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026974.7

文献号 : CN10381627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鲁延达

申请人 : 天津铸源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13~124份,苦瓜117~390份,灵芝60~240份,生地黄149~450份,西洋参34~135份,富铬酵母6~31份。本发明组合物降血糖效果好,并且根据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采用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功能明确,质量可控,服用安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13~124份,苦瓜117~390份,灵芝60~240份,生地黄149~450份,西洋参34~135份,富铬酵母6~3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的原料指:肉桂75~95份,苦瓜195~312份,灵芝60~163份,生地黄210~387份,西洋参54~116份,富铬酵母

13~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指肉桂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生地黄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以及富铬酵母粉,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提取物为肉桂水提取物或肉桂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为苦瓜水提取物或苦瓜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灵芝提取物为灵芝水提取物或灵芝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生地黄提取物为生地黄水提取物或生地黄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西洋参提取物为西洋参水提取物或有机溶剂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为乳糖、微晶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聚维酮K30、硬脂酸镁、薄膜包衣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的配比为乳糖152~226份、微晶纤维素104~155份、羟甲基淀粉钠16~24份、聚维酮K3040~60份、硬脂酸镁8~12份、薄膜包衣剂24~36份。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血糖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糖、脂肪代谢紊乱而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持续的高血糖。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范畴,传统中医认为消渴病是以阴虚、燥热为主,且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此,中医对糖尿病的治则是,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活血化淤、补肾健脾。
[0003] 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的高血糖和尿糖,表面上似乎对身体无大的伤害,如果此时贻误了早期治疗,那么随后就会引发心、脑、肝、肾、眼、肢体、皮肤、神经等器官或系统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多达80多种,是糖尿病人致残和死亡的直接原因。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尚无根治的办法,因此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增强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尤为重要。随着人类对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世界各国崇尚自然疗法,中医药保健食品则日益受到青睐,为此开发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保健食品目前降血糖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 在现有的降低血糖的各种产品中,未见肉桂,苦瓜,灵芝,生地黄,西洋参以及富铬酵母组成的配方。

发明内容

[0005] 根据上述领域的需求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本发明组合物根据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采用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功能明确,质量可控,服用安全。本发明组合物降血糖效果好。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肉桂13~124份,苦瓜117~390份,灵芝60~240份,生地黄149~450份,西洋参34~135份,富铬酵母6~31份。
[0008] 所述重量份的原料为:肉桂75~95份,苦瓜195~312份,灵芝60~163份,生地黄210~387份,西洋参54~116份,富铬酵母13~23份。
[0009] 所述活性成分指肉桂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生地黄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以及富铬酵母粉,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
[0010] 所述肉桂提取物为肉桂水提取物或肉桂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为苦瓜水提取物或苦瓜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灵芝提取物为灵芝水提取物或灵芝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生地黄提取物为生地黄水提取物或生地黄有机溶剂提取物,所述西洋参提取物为西洋参水提取物或有机溶剂提取物。
[0011]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为乳糖、微晶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聚维酮K30、硬脂酸镁、薄膜包衣剂。
[0012] 所述组合物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的配比为乳糖152~226份、微晶纤维素104~155份、羟甲基淀粉钠16~24份、聚维酮K3040~60份、硬脂酸镁8~12份、薄膜包衣剂24~36份。
[0013] 上述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血糖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 经动物试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
[0015] 本发明组合物以中医整体观念理论为指导,并依据糖尿病宜补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止渴这一治疗原则配伍组方。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并可有效帮助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者降低血糖,改善各种自觉症状。灵芝补气安神,扶正固本;西洋参滋阴益气、润肺降火、清热除烦、生津止渴;蜂胶粉能降低血糖,消除炎症,治疗感染,预防和治疗感染性并发症,消除“三多一少”症状,强化免疫,提高抗病力。添加的微量元素铬具有胰岛素样的作用,可增加糖的代谢,共同起到了辅助降血糖的保健功能。以上各药配伍,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共奏补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切中糖尿病阴虚热盛,气阴两虚之病机,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是气阴两虚及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的保健佳品。总之本发明产品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全方位调节适宜人群的血糖浓度,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标本兼顾的保健目的。
