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750874.4

文献号 : CN1036938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欣祝群力聂水源吕军苗利利

申请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包括:缺氧混合区(1);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第一端墙(40);第一气升泵(5);好氧混合区(6),通过第一端墙(40)连接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好氧污泥沉淀区(12);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连通形成折弯形,并且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连通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连接形成折弯形。本发明中大大的提高了好氧污泥和硝化液的回流比,抗冲击能力强。

权利要求 :

1.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包括:

缺氧混合区(1);

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邻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

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连通形成折弯形;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为直线形或直条形;

第一端墙(40),设置在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末端;

第一气升泵(5),连接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和好氧混合区(6),第一气升泵(5)穿过所述第一端墙(40),第一气升泵(5)的起端位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内,第一气升泵(5)的末端位于好氧混合区(6)中;

好氧混合区(6),通过第一端墙(40)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分隔;

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隔墙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分隔,并且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二端墙(120)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分隔,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设有第一溢流堰(2),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第二端墙(120)的顶端,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

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溢流堰(60)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

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连通形成折弯形;

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连通形成折弯形,并且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连通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连接形成折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二沉池(17),所述二沉池(17)通过可调出水堰(9)连接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7)包括:二沉池配水区(10),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可调出水堰(9);

所述二沉池(17)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二端并远离所述可调出水堰(9)的出水端,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与所述出水端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溢流堰(2)处的底部高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在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设置有好氧污泥斗(13),在所述好氧污泥斗(13)处设置有第二气升泵(14),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二气升泵(14)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的第一机械刮泥装置(1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出水端的底部高于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的底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有二沉池污泥斗(16),所述二沉池污泥斗(16)靠近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远离所述出水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的第二机械刮泥装置(18)。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的折弯方向为9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折弯方向为90度;

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通过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四开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中设置淹没式填料,并设置水流推进装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顶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分隔,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底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连通,所述第一溢流堰(2)收集的硝化液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的进水相混合,所述硝化液与进水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升泵(5)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和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底部设置曝气设施。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污泥斗(16)下部设有排泥管道。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不设曝气设施。

