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459830.7

文献号 : CN1037505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罗光杰唐毅李贵川

申请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设置各个工艺参数的初始值,工艺参数包括送丝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开松辊的线速度与喂入辊的线速度的比值、喂入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送丝辊的线速度与开松辊的线速度的比值、空气喷嘴的压力、开松辊的辊压力、喂入辊的辊压力、稳定辊的辊压力;二、根据按以上工艺参数生产出来的滤棒的检测结果对上述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进行精调。使用上述方法,可以使滤棒吸阻的制程能力指数大于1.33,确保滤棒质量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置各个工艺参数的初始值,所述工艺参数包括送丝辊(1)的线速度(v1)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开松辊(2)的线速度(v2)与喂入辊(3)的线速度(v3)的比值、喂入辊(3)的线速度(v3)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送丝辊(1)的线速度(v1)与开松辊(2)的线速度(v2)的比值、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开松辊(2)的辊压力(p2)、喂入辊(3)的辊压力(p3)、稳定辊(4)的辊压力(p4);

二、根据按以上工艺参数生产出来的滤棒的检测结果对上述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进行精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所述稳定辊(4)的辊压力(p4)和所述喂入辊(3)的线速度(v3),使滤棒吸阻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在±50pa范围内,滤棒重量的标准偏差小于0.070mg;

2)调整所述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和所述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使丝束带在送丝器漏斗(5)内处于蓬松状态;

3)调整所述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当丝束开松过度,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时,减小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当丝束开松不足,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时,增加开松辊(2)的线速度(v2);

4)调整所述开松辊(2)的辊压力(p2)和所述喂入辊(3)的辊压力(p3),保证丝束开松展幅在225±25mm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辊(1)的线速度(v1)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范围为1.003~1.090;所述开松辊(2)的线速度(v2)与喂入辊(3)的线速度(v3)的比值范围为1.35~1.45;所述喂入辊(3)的线速度(v3)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根据各种丝束的特性而定;所述送丝辊(1)的线速度(v1)与开松辊(2)的线速度(v2)的比值范围为0.600~0.630;所述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的范围为0.03~0.08Mpa;所述开松辊(2)的辊压力(p2)的范围为0.19~0.21Mpa;所述喂入辊(3)的辊压力(p3)与所述开松辊(2)的辊压力(p2)相等;所述稳定辊(4)的辊压力(p4)的范围为0.07~0.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增加时所述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相应减小;所述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减小时所述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相应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开松过度时,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有以下三种情况:ⅰ)单个滤棒重量比标准值小0.010mg以上;

ⅱ)滤棒重量标准偏差≧0.080mg;

ⅲ)成型后滤棒纵向撕开后丝束透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开松不足时,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有以下三种情况:Ⅰ)单个滤棒重量比标准值大0.010mg以上;

Ⅱ)滤棒重量标准偏差在0.070mg~0.080mg之间;

Ⅲ)成型后滤棒纵向撕开后丝束有颗粒状。

说明书 :

