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45686.5

文献号 : CN1038264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清冈晃司辻智之稻冈隆也

申请人 : 洋马株式会社

摘要 :

本申请的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能够均衡地制动左右行驶部高左右行驶部(2)的制动性能。本申请发明的联合收割机配备有分别制动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左右制动杆(296)、和经由制动拉索(278)连接到制动操作器(38)上的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286)。可以利用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286)均衡地牵引左右制动杆(296)。(2),可以降低左右行驶部(2)的误操作,可以提

权利要求 :

1.一种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脱粒装置、和搭载了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在所述行驶机体上装设左右行驶部,并且,利用所述发动机使行驶油压泵动作,利用所述行驶油压泵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另一方面,对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分别设置左右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配备有分别制动所述左右制动器的左右制动杆、以及经由制动拉索连接到制动操作器上的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能够利用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均衡地牵引所述左右制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一个上,经由辅助操作连杆体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另外一个上,利用间隙配合连接部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和辅助操作连杆体接合起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能够相对于所述左右制动器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地设置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另一方面,设置利用复位弹簧体分别弹压所述左右制动杆的左右定位止动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所述行驶油压马达的变速器箱的内部,设置有铁粉吸附用的磁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驶油压泵的泵输入轴上,成一体地形成有皮带连接到所述发动机上的带轮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油压泵壳体内设置左右的所述行驶油压泵,将安装座板体固定于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将所述安装座板体的对向侧面嵌合并螺栓紧固于轴支承所述泵输入轴的轴承保持器的一个侧面,经由所述轴承保持器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设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泵支承框架体的上表面接触,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载置在所述泵支承框架体上。

说明书 :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搭载有收割田地中的未收割的谷物秆的收割装置和将收割的谷物秆脱粒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过去,已有连续地收割田地中的未收割的谷物秆并进行脱粒的技术,其包括:具有行驶部及驾驶员座的行驶机体、具有收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从收割装置向脱粒装置供应收割的谷物秆的喂入室、驱动各个部分的发动机、分选脱粒装置的脱粒物的谷粒分选机构、和收集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专利文献1)。另外,配备有具有行驶油压泵及行驶油压马达的油压变速装置,利用油压变速装置驱动履带行驶装置的技术,也是公知的(参照专利文献2)。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3865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2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行驶机体的前部(驾驶座的下方)搭载发动机,所以,在与发动机邻接的场所中的不容易维修的机体中央附近的位置设置配置有行驶油压泵等的变速器箱。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行驶油压泵配置在行驶机体的左右宽度的中央附近,所以,设置于左右履带行驶装置的油压马达和行驶油压泵之间的油压管长度可以相等地形成,但是,存在着在油压马达部附设制动机构的情况下,油压马达部及制动机构变成复杂的结构,不能提高左右行驶履带的制动性能等问题。另外,存在着在所述变速器箱内由于齿轮磨损等原因使得铁粉容易滞留、由该铁粉加剧齿轮的磨损等问题。
[0009] 不过,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在变速器箱内设置行驶油压泵的情况下,可以使行驶油压泵的输入轴从变速器箱突出,并设置输入带轮,但是,特别是,有必要形成变速器箱,存在着不能将行驶油压泵的安装结构紧凑化,并且,不能低成本地构成行驶结构等问题。
[0010] 另外,在行驶油压泵的斜板控制(输出控制)用途中,在设置斜板控制阀及斜板控制液压缸的结构中,也存在着难以容易地将斜板控制阀或斜板控制液压缸装入到变速器箱内的问题。
[0011] 进而,在行驶油压泵的斜板控制(输出控制)用途中,在设置斜板控制阀及斜板控制液压缸的结构中,在斜板控制油路的输入部进行工作油的流量调整,调节行驶油压泵的斜板控制的灵敏度,可以防止行驶油压泵的斜板控制变得过度灵敏,但是,当考虑到斜板控制油路途中的油泄漏时,存在着行驶油压泵的斜板控制变得迟钝等问题。
[0012]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这些现状,提供进行改善的联合收割机。