说明书 :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焦化废水处理领域常用的A/A/O(A(厌氧)/A(缺氧)/O(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即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多环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含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的难生物降解废水。目前,A(厌氧)/A(缺氧)/0(好氧)工艺是生物法处理焦化废水应用较多的方法,在国内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约占25%,然而多数A/A/0工艺处理后的出水COD仍在200mg/L以上。如能对A/A/O工艺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3] 目前常用A/A/O生化处理工艺平面布置基本结构如图1,厌氧池100用厌氧水解酸化来改变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好氧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降解。
[0004] 缺氧池200(A池)、好氧池300(O池)一般合建,为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单体,A/O生化反应池之后的二沉池400作为固液分离池,将好氧污泥与生化出水分离。焦化废水中所含的部分COD在好氧池300中的好氧条件下进行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好氧污泥经二沉池400沉淀后,除少量外排,其余进入污泥回流井700,通过污泥回流泵组500回流至好氧池300首端;同时,焦化废水中所含的NH3-N在好氧条件下由亚硝化菌转化成NO2-N,再- - -由硝化菌将NO2 转化为NO3,经硝化处理后的含NO3 的混合液通过混合液回流泵组600回流至缺氧池200首端,以进入缺氧池200的焦化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为碳源,在缺氧条件- -
下由兼氧菌利用NO3 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呼吸,分解污水中的COD,同时实现NO3 的反硝化。
[0005] 在实际运行中,A/O生化反应池及后续二沉池的组合工艺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0006] 1、好氧污泥在二沉池400中沉降后进入污泥回流井700,再经污泥回流泵500打回好氧池300首端。一方面由于二沉池400及污泥回流井700的缺氧环境,造成了好氧污泥的活性不高;另一方面好氧污泥停留时间短,好氧池内的生物量和菌种少,污水处理能力低;
[0007] 2、好氧污泥在经污泥回流泵组500泵送回流过程中,絮状结构遭到水泵叶轮破坏,影响处理效果,且大多数污泥泵组扬程超过实际所需,能源浪费严重,污泥回流比只能控制在较低范围;
[0008] 3、反硝化过程中,NO3-回流有两种形式:好氧池混合液直接回流(图1)或二沉池上清液回流(图2)。好氧池混合液直接回流将使好氧污泥进入缺氧环境的缺氧池200,对缺氧池200处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缺氧池200中的缺氧环境也影响好氧污泥的活性,而二沉池上清液回流将使二沉池400处理量大大增加,使二沉池400体积成倍加大,增加投资和占地。不管使用何种回流方式,回流泵组500和回流泵组600的扬程均大大超过实际所需,考虑到回流泵组的能耗,因此硝化液回流比大多控制在4~5倍以下,无法达到较高的总氮脱除率。
[0009] 4、焦化废水水质波动大,普通A/0工艺抗冲击能力弱;
[0010] 5、二沉池400为圆形辐流沉淀池,无法与矩形A/0生化反应池合建,增加占地,增加泵组和管道的复杂程度。
[0011]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水处理微生物停留时间短,回流好氧污泥活性受影响,水处理微生物的生物量和菌种少,污水处理能力低、上述各功能处理区相互分隔效果差,各功能处理区的液体相互混合,相互影响。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以解决水处理微生物停留时间短,回流好氧污泥活性受影响,水处理微生物的生物量和菌种少,污水处理能力低,上述各功能处理区相互分隔效果差的问题。
[0013]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包括:
[0014] 缺氧混合区1;
[0015] 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邻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
[0016] 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连通形成折弯形;
[0017] 第一端墙40,设置在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末端;
[0018] 第一气升泵5,连接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和好氧混合区6,第一气升泵5穿过所述第一端墙40,第一气升泵5的起端51位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内,第一气升泵5的末端53位于好氧混合区6中;好氧混合区6,通过第一端墙40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分隔;
[0019] 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隔墙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分隔,并且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二端墙120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分隔,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设有第一溢流堰2,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第二端墙120的顶端,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
[0020] 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溢流堰60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
[0021] 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连通形成折弯形;
[0022] 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连通形成折弯形,并且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连通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连接形成折弯形。
[0023]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二沉池17,所述二沉池17通过可调出水堰9连接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
[0024]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17包括:二沉池配水区10,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可调出水堰9;
[0025] 所述二沉池17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二端并远离所述可调出水堰9的出水端,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与所述出水端连通。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溢流堰2处的底部高于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在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设置有好氧污泥斗13,在所述好氧污泥斗13处设置有第二气升泵14,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二气升泵14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的第一机械刮泥装置15。
[0028]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出水端的底部高于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的底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有二沉池污泥斗16,所述二沉池污泥斗16靠近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远离所述出水端。
[0029]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的第二机械刮泥装置18。
[0030]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的折弯方向为9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折弯方向为90度;
[0031] 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通过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四开口连通。
[0032]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缺氧混合区1、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所在的区域依次连接成第一矩形,所述好氧混合区6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所在的区域依次连接成第二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所在的区域形成第三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所在的区域形成第四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形成所在的区域第五矩形,所述二沉池17所在的区域形成第六矩形;
[0033] 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第四矩形、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矩形和第二矩形相邻接并公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二矩形和第三矩形相邻接并共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相邻接并共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沿着宽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
[0034] 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三矩形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的宽度的总合,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共用第一长度边,所述第五矩形的第一长度方向的长度等于:第五矩形的第二长度边的长度加上所述第三开口的宽度,所述第五矩形的第二长度为连接成一条直线的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和第三矩形的宽度边;
[0035] 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第四矩形、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连接后仍然形成一个整体的矩形。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中设置淹没式填料,并设置水流推进装置。
[0037]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顶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分隔,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底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连通,所述第一溢流堰2收集的硝化液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的进水相混合,所述硝化液与进水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
[003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升泵5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
[0039]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和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底部设置曝气设施。
[0040]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污泥斗下部和好氧污泥沉淀区污泥斗下部设有排泥管道。
[0041]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不设曝气设施。
[0042] 本发明中,将传统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为折弯形的廊道设置,并且将各功能处理区相互分隔开,一方面增加了缺氧池和好氧池中的液体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折弯形的廊道设置使微生物停留时间长,生长环境适宜,便于驯化筛选出适合焦化废水的高效菌种,提高处理能力;同时,取消了污泥回流泵组和硝化液回流泵组,使用曝气提升回流方式,效果好,能耗低,而且减少了污泥回流泵组和硝化液回流泵组的建设,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建设工序,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降低操作复杂程度。本发明使得各功能处理区既做到相互分隔开,又能进行必要的连接或连通。
[0043] 进而,本发明中,二沉池与好氧混合区、溢流堰配合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好氧污泥和硝化液的回流比,抗冲击能力强。
[0044] 进而,二沉池与生化反应池合建,二沉池所占区域为矩形,不再浪费占地,占地小,工艺管线简单。

