在左侧9-11肋间肩关节水平处穿刺,可见红褐色穿刺液,邱值2.5-4.0。根据奶牛的临床病征,结合听诊、叩诊、穿刺,真胃左方变位一般很容易确诊。
[0004] 真胃左方变位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分为滚转疗法和药物疗法。滚转疗法是将左方变位奶牛牵到松软的细沙场地,将其放倒右侧横卧,分别捆绑四肢,保护好头部,抓住其前后肢,使其仰卧与地面成45。角,然后以脊柱为中心轴,把奶牛整体向左侧放,再迅速滚转至右侧卧,滚转完毕后检查真胃是否复位,未复位时再反复滚转4-5次。由于此疗法需要人力太多且复发率高,故在临床上已很少使用。药物疗法是针对单纯性真胃变位考虑到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时,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药物疗法主要包括口服泻剂、促反刍和胃肠运动药及抗酸药等,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同时可选择性静注钙制剂和口服氯化钾纠正电解质失衡。药物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症状缓解后大多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复发率高,一般最后还得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整复。有文献报道用氧溴酸山莨菪碱和安乃近联合应用的药物疗法对48卜内发生真胃左方变位的病例治愈率为80.2%,右方变位的治愈率为75.0%,但这仅限于发病早期就及时诊断的病例。另有报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8”中药处方:当归、枳实、青皮、陈皮等水煎后和石蜡油一起灌服,但是并未报道经药物治疗后的效果。
[0005] 由于手术治疗效果确实,真胃左方变位的治疗现在基本上全部采用手术疗法。目前手术方法区别主要在于打开手术通路的切口不同,主要有腹中线旁右侧切口、右肷部切口、左右肷部双切口及大网膜固定法的左肷部切口。腹中线旁右侧切口有一个非常好的手术视野,在发生粘连时容易剥离,整复固定容易,缝合时需要做减张缝合以对抗腹压的较大张力。右肷部切口适合个体不大的奶牛,在真胃与组织器官发生粘连时手术较为困难。左、右肷部切口需要主治医生和助手一起完成,整复过程简单容易,但是此法对牛造成的创伤较大,影响术后恢复。应用左肷部切口可直接观察到移至左侧的真胃,对同时伴发瘤胃积食等前胃疾病的牛尤为适合,左肷部切口适于大网膜固定法,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兽医应用的方法。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治疗的标准步骤如下:
[0006] 1.术前准备
[0007] 术前病牛休息半天;注射反刍针剂,以调节瘤胃兴奋,促进消化,为手术成功做好准备;同时准备手术刀、缝合针线、纱布、止血钳、镊子、塑胶排气管等器材,配制麻醉药品、消毒液和葡萄糖盐溶液等注射药品;必要时术前要给牛补液,强心,用胃导管派出瘤胃内多余的内容物。
[0008] 2.手术过程
[0009] 病牛站立保定,腰旁神经干传导麻醉,配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根据之前诊断的真胃变位位置确定手术部位,一般在左侧腹壁剔毛消毒后,于腰椎横突下方30^、季肋后6-80111处,作一长15-20。!!!的垂直切口。
[0010] 打开腹腔后,从左侧切口将手伸入腹腔内探查真胃,寻找真胃,术者检查真胃同周围器官组织有无粘连,如有粘连即行分离。如真胃内充满气体和液体则用带有长胶管的针头穿刺真胃,接上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吸真胃内积滞的气体和部分液体进行减压整复。
[0011] 牵拉真胃,寻找大网膜,真胃固定线的穿系部位即在靠近胃大弯的大网膜浅层上,用弯圆针系长约加的10号双股缝线,在靠近胃大弯的大网膜浅层上作第一个水平纽扣预置缝合固定线,双股缝线在网膜上打结,线尾暂时固定在创巾上,在第一个固定线后方3-5(^处的浅层网膜上再作第二个水平纽扣预置缝合固定线,在第二个固定线后方3-5挪处再作第三个水平纽扣预置缝合线。三个预置固定线穿系好后,把三根线拎起,按照前、中、后次序排列,并用止血钳夹持固定于创巾上备用。