[0013] 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脱粒装置、搭载有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安装设置左右行驶部,并且,利用所述发动机使行驶油压泵动作,利用所述行驶油压泵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另一方面,对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分别设置左右制动器,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配备有分别制动所述左右制动器的左右制动杆、以及经由制动拉索连接到制动操作器上的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能够利用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均衡地牵引所述左右制动杆。
[0015] 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一个上,经由辅助操作连杆体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另外一个上,利用间隙配合连接部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与辅助操作连杆体接合起来。
[0016] 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相对于所述左右制动器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地设置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另一方面,设置利用复位弹簧体分别弹压所述左右制动杆的左右定位止动体。
[0017] 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在配置所述行驶油压马达的变速器箱的内部,设置有铁粉吸附用的磁铁。
[0018] 方案5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行驶油压泵的泵输入轴上,成一体地形成有皮带连接到所述发动机上的带轮轴。
[0019] 方案6的发明,在方案5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在行驶油压泵壳体内设置所述左右行驶油压泵,将安装座板体固定到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将所述安装座板体的对向侧面嵌合并螺栓紧固到轴支承所述泵输入轴的轴承保持器的一个侧面,经由轴承保持器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
[0020] 方案7的发明,在方案6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使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设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泵支承框架体的上表面接触,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载置在所述泵支承框架体上。
[0021] 发明的效果
[0022] 根据方案1的发明,由于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脱粒装置、搭载有发动机的行驶机体,一方面,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安装左右行驶部,并且,利用所述发动机使行驶油压泵动作,利用所述行驶油压泵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另一方面,对左右行驶油压马达分别设置左右制动器,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配备有分别制动所述左右制动器的左右制动杆、以及经由制动拉索连接到制动操作器上的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能够利用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均衡地牵引所述左右制动杆,所以,可以均衡地制动所述左右行驶部,可以降低所述左右行驶部的误动作,即使在倾斜的场所,也能够恰当地保持所述左右制动器的制动力。另外,可以左右非对称地构成所述左右制动杆的安装结构,可以降低所述左右制动器或者制动杆的安装结构上的限制,并且提高左右行驶部的制动性能。
[0023] 根据方案2的发明,由于以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一个上,经由辅助操作连杆体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另一端侧连接到所述左右制动杆中的另外一个上,利用间隙配合连接部将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和辅助操作连杆体接合起来,所以,通过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左右制动杆移动,可以消除由组装误差或者磨损而造成的制动不足。例如,即使所述左右制动器不均匀地磨损,也可以均衡地获得所述左右制动力。
[0024] 根据方案3的发明,由于能够相对于所述左右制动器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地设置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另一方面,设置有利用复位弹簧体分别弹压所述左右制动杆的左右定位止动体,所以,能够可靠地使所述左右制动杆返回到初始位置。另外,例如,在所述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上设置复位弹簧体的结构中,对所述左右制动杆共用单一的复位弹簧体,可以低成本地构成。
[0025] 根据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配置所述行驶油压马达的变速器箱的内部,设置有铁粉吸附用的磁铁,所以,所述变速器箱内的铁粉可以被所述磁铁吸附而除去,可以降低由发生在所述变速器箱内的铁粉引起的齿轮磨损。另外,例如,在所述变速器箱的底部(朝上的平面部)通过成形加工成一体地形成磁铁支承保持器的结构中,可以将所述磁铁从所述变速器箱的成形脱模方向压入所述磁铁支承保持部,可以简单地将所述磁铁固定到所述变速器箱内。可以简单地谋求所述磁铁支承结构的简化或者低成本化。