[0016] 保健功能筛选:
[0017] 肉桂提取物是肉桂提取加工后的提取物,肉桂为樟树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肉桂的嫩枝(桂枝)、幼嫩果实(桂丁)和叶亦供药用。肉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的医药书籍均有记载且均列为上品。肉桂其味辛、甘、性大热,主入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为临床常用的温里药。肉桂中主要含有肉桂醛、肉桂酸,还有多糖、倍半萜及其糖苷、二萜及其糖苷、黄烷醇及其多聚体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和痛经。
[0018] 西洋参提取物是西洋参提取加工后的提取物。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 folium L.的干燥根,性凉、味甘、微苦,入心、肺、肾经,具有滋阴益气、润肺降火、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能,能够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能力,降低疲劳度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对高血压、心肌营养性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西洋参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以及有机酸、聚乙炔类、甾族化合物,糖类、挥发油、无机元素等几大类。
[0019] 苦瓜提取物为苦瓜原料经提取浓缩制得的原料提取物。苦瓜为葫芦科植物苦瓜属植物苦瓜的果实。苦瓜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糖苷、皂苷、生物碱类、脂肪酸、三萜类、蛋白及类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成分,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疗佳品。苦瓜性味苦寒,具润脾、生津、益气解热等功效。
[0020] 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等地。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黄为未蒸熟凉晒干的地黄。
[0021] 灵芝提取物为灵芝经加工所得的提取物。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扶正固本的作用。灵芝作为药物首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内,古代医学家均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灵芝,并将其作为上上品滋补药材用于治病和保健中。《本草纲目》记载,灵芝能“治胸中结,溢心气”,“入心生血,助心充脉”,“安神”,“保神”,“益肺气”,“益脾气”,“益精气”,“补肝气”等,对全身五脏之气均有补益作用。灵芝多糖(Polysaccharides)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种类很多,有葡聚糖、杂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甘露岩藻半乳聚糖、阿拉伯糖、阿拉伯木质葡聚糖等;此外还含有三萜类、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0024] 本发明中只选取组合物胶囊C来做降糖功能性实验,并不代表组合物胶囊A、B、D、E、不具有本发明所述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发明人也同样在这之前也同样做过组合物胶囊A、B、D、E、的降糖功能性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组合物胶囊A、B、D、E、也能达到与组合物胶囊C相似的降糖效果。
[0025] 实施例1、制备用于降低血糖的组合物
[0026] 该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组合物(重量份)如下:
[0027]
[0028] 该实施例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 1.制备肉桂提取物:
[0030] 取肉桂原药材,用8倍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2次水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将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60℃),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经减压干燥(-0.09MPa),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并过80目筛后,得到提取物细粉,即为肉桂提取物。
[0031] 2.制备西洋参提取物:
[0032] 取西洋参原药材,用8倍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2次水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将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60℃),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经减压干燥(-0.09MPa),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并过80目筛后,得到提取物细粉,即为西洋参提取物。
[0033] 3.制备苦瓜提取物:
[0034] 取苦瓜原药材,用9倍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2次水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将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60℃),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经减压干燥(-0.09MPa),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并过80目筛后,得到提取物细粉,即为苦瓜提取物。
[0035] 4.制备生地黄提取物:
[0036] 取生地黄原药材,用10倍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2次水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将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60℃),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经减压干燥(-0.09MPa),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并过80目筛后,得到提取物细粉,即为生地黄提取物。
[0037] 5.制备灵芝提取物
[0038] 取灵芝原药材,用8倍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2次水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将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9(60℃),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经减压干燥(-0.09MPa),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并过80目筛后,得到提取物细粉,即为灵芝提取物。
[0039] 6、制备富铬酵母粉
[0040] 以糖蜜加适量铬化合物为培养基,杀菌后接入酵母菌种,加入磷酸一铵等营养盐进行发酵培养,在温度32℃的条件下通风培养24~48小时,使无机铬结合成有机态的铬,通过离心法分离出酵母,用水反复冲洗后经浓缩和喷雾干燥即得到富铬酵母粉。
[0041] 7、配料、前处理按照配方要求备齐符合质量要求的原辅料,检查外包装,去掉合格外包装,转入30万级洁净区内,备用。
[0042] 取投料量的聚维酮K30以75%乙醇制成浓度为15%的聚维酮K30乙醇溶液,备用;
[0043] 取投料量的薄膜包衣剂以70%乙醇制成浓度为8%的包衣液,备用;
[0044] 其余原辅料分别过60目筛,称量,备用。
