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022934.5

文献号 : CN1037684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静孙方利孟祥爱

申请人 : 赵静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荜茇、密陀僧、石斛、蜂毒、油柑叶、黄根、三白草、秦皮、樟树叶、燕子尾、韶子、青叶丹、粳谷奴、菊苣、番泻叶和白屈菜;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易溶于水,用后无残留,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检验科人员皮肤、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场所等的消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消毒液。

权利要求 :

1.一种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荜茇36-52份 密陀僧36-52份 石斛35-50份 蜂毒35-50份油柑叶30-52份 黄根26-47份 三白草26-47份 秦皮26-47份樟树叶22-39份 燕子尾22-39份 韶子20-39份 青叶丹16-35份粳谷奴18-35份 菊苣15-32份 番泻叶13-28份 白屈菜12-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荜茇48份 密陀僧48份 石斛46份 蜂毒46份油柑叶47份 黄根42份 三白草42份 秦皮42份樟树叶34份 燕子尾34份 韶子33份 青叶丹30份粳谷奴30份 菊苣27份 番泻叶23份 白屈菜2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荜茇44份 密陀僧44份 石斛42份 蜂毒42份油柑叶40份 黄根36份 三白草36份 秦皮36份樟树叶30份 燕子尾30份 韶子28份 青叶丹25份粳谷奴25份 菊苣22份 番泻叶19份 白屈菜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荜茇40份 密陀僧40份 石斛38份 蜂毒38份油柑叶33份 黄根30份 三白草30份 秦皮30份樟树叶26份 燕子尾26份 韶子23份 青叶丹20份粳谷奴20份 菊苣17份 番泻叶15份 白屈菜15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中药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取荜茇、石斛、蜂毒、油柑叶、秦皮、韶子和番泻叶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

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5-7倍量蒸馏水,煮沸

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2-4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取密陀僧和粳谷奴去杂质,微波烘干后置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取黄根、三白草、燕子尾、青叶丹和菊苣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3小时,加热提取5-6小时后,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4)取樟树叶和白屈菜去杂质,绞碎,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留滤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和细粉混合,制成消毒液,即为所述的中药消毒液。

说明书 :