[0026] 根据方案5的发明,由于在所述行驶油压泵的泵输入轴上成一体地形成有皮带连接到所述发动机上的带轮轴,所以,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特别地形成用于设置所述左右行驶油压泵的变速器箱,可以紧凑地构成设置所述行驶油压泵的泵壳体结构,并且,与相对于所述泵输入轴而言另外构成带轮轴的结构相比,可以简化轴支承所述泵输入轴的轴承结构,可以减少所述行驶油压泵部的结构部件的数目,可以减少所述行驶油压泵部的组装工时。
[0027] 根据方案6的发明,由于在行驶油压泵壳体内设置所述左右行驶油压泵,将安装座板体固定到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将所述安装座板体的对向侧面嵌合并螺栓紧固到轴支承所述泵输入轴的轴承保持器的一个侧面上,经由所述轴承保持器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一端侧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所以,在通过所述轴承保持器和所述安装座板体的嵌合保持规定的组装精度的状态下,可以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器,可以降低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或者所述泵输入轴的组装误差,能够以少的组装工时高精度地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或者所述泵输入轴组装到所述行驶机体上。进而,与相对于所述泵输入轴另外构成带轮轴的轴承结构相比,可以减少设置在所述轴承保持器上的轴承的数目,能够低成本地构成所述泵输入轴的轴承结构。
[0028] 根据方案7的发明,由于使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上的泵支承框架体的上表面接触,将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载置在所述泵支承框架体上,所以,可以减少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的紧固螺栓的数目,可以提高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相对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拆装作业性,并且降低设置所述泵支承框架体的行驶机体侧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0030] 图2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
[0031] 图3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平面图。
[0032] 图4是该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系统图。
[0033] 图5是该联合收割机的驱动部的背面图。
[0034] 图6是从前方观察驾驶台的透视图。
[0035] 图7是制动操作器安装部的侧视图。
[0036] 图8是从前方观察制动操作器的安装部的透视图。
[0037] 图9是从后方观察制动操作器的安装部的透视图。
[0038] 图10是联合收割机的油压回路图。
[0039] 图11是变速器箱的剖视图。
[0040] 图12是油压马达安装部的侧视图。
[0041] 图13是油压马达安装部的平面图。
[0042] 图14是图10的放大说明图。
[0043] 图15是油压泵部的侧视图。
[0044] 图16是油压泵部的剖视图。
[0045] 图17是油压泵部的分解说明图。
[0046] 图18是将油压泵部剖开的分解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基于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附图(图1~图3)说明将本申请的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其右侧视图,图3是其平面图。首先,参照图1~图3对于联合收割机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面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将左侧简单地称为左侧,面向该前进方向将右侧简单地称为右侧。
[0048] 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配备有作为行驶部的利用橡胶履带制的左右一对履带2支承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能够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油压缸4进行升降调节地安装有收割并装入稻子(或者,麦子、大豆、或玉米)等的未收割的谷物秆的收割装置3。
[0049] 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搭载操作者搭乘的操纵台5。在操纵台5的后方,配置用于贮存脱粒后的谷粒的谷粒箱6。在谷粒箱6的后方,配置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7。在谷粒箱6的后部的右侧,可旋转地设置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谷粒箱6内的谷粒从排出螺旋推运器8前端的稻谷抛出口8a被例如送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中。在行驶机体1的另一侧(在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搭载用于对从收割装置3供应的收割谷物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9。在脱粒装置9的下部,配置用于进行摆动分选及风分选的谷粒分选机构10。
[0050] 收割装置3配备有与脱粒装置9前部的喂入口9a连通的喂入室11、和连接设置在喂入室11的前端的横向宽的铲斗状的谷物收割台12。将扒拢螺旋推运器13可旋转地用轴支承在谷物收割台12内。在扒拢螺旋推运器13的前部上方,配置带有搂齿梁(tine bar)的扒拢卷盘14。在谷物收割台12的前部配置理发推子状的收割刀15。在谷物收割台12的前部的左右两侧,突出地设置左右分草体16。另外,在喂入室11内设置供应输送器17。在供应输送器17的输送终端和喂入口9a之间,设置有收割谷物秆投入用搅拌器18。另外,喂入室11的下表面部和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经由升降用油压缸4被连接,收割装置3借助升降用油压缸4进行升降运动。
[0051] 借助上述结构,利用扒拢卷盘14扒拢左右分草体16之间的未收割的谷物秆的谷穗侧,未收割的谷物秆的秆侧被收割刀15收割,并且借助扒拢螺旋推运器13的旋转驱动,将未收割的谷物秆的秆侧集中到收谷物割台12的左右宽度的中央部附近。谷物收割台12收割的全部谷物秆,被供应输送器17输送,被搅拌器18投入到脱粒装置9的喂入口9a内。另外,配备有使谷物收割台12围绕水平控制支点19a转动的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利用水平控制油压缸19调节谷物收割台12的左右分选的倾斜度,相对于地面水平地支承谷物收割台12、及收割到15、以及扒拢卷盘14。
