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697977.9

文献号 : CN1037236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宋瑞辉

申请人 : 苏州中州安勃起重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葫芦,它包括行走于工字钢上的行走小车、固定于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侧面的卷筒、固定于行走小车侧面用于驱动卷筒卷绕的第一电机、设于行走小车下方的动滑轮、固定于动滑轮底部的吊钩,所述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绳头固定部、静滑轮组件,所述电动葫芦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绳头固定部上、另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筒上且穿过所述动滑轮和静滑轮组件的缆绳。本发明电动葫芦,一方面将卷筒、第一电机固定于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侧面,节约了起吊空间,增加了其起吊高度;另一方面利用动滑轮将缆绳连接于绳头固定部和卷筒上,减小了卷筒的承受重量,减少第一电机的输出功率,节约能源。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动葫芦,安装于工字钢(9)上用于起吊重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行走于工字钢(9)上的行走小车(1)、固定于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侧面的卷筒(2)、固定于行走小车(1)侧面用于驱动卷筒卷绕的第一电机(3)、设于行走小车(1)下方的动滑轮(4)、固定于动滑轮(4)底部的吊钩(5),所述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绳头固定部(6)、静滑轮组件(7),所述电动葫芦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绳头固定部(6)上、另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筒(2)上且穿过所述动滑轮(4)和静滑轮组件(7)的缆绳(8);所述行走小车(1)包括对称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四根支撑柱(11)、设于支撑柱(11)下部与工字钢宽度方向相平行用于调节行走小车(1)宽度的调节柱(12)、设于支撑柱(11)上部与工字钢长度方向相平行分别用于安装绳头固定部(6)和静滑轮组件(7)的横杆(13)、设于支撑柱(11)中部内侧的主动轮(14)、固定于支撑柱(11)上且与主动轮(14)相啮合的第二电机(15)、分别设于四根支撑柱内侧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从动轮(16),所述从动轮(16)侧面设有将所述行走小车(1)安装于工字钢(9)上的柱形凸起(161),所述从动轮(16)至少有一个与主动轮(1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1)还包括沿工字钢宽度方向可转动穿设于支撑柱(11)中部的连接杆(141);所述主动轮(14)为两个,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41)上。

说明书 :

一种电动葫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于天车、龙门吊之上,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起重量可达80吨,起升高度达30米。电动葫芦一般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制动器或减速箱、卷筒或链轮、钢丝绳、吊钩装置等部件组成。
[0003] 申请号为201210531384.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包括电机、减速器、电机制动器、机架、卷筒、电磁制动器。该电动葫芦的卷筒轴通过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轴相连,而吊钩直接卷绕在卷筒上,因而它在起吊重物时,卷筒承受的作用力较大,需要输出功率较大的电机。
[0004] 申请号为201210329474.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包含有吊架,吊架的底部横向设置有一防护板,吊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减速箱和电机,电机的转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相连,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链轮,链轮上绕有链条,链条一端置于集链盒,该集链盒连接于吊架上,链条另一端与吊钩架相连,吊钩架的底部设置有一吊钩。吊架顶部通过超载限制器与行走于轨道上的行走小车相连,使得电动葫芦整体位于轨道下方,占用了起吊空间,减小了其起吊高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卷筒承受的作用力且增加起吊空间的电动葫芦。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葫芦,安装于工字钢上用于起吊重物,它包括行走于工字钢上的行走小车、固定于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侧面的卷筒、固定于行走小车侧面用于驱动卷筒卷绕的第一电机、设于行走小车下方的动滑轮、固定于动滑轮底部的吊钩,所述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绳头固定部、静滑轮组件,所述电动葫芦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绳头固定部上、另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筒上且穿过所述动滑轮和静滑轮组件的缆绳。
[0007] 优化地,所述行走小车包括对称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四根支撑柱、设于支撑柱下部与工字钢宽度方向相平行用于调节行走小车宽度的调节柱、设于支撑柱上部与工字钢长度方向相平行分别用于安装绳头固定部和静滑轮组件的横杆、设于支撑柱中部内侧的主动轮、固定于支撑柱上且与主动轮相啮合的第二电机、分别设于四根支撑柱内侧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侧面设有将所述行走小车安装于工字钢上的柱形凸起,所述从动轮至少有一个与主动轮相啮合。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小车还包括沿工字钢宽度方向可转动穿设于支撑柱中部的连接杆;所述主动轮为两个,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
[0009]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电动葫芦,一方面将卷筒、第一电机固定于行走小车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侧面,节约了起吊空间,增加了其起吊高度;另一方面利用动滑轮将缆绳连接于绳头固定部和卷筒上,减小了卷筒的承受重量,减少第一电机的输出功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1为本发明电动葫芦的主视图;
[0011] 附图2为本发明电动葫芦的左视图;
[0012] 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
[0013] 附图4为附图2的B-B剖视图;
[0014] 其中,1、行走小车;11、支撑柱;12、调节柱;13、横杆;14、主动轮;141、连接杆;15、第二电机;16、动轮;161、柱形凸起;2、卷筒;3、第一电机;4、动滑轮;5、吊钩;6、绳头固定部;7、静滑轮组件;8、缆绳;9、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至2所示,a方向为工字钢9的长度方向,b方向为工字钢9的宽度方向。以此为参照,如图1至2所示的电动葫芦,主要包括行走小车1、卷筒2、第一电机3、动滑轮4、吊钩5、缆绳8。其中行走小车1安装于工字钢9上并在工字钢9行走;卷筒2用于卷绕缆绳8,固定于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侧面;第一电机3也固定于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侧面,用于向卷筒2提供动力;动滑轮4设于行走小车1下方并在底部固定有吊钩5。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绳头固定部6、静滑轮组件7,缆绳8一端固定于绳头固定部6上,另一端卷绕于卷筒2上且穿过动滑轮4和静滑轮组件7。将卷筒2、第一电机3安装于行走小车1的侧面,有利于增加行走小车1下面的起吊空间,增加了电动葫芦的起吊高度;利用动滑轮4将缆绳8连接于绳头固定部6和卷筒3上,使得卷筒2承受的重量减少一半,可以有效减小第一电机3的输出功率,或者能够将电动葫芦的最大起吊重量提高一倍;而且绳头固定部6和静滑轮组件7分别设于行走小车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两侧,使得电动葫芦在起吊重物时保持平衡。
[001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4所示,行走小车1主要包括支撑柱11、主动轮14、第二电机15、从动轮16。
[0018] 其中,支撑柱11为四根,对称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截面围绕成矩形;与工字钢宽度方向相平行的两根支撑柱11间设有调节柱12,与工字钢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两根支撑柱11间设有横杆13;调节柱12位于支撑柱11下部,用于调节工字钢宽度方向的支撑柱11间的距离,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工字钢;横杆13位于支撑柱11上部,分别用于安装绳头固定部6、静滑轮组件7。
[0019] 从动轮16有四个,分别安装于支撑柱11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的内侧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动轮16的相对侧面设有柱形凸起161,用于在工字钢9上行走并承载电动葫芦的重量。
[0020] 主动轮1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其设于支撑柱11中部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从动轮16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4优选为两个并固定于一连接杆141上,该连接杆141可转动穿设于支撑柱11中部且与工字钢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电机15固定于支撑柱11上且与其中一个主动轮14相啮合。当第二电机15工作时,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主动轮14同步转动,进而利用连接杆141带动另一个主动轮14同步转动,保持两个主动轮14同步转动,使得四个从动轮16也同步转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电动葫芦承重时主动轮14与从动轮16的不同步转动造成的跑斜现象。
[0021]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