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42328.9

文献号 : CN1037642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G.克拉克

申请人 : 史密斯医疗ASD公司

摘要 :

一种针组件具有针毂,该针毂具有主体,两个板以平行关系在该主体的相对侧上形成。板具有基本上位于沿着各自的平面的各自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以便针毂可通过各自的边缘稳定地放置在表面之上。当临床医生通过板来握持该针组件时,板还可防止针在临床医生的手指之间滚动。隔离部邻近于平行的板的前端正交地形成。隔离部的上部边缘共平面地位于沿着与板的各自的上部边缘所位于的平面相同的平面,而隔离部的下部边缘共平面地位于沿着与板的各自的下部边缘所位于的平面相同的平面。隔离部和平行板共同为针毂提供了上部和下部的三点稳定支承。在隔离部处的凹口为用户提供了到针的尖端的引导视线。在针毂的近侧部分处的连接器被构造为具有非常规构造,该非常规构造允许该连接器仅与具有互补非常规构造的配对连接器配合。

权利要求 :

1.针组件,其包括:

针毂,所述针毂具有沿纵向轴线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针,其具有从所述远侧部分的远端延伸出的尖部;两个大致矩形的板,它们具有相互平行地沿所述纵向轴线固定到所述主体的相对侧上的各自的前边缘,沿着所述针毂的纵向轴线的两个板的各自的顶部边缘和各自的底部边缘基本上对应共面对齐,以便所述两个板的所述各自的顶部边缘和所述各自的底部边缘为所述针毂提供在平坦表面上的对应的顶部和底部支承,所述针毂还具有大致矩形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在所述针毂处形成为与所述两个板和所述针毂的纵向轴线正交,并且定位在所述两个板的各自的前边缘和所述针毂的远端之间,所述隔离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两个板的所述各自的顶部边缘成基本上共面的关系,并且所述隔离部的底部边缘与所述两个板的所述各自的底部边缘成共面关系,以便所述隔离部的所述顶部边缘和所述底部边缘为所述针毂提供在所述平坦表面上的各自的另外的顶部支承和底部支承;其中,用户能通过抓持所述两个大致矩形的板的各自的外表面来容易且牢固地抓持所述针组件;并且其中,所述大致矩形的隔离部为所述用户的手指提供了停止部,并且防止所述手指无意地与所述针接触,并且起到推板的作用,以让用户来引导放置所述针的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针毂的所述近侧部分包括具有开口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非常规构造,所述非常规构造使所述连接器仅能够联接到具有非常规互补构造的配对连接器上,而无法连接到常规构造的配对连接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在邻近所述针毂的所述近侧部分的相对侧处形成的两个突起,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开口具有防止所述连接器与常规配对连接器配合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键槽来引导通管丝插入所述针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隔离部具有从所述隔离部的顶部边缘朝内延伸的凹口,所述凹口提供了所述两个板之间延伸到所述针的尖端的视线,所述凹口向所述用户提供了用于正确地将所述针插入病人体内的视觉引导,并且所述隔离部为所述用户的所述手指提供了将所述针推入所述病人体内的停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针为脊椎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针为硬膜外针。

8.针组件,其包括:

针;

针毂,其具有纵向轴线,包括开口的近侧端和封闭的远侧端,所述针从所述远侧端延伸出,所述针毂具有:两个大致矩形的板,它们具有相互平行地沿所述纵向轴线固定到所述针毂的主体的相对侧上的各自的前边缘,两个板的各自的顶部边缘和各自的底部边缘对应地基本上共平面对齐,以便所述两个板的所述各自的顶部边缘和所述各自的底部边缘为所述针毂沿所述纵向轴线提供在平坦表面上的对应的顶部支承和底部支承,大致矩形的隔离部,其在所述针毂处形成,与所述针毂的所述纵向轴线正交,并且定位在所述两个板的前端和所述针毂的远端之间,所述隔离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两个板的各自的顶部边缘成基本上共面的关系,并且所述隔离部的底部边缘与所述两个板的所述各自的底部边缘成基本上共面的关系;