附图说明

[0045] 图1为现有的第一种A/A/O生化处理工艺平面布置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0046] 图2为现有的第二种A/A/O生化处理工艺平面布置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0047]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的平面布置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0048]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气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49] 附图标号说明:
[0050] 1、缺氧混合区 2、第一溢流堰 3、缺氧池第一条廊道 4、缺氧池第二条廊道,5、第一气升泵 6、好氧混合区 7、好氧池第一条廊道 8、好氧池第二条廊道 9、可调出水堰 10、二沉池配水区 11、好氧池第三条廊道 12、好氧污泥沉淀区 13、好氧污泥斗 14、第二气升泵 15、第一机械刮泥装置 16、二沉池污泥斗 17、二沉池 18、第二机械刮泥装置 19、二沉池溢流堰
[0051] 40第一端墙 60第二溢流堰 120第二端墙 51起端 53末端 55压缩空气[0052] 厌氧池100 缺氧池200 好氧池300 二沉池400 污泥回流泵组500 混合液回流泵组600 污泥回流井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0054]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为一体式折型廊道焦化废水A/O生化处理及沉淀池,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包括:
[0055] 缺氧混合区1;
[0056] 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邻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与缺氧混合区1例如通过隔墙邻接,或者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与缺氧混合区1间隔或共用一个池壁,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底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可以连通;
[0057] 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连通形成折弯形,本发明中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例如为直线形或直条形;
[0058] 第一端墙40,设置在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末端,如图4所示,第一端墙40将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和好氧混合区6分隔开;
[0059] 第一气升泵5,连接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和好氧混合区6,第一气升泵5穿过所述第一端墙40,第一气升泵5的起端位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内,第一气升泵5的末端位于好氧混合区6中;如图4所示,压缩空气55从起端51带着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内的液体从末端53进入好氧混合区6中;
[0060] 好氧混合区6,通过第一端墙40连接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以实现相互分隔,第一端墙40将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中的液体与好氧混合区6中的液体分隔开;只有通过第一气升泵5,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内的液体才能进入好氧混合区6中。
[0061] 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隔墙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分隔,并且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二端墙120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分隔,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设有第一溢流堰2,用于硝化液溢流,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第二端墙120的顶端,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堰2连接所述缺氧混合区1,好氧混合液在好氧污泥沉淀区12内完成固液分离,好氧污泥沉淀区12内分离好的硝化液通过第一溢流堰2从第二端墙120的顶端流入缺氧混合区1;
[0062] 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溢流堰60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
[0063] 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连通形成折弯形;
[0064] 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连通形成折弯形,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例如为直线形或直条形;并且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的末端连通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连接形成折弯形。
[0065] 好氧污泥沉淀区12沉淀操作所产生的上清液(硝化液)全部溢流至后续缺氧混合区1,沉淀操作所产生的底泥全部回流至之前的好氧混合区6,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与好氧混合区6、第一溢流堰2配合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好氧污泥和硝化液的回流比。好氧污泥沉淀区12仅用于分离硝化液和好氧污泥,由于硝化液是溢流进入后续的生物处理工段,不作为出水外排,因此对沉淀效果要求不高,好氧沉淀区的停留时间可以大大降低,好氧沉淀区内的流速可以大大提高,更适合焦化废水或其它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能提供更好的处理效果,并更节约能耗及占地。
[0066] 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中,混合液中的好氧污泥和硝化液将进行固液分离,硝化液经好氧污泥沉淀区12末端的出水堰(第一溢流堰2)溢流至缺氧池1,与已通过厌氧池的焦化废水在缺氧池1中混合,好氧污泥沉淀至池底,这个过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了好氧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形式,不再设置硝化液回流泵组,硝化液直接溢流至缺氧池中,不仅节省了设备投资,更避免了回流泵的能源浪费问题不再设置传统好氧污泥回流泵组,好氧污泥回流采用易于调节、耗能较少气升泵,并且好氧污泥所需提升距离和提升高度相对于传统回流方式大大降低,可以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好氧污泥的高回流比,提高了污泥停留时间,加大了好氧池内的生物量;可以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硝化液的高回流比,提高了总氮去除率,使用大流量回流硝化液稀释进水浓度,提高了A/O生化反应池的抗冲击能力。