[0052]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脱粒装置9的脱粒室内可旋转地设置脱粒滚筒21。将脱粒滚筒21支承于在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脱粒滚筒轴20上。在脱粒滚筒21的下方侧张设使谷粒漏下的接受网24。另外,在脱粒滚筒21前部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地设置螺旋状的螺旋桨叶状的引入浆叶25。
[0053] 借助上述结构,从喂入口9a投入的收割的谷物秆一边借助脱粒滚筒21的旋转被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输送,一边在脱粒滚筒21和接受网24之间被混揉并被脱粒。比接受网24的网眼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接受网24漏下。没有从接受网24漏下的秸秆屑等,借助脱粒滚筒21的输送作用被从脱粒装置9后部的废料口排出到田地中。
[0054] 另外,在脱粒滚筒21的上方侧,可转动地枢转安装有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的多个送尘阀(图中省略)。通过所述送尘阀的角度调整,可以根据收割的谷物秆的品种或性状来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另一方面,作为配置在脱粒装置9的下方的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比重分选用的摆动分选盘26,所述摆动分选盘26具有谷粒盘、谷壳筛、谷粒筛以及逐稿器等。
[0055] 另外,作为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供应分选风的风车风扇29等。被脱粒滚筒21脱粒而从接受网漏下的脱粒物,借助摆动分选盘26的比重分选作用和风车风扇29的风分选作用,分选出谷粒等一级品(精粒)、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再分选物)、以及秸秆屑等排尘。
[0056] 在摆动分选盘26的下侧方,作为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一级输送器机构30及二级输送器机构31。通过摆动分选盘26及风车风扇29的分选,从摆动分选盘26落下的谷粒等一级品被一级输送器机构30及提升谷物输送器32收集到谷粒箱6中。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经由二级输送器机构31及二级还原输送器等被返回到摆动分选盘26的分选起始端侧,由摆动分选盘26进行再分选。秸秆屑等被从行驶机体1后部的排尘口34排出到田地中。
[0057] 进而,如图1~图3、图6所示,在操纵台5上配置有操纵柱41和操作者乘坐的驾驶员座42。在操纵柱41(前立柱41a、侧立柱41b)上配置有:作为变更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或者变更移动速度用的操纵杆的左右变速杆43、44;向前后方向倾倒以使收割装置3升降,或者向左右方向倾倒以使扒拢卷盘14升降用的收割姿势杆45;控制发动机7的旋转的加速杆46;和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动作的谷粒排出杆47。另外,还配置有:对向收割装置3的动力传递进行离合操作的收割离合器杆39;和对向脱粒装置9的动力传递进行离合操作的脱粒离合器杆40等。另外,以包围前立柱41a的上方侧和左右侧方的方式延伸设置有在乘坐在驾驶员座42上的操作者处于站立姿势时把握的保护框架5a。另外,在操纵台5的上方侧,经由支柱48安装防晒用的顶篷体49。
[0058] 如图1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面侧配置左右车架50。在车架50上设置有向履带2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的驱动链轮51、保持履带2的张力的张紧辊52、将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在接地状态的多个支重滚轮53、保持履带2的非接地侧的中间辊54。借助驱动链轮51支承履带2的后侧,借助张紧辊23支承履带2的前侧,借助支重滚轮53支承履带2的接地侧,借助中间辊54支承履带2的非接地侧。
[0059] 另外,如图1~图3所示,配备有配置在谷粒箱6的底部的底部进给输送器60和配置在谷粒箱6的后部的纵向进给输送器61。左右底部进给输送器60在谷粒箱6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延长,向垂直设置的纵向输送器61的下端侧输送谷粒箱6底部的谷粒。纵向进给输送器61在谷粒箱6的后部在上下方向上延长,从纵向进给输送器61上端侧向谷粒箱6右侧的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开始端侧输送谷粒。谷粒箱6内的谷粒被输送到排出螺旋推运器8前端(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输送。
[0060] 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被支承在纵向进给输送器61的上端侧。可升降地构成作为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侧。另外,在纵向输送器61的输送器轴心周围(水平方向)上可移动地构成稻谷抛出口8a侧。即,使稻谷抛出口侧8a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下方侧移动,经由螺旋推运器架8b将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容纳于操纵台5及谷粒箱6的右侧部。另一方面,使作为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侧上升,使稻谷抛出口8a侧向行驶机体1的侧方或者后方移动,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向行驶机体1的侧方或者后方突出,使稻谷抛出口8a与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相对向,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运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中。