在所述开口的近侧端处的连接器装置,所述连接器装置具有非常规构造,所述非常规构造使所述连接器装置仅能够联接到具有非常规互补构造的配对连接器上,而无法联接到具有常规构造的配对连接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隔离部的所述顶部边缘和所述底部边缘为所述针毂提供了在所述平坦表面上的各自的另外顶部支承和底部支承;并且其中,用户能通过抓持所述两块板的各自的外表面来容易且牢固地抓持所述针组件,以将所述针插入病人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在邻近所述开口的近侧端的所述针毂的相反侧处形成的两个突起,所述开口的近侧端具有防止所述连接器与常规配对连接器配合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隔离部具有从其顶部边缘朝内延伸的凹口,所述凹口提供了从在所述两个板之间限定的空间延伸至所述针的尖端的视线,所述凹口向用户提供了视觉引导,用于正确地将所述针插入病人体内,并且所述隔离部为所述用户的手指提供了停止部,来将所述针推入病人体内并且防止所述用户的所述手指无意地与所述针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针为脊椎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还包括在所述开口的近侧端处的键槽来引导通管丝插入所述针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中所述针为硬膜外针。

说明书 :

针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针组件,并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组件,其具有专门设计的毂(hub),该毂使用户能够牢固地抓持并操纵用于插入病人体内的针。毂的连接器端具有防止针毂连接到常规配对连接器上的非常规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现有技术的脊椎针和硬膜外针(epidural needle)在由外科医生或麻醉师将针插入病人体内时趋向于有些难以操纵。现有技术确实公开了具有用于用户进行抓持的装置的一些针毂。此类现有技术包括美国专利6,027,480、D378,405、D421,119和D469,870。然而,这些针毂并未提供装置来防止用户无意地接触针或引导针插入病人体内,或具有防止误连接的连接器。本发明针组件是现有技术针组件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针组件具有针毂,该针毂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带有针所延伸到的封闭的远侧端的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对于该近侧部分存在连接到流体存储(诸如注射器或流体管线)上的开口的近侧端。主体是基本上圆柱形体,且远侧部分从其与近侧部分融合处朝向封闭的远侧端朝下倾斜。两个基本上矩形的板在桥接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主体的相对侧上形成。板以平行关系接合到主体上,且各自的上部边缘和各自的下部边缘是基本上对应地共面的。因此,由于两个板的各自的上部边缘和各自的下部边缘位于沿着对应的平面,故当针毂以各自的上部边缘或各自的下部边缘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该针毂将留在原处而不滚动。
[0004] 邻近或邻接于两块板在针毂体的远侧部分处存在隔离部,该隔离部与针的纵向轴线正交地形成,并且因此与接合到主体的相对侧上的两个板正交。隔离部的顶部边缘基本上与上部边缘共面对齐,并且其底部边缘基本上与两个板的各自的下部边缘共面对齐。结果,由两个板的各自的边缘以及隔离部在它们各自的上部边缘或它们各自的下部边缘处提供了上部和下部三点稳定支承。此构造确保当针组件被放在平坦表面上时,其将不会由于无意的滚动而移动。除提供额外的支承外,定位在针毂的远侧部分处的隔离部防止用户的手指疏忽地与从封闭的远侧端延伸出的针接触。
[0005] 存在在隔离部处形成的凹口,该凹口从该隔离部的上部边缘朝内朝向毂的主体延伸,以提供延伸到针的斜尖(bevel tip)的视线,该斜尖可包括在针的侧上打开的孔。在隔离部处的凹口提供了从针尖端到两个板的上部部分之间的空间的视线,用户可将该视线用作视觉引导以将针插入病人体内。
[0006] 针毂的开口的近侧端形成了连接器,该连接器将针组件连接至流体源。近侧端构造为具有两个突起,这两个突起在主体的近侧部分处的相对的侧上延伸。另外,在近侧端处的开口构造为使得针毂的连接器仅能配合到具有互补构造的配对连接器上。还在近侧端处形成的是键槽(keyway),其引导通管丝(stylet)插入针中,以防止针在其插入病人体内期间的堵芯(coring)。