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滤棒吸阻稳定性是影响烟支吸阻稳定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有的滤棒成型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效率高等许多优点,但滤棒生产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影响滤棒吸阻质量的因素是繁多和复杂的。由于丝束来料的差异性(各厂商生产的醋纤丝束的单丝旦数、总旦数、卷曲数有所不同)和丝束张力的变化(生产过程中丝束高度发生变化)的影响,滤棒成型机的工艺参数和相互之间匹配关系难以确定,从而导致滤棒吸阻的制程能力指数较低,滤棒的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滤棒吸阻的制程能力指数、确保滤棒的质量稳定性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一、设置各个工艺参数的初始值,工艺参数包括送丝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开松辊的线速度与喂入辊的线速度的比值、喂入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送丝辊的线速度与开松辊的线速度的比值、空气喷嘴的压力、开松辊的辊压力、喂入辊的辊压力、稳定辊的辊压力;
[0006] 二、根据按以上工艺参数生产出来的滤棒的检测结果对上述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进行精调。
[0007] 优选的,送丝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范围为1.003~1.090;开松辊的线速度(v与喂入辊的线速度的比值范围为1.35~1.45;喂入辊的线速度与丝束生产速度的比值根据各种丝束的特性而定;送丝辊的线速度与开松辊的线速度的比值范围为0.600~0.630;空气喷嘴的压力的范围为0.03~0.08Mpa;开松辊的辊压力的范围为0.19~0.21Mpa;喂入辊的辊压力与开松辊的辊压力相等;稳定辊的辊压力的范围为0.07~0.10Mpa。
[0008] 优选的,步骤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调整稳定辊的辊压力和喂入辊的线速度;
[0010] 2)调整送丝辊的线速度和空气喷嘴的压力;
[0011] 3)调整开松辊的线速度;
[0012] 4)调整开松辊的辊压力和喂入辊的辊压力。
[0013] 更进一步的优选,步骤1)使滤棒吸阻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在±50pa范围内,滤棒重量的标准偏差小于0.070mg。
[0014] 更进一步的优选,步骤2)使丝束带在送丝器漏斗内处于蓬松状态。
[0015] 更进一步的优选,步骤2)中送丝辊的线速度增加时空气喷嘴的压力相应减小;送丝辊的线速度减小时空气喷嘴的压力相应增加。
[0016] 更进一步的优选,步骤4)中保证丝束开松展幅在225±25mm内。
[0017] 更进一步的优选,步骤3)中当丝束开松过度时,减小开松辊的线速度,当丝束开松不足时,增加开松辊的线速度。
[0018] 其中,丝束开松过度时,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有以下三种情况:
[0019] i)单个滤棒重量比标准值小0.010mg以上;
[0020] ii)滤棒重量标准偏差≥0.080mg;
[0021] iii)成型后滤棒纵向撕开后丝束透明。
[0022] 其中,丝束开松不足时,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70pa,有以下三种情况:
[0023] I)单个滤棒重量比标准值大0.010mg以上;
[0024] II)滤棒重量标准偏差在0.070mg~0.080mg之间;
[0025] III)成型后滤棒纵向撕开后丝束有颗粒状。
[0026] 使用上述方法,可以使滤棒吸阻的制程能力指数大于1.33,确保滤棒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适用的滤棒成型机的示意图。
[0028] 图2为图1所示的滤棒成型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的正交实验中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的影响的正交最佳解。
[0030] 图4为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的正交实验中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于滤棒吸阻平均值的影响的正交最佳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适用的滤棒成型机如图1所示。该滤棒成型机的工艺流程如下:丝束依次通过一级气流开松器6、二级气流开松器7、稳定辊4、喂入辊3、开松辊2开松后,再通过增塑剂施加器8施加增塑剂,将施加过增塑剂的丝束通过送丝辊1和送丝器漏斗5收拢,用成型纸包裹形成圆筒状滤条,滤条在刀头部分被分切成一定长度的滤棒,滤棒通过装盘机收集整理,分装入小盒。如图2所示,其中送丝器漏斗5上设有可调节压力的空气喷嘴51,该空气喷嘴51的压力为p1。上述丝束生产速度为v0,送丝辊1的线速度为v1,开松辊2的线速度为v2,喂入辊3的线速度为v3,开松辊2的辊压力为p2,喂入辊3上、下两辊间的压紧力为辊压力p3,开松辊2上、下两辊间的压紧力为辊压力p2。
[0032] 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采用下述实验验证。
[0033] 实验材料为3.0Y/35000丝束(珠海醋酸纤维公司)、3.3Y/39000(德国醋酸纤维公司)、3.3Y/39000(昆明醋酸纤维公司);实验设备为KDF-2型滤棒成形机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KC综合测试台(OMI三功能综合测试台,美国KC公司生产制造)。
[0034] 1、确定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对滤棒吸阻质量的影响。
[0035] 将单种规格的醋纤丝束分别抬上滤棒成型机运行,观察丝束的开松状况,不断调试工艺参数,待运行稳定后,分别固定以下6个条件中的5个条件:v3∶v0、v1∶v0、v2∶v3、p1、p2(p2=p3)和p4,在适宜的范围内只让一个条件变化,每组取30支滤棒,待平衡水分后,分别测试其吸阻、重量等指标,并统计其平均值、标准偏差。