[0045] 8、混合:先将富铬酵母、苦瓜提取物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得混合粉Ⅰ,再将混合粉Ⅰ、肉桂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生地黄提取物、灵芝提取物、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30min,使均匀,得混合粉Ⅱ。
[0046] 9、制粒、干燥、整粒:向混合粉Ⅱ中加入15%聚维酮K30乙醇溶液制软材,软材以用手紧握成团而不粘手,用手指轻压能裂开为度。软材过16目筛制颗粒,湿颗粒50~55℃干燥,干燥至颗粒水分≤5%,所得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得颗粒。
[0047] 10、总混、压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与颗粒放入总混10分钟,得总混物料。总混物料压片。
[0048] 11、包衣:素片包衣增重2.5%。
[0049] ①将素片过筛除尘。
[0050] ②将锅体预热到40℃,达到温度后,按薄膜包衣操作规程进行包衣。
[0051] ③喷膜,锅体转速8~12r/min。
[0052] ④喷膜结束,关闭喷枪,将包衣锅转速调慢,关闭热风系统,待片冷却后,即可出锅。
[0053] ⑤包衣片出锅后,及时密封存放。
[0054] 12、生产环境卫生洁净级要求:生产环境及管理符合GMP要求,生产过程中过筛、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等工艺过程均在符合GB17405-1998要求(三十万级)的生产洁净区内操作;其它步骤在一般生产区操作。
[0055]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肉桂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生地黄提取物、灵芝提取物、富铬酵母可使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也可从商业途径购买得到。乳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纳、聚维酮K30和硬脂酸镁可从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0056] 实施例2、本发明产品的降血糖功能的动物实验
[0057] 1.材料与方法
[0058] 1.1样品:上述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胶囊C。
[0059] 1.2实验动物:24-28g雌性SPF级昆明种小鼠120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军)2009-0030000686。
[0060] 1.3实验动物室:SPF级实验动物房。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RH,合格证号:SYXK(津)2008-0004。饲料由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饲料合格证号:SCXK-(京)
2009-0008.
[0061] 1.4剂量选择:按人拟用剂量3.6g/日,即3.6g/60kgBW,相当于0.06g/kgBW,本实验设计了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为0.3g/kgBW、0.6g/kgBW、1.2g/kgBW。相当于人拟用量的5倍、10倍、20倍。分别称取样品4.50g、9.00g、18.00g,各加蒸馏水至300mL,作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受试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量均为0.2mL/10gBW。同时设两个正常动物组,分别给予高剂量受试物和蒸馏水。
[0062] 1.5主要仪器与试剂:四氧嘧啶;Medisence OPtium血糖仪。
[0063] 1.6试验方法:
[0064] 1.6.1动物分组和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
[0065] 将试验小鼠分为两批进行试验,其中试验一批为正常动物组,试验二批为高血糖模型动物组。
[0066] 试验一批动物选用健康雌性小鼠20只,禁食5小时后,取尾血测血糖值。依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高剂量组按1.2g/KgBW给予受试物,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量为0.2mL/10gBW,连续给予30天后禁食5小时,取尾血测空腹血糖值,比较两组动物血糖值。
[0067] 试验二批动物用于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将小鼠禁食24小时后,尾静脉一次给予四氧嘧啶50mg/KgBW(给予量0.1mL/10gBW),6天后禁食5小时,取尾血测血糖值。血糖值在10-25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动物。依据血糖水平将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个高血糖模型大组:高血糖模型一组,40只小鼠,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10只,用于测定各组动物血糖绝对值下降及血糖下降百分率;高血糖模型二组40只小鼠,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10只,进行糖耐量试验。2个高血糖模型大组包括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量均为0.2ml/10gBW。
[0068] 1.6.2降低空腹血糖试验:
[0069] 在高血糖动物模型成立的前提下,高血糖模型一组动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受试物30天后禁食5小时,取尾血测空腹血糖值,测定各组动物血糖值,计算血糖下降百分率。
[0070] 血糖下降百分率=(试验前血糖值—试验后血糖值)/试验前血糖值×100%[0071] 1.6.3糖耐量试验:
[0072] 在高血糖动物模型成立的前提下,高血糖模型二组动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受试物30天后禁食5小时,不同剂量组再给予一次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20分钟后经口给予葡萄糖2.0g/KgBW,然后取尾血分别测定给予葡萄糖后0、0.5、2小时的血糖值,计算模型对照组与受试物组给予葡萄糖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作为糖耐量试验观察指标。
[0073] 血糖曲线下面积=0.25×(0小时血糖值+4×0.5小时血糖值+3×2小时血糖值)[0074] 1.7统计方法:
[0075] 各组数据均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正常动物采用t-检验,模型动物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检验,如方差不齐者采用数据转换,转换后仍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
[0076] 2.结果
[0077] 2.1受试物对试验动物体重的影响
[0078] 由表1-3可见,各剂量组动物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79] 表1.受试物对正常小鼠体重的影响
[0080]
[0081] 表2.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一组小鼠体重的影响
[0082]
[0083]
[0084] 表3.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二组体重的影响
[0085]
[0086] 2.2受试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0087] 由表4可见,经口给予1.2g/KgBW的受试物30天后,正常动物高剂量组空腹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88] 表4.受试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0089]
[0090] 2.3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0091] 由表5可见,以不同剂量的受试物灌胃高血糖模型小鼠30天后,高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92] 表5.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及下降百分率的影响
[0093]
