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025661.X

文献号 : CN1037050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许进桂

申请人 : 许进桂

摘要 :

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包括茶碗以及位于茶碗正下方的容器,该茶碗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茶碗内设有堵住出液口的球阀,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容器口,该容器口上设有可拆卸的支撑座,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开设有茶水通过的入液口,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固设有可顶开球阀的顶杆,所述球阀堵住出液口时球阀的底部位于出液口内。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所述茶碗可以和传统的茶碗一样用于手工泡茶,该茶碗单独使用时,球阀会堵住出液口,茶水不会从出液口流出。当泡茶者感觉手工泡茶易烫手时,可将开水沏入茶碗内,经过合适的时间后再将茶碗放置于支撑座上,此时顶杆即可将球阀顶开,茶水就从出液口经过入液口流入容器内。

权利要求 :

1.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包括茶碗,该茶碗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茶碗内设有堵住出液口的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茶碗正下方的容器,该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容器口,该容器口上设有可拆卸的支撑座,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开设有茶水通过的入液口,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固设有可顶开球阀的顶杆,所述球阀堵住出液口时球阀的底部位于出液口内;

所述茶碗内设有与其底部相适配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环形的滤网座以及设于滤网座上的过滤网,所述滤网座放置于茶碗内的底部,该滤网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茶碗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槽对应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过滤网的顶面设有方便拿取的提耳,所述过滤网的底面设有四根均布在一圆周上的支撑柱,该四根支撑柱围成一导向空间,所述球阀可在导向空间内上、下运动;所述容器为茶壶。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设于底座顶面上的凸环以及围设于凸环顶部的支撑沿,所述容器口上设有用于支撑支撑沿的环形凸耳。

3.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外侧壁上设有两卡部,所述环形凸耳上设有与两卡部对应配合的两切口。

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卡部对称地设置,所述两切口也对称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三个所述的入液口,所述顶杆设于底座的顶面中部,所述出液口设于茶碗的底部中部。

说明书 :

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具,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泡茶方便的茶具。

