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41384.0

文献号 : CN10376450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山忠和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摘要 :

本发明的瓶子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具有底部的筒状的瓶子,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立起周壁部,从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接地部相连,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动壁部,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和凹陷周壁部,从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与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具有底部的筒状的瓶子,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

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

立起周壁部,从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接地部相连,且朝向上方延伸;

可动壁部,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和凹陷周壁部,从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作为所述可动壁部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的曲面部为中心,与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所述上方膨出部与依照连结所述曲面部中的所述瓶子的径向内端部和所述凹陷周壁部中的所述瓶子的径向外端部的所述可动壁部的表面形状而延伸的假想线相比位于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其中,

在所述可动壁部的与所述上方膨出部相比位于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

说明书 :

瓶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子。
[0002] 本申请基于2011年8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1-187491号要求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一直以来,作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具有底部的筒状的瓶子,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以下结构,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立起周壁部,从瓶子径向内侧与所述接地部相连,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动壁部,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子径向内侧突出;和凹陷周壁部,从所述可动壁部的瓶子径向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在该结构中,已知有以下结构:可动壁部通过以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以使凹陷周壁部朝向上方移动,由此来吸收瓶子内的减压。
[0004]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61758号
[0005] 然而,对于所述现有的瓶子来说,对于提高瓶子内的减压吸收性能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0006] 在此,为了提高减压吸收性能,需要确保可动壁部向上方的移动量。为此,可以考虑在可动壁部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中,将可动壁部的切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例如扩大为相对于水平面45度左右,并形成为使可动壁部尽可能位于下方的形状。然而,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易于确保可动壁部朝向上方的移动量,但是存在可动壁部难以向上方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鉴于前述情况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瓶子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础上,使可动壁部顺利地移动的瓶子。
[000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瓶子,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具有底部的筒状,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立起周壁部,从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接地部相连,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动壁部,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瓶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和凹陷周壁部,从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与所述凹陷周壁部一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壁部的沿所述瓶子的径向的外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
[0010] 根据这种特征,当可动壁部以可动壁部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移动时,上方膨出部成为可动壁部的初始移动时的起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方膨出部按照瓶子的内压变化开始向上方移动,从而可动壁部整体追随其向上方移动。据此,能够使可动壁部整体按照瓶子的内压变化顺利地移动。
[0011] 因此,即使在可动壁部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中,扩大可动壁部的切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以实现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可动壁部难以向上方移动的现象。其结果,能够在实现瓶子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础上,使可动壁部顺利地移动。
[0012] 另外,在所述可动壁部的与所述上方膨出部相比位于瓶子径向内侧的部分还可以形成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
[0013] 在这种情况下,从可动壁部的沿瓶子径向的外端部至内端部的长度与沿依照连结立起周壁部中的瓶子径向的内端部与凹陷周壁部中的瓶子径向的外端部的可动壁部的表面形状而延伸的假想线的切线的长度相比更长。据此,由于能够确保可动壁部的移动量,因此能够实现减压吸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0014] 根据上述的瓶子,能够在实现瓶子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础上,使可动壁部顺利地移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瓶子的侧视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瓶子仰视图。
[0017] 图3A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0018] 图3B是由图3A的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瓶子进行说明。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瓶子1具备口部11、肩部12、瓶身部13及底部14,这些11~14是在使各自的中心轴线位于公共轴上的状态下,按该顺序连续设置的概要结构。
[0021] 下面,以所述公共轴为瓶轴O,沿瓶轴O方向以口部11侧为上侧,以底部14侧为下侧。另外,以与瓶轴O正交的方向为径向,以瓶轴O为中心旋转的方向为周向。
[0022] 瓶子1是通过注塑成型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粗加工成品经吹塑成型而形成,并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另外,在口部11上安装有未图示的瓶盖。进一步,口部11、肩部12、瓶身部13及底部14分别与瓶轴O正交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0023] 在肩部12与瓶身部13的连接部分,在整周连续地形成有第一环状凹槽16。