[0012] 然后,术者实施复位,用手掌压住真胃,经瘤胃下方,向右侧腹壁推真胃,使真胃到达正常位置。术者手退出腹腔,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第一个预置固定线的线尾进入腹腔,整个手臂经瘤胃下方进入右侧腹腔,探查并确定固定线在右侧腹壁穿出的位置后,用手指在腹腔内向腹壁外推顶,助手即可确定右侧腹壁上的切口位置。随即助手进行右侧腹壁切口处的剃毛、清洗、消毒和局部浸润麻醉,作一个10111长的皮肤小切口,用止血钳经皮肤小切口向内戳透腹壁进入腹腔。与此同时,术者手在腹腔内保护止血钳前端,防止误伤内脏。止血钳前端进入腹腔后,助手开张止血钳,术者将固定线尾送入止血钳钳嘴内,并指示助手钳夹固定线,然后助手将固定线缓缓引出右侧腹腔外。按照同样的方法,将第二、第三根固定线引出右侧腹壁外。真胃确认整复后,将三根固定线向外牵拉固定真胃,直到拉不动为止。皮肤小切口处的双股缝线打结在纱布卷上,打结完毕后,减去线尾,对皮肤小切口消毒后进行缝合。最后,进行左侧腹壁切口的缝合,缝合时分层缝合,腹膜、腹横肌连续缝合,再依次缝合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最后再进行皮肤切口结节缝合,每缝完一层缝合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上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术部发炎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刺激伤口。
[0013] 3.术后护理
[0014] 强心补液,保护肝功能,可静脉注射5%糖盐水1000-20001111,加20%葡萄糖酸钙10001, 每天1次,连用3(1。同时使用青霉素48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一日2次肌肉注射防感染。此外,术后禁食1(1,次日可给青草或优质易消化的青干草,逐渐恢复日常的饲养。最后,术后创口冬天注意防冻,热天注意防蛆。
[0015] 然而,标准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在手术的过程中,有其不足之处。
[0016] 1、由于是两侧腹壁同时切口,创口多,对组织损伤大,易感染,创口愈合速度慢,对病牛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0017] 2、术者在手持针线在腹腔内向右侧腹壁移动时,若牛突然运动或抖动,术者不慎将针落在牛腹中或者刺穿牛的内脏,会对牛造成巨大伤害。
[0018] 3、有些牛的体格非常大,实际操作手术时,术者脱光上衣,整个臂膀都伸进牛腹中,依然没法触及右侧腹壁目标位置,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右侧腹壁偏下的位置固定,从而导致左方变位复发。

发明内容

[001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使用这种装置可以在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时无需在牛腹右侧开口,极大地减小手术对牛的创伤,该手术器械还能使复位针在传递到右侧时完全隐藏在发射装置中,减少传针失误造成的损害,同时,该手术器械能增加复位针的传递距离,即使手术对象是体格很大的牛,也能顺利将复位针送至牛腹右侧,另外,还能使术者不用费力即可将复位针穿透目标部位腹壁,提高真胃复位成功率。本发明设置了可开合发射管,使缝合线不会挤压在发射管管腔中影响复位针的发射,有效提高手术复位装置发射成功率。
[0020]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21] 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中:包括复位针发射装置和具有绑线孔的复位针,复位针发射装置外缘圆滑,复位针发射装置包括有发射管、位于发射管后方并与发射管连通的弹射部以及能控制弹射部弹射的扳机,复位针为直针,且复位针后端置于弹射部中,其余部分位于发射管中,且绑线孔位于处于发射管中的针身上,发射管包括有左半管和右半管,左半管和右半管在开合机关的控制下开合配合,开合机关与扳机连接,发射管上部还设有通线孔,通线孔同时处于左半管和右半管上;弹射部包括蓄力弹簧、与蓄力弹簧连接的打击头、与打击头配合的连接块以及置于连接块前方的缓冲弹簧,复位针后端插入连接块并与之摩擦配合。
