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015308.3

文献号 : CN1037189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宰学明郝振萍宰予金亭

申请人 : 金陵科技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特色林果育苗新技术,适用于引种滨梅的育苗,育苗方法包括挖沟→断根→根蘖苗管理→分根、炼苗→移栽归圃。按此方法培育滨梅苗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归圃,省工省时,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收效高,是一种先进的滨梅育苗技术。

权利要求 :

1.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①挖沟:3月下旬-4月上旬,于3年生的滨梅树冠周围挖环行沟,环行沟距母树主干

1.2m,沟深40cm,沟宽30cm;

②断根:挖环行沟过程中,切断直径0.5–1cm的滨梅侧根,主根及直径大于1cm的侧根不动,用快刀将断根的切口削平,施入部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后,用①中挖环行沟的土,将沟填平,浇透水;

③根蘖苗管理:5-6月份,断根伤口及其附近陆续萌发根蘖苗,当苗高10-20cm时进行间苗,每丛选留2-3株健苗,其余从基部剪除;每隔30d,除草、松土1次,并喷洒多菌灵

1000ppm药液防治病虫害,干旱时还需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④分根炼苗和移栽归圃:根蘖苗生长30d后进行分根炼苗,分根时根据主干的个数与位置分配相应的根系,根部新伤口处醮上活性炭后移盆炼苗,分根炼苗时,接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市售的Glomus mosseae菌剂,炼苗基质为2份体积的草炭和1份体积的熟土混合物,每盆接种20g,接种盆的盆径为13cm,盆高13cm,炼苗在温室内进行,温度维持在22~

25℃,开始3周内中午以遮阳网遮光,3周后全天见光,每1周喷1次营养液,控制水量,以叶片不失水为准,炼苗5周后移栽归圃,归圃前1周将苗盆露天摆放。

说明书 :

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

一、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二、背景技术
[0002] 滨梅(Prunus maritima)系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多年生特色林果,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滨梅集鲜果、医药和观赏价值于一身,具有耐盐、耐旱、耐贫瘠等多种抗性,具有相当高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适合大面积引种推广。国内已经引种成功,但繁殖体供应的瓶颈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我国的推广栽培。以南京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工程苗繁育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成本过高、组培苗野外定植的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扦插是滨梅苗快繁的另一手段,但普通扦插方法不易生根,且管理技术要求很高,效率低。引种实践显示,滨梅具有较强的根蘖更新能力,滩涂盐土上3年生实生苗的根蘖率为2.45~2.87,分株移栽成活率为93~98%。因此通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根蘖育苗技术进行规模化繁育无疑是一种高效低廉的种苗选择方式。三、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组培、扦插育苗过程中的高成本、低成活率、苗期管理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滨梅根蘖育苗方法。
[0004]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针对滨梅组培、扦插育苗过程中的高成本、低成活率、苗期管理复杂等问题,发明了“挖沟→断根→根蘖苗管理→分根炼苗和移栽归圃”的滨梅根蘖育苗方法。在滨梅根蘖育苗过程中解决了高成本、苗期管理复杂、成活率低等难题,完善了水分和营养(特别是氮、磷元素)供给条件,强化了滨梅根蘖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与复壮,显著提高了其移栽成活率,为特色林果滨梅苗的栽培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0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6] 滨梅根蘖育苗繁殖系数高,成活率高,成本低且能保持亲本性状,省工省时。滨梅在组培或者扦插繁育过程中,常出现的典型问题是:苗期管理复杂、成本高和低成活率。使用本发明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显著提高成活率,且苗的抗逆性强。本发明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下列几点:①断根前处理方法②断根方法③苗期管理方法。使用本发明滨梅根蘖苗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野外移栽成活率可达98%以上,真正实现滨梅苗无性快繁的优势,为其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保障。四、具体实施方式
[0007] ①挖沟:3月下旬-4月上旬,于3年生的滨梅树冠周围挖环行沟,环行沟距母树主干1.2m,沟深40cm,沟宽30cm。
[0008] ②断根:挖环行沟过程中,切断直径0.5–1cm的滨梅侧根,直径大于1cm的侧根及主根不动;用快刀将断根的切口削平,施入部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后,用原土(①中挖环行沟的土)将沟填平,浇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