[0094]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95] 2.4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0096] 由表6可见,以不同剂量的受试物灌胃高血糖墨香小鼠30天后,高剂量组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97] 表6.受试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耐糖量的影响
[0098]
[0099]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00] 结论
[0101] 以不同剂量的受试物灌胃小鼠30天后,各剂量组动物增重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小鼠,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糖动物模型成立的亲提下,降低空腹血糖试验结果显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提示受试物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0102] 实施例3、本发明产品的降糖功能人体试验
[0103] 1.对象和方法
[0104] 1.1受试样品:上述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胶囊C。
[0105] 1.2受试者选择
[0106] 1.2.1受试对象本研究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集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的非住院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体检和知情同意后,筛选100名志愿者进行统计。
[0107] 1.2.2纳入标准
[0108] 选择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病情较稳定,不需要更换药物品种及剂量仅服用维持量的成年II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7.8mm01/L或餐后2h血糖(P2hBG)≥11.1mmol/L;也可选择7.8mmol/L≥FBG≥6.7mmol/L(120mg/d1)或11.1mm01/L≥P2hBG≥7.8mmol/L的高血糖人群。
[0109] 1.2.3排除标准
[0110] ①I型糖尿病患者。
[0111] 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0112] ③有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0113] ④不能配合饮食控制而影响观察结果者。
[0114] ⑤近3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
[0115] ⑥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血糖药物者,短时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者。
[0116] ⑦对受试样品过敏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用受试样品的受试者,无法判定功效或资料不全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0117] 1.3试验设计
[0118] 本试验按照随机的原则,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试验设计。按受试者的FBG和P2hBG将已选择的10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试食组50例,分组时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病程及服药种类,进行均衡性检验,以保证组间的可比性。1.4食用剂量及时间
[0119] 试食组每人口服受试物,每次3片,2次/日,连续服用35天。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试食期间坚持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
[0120] 1.5主要研究场所受试者试食前后的医学体检及医学观察由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完成。
[0121] 1.6观察指标所有试验对象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进行试食前后二次全面体检,以检验该样品对健康影响,通过健康体检和知情同意后,筛选100名志愿者。
[0122] 1.6.1安全性指标
[0123] 1.6.1.1一般状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心率、血压等。
[0124] 1.6.1.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常规(包括尿酮体)、便常规检查。
[0125] 1.6.1.3生化指标测定: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A)。
[0126] 1.6.1.4其他检查: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试验前检查一次)。
[0127] 1.6.1.5过敏及不良反应观察
[0128] 1.6.2功效性指标
[0129] 1.6.2.1症状观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饮食情况,用药情况,活动量,观察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多尿等主要临床症状,按症状轻重积分,于试验前后统计积分值,并就其主要症状改善(改善1分为有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率。
[0130] 1.6.2.2空腹血糖(FBG)
[0131] 测试受试者试食前后空腹血糖值及计算血糖下降的百分率。
[0132] 1.6.2.3餐后2h血糖(P2hBG)
[0133] 测试受试者试食前后食用100g精粉馒头后2小时血糖值及计算血糖下降的百分率。1.6.2.4尿糖
[0134] 用空腹晨尿定性,按一、±、+、++、+++、++++分别积0、0.5、l、2、3、4分,于试食前后统计积分值。
[0135] 1.6.2.5血脂
[0136] 测试受试者试食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0137] 1.7功效性观察的质量控制
[0138] 复核70%服用情况记录;调查员进行电话提示和入户随访,人均1~2次/周。
[0139] 1.8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
[0140] 1.8.1数据处理
[0141] 受试者试食前后各项指标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试食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结果采用成组t检验,后者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方差齐后,用转换的数据进行t检验;若转换数据仍不能满足正态方差齐要求或方差齐但变异系数过大,改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1.5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
[0142] 1.8.2功效判定标准
[0143] 1.8.2.1有效: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辅助降血糖人体试食试验结果判定:
[0144] 空腹血糖结果判定:①空腹血糖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试验后平均血糖下降≥10%,②试验后试食组血糖值或血糖下降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可判断该受试样品空腹血糖指标阳性。
[0145] 餐后2h血糖结果判定:①餐后2h血糖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试验后平均血糖下降≥10%,②试验后试食组血糖值或血糖下降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可判定该受试样品餐后2h血糖指标阳性。
[0146]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两项指标中任一指标阳性,可判断该受试物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0147] 1.8.2.2无效:血糖下降未达到1.8.2.1则判定为无效。