[0022]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23] 上述的发射管包括有下侧管,左半管和右半管均位于下侧管上部且与下侧管活动连接,下侧管长于左半管以及右半管,且左半管以及右半管在发射管前部与下侧管配合形成有防磨体,下侧管与弹射部固定连接。
[0024] 上述的连接块内固定有砧块,砧块一端与打击头相配合,另一端与复位针后端顶接。
[0025] 上述的复位针发射装置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
[0026] 上述的打击头设有卡位肩,弹射部设有限位机关,限位机关在蓄力弹簧被压缩时挡在卡位肩前部防止蓄力弹簧恢复放松状态;限位机关与扳机连接,扳机扳下时限位机关离开卡位肩的行程路线。
[0027] 上述的绑线孔置于复位针针身中部。
[0028] 上述的手柄长度为12厘米至16厘米。
[0029] 本发明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是一种用于将复位针及缝合固定线从牛腹左侧送至牛腹右侧的微创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包括配套的发射装置和复位针。普通的手术针是一种弯圆针,缝合创口时将针刺入,然后稍微弯曲用力,针头就能折回来,从另一处刺出皮肤,因为手术针弯曲的设计使其无法穿透较厚的物体,所以的标准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要在右侧先做切口,为固定线的穿过做准备,这对病牛造成了很大的手术创伤。本发明为了减少手术造成的创伤,对于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在腹壁右侧并不进行切口,确认到复位位置后,在腹腔内持直针牵带固定线直接扎透右侧腹壁,然后固定于右侧腹壁上。
[0030] 然而,直接用手将直针在牛腹腔内侧进行刺穿作业有潜在风险,因为整个针最终都要穿过牛腹,具体操作时难以有效保护针尾处在手掌内侧,一旦失控,针尾容易刺伤内脏;另外,一般术者持针线到达右侧腹壁目标位置已是勉勉强强,同时手臂还要承担瘤胃以及肠道的巨大重量,而且牛的皮肤非常厚,此时术者很难使上劲再去扎破右侧腹壁;不仅如此,细尖的针尾按压困难,对术者刺破腹壁造成了巨大困难。
[0031] 因此,直针在微创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中最好不要单独使用,应配以专门的持针及发射装置。本发明的发射装置包括有发射管、位于发射管后方并与发射管连通的弹射部以及扳机,本发明的发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整个装置边缘光滑,不会刮伤牛内脏。2、能使复位针完全没入发射装置内,更加安全。3、操作简单,将发射管按压在牛右腹内侧,然后按动扳机就能将针发射出去刺穿牛腹,减少人手工作业的不稳定性,降低出错率。4、发射装置设有手柄,而且手柄长于一般适于拿握的长度,这是因为有些牛的体格非常大,实际操作手术时,术者脱光上衣,整个臂膀都伸进牛腹中,依然没法触及右侧腹壁目标位置,而长手柄可以有效地增加术者的手术距离,术者的手只需伸到牛腹下侧,发射管就能抵在牛右腹目标位置上了。5、设置可开合的发射管,有效提高手术复位装置发射成功率。
[0032] 为了将发射装置和复位针有效地组合起来使用,必须解决复位针上连接的缝合线如何方便的离开发射管,如果将缝合线依然固定在针尾,将复位针安插在弹射部内时,缝合线也会一同挤进弹射部。在针对不同大小的牛手术时,选择的缝合线粗细有时也不相同,这导致复位针和弹射部的摩擦力大小难以确定,不管复位针射出牛腹太远还是不足以射出牛腹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缝合线不能固定在复位针尾部,要保证其不能进入弹射部,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将绑线孔设置在复位针中部,在将复位针固定在弹射部上时,绑线孔处于发射管中,缝合线从通线孔中穿出。这样,发射复位针的力道大小就能确定下来,在发射装置中安排合适的蓄力弹簧保证发射力度。
[0033] 设置可开合的发射管可以使缝合线不必和复位针一起挤在发射管管腔中,防止复位针发射时缝合线和复位针在发射管中纠结(比如缝合线绕在复位针前端或者缝合线打结堵塞发射管等),有效提高发射成功率。