附图说明

[0007] 参照结合附图的本发明的下列描述,本发明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本发明本身将被最佳地理解,其中: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针组件的顶视图;
[0009] 图2是发明性的针组件的底视图;
[0010] 图3是发明性的针组件的一个侧视图;
[0011] 图4是发明性的针组件的另一个侧视图;
[0012] 图5是发明性的针组件的透视前视图;
[0013] 图6是发明性的针组件的透视后视图;
[0014] 图7a是具有部分地往其中插入的通管丝的针的本发明的针组件的透视图;
[0015] 图7b是具有插入其中的通管丝的针的本发明的针组件的另一个透视图;并且[0016] 图8是本发明的针组件以及可与其结合使用的其他部件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针组件2示出为具有包括远侧部分6和近侧部分8的针毂4。应当领会的是,虽然在图2中如此标明,但并不存在远侧部分6和近侧部分8之间的实际分界线。远侧部分6具有封闭的远侧端6a,而近侧部分8具有开口的近侧端8a。针毂4具有主体4a,该主体4a沿着近侧部分8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沿着远侧部分6以锥形的方式朝向远侧端6a朝下倾斜或斜向。
[0018] 两个平体或板10a和10b接合到桥接远侧部分6和近侧部分8的主体4a上。板10a和10b在形状上各自为基本上矩形的,且它们各自的上部边缘10a1、10b1以及它们各自的下部边缘10a2和10b2稍微朝内弯曲以形成稍微凹入的构造。对于本发明,板10a和10b的各自的上部边缘10a1和10b1被认为位于基本上共平面地沿着上部平面(由图3中的虚线18标明);
并且板10a和10b的各自的下部边缘10a2和10b2被认为位于基本上共平面地沿着下部平面(由图3中的虚线20标明)。因此,如果针毂将使用各自的上部边缘10a1和10b1来放置在平坦表面上,则各自的上部边缘形成了用于针毂的一个倚靠支承。同样地,各自的下部边缘10a2和10b2形成了另一个倚靠支承,由此针可通过使用这些边缘来放置在平坦表面之上。一旦放置在平坦表面上,则各自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各为针毂提供支承并防止针毂滚动。如在图1和2中最佳地示出,板10a和10b以限定了两个板之间的空间10c的关系相互平行地形成。
[0019] 在封闭的远侧端6a处存在从针毂4延伸出的针12。对于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针12可为脊椎针,其具有封闭端12a和邻近该封闭端12a的侧开口或侧孔14,来自针的流体可穿过该侧开口或侧孔14。尽管示出了带有封闭端和侧孔的脊椎针,但应当领会的是,具有开口尖端的脊椎针同等地可适用于本发明。
[0020] 在板10a和10b的各自的前边缘10a3和10b3与远侧端6a之间的远侧部分6处存在针毂4处整体地形成的隔离部板(或简单地说,隔离部)16,其与针组件的纵向轴线22正交。因此,隔离部16与板10a和10b正交,并且如果用户以他的手指(例如以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抓持板10a和10b,则该隔离部16为临床医生用户的手指(限定为包括大拇指)提供了停止部。当隔离部16防止用户的手指无意地与针16接触时,板10a和10b防止针在临床用户的手指之间滚动,以确保针的尖端的定向可由用户连续地监测。
[0021] 隔离部16是基本上矩形的,并且具有上部边缘16a和下部边缘16b。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板16的上部边缘16a位于沿着平面18分别与板10b和10a的边缘10b1和10a1成共面关系。类似地,隔离部16的下部边缘16b位于沿着平面20与板10a和10b的各自的下部边缘10a2和10b2共面。参见图3和图4。结果,如果针毂将通过这些边缘倚靠在平坦表面上,则隔离部16的顶部边缘16a以及板10a和10b的顶部边缘10a1和10b1共同形成用于针毂4的多点稳定支承。同样地,隔离部16的底部边缘16b以及板10a和10b的各自的底部边缘10a2和10b2共同提供了多点稳定支承,以确保一旦针毂已由这些下部边缘支承着放置在平坦表面上,该针毂将不会移动。