[0024] 瓶身部13形成为筒状,并且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形成为比该两端部的直径小。在瓶身部13上沿瓶轴O方向隔开间隔,在整周连续地形成有多个第二环状凹槽15。
[0025] 在瓶身部13与底部14的连接部分上在整周连续地形成有第三环状凹槽20。
[0026] 如图1至图3B所示,底部14形成为具备瓶跟部17和底壁部19的杯状,所述瓶跟部17的上端开口部与瓶身部13的下端开口部连接,所述底壁部19闭塞瓶跟部17的下端开口部,且外周缘部为接地部18。
[0027] 在瓶跟部17上在整周连续地形成有第四环状凹槽31。如图1所示,该第四环状凹槽31的径向的深度与第三环状凹槽20的径向的深度相同。
[0028] 如图3A所示,底壁部19具备:立起周壁部21,从径向内侧与接地部18相连,且朝向上方延伸;环状的可动壁部22,从立起周壁部2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和凹陷周壁部23,从可动壁部22的径向内端部22a的内端朝向上方延伸。
[0029] 如图3A所示,立起周壁部21随着从下方向上方逐渐缩径。
[0030] 可动壁部22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状,并且随着从径向外侧向内侧逐渐朝向下方延伸。该可动壁部22和立起周壁部21经由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被连结。而且,可动壁部22以曲面部(与立起周壁部21的连接部分)25为中心转动自如(移动自如),以使凹陷周壁部23朝向上方移动。
[0031] 在此,在可动壁部22的沿径向的外端部22b,即接近曲面部25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32。该上方膨出部32形成为沿可动壁部22的法线方向突出的曲面形状,并且形成为在周向的整周延伸的环状。具体而言,上方膨出部32与依照连结曲面部25中的径向内端部与凹陷周壁部23中的径向外端部的可动壁部22的表面形状而延伸的假想线L(例如,向下方凸出的曲线或直线)相比位于上方。另外,上方膨出部32的顶部与曲面部25相比位于下方。另外,优选地,沿上方膨出部32的径向的外端部中的切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θ1设定为相对于沿假想线L的径向的外端部的切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俯角)θ2小10度以上。在图示的例中,θ1设定为28度左右,θ2设定为44度左右。
[0032] 另外,在可动壁部22的外端部22b中的与上方膨出部32相比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的下方膨出部33。下方膨出部33形成为沿可动壁部22的法线方向突出的曲面形状,并且形成为在周向的整周延伸的环状。具体而言,下方膨出部33与上述假想线L相比位于下方。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上方膨出部32的径向外端部连续设置于曲面部25中的径向内端部,其径向内端部连续设置于下方膨出部33中的径向外端部。
[0033] 上方膨出部32形成为与上述的下方膨出部33相比曲率半径更小。另外,在沿瓶轴O方向的纵剖视中,沿从下方膨出部33的沿径向的外端部至内端部的切线的长度D1形成为与沿从上方膨出部32的沿径向的外端部至内端部的切线的长度D2相比更长。
[0034] 凹陷周壁部23与瓶轴O同轴配设,并且随着从上方向下方逐渐扩径。在凹陷周壁部23的上端部连接有与瓶轴O同轴配置的圆板状的顶壁24,由凹陷周壁部23和顶壁24的整体形成具有顶部的筒状。凹陷周壁部23形成为横截面圆形。另外,凹陷周壁部23以如下方式构成:形成为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曲面状的弯曲壁部23a的上端与顶壁24连接,并且弯曲壁部23a的下端经由弯曲部23b与倾斜壁部23c连接。倾斜壁部23c随着从上方向下方逐渐扩径,其下端与环状的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22a的内端连接。
[0035]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瓶跟部17的从径向外侧与接地部18相连的下瓶跟部27形成为比从上方与该下瓶跟部27相连的上瓶跟部28的直径小。上瓶跟部28与瓶身部13的瓶轴O方向两端部一同为瓶子1的最大外径部。
[0036]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瓶跟部27与上瓶跟部28的连结部分29随着从上方向下方逐渐缩径。另外,该连结部分29的纵截面形状从上方向下方直线状地延伸。
[0037] 当如此构成的瓶子1内减压时,通过可动壁部22以底壁部19的曲面部25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可动壁部22移动,以使凹陷周壁部23向上方抬起。即,减压时通过使瓶子1的底壁部19积极地变形,从而能够吸收瓶子1的内压变化(减压)而不伴随瓶体部13等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立起周壁部21与可动壁部22的连接部分形成为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从而能够易于使可动壁部22以该曲面部25为中心移动(转动)。因此,能够使可动壁部22按照瓶子1的内压变化柔软地变形。
[0038]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可动壁部22形成朝向上方膨出的上方膨出部32,从而当可动壁部22以曲面部25为中心移动时,上方膨出部32成为可动壁部22的初始移动时的起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方膨出部32按照瓶子1的内压变化开始向上方移动,从而可动壁部22整体追随其向上方移动。据此,能够使可动壁部22整体按照瓶子1的内压变化顺利地移动。
[0039] 因此,即使扩大可动壁部22的切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θ2,以实现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可动壁部22难以向上方移动的现象。其结果能够在实现瓶子1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础上,使可动壁部22顺利地移动。
[004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可动壁部22的与上方膨出部32相比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形成下方膨出部33,因此从沿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外端部22b至内端部22a的长度与依照可动壁部22的表面形状而延伸的假想线L的长度相比更长。据此,由于能够确保可动壁部22的移动量,因此能够实现减压吸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0041]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范围的设计变更等。
[0042] 例如,上方膨出部32及下方膨出部33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曲面状,可以进行适当变更设计。
[0043] 另外,上方膨出部32及下方膨出部33还可以沿周向间断地形成。
[0044] 进一步,下方膨出部33还可以沿径向形成多个。例如,还可以沿径向形成为波形。
[0045] 另外,立起周壁部21还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沿瓶轴O方向平行延伸等。
[0046] 进一步,凹陷周壁部23还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沿瓶轴O方向平行延伸。
[0047] 另外,形成瓶子1的合成树脂材料还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非晶性聚酯等,或这些的混合材料等。
[0048] 进一步,瓶子1并不限于单层结构体,还可以是具有中间层的层叠结构体。作为该中间层,可以列举例如具有阻气性的树脂材料的层、具有再生材料的层或具有吸氧性的树脂材料的层等。
[0049]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肩部12、瓶身部13和底部14分别与瓶轴O正交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圆形状,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适当变更为例如设为多边形状等。
[0050]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变换为公知的结构要素,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所述变形例。
[005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52] 根据上述的瓶子,能够在实现瓶子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提高的基础上,使可动壁部顺利地移动。
[0053] 符号说明
[0054] 1…瓶子
[0055] 14…底部
[0056] 18…接地部
[0057] 19…底壁部
[0058] 21…立起周壁部
[0059] 22…可动壁部
[0060] 23…凹陷周壁部
[0061] 25…曲面部
[0062] 32…上方膨出部
[0063] 33…下方膨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