[0061] 其次,参照图4、图5、图10说明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结构。如图4、图10所示,配备具有一对斜板可变式的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行驶变速用的行驶油压泵壳体66。发动机7搭载在行驶机体1的右侧后部上面,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配置在发动机7右侧的行驶机体1上面。另外,在左右车架50的后端部,分别设置左右减速齿轮箱63。在左右减速齿轮箱63分别配置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行驶输出带230将从行驶油压泵壳体66向后方突出的行驶驱动用的泵输入轴64和从发动机7向后方突出的输出轴67连接起来。在脱粒装置9后部侧方的行驶机体1上面侧设置发动机7及行驶油压泵壳体66,在脱粒装置9与行驶油压泵壳体66之间配置发动机7。
[0062] 另外,驱动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等的供应泵68也与行驶油压泵65设置在同一轴64上。另外,配备有使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或者收割装置3的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等动作的作业用油压泵70,将作业用油压泵70配置于发动机7上,与行驶油压泵65一样,利用发动机7驱动供应泵68及作业用油压泵70。
[0063] 即,在行驶油压泵65的泵输入轴64的一端部,成一体地形成由皮带230连接到所述发动机7上的带轮轴64a,将行驶驱动带轮229键配合到带轮轴64a上,利用螺栓228将行驶驱动带轮229紧固到带轮轴64a上,将行驶驱动带轮229卡合并轴支承于泵输入轴64的一端部。另外,驱动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等的供应泵68,也设置在与行驶油压泵65相同的轴
64上。另外,配备有使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或者收割装置3的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等动作的作业用油压泵70,将作业用油压泵70配置在发动机7上,与行驶油压泵65一样,利用发动机7驱动供应泵68及作业用油压泵70。
[0064] 借助上述结构,将发动机7的驱动输出经由输出轴67传递给左右行驶油压泵65。借助左右行驶油压泵65分别独立地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借助左右行驶马达69使左右履带2正反旋转从而前进、后退移动。另外,控制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旋转速度,使利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驱动的左右履带2的旋转速度不同,变更行驶机体1的移动方向(行驶前进路线),进行在田地的端部的方向的转换等。
[0065] 即,如图10所示,左右一对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闭合油压回路261油压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上。借助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驱动链轮51向前进方向或者后退方向驱动左右履带2。操作者操纵操作左右变速杆43、44分别调节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角度(变速控制),从而分别变更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转速或者旋转方向,相互独立地驱动左右履带2,行驶机体1进行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
[0066] 如图4、图5所示,由发动机室框体56形成发动机室57,发动机7内设于发动机室57。将脱粒输入用的第一中间轴71经由第一轴承体58支承在发动机室框体56上。另外,将脱粒输入用的第二中间轴72经由第二轴承体59支承在发动机室框体56上。将第一中间轴71经由作业输出带231连接到发动机7的输出轴67上。将第二中间轴72经由脱粒驱动带232连接到第一中间轴71上。经由兼作张紧辊的脱粒离合器233和脱粒驱动带232,从第一中间轴71向第二中间轴72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另外,通过操作者进行的杆的操作,对脱粒离合器233进行离合控制。另外,将第二中间轴72经由脱粒滚筒驱动带234连接到脱粒滚筒轴20的一端侧(后端侧),通过脱粒离合器233的离合操作,经由第二中间轴72驱动控制脱粒滚筒21,从搅拌器18投入的谷物秆被脱粒滚筒21连续地脱粒。
[0067] 进而,在脱粒装置9的前面壁体上设置收割分选输入壳体73。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支承于收割分选输入壳体73。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的一端侧(右侧端部)经由伞齿轮75连接到脱粒滚筒轴20的另一端侧(前端侧)。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的另一端侧(左侧端部)经由搅拌器驱动带238连接到支承搅拌器18的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将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经由分选输入带235连接到轴支承风车风扇29的风车轴75的左侧端部。将风车轴76经由输送器驱动带237连接到一级输送器机构30的一级输送器轴77的左侧端部和二级输送器机构31的二级输送器轴78的左侧端部。将二级输送器轴78的左侧端部经由摆动分选带236连接到支承摆动分选盘26后部的曲柄状的摆动驱动轴79的左侧端部。另外,提升谷物输送器32经由一级输送器轴77被驱动,一级输送器机构30的一级分选谷粒被收集到谷粒箱6。另外,二级还原输送器33经由二级输送器轴78被驱动,混杂有二级输送器机构31的秸秆屑的二级分选谷粒返回到摆动分选盘26的上面侧。
[0068] 另一方面,将支承供应输送器17的进给终端侧的收割输入轴89的左侧端部经由收割驱动带241及收割离合器242连接到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将收割输入轴89的右侧端部经由收割台驱动链条90连接到设置在谷物收割台12上的收割台驱动轴91上。将收割台驱动轴91经由扒拢驱动链条92连接到轴支承扒拢螺旋推运器13的扒拢轴93上。将收割台驱动轴91经由中间轴95及卷盘驱动链条96、97连接到支承扒拢卷盘14的卷盘轴94上。另外,收割刀
15经由收割刀驱动曲柄机构98被连接到收割台驱动轴91的右侧端部。通过收割离合器242的离合操作,驱动控制供应输送器17、扒拢螺旋推运器13、扒拢卷盘14、和收割刀15,连续地收割田地中的未收割谷物秆的谷穗侧。