[0067] (好氧池或好氧池各三条廊道的)好氧污泥不进入缺氧池,使缺氧池中生物膜上的兼氧微生物不受干扰;好氧污泥在好氧池之后(即好氧污泥沉淀区污泥斗13)直接通过曝气提升回流至好氧池首端,既为好氧污泥进行了供氧,提高了污泥活性,也避免了泵送过程对污泥絮体的破坏。
[0068] 折弯形的廊道设置使混合液经多次转弯,在整个生化处理及沉淀池中循环流动,微生物停留时间长,生长环境适宜,便于驯化筛选出适合焦化废水的高效菌种,提高处理能力;当然,本发明不局限于一道或两道转弯,可以设置更多的折弯。增加转弯的方式为添加缺氧池和好氧池廊道的个数,此时好氧池最后一条廊道及二沉池的长度会相应增加,生化处理及沉淀池整体仍然为规则矩形整体。这样灵活性大。
[0069] 本发明的一体式折型廊道焦化废水A/O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工艺将提高好氧及兼氧微生物对焦化废水的适应能力,使反应池内微生物容易驯化成为高效菌种,大大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0070]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二沉池17,所述二沉池17通过可调出水堰9连接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二沉池17为平流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
[0071]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17包括:二沉池配水区10,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可调出水堰9;所述二沉池17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沉池17的第二端并远离所述可调出水堰9的出水端,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本发明改进二沉池进水方式,在好氧池廊道靠近末端的折型转弯处,设置可调出水堰9,使部分混合液通过可调出水堰9进入二沉池17,二沉池17形式为矩形平流沉淀池或矩形斜板沉淀池,二沉池长度与整个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宽度相同,与生化处理及沉淀池合建为一体式规则矩形整体,二沉池首端上部设置配水设施,首端底部设置污泥斗,二沉池底部污泥经机械排泥设施收集至泥斗内,外排至污泥浓缩池,在二沉池末端经出二沉池溢流堰19收集出水并进入废水处理后续工段或外排。
[0072]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出水端的底部高于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的底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设有二沉池污泥斗16,所述二沉池污泥斗16靠近所述二沉池配水区10,远离所述出水端,二沉池17的池底坡度和二沉池污泥斗便于收集和处理二沉池中沉积的污泥。
[0073]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沉池17的池底的第二机械刮泥装置18,用于在池底收集污泥。上清液经溢流堰19收集后去后续深度处理工段或外排。
[0074]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设置坡度,所述坡度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溢流堰2处的底部高于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在与所述好氧混合区6相邻处的底部设置有好氧污泥斗13,,便于污泥的沉淀和储存;在所述好氧污泥斗13处设置有若干第二气升泵14,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所述第二气升泵14连接所述好氧混合区6。第二气升泵14不仅可以提升好氧污泥的液位,还可以产生搅拌和预曝气的作用。第二气升泵14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通过调节进气量调整液位提升高度,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台数调整提升回流污泥量。
[0075] 进一步的,所述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池底的第一机械刮泥装置15。好氧混合液在好氧污泥沉淀区12内完成固液分离,第一机械刮泥装置15,将池底好氧污泥刮至污泥斗13,便于池底污泥的自动收集。
[0076]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的折弯方向为18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的折弯方向为90度,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折弯方向为90度;这种折弯方式折弯的角度大,占地规矩。
[0077] 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与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通过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与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通过第四开口连通。这种连通方式,结构简单、流量大。
[0078]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所述缺氧混合区1、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所在的区域依次连接成第一矩形,所述好氧混合区6与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所在的区域依次连接成第二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所在的区域形成第三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所在的区域形成第四矩形,所述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形成所在的区域第五矩形,所述二沉池17所在的区域形成第六矩形;
[0079] 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第四矩形、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矩形和第二矩形相邻接并公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二矩形和第三矩形相邻接并共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相邻接并共用一个长度边,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沿着宽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