[0022] 隔离部16具有凹口16b,该凹口16b从该隔离部16的顶部边缘16a朝内朝向纵向轴线22延伸。凹口16形成为使得其提供从针尖端12a到限定在针毂的顶部部分处的板10a和10b之间的空间10c的视线。凹口16b可起到用于用户的视线引导的作用,以确保针的斜尖正确地插入病人体内,且/或侧孔14也正确地插入病人体内。通过以他的拇指和食指抓持板
10a和10b并且使那些手指(digit)的前部部分偏置抵靠隔离部16面对板10a和10b的侧,用户可容易地操纵针,因为针在用户的手指之间的滚动被阻止,如上文所论述。并且通过将隔离部16用作推板,在凹口16b的协助下,当用户引导地将针插入病人体内时,针的尖端的定向被连续地监测,以便确保针的尖端在病人体内的正确放置。
[0023] 针毂4的连接器设在靠近开口的近侧端8a的近侧部分8的端处。如所示,两个突起24a和24b设于近侧部分8处的连接器的相对侧处。突起被构造成使得它们仅可与具有用于接纳它们的互补的通道或槽的配对连接器啮合。此外,在近侧端8a处的开口26(图6)具有允许连接器仅与具有互补地定尺寸的开口的配对非常规连接器配合的尺寸,以便针毂4将无法连接到具有由国际标准组织(ISO)标准限定的常规鲁尔(luer)连接器的配对连接器上。
可用于本发明的针组件的连接器部分的示例性非常规连接器的(多个)尺寸可从在2011年6月27日提交的同样在审的申请61/457,879(律师案卷号0109/0037)获得。该'879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
[0024] 沿着纵向轴线22从近侧端部8a向主体4a朝内延伸的键槽28在近侧部分8处提供了用于接纳通管丝30(图7a和图7b)的引导部,该通管丝30包括通管丝针30a和其毂30b。如所示,通管丝毂30b具有指部30c,当通管丝毂30b适配到针毂4的连接器部分上时,该指部30c可滑动地适配入键槽28中。还存在槽30b(仅示出了一个),槽30b允许通管丝毂30b适配在近侧部分8之上,而不与突起24a和24b冲突。以通管丝30完全插入毂4中(经图7b中所示),针12的侧孔14(经图7b的分解视图32中所示)由通管丝针30a堵塞,使得在针12插入病人体内时将不存在由针12引起的堵芯。一旦针被恰当地放置在病人体内,通管丝30被移除,以便药剂可通过针12的侧孔14输送给病人。在开口端的脊椎针的情况下,当通管丝被插入针中时,该通管丝堵塞针的开口端。应当领会的是,尽管由图示出了脊椎针,但硬膜外针(其具有开口的尖端)也可配备本文中公开的发明性的针毂。
[0025] 图8示出了可与本发明的针组件2一起使用的多种部件。如所示,存在设有接收器端(receptacle end)36a的注射器36,该接收器端36a具有与针毂4的连接器部分互补的构造。提供了盖38来在使用注射器36之前盖住该注射器36的接收器端36a,以便防止其可能的污染,该盖38具有连接器部分38a,该连接器部分38a具有类似于针毂4的连接器部分的构造。注射器36可与过滤针34一起使用,该过滤针34具有连接器部分34a,该连接器部分34a尺寸地构造为可连接到注射器36的接收器端36a上。
[0026] 在使用中,盖38从注射器36移除。针34随后连接到注射器36上,以便药剂可经由针34从瓶(未示出)抽入注射器36中。此后,针34被弃置。在已将药剂从瓶抽入注射器36之前或之后,外科医生或麻醉师将把针组件2的针12插入病人体内,例如沿脊骨(spinally)或沿硬膜(epidurally)。一旦针12正确地定位在病人体内,并且在注射器36填充了适当的药剂之后,针毂4和注射器36配合地联接在一起,使得储存在注射器中的药剂可以以本领域中广为人知的方式(例如通过推动注射器的柱塞)输送入病人体内。尽管图8图示了用于利用针组件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程序,但应当领会的是,本发明的针组件可为具有用于与用于注射的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器的硬膜外针或利用来将硬膜外导管放置入病人体内的硬膜外针,且如本领域中广为人知的那样,在移除硬膜外针之后,硬膜外导管连接至流体储存(诸如流体管线或流体盒)。药剂可随后由注射器或输注泵通过导管发放至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