[0069] 进而,如图4所示,将底部进给输送器60的底部进给输送器轴103的后端侧经由谷粒排出带244及谷粒排出离合器245连接到第一中间轴71的后端部。将下部副轴105的一端侧经由纵向进给驱动链条104连接到底部进给输送器轴103的后端部。将下部副轴105的另一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07连接到纵向进给输送器61的纵向进给输送器轴106的下端侧。将上部副轴109的一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08连接到纵向输送器轴106的上端侧。将谷粒排出轴111的一端侧经由谷粒排出驱动链条110连接到上部副轴109的另一端侧。将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排出螺旋推运器轴112的进给开始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13连接到谷粒排出轴111的另一端侧。通过谷粒排出离合器245的离合操作,驱动控制底部进给输送器60、纵向进给输送器61和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货车车箱或者货柜等上。
[0070] 另外,如图2所示,在谷粒箱6的底部设置有前后谷粒排出口221、222。另外,以能够出入的方式将稻谷接受台223配置在谷粒排出口221、222下方的行驶机体1的上面侧。在以水平作业姿势支承稻谷接受台223的状态下,驾驶员座位42上的操作者以外的作业者搭乘在稻谷接受台223上,将稻谷袋安装到稻谷接受棒224(图中省略)上,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该稻谷袋。使填满谷粒的稻谷袋从稻谷接受台223滚落到田地上并回收。
[0071]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从谷粒排出口221、222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可以中断收割脱粒作业而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即,与从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排出谷粒箱6内的谷粒的作业相比,由于几乎没有必要中断收割脱粒作业,所以,在收获作业中,可以缩短中断收割脱粒作业的时间,可以提高收获作业效率。
[0072] 其次,参照图10、图14,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油压结构。如图10所示,作为油压促动器,配备所述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所述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可升降地支承扒拢卷盘14的左右卷盘升降用油压缸251、和可升降地支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通过收割姿势杆45把握部的水平控制用开关254的操作而进行动作控制的水平控制用电磁油压阀253,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到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上。基于操作者的水平控制用开关254的操作或者左右倾斜传感器(图中省略)的检测结果,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动作,将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保持在水平或者任意的倾斜角度。
[0073] 另外,经由收割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5,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到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上。通过使收割姿势杆45向前后方向倾倒的操作,使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动作,操作者使收割装置3升降运动到任意高度(例如,收割作业高度或者非作业高度等)。另一方面,经由卷盘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6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于卷盘升降用油压缸251。借助使收割姿势杆45向左右方向的倾倒操作,使卷盘升降用油压缸251动作,操作者可以使扒拢卷盘14升降移动到任意高度,收割田地上未收割的谷物秆。
[0074] 另一方面,经由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7,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到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上。借助使谷粒排出杆47在前后方向上倾倒的操作,使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动作,操作者可以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稻谷抛出口8a升降移动到任意高度。另外,借助电动机(图中省略)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使稻谷抛出口8a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即,使稻谷抛出口8a位于货车车箱或者货柜的上方,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货车车箱或者货柜内。
[0075] 进而,如图10所示,将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分别经由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上。分别将左右变速杆43、44经由伺服阀机构262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上,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成比例地变更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支承角度。即,由左右行驶油压泵65分别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减速齿轮箱63的减速齿轮机构263,将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驱动力分别传递给左右履带
2,左右履带2被向前进方向或者后退方向驱动。