[0036] 将所测试的数据与所对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统计整理,结果如下。
[0037] 喂入辊3的线速度v3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1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珠纤3.0Y/35000,机速度为3084支/分,v1∶v0=1.101,v2∶v3=
1.5∶1,p1=0.05Mpa,p2=p3=0.22Mpa,p4=0.08Mpa。由于丝束生产速度v0保持不变,故v3∶v0增大,说明喂入辊3的线速度v3增大。如表1所示,随着喂入辊3的线速度v3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和滤棒重量平均值在显著的增加。当喂入辊3的线速度v3增大到一定值时,吸阻标准偏差和重量标准偏差都会增加。
[0038] 表1v3∶v0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39]
[0040] 开松辊2的线速度v2与喂入辊3的线速度v3的比值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2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珠纤3.0Y/35000,机速度3084支/分,v1∶v0=1.101,v3∶v0=1.182∶1,p1=0.1Mpa,p2=p3=0.22Mpa,p4=0.08Mpa。如表2所示,随着v2∶v3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和滤棒重量平均值增加都并不明显。而滤棒吸阻的稳定性也呈现不规律的变化。
[0041] 表2v2∶v3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42]
[0043] 送丝辊1的线速度v1与丝束生产速度v0的比值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3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德纤3.3Y/39000,机速度为3085支/分,v2∶v3=1.65,v3∶v0=
1.12∶1,p1=0.05Mpa,p2=p3=0.2Mpa,p4=0.08Mpa。由于丝束生产速度v0保持不变,故v1∶v0增大,说明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增大。如表3所示,随着送丝辊1的线速度v1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和滤棒重量平均值增加都并不明显。而随着送丝辊1的线速度v1的增大,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和滤棒重量的标准偏差都出先减小后又增大。这说明,随着送丝辊1的线速度v1的增大,滤棒吸阻的稳定性则出现“拐点”。
[0044] 表3v1∶v0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45]
[0046] 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4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珠纤3.0Y/35000,机速度3050支/分,v1∶v0=1.021,v2∶v3=1.450,v3∶v0=1.160,p2=p3=0.20Mpa,p4=0.08Mpa。如表4所示,随着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并没用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滤棒吸阻标准偏差和重量标准偏差则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0047] 表4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48]
[0049] 开松辊2的辊压力p2与喂入辊3的辊压力p3相等,p2和p3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5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珠纤3.0Y/35000,机速度为3000支/分,v1∶v0=1.041,v2∶v3=1.417,v3∶v0=1.146∶1,p1=0.05Mpa;p4=0.09Mpa。如表5所示,随着p2和p3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在增加,但增加效果并不显著。
[0050] 表5p2和p3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51]
[0052] 稳定辊4的辊压力p4对滤棒吸阻的影响如表6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珠纤3.0Y/35000,机速度3000支/分,v1∶v0=1.041,v2∶v3=1.417,v3∶v0=1.146∶1,p1=0.05Mpa,p2=p3=0.22Mpa。如表6所示,随着稳定辊4的辊压力p4的增大,滤棒吸阻平均值和重量平均值都在显著减小,滤棒吸阻标准偏差和重量标准偏差也在显著减小。
[0053] 表6稳定辊4的辊压力p4对滤棒吸阻的影响
[0054]
[0055] 2、确认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匹配性对滤棒吸阻质量的影响。
[0056] 本实验采用L27(313)正交试验法开展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滤棒吸阻质量的影响试验。其中六因素三水平如表7所示,L27(313)正交试验设计表如表8所示。按照表7和表8所示进行各参数的设置。每组取30支滤棒为样本,参数设置完毕后,待其运行一段时间稳定后,取出平衡水分后,测试其吸阻指标,并统计其平均值、标准偏差。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使用STATISTICA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0057] 表7六因素三水平
[0058]