[0034] 本发明为了使缝合线在复位针打击出去之后,能简单地脱离复位针发射装置,特意将发射管分成了三部分,即左半管、右半管和下侧管,下侧管是固定的,左半管和右半管是活动的,能以发射管轴线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左半管和右半管处于打开状态时,发射管的管腔暴露在外,方便缝合线跟随复位针一起移动,也方便复位针安装到弹射部中。但是当复位针发射装置伸入牛腹时,必须保持左半管和右半管的闭合状态,防止将复位针暴露在外。当复位针发射装置抵按到牛右腹内侧准备发射时,为了防止左半管和右半管与牛腹产生摩擦导致左半管和右半管无法正常打开,下侧管位于发射口的一侧需长于左半管或右半管位于发射口的一侧,这样左半管和右半管位于发射口的一侧就不会顶到牛腹壁上,开合很方便。开合机关能在左半管和右半管处于闭合状态时卡住左半管和右半管,使其无法分离,开合机关与扳机连接,当扣下扳机时,开合机关收起,取消了对左半管和右半管的限制,左半管和右半管在无限制状态时会自动分开,变为打开状态。
[0035] 使用本发明的复位装置时,依然需要一个助手,观察术者是否将发射管抵按在正确的位置,还需将复位针穿出的位置预先进行剃毛、清洗和消毒,在发射复位针时,最好在牛右腹外侧垫一缓冲垫,防止针刺穿牛腹后伤及助手。
[0036] 本发明可以将标准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网膜固定法两侧切口简化为一侧开口手术的同时,帮助术者轻松地将固定线送至右侧腹壁理想的目标位置,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几率,即使体格很大的牛,也能将复位针送至目标位置,同时本发明还能有效保护复位针,减少复位针刺伤内脏的偶然事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安全系数。本发明设置了可开合发射管,使缝合线不会挤压在发射管管腔中影响复位针的发射,有效提高手术复位装置发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是复位针发射装置移除左半管和右半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是复位针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是弹射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 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复位针发射装置1、发射管11、左半管1匕、右半管111通线孔1化、开合机关11(1、下侧管116、防磨体11?、复位针2、绑线孔21、弹射部3、蓄力弹簧31、打击头32、卡位肩323、连接块33、缓冲弹簧34、砧块35、限位机关36、扳机4、手柄5。
[0046] 实施例1:
[0047]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其中:包括复位针发射装置1和具有绑线孔21的复位针2,复位针发射装置1外缘圆滑,复位针发射装置1包括有发射管11、位于发射管11后方并与发射管11连通的弹射部3以及能控制弹射部3弹射的扳机4,复位针2为直针,且复位针2后端置于弹射部3中,其余部分位于发射管11中,且绑线孔21位于处于发射管11中的针身上,发射管11包括有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1比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化在开合机关11(1的控制下开合配合,开合机关11(1与扳机4连接,发射管11上部还设有通线孔1化,通线孔11。同时处于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16上;弹射部3包括蓄力弹簧31、与蓄力弹簧31连接的打击头32、与打击头32配合的连接块33以及置于连接块33前方的缓冲弹簧34,复位针2后端插入连接块33并与之摩擦配合;发射复位针2时,将发射管11按在牛右腹内侧,扣动扳机4,开合机关11(1使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16分离,同时压缩的蓄力弹簧31放松推动打击头32,打击头32撞击连接块33将复位针2击飞,连接在绑线孔21上的缝合线从通线孔11。沿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化分离后产生的通道跟随复位针2离开发射管11。