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验时,检验系统的细菌群系应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便对医护人员本身以及检验所需的检验用具进行全方位的彻底的消毒,消除一系列的细菌以及病原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绿脓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等,为检验系统提供良好的环境。
[0003] 检验科作为医院检验化验的科室,经常会对一些患者提取标本进行检验,而检验工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混入检验标本,从而影响检验效果,使检验结果不精确,而检验所使用的杀菌消炎药物如碘酒、酒精、碘伏等大多对人体伤口以及皮肤有刺激性,有的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会引发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疾病。
[0004] 此外,医疗环境的消毒对于检验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消毒液对于检验科各项检验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易溶于水,用后无残留,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检验科人员皮肤、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场所等的消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消毒液。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一种中药消毒液,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8]
[0009]
[0010]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1]
[0012]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3]
[0014]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5]
[0016] 一种中药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7] (1)取荜茇、石斛、蜂毒、油柑叶、秦皮、韶子和番泻叶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5-7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2-4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0018] (2)取密陀僧和粳谷奴去杂质,微波烘干后置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19] (3)取黄根、三白草、燕子尾、青叶丹和菊苣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3小时,加热提取5-6小时后,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0020] (4)取樟树叶和白屈菜去杂质,绞碎,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留滤液备用;
[0021]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和细粉混合,制成消毒液,即为所述的中药消毒液。
[0022]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3] 荜茇: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荜拨中提出之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0024] 密陀僧: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脾经。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主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纲目》载:“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消肿毒,除胡臭。”
[0025] 石斛:味甘、淡,性平;入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清热养阴。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本草再新》载:“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组织培养试验证明,石斛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所致的细胞病变有延缓作用。
[0026] 蜂毒:味辛、苦,性平,有毒;归肝、肺经。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酸痛,神经痛,高血压,荨麻疹,哮喘。《药材学》载:“对支气管喘息、甲状脓肿、某些高血压病、风湿及脓肿有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蜂毒能够抗菌,用1∶50000的蜂毒水溶液可抑制细菌生长。
[0027] 油柑叶: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陆川本草》载:“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0028] 黄根:味微苦,性凉。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牙龈出血,肝炎,尿路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用稀醇回流提取的黄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有高度抗菌作用,对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中度抗菌作用。
[0029] 三白草:味甘、辛,性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主治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痈肿疮毒,湿疹,蛇咬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三白草所含金丝桃甙具明显的抗炎作用,5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和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
[0030] 秦皮:味苦,性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秦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抗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0031] 樟树叶:味辛,性温;归心、脾、肺经。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主治风湿痹痛,胃痛,水火烫伤,疮疡肿毒,慢性下肢溃疡,疥癣,皮肤瘙痒,毒虫咬伤。《陆川本草》载:“杀虫,杀菌,治疥癣。”
[0032] 燕子尾:味苦、微甘,性温。补肺益气,消炎杀菌。主治痢疾,肺结核,支气管炎;投入粪坑污水塘杀蛆、孑孓。
[0033] 韶子:味甘、酸,性温;归脾、胃经。散寒,止痢,解毒。主治痢疾,心腹冷痛,疮疡。《陆川本草》载:“果壳,消炎杀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溃疡。”
[0034] 青叶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舒肝健胃,消炎杀菌。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尿道炎,流感,感冒,疟疾。
[0035] 粳谷奴:味微咸,性平;归肺经。消炎杀菌,清热利咽,清热解毒,利咽。主治喉痹,咽喉肿痛。
[0036] 菊苣:味苦、咸,性寒。清肝利胆,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药理实验表明,菊苣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收敛作用。
[0037] 番泻叶:味甘、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经。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
[0038] 白屈菜:味苦,性凉,有毒;归肺、心、肾经。清热解毒,止痛止咳。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山西中药志》载:“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003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易溶于水,用后无残留,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检验科人员皮肤、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场所等的消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消毒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4]
[004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6] (1)取荜茇、石斛、蜂毒、油柑叶、秦皮、韶子和番泻叶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5-7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2-4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0047] (2)取密陀僧和粳谷奴去杂质,微波烘干后置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48] (3)取黄根、三白草、燕子尾、青叶丹和菊苣去杂质洗净,置于容器内,加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3小时,加热提取5-6小时后,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0049] (4)取樟树叶和白屈菜去杂质,绞碎,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留滤液备用;
[0050]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和细粉混合,制成消毒液,即为所述的中药消毒液。
[0051] 实施例2
[0052] 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3]
[0054] 本实施例中药消毒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55] 实施例3
[0056] 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7]
[0058] 本实施例中药消毒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发明中药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1]
[0062] 本实施例中药消毒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下面对本发明消毒液进行抑菌实验:
[0064] 1、实验菌种:
[0065] 挑选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绿脓杆菌。
[0066] 2、菌种培养基:
[0067]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
[0068] 3、实验分类:
[0069] 抑菌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本发明中药消毒液,对照组选用次氯酸消毒液。
[0070] 4、具体实验步骤:
[0071] (1)菌液的制备
[0072] 将上述三种菌种分别接种于三个琼脂培养基上,在370C下培养36小时,分别从上述琼脂培养基中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三个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同温度下,培养24小时,备用。
[0073] (2)消毒液选用
[0074] 取本发明中药消毒液和次氯酸消毒液各45ml,分别置于稀释容器中,对其分别稀释30倍,将上述两种稀释液溶液分别分置于三个容器内,置于无菌条件下,备用。
[0075] (3)菌种分装与标记
[0076] 将上述步骤(1)经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的实验菌种用无菌的营养肉汤分别稀释50倍,每种菌种分装于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标记对照组和实验组。
[0077] (4)杀菌
[0078] 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两g本发明中药消毒液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实验组培养皿,两g次氯酸消毒液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组培养皿。
[0079] 5、试验观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