背景技术

[0002]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著名的一种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
[0003] 原始的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入茶碗中,往茶碗中沏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用手提起茶碗并用手指顶住茶碗盖,然后再将茶水倒入公道杯或茶海中。此种泡茶方法往往会由于茶碗太烫而将泡茶者的手烫伤,甚至会出现手烫伤后茶碗脱手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泡茶的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0004] 目前,公开号为CN20215443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其包括壶体和底座,壶体架设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由高至低的出液通道,壶体底部设有与出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该壶体内设有将出液口罩于其内的过滤网,所述出液口内设有其底部伸出壶体底部外,并活动密封于出液口的活动球阀,所述底座内设有设有可顶起活动球阀是出液口导通,且其控制端伸至底座外的控制杆。
[0005] 上述公开的一种自动泡茶装置在泡茶时,按下控制杆时活动球阀就可被顶起,此时茶水从出液口通过出液通道流出。该泡茶装置虽然操作简单,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所述壶体无法和传统的茶碗一样单独取出泡茶,当把壶体当作传统的茶碗使用时,活动球阀就会被顶起,当开水一沏入时,茶水就从出液口流出,达不到泡茶的目的。因此,该壶体的使用范围受限,只有配合底座使用才有较好的使用效果。2、该泡茶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造价成本较高,无法被广大的喝茶爱好者所接受。再者,底座上的出液通道存在卫生死角、不易清洗,随着长期使用出液通道内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茶具在泡茶时易烫手的问题,同时也克服现有茶具的使用范围受限、成本较高以及使用不卫生等问题。
[0007]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包括茶碗以及位于茶碗正下方的容器,该茶碗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茶碗内设有堵住出液口的球阀,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容器口,该容器口上设有可拆卸的支撑座,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开设有茶水通过的入液口,该支撑座的顶面上固设有可顶开球阀的顶杆,所述球阀堵住出液口时球阀的底部位于出液口内。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设于底座顶面上的凸环以及围设于凸环顶部的支撑沿,所述容器口上设有用于支撑支撑沿的环形凸耳。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凸环的外侧壁上设有两卡部,所述环形凸耳上设有与两卡部对应配合的两切口。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两卡部对称地设置,所述两切口也对称地设置。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三个所述的入液口,所述顶杆设于底座的顶面中部,所述出液口设于茶碗的底部中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茶碗内设有与其底部相适配的过滤组件。
[0014]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环形的滤网座以及设于滤网座上的过滤网,所述滤网座放置于茶碗内的底部,该滤网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茶碗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槽对应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过滤网的顶面设有方便拿取的提耳,所述过滤网的底面设有四根均布在一圆周上的支撑柱,该四根支撑柱围成一导向空间。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为茶壶。
[0016]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7] 1、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所述茶碗可以和传统的茶碗一样用于手工泡茶,该茶碗单独使用时,球阀会堵住出液口,茶水不会从出液口流出。当泡茶者感觉手工泡茶易烫手时,可将开水沏入茶碗内,经过合适的时间后再将茶碗放置于支撑座上,此时顶杆即可将球阀顶开,茶水就从出液口经过入液口流入容器内。本发明使用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手工泡茶时出现易烫手的问题,而且泡茶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单独使用茶碗进行泡茶,保留历史悠久的泡茶文化,本发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实用性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0018] 2、本发明清洗方便,不存在卫生死角,所述茶碗和容器可单独分开进行清洗。所述支撑座安装于容器口时,将两卡部对准两切口,然后旋转两卡部,使得两卡部和两切口错开,此时支撑座就固定于容器口上,倒茶时支撑座也不需要拿出,当支撑座需要清洗时,旋转支撑座使得两卡部对准两切口,此时即可将支撑座取出清洗。所述过滤组件需要清洗时,只需将其从茶碗内部取出即可。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支撑座的俯视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茶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包括茶碗1以及位于茶碗1正下方的容器2,该容器2为茶壶,所述茶碗1的底部中部开设有出液口11,该茶碗1内设有堵住出液口11的球阀3。所述容器2的顶部开设有容器口21,该容器口21上设有可拆卸的支撑座4,该支撑座4由钢材料制成,该支撑座4用于支撑茶碗1且其顶面上开设有茶水通过的入液口41,该支撑座4的顶面上固设有可顶开球阀3的顶杆5,所述球阀3堵住出液口11时球阀的3底部位于出液口11内。
[0023]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支撑座4包括底座42、设于底座42顶面上的凸环43以及围设于凸环43顶部的支撑沿44,所述容器口21上设有用于支撑支撑沿44的环形凸耳22。所述凸环43的外侧壁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卡部431,所述环形凸耳22上设有两对称设置且与两卡部431对应配合的两切口221。所述底座42的顶面设有三个所述的入液口41,所述顶杆5设于底座42的顶面中部。
[0024] 参照图1。所述茶碗1内设有与其底部相适配的过滤组件6,该过滤组件6包括环形的滤网座61以及设于滤网座61上的过滤网62,该过滤网62位于出液口11的上方。所述滤网座61放置于茶碗1内的底部,该滤网座6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611,所述茶碗1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槽611对应的第二密封槽12,所述第一密封槽611和第二密封槽12之间设有密封环(图中未示出),所述过滤网62的顶面设有方便拿取的提耳63,所述过滤网62的底面设有四根均布在一圆周上的支撑柱64,该四根支撑柱64围成一导向空间65,所述球阀可在导向空间65内上、下运动。
[0025]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如下:所述茶碗1可以和传统的茶碗一样用于手工泡茶,该茶碗1单独使用时,球阀3会堵住出液口11,茶水不会从出液口11流出。当泡茶者感觉手工泡茶易烫手时,可将开水沏入茶碗1内,经过合适的时间后再将茶碗1放置于底座42上,此时顶杆5即可将球阀3顶开,茶水就从出液口11经过入液口41流入容器2内,容器2的茶水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到不同的茶杯中。
[0026] 另外,所述容器2也可以为茶海、公道杯或者其他合适的容器。
[0027]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