[0048] 发射管11包括有下侧管116,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讣均位于下侧管116上部且与下侧管116活动连接,下侧管116长于左半管1匕以及右半管1化,且左半管1匕以及右半管1化在发射管11前部与下侧管116配合形成有防磨体11?,下侧管116与弹射部3固定连接。
[0049] 连接块33内固定有砧块35,砧块35 —端与打击头32相配合,另一端与复位针2后端顶接。
[0050] 复位针发射装置1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5。
[0051] 打击头32设有卡位肩323,弹射部3设有限位机关36,限位机关36在蓄力弹簧31被压缩时挡在卡位肩323前部防止蓄力弹簧31恢复放松状态;限位机关36与扳机4连接,扳机4扳下时限位机关36离开卡位肩323的行程路线。
[0052] 绑线孔21置于复位针2针身中部。
[0053] 手柄5长度为12厘米。
[0054] 如图2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弹射部3从右往左依次是蓄力弹簧31、打击头32、连接块33以及缓冲弹簧34,其中连接块33是一个组合体,内部是刚性的砧块35,砧块35右侧伸出到连接块33外,当打击头32击打连接块33时,正是打击在砧块35右侧。连接块33包裹砧块35的部分是橡胶,连接块33左侧开了一个孔,刚好够复位针2的尾端插入,并使复位针2能与橡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将复位针2固定。当复位针2完全插入时,针尾正好顶在砧块35左侧。
[0055] 本发明的具有可开合发射管的牛真胃左方变位复位器具体用法如下:
[0056] 在术者将真胃旁的网膜上已经固定好缝合线后,将缝合线需要穿插到牛右腹的一端通过绑线孔21固定在复位针2上,将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化分开,使发射管11的管腔暴露在外,然后将复位针2从发射管11插入弹射部3,完全插入后,继续按压,迫使打击头32向后压迫蓄力弹簧31,直至听到“嗒”的一声响,说明打击头32已经移动到位并且限位机关36卡住了卡位肩32^闭合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1比保持缝合针穿过通线孔1化。闭合的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化被开合机关11(1卡住无法自行分开。这时就可以进行缝合线的传递了。助手在牛右腹部复位针2应当穿出的位置上进行剃毛清洗消毒,术者将复位针发射装置1伸入牛腹内从牛瘤胃下方经过,将发射管11抵在牛右腹内,向外按压,助手进行位置确认并引导术者将发射管11抵到正确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缝合线处于放松状态,防止缝合线太紧影响复位针2发射。位置正确后,助手在牛腹右侧垫一海绵垫,用于复位针缓冲。术者按动扳机4,限位机关36离开卡位肩323的行程路线,开合机关11(1也松开对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16的限制,左半管1匕和右半管1化分开,缝合线的行程路线打开,打击头32自由后在蓄力弹簧31弹力下冲向连接块33,打击在砧块35上,砧块35将复位针击飞,缓冲弹簧34能防止连接块33冲的太靠前。复位针2带着缝合线一起刺穿牛腹。一般来说,缝合线应当有三股,固定真胃时比较可靠。因此,术者需再操作两次传递。这三股线都到达牛腹右侧后,助手拉线,术者也一起将真胃带向右侧,并防止牵拉过程中真胃扭转。直至助手完全拉不动线为止。将缝合线固定在牛身上,并做好保护工作。
[0057] 实施例2:
[0058] 手柄5长度为16厘米。
[0059] 未述部分同实施例1。
[0060] 本发明可以将传统的两侧切口手术简化为一侧开口手术,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几率,即使体格很大的牛,也能将复位针送至预定位置,同时本发明还能有效保护复位针,减少偶然事故,提闻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