[0148] 2.结果
[0149] 2.1试食前试食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比较
[0150] 实际完成受试者为100例,试食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对照组50例(男2
15例,女35例),经x 检验,试食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大65岁,年龄最小46岁,由表l可见,试食组受试者的年龄、病程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见,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前FBG、P2hBG与对照组受试者试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见,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前与对照组受试
2
者试食前服药种类经x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状况、精神、睡眠、饮食均基本正常。表明两组试食前具有均衡可比性。
[0151] 表1.试食前一般情况比较
[0152]
[0153] 表2.试食前两组FBG和P2hBG较(x+SD)
[0154]
[0155] 表3.试食前两组服用降糖药种类情况
[0156]
[0157] 2.2胸透、心电图、B超检查
[0158] 所有受试者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检测基本未见异常。
[0159] 2.3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一般状况观察
[0160] 对试食者精神状态、睡眠情况、饮食情况和大小便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按良好、一般、差分级并统计,同时,测量试食者试食前后的血压和心率。
[0161] 由表4可见,大部分试食者一般情况良好,试验组试食前后精神状态、睡眠情况及饮食情况基本正常,大小便情况正常;由表5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食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自身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受试物对人体一般状况无不良影响。
[0162] 表4.两组试食前后一般情况比较
[0163]
[0164] 表5.试食前后两组血压及心率比较
[0165]
[0166] 2.4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血、尿、便常规观察
[0167] 由表6可见,试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试食前后的WBC、RBC、HGB和PLT均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除尿糖外)及便常规检查结果,基本在正常范围内。
[0168] 表6.试食前后两组血常规指标改变
[0169]
[0170] 2.5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生化指标观察
[0171] 由表7可见,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前后生化指标TP、ALB、ALT、AST、BUN、CRE、UA基本在正常范围内。
[0172] 表7.试食前后两组生化指标改变
[0173]
[0174] 2.6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血脂观察
[0175] 由表8可见,对照组和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前后TC、TG与HDL—C基本在正常范围内。
[0176] 表8.试食前后两组血脂观察
[0177]
[0178] 2.7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
[0179] 由表9可见,试食后试食组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与多尿症状改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
[0180] 表9.试食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0181]
[0182] 2.8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
[0183] 由表10可见,采用配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较试食前FBG值降低,平均下降差值及下降率分别为0.94mmol/L和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食前后FBG值自身比较,平均下降差值及下降率分别为-0.136mm01/L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后,试食组FBG值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84] 由表11可见,采用配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较试食前P2hBG值降低,平均下降差值及下降率分别为2.00mmol/L及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食前后P2hBG值自身比较,平均下降差值及下降率分别为-0.12mmol/L及-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后,试食组P2hBG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85] 表10.试食前后两组FBG值比较
[0186]
[0187]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前与试食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88] 表11.试食前后两组P2hBG值比较
[0189]
[019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前与试食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91] 2.9试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
[0192] 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FBG值下降≥10%为20人,有效率为40%,有效例数和有效2
率均高于对照组(表12),经x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P2hBG值下降≥10%为19人,有效率为38%,有效例数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表13),经
2
x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FBG值下降≥10%或P2hBG下降≥10%总人数为20人,总有效率为40%,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表14),
2
经x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93] 表12.两组FBG值下降≥10%例数(有效例数)比较
[0194]
[019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96] 表13.两组P2hBG值下降≥10%例数(有效例数)比较
[0197]
[0198]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99] 表14.两组FBG值下降≥10%或’P2hBG值下降≥10%例数(总有效例数)比较[0200]
[02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202] 2.10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食前后尿糖观察
[0203] 对试食者空腹晨尿尿糖按0、0.5、1、2、3、4积分,结果见表15,试食组与对照组试2
食前后尿糖积分自身比较,经x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204] 表15.试食前后两组尿糖积分情况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