[0059] 表8L27(313)正交试验设计表
[0060]
[0061]
[0062] 经分析,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的影响如表9和图3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德纤3.3Y/39000。如表9和图3所示,p1和v2∶v3对于吸组的标准偏差影响显著,且p1>v2∶v3,其它因素不显著,最佳解是A1B1C2D2E1F2。
[0063] 表9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的影响[0064]
[0065]
[0066] 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滤棒吸阻平均值的影响如表10和图4所示。其中丝束类型为德纤3.3Y/39000。如表10和图4所示,v1∶v0、v2∶v3、v3∶v0、p2和p3、p4对于吸阻平均值影响显著,p1对吸阻平均值影响不显著。其中v3∶v0>v2∶v3>p4>v1∶v0>p2和p3,最佳解是A1B1C3D3E1F1。
[0067] 表10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滤棒吸阻的平均值的影响[0068]
[0069] 综合滤棒成型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性对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的影响,综合的最佳解为A1B1C3D3E1F2。
[0070] 综上所述,喂入锟3的线速度v3和稳定锟4的辊压力p4对于滤棒吸阻平均值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喂入锟3作为丝束进入开松系统第一个起传动作用“主动”辊,决定着丝束的喂入量。稳定辊4由钢辊和橡胶辊组成。稳定辊4除了可改善丝束在动态状况下张力的变化外,还具有作用于压紧丝束,辅助丝束开松的功能。由于稳定辊4是个“从动”辊,它具有预开松丝束和稳定来料丝束的状况的作用。因此二者的协调和配合能决定滤棒丝束的平均值的大小。为了降低吸阻的标准偏差,可以适当的增加稳定锟4的辊压力p4的同时也要增大喂入锟3的线速度v3。
[0071] 送丝辊1连接着丝束开松段和滤棒成型系统,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合适的送丝辊1的线速度v1能对滤棒成型系统起到一定贮丝和送丝的作用。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可比滤棒生产速度v0大,即v1≥v0。空气喷嘴51安装在送丝器漏斗5上,起贮丝和送丝的作用,该处所施加的空气压力称之为空气喷嘴压力p1。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对于滤棒吸阻平均值具有显著性的影响。送丝辊1和空气喷嘴51的配合如图2所示,二者的配合要以使丝束带在送丝器漏斗5内处于蓬松状态为宜.
[0072] 在丝束的开松过程中,在喂入辊3的线速度v3决定着丝束的喂入量,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决定着丝束的拉伸程度,两辊的线速度比值v2∶v3配合决定着丝束纵向的开松效果。v2∶v3对于滤棒吸阻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要降低吸阻的标准偏差,合理的v2∶v3值就尤为重要。
[0073] 辊压力p2和p3的大小决定着丝束在运行过程中被开松辊牵引所受力的大小。辊压力p2和p3决定着丝束飞花量产生的大小和丝束横向的开松效果。
[0074] 根据上述实验,本发明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75] (一)设入初始参数,并检测各参数设置后滤棒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值。其中初始参数的设置范围如表11所示。
[0076] 表11初始参数的设置范围
[0077]工艺参数 初始参数的设置范围
v1∶v0 1.003-1.090
v2∶v3 1.35-1.45
v3∶v0 根据各种丝束具体确定
v1∶v2 0.600-0.630
P1(Mpa) 0.03-0.08
P2和P3(Mpa) 0.19-0.21
P4(Mpa) 0.07-0.10
[0078] (二)根据检测结果对各参数间匹配性进行精调。
[0079] ①调整稳定辊4的辊压力p4和喂入辊3的线速度v3,使滤棒吸阻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在±50pa范围内,滤棒重量的标准偏差小于0.070mg。
[0080] ②调整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和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使丝束带在送丝器漏斗5内处于蓬松状态。通常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增大,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相应减小;送丝辊1的线速度v1减小,空气喷嘴51的压力p1相应增大。
[0081] ③调整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当丝束开松过度时,减小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当丝束开松不足时,增加开松辊2的线速度v2。其中丝束开松过度和丝束开松不足时,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均会大于70pa。对丝束开松过度和丝束开松不足的判定依据和开松辊2的线速度v2的调整方法如表12所示。
[0082] 表12开松辊2的线速度v2的调整方法
[0083]
[0084] ④调整开松辊2的辊压力p2和喂入辊3的辊压力p3,保证丝束开松展幅在225±25mm内。通常喂入辊3的辊压力p3略大于开松辊2的辊压力p2。
[0085] 使用上述方法,可以使滤棒吸阻的制程能力指数大于1.33,确保滤棒质量的稳定性。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棒吸阻的调校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依本发明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