[0080] 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三矩形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和第四矩形的宽度的总合,所述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共用第一长度边,所述第五矩形的第一长度方向的长度等于:第五矩形的第二长度边的长度加上所述第三开口的宽度,所述第五矩形的第二长度为连接成一条直线的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和第三矩形的宽度边;
[0081] 所述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第四矩形、第五矩形和第六矩形连接后仍然形成一个整体的矩形。
[0082] 本发明将各廊道、各处理池设置为矩形,并连接形成规则的整体,进行整体建设,整体使用,整体循环,不浪费占地。
[0083]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与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中设置淹没式填料,并设置水流推进装置。缺氧池此两条廊道内设置淹没式生物膜填料,供反硝化菌附着生长,为防止在廊道内产生短流现象,廊道底部设置水流推进装置,水流推进装置例如为水力推进器。
[0084]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顶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间隔分开,所述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的底部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连通,所述第一溢流堰2收集的硝化液与所述缺氧混合区1的进水相混合,所述硝化液与进水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这样,能够充分在缺氧混合区1中混合硝化液与已通过厌氧池的焦化废水。
[008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升泵5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通过调整阀门来调节提升的液位高度和提升的混合液量。
[0086]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和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底部设置曝气设施,以供应好氧生化反应需要。
[0087] 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污泥斗16内设有排泥管道,用于排出沉淀的污泥。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污泥斗13内设有排泥管道,用于排出多余的生物污泥。
[0088]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污泥沉淀区12不设曝气设施,以便于好氧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0089] 本发明的一个生化反应周期如下:
[0090] 进水为经过厌氧池的焦化废水,与通过溢流堰2收集并溢流至缺氧混合区1的硝化液进行混合,混合方式例如为水力搅拌或机械搅拌。混合液进入缺氧池第一条廊道3,在末端回转后进入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缺氧池此两条廊道内设置淹没式生物膜填料,供反硝化菌附着生长,为防止在廊道内产生短流现象,廊道底部设置水力推进器。
[0091] 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末端设置端墙40,端墙40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缺氧池出水气升泵(第一气升泵5),将缺氧池反硝化出水提升至好氧混合区6,第一气升泵5不仅可以提升缺氧池(缺氧池第二条廊道4)出水的液位,还可以产生搅拌和预曝气的作用。第一气升泵5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通过调节进气量调整液位提升高度,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台数调整提升水量。
[0092] 在好氧混合区6中,缺氧池反硝化出水与好氧池回流好氧污泥(来自好氧污泥沉淀区12)充分混合并提升液位,经第二溢流堰60溢流至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在末端回转后进入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在廊道8的末端,少量好氧混合液经可调出水堰9进入二沉池配水区10,其它好氧混合液转弯进入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好氧池第一条廊道7、好氧池第二条廊道8和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均在池底设置曝气系统以供应好氧生化反应需要。
[0093] 好氧混合液在好氧池第三条廊道11末端转弯进入好氧污泥沉淀区12,污泥沉淀区12不设曝气设施,好氧混合液在此区域完成固液分离。好氧污泥沉淀区12池底设置好氧污泥斗13,沉淀区设置第一机械刮泥装置15,将池底好氧污泥刮至污泥斗13,污泥斗13底部设置好氧污泥气升泵(即第二气升泵14),第二气升泵14不仅可以提升好氧污泥的液位,还可以产生搅拌和预曝气的作用。第二气升泵14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阀门,通过调节进气量调整液位提升高度,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台数调整提升污泥量。
[0094] 好氧污泥除回流量之外,其余外排至污泥浓缩池(也可不外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第一气升泵5和第二气升泵14共同作用,完成好氧污泥与缺氧池反硝化出水的充分搅拌及预曝气,这两种气升泵满足将缺氧混合液及回流好氧污泥提升及混合要求,气升泵提供的能量保证混合液在整个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沉淀池中以一定流速循环流动。同时,通过第一气升泵5和第二气升泵14的压缩空气流量,可以完成对好氧污泥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的自由调节,因此,可以实现较大的好氧污泥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
[0095] 好氧污泥沉淀区12的上清液经第一溢流堰2收集后溢流进入缺氧混合区1,与经过厌氧池的焦化废水进水混合,到此完成整个生化反应的一个周期。二沉池配水区10中的好氧混合液均匀进入二沉池17中,在二沉池内完成固液分离。二沉池17为平流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池底设第二机械刮泥装置18将污泥刮向泥斗,上清液经二沉池溢流堰19收集后去后续深度处理工段或外排。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