[0076]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前方倾倒,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在前进方向上直线移动。通过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后方倾倒,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在后退的方向上直线移动。另一方面,在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前方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在使左右变速杆
43、44向机体后方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或者一面使左右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向机体前方倾倒,一面使其中的另外一个向机体后方倾倒的情况下,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修正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
[0077] 换句话说,在使左右变速杆43、44的操作量或者操作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并且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之差成比例的旋转半径,使行驶机体1在左右方向上旋转移动。另外,将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经由机油冷却器264及管路滤清器265连接到供应泵68的高压油排出侧,将油箱266内的工作油补给给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中。另外,如图10、图11所示,对行驶油压马达69的马达轴295设置具有制动器制动杆296的制动机构297。通过制动器制动杆296的操作,使制动机构297动作,制动所述马达轴295。
[0078] 另外,如图14所示,所述伺服阀机构262配备有:变更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倾斜角度的斜板控制液压缸121、和使斜板控制液压缸121动作的斜板控制阀122。在斜板控制阀122的阀柱123上形成孔124、125。利用孔124、125调整供应给斜板控制液压缸121的工作油的流量。即,在形成在斜板控制阀122的阀柱123上的油路中,在工作油从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返回到油箱266的油路上形成孔124、125,利用孔124、125调整从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返回到油箱266的工作油的流量,调整供应给斜板控制液压缸121的工作油的流量。
[0079]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变速杆43、44的阀柱123的切换操作,利用输入侧的油路压力从斜板控制阀122向斜板控制液压缸121供应工作油,另一方面,经由孔124、125从控制阀122返回到斜板控制液压缸121内的油,返回到油箱226。不使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输入侧的油的压力急剧上升,迅速地使斜板控制液压缸121动作。由于来自于经由斜板控制阀122返回到油箱266的斜板控制液压缸121的单位时间返回的油的量被孔124、125所限制,所以,不会使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过度灵敏地动作。另外,即使考虑到在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输入侧的斜板控制油路途中的油的泄漏,设定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输入侧的油的压力,行驶油压泵
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控制也不会变得迟钝。其结果是,能够以恰当的灵敏度进行借助变速杆43、44的变速操作进行的行驶油压泵65的变速控制。
[0080] 其次,参照图6~图9说明作为制动操作器的制动踏板38、和行驶变速杆43、44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图9所示,从操纵台5竖立设置踏板框架275,将制动踏板38的基端部经由踏板支点轴276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踏板框架275。将制动器拉索278的一端侧经由拉索臂277连接到制动踏板38的基端部。另外,将踏板复位弹簧280经由弹簧臂279连接到制动踏板38的基端部。利用踏板复位弹簧280将制动踏板38的脚踏部38a支承在上升位置。在所述操纵台5的脚踏板地板5b上,突出地设置脚踏部38a。
[0081] 如图7~图9所示,形成侧立柱41b的侧立柱框架28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长的上部框架281a、支承上部框架281a的前端部的前部支柱281b、与前部支柱281b的前侧平行地竖立设置的辅助支柱281c、和将辅助支柱281c的上端部连接到前部支柱281b上的辅助上框架281d。制动踏板38与辅助上框架281d的下表面接触,制动踏板38被踏板复位弹簧280支承于上升位置。另外,经由上下托架282将驻车制动操纵杆283可转动地支承于辅助支柱281c和辅助上框架281d。在通过脚踏操作反抗踏板复位弹簧280将制动踏板38向下方移动时,将驻车制动操纵杆283的踏板钩挂体283a卡定到制动踏板38上,反抗踏板复位弹簧280,将制动踏板38支承在向下运动(制动)的位置。另外,在踏板钩挂体283a不卡合到制动踏板
38上的位置,设置支承驻车制动操纵杆283的解除弹簧284。
[0082] 另一方面,如图11~图13所示,配备有将中间部经由制动弹簧285连接到制动拉索278上的平板状的制动连杆体289。作为均衡地牵引左右制动杆296的制动机构297操作用的稳定器,设置制动连杆体286。将制动弹簧285的一端侧固定到制动拉索278上,另一方面,在形成左右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的制动连杆体286的左右宽度中央部,设置卡定孔286a,将制动弹簧285的另一端侧卡定于该卡定孔286a。将制动连杆体286的右端侧经由右边的连接轴体
287连接到设置在左侧的行驶油压马达69的制动杆296上。
[0083] 另外,将左边的连接轴体288固定到制动连杆体286的左端侧,并且,设置辅助操作连杆体289,所述辅助操作连杆体289将制动连杆体286连接到设置在右侧的行驶油压马达69的制动杆296上。在辅助操作连杆体289的前端部开设作为间隙配合连接部的间隙配合孔
289a,使辅助操作连杆体289的前端部经由间隙配合孔289a嵌合到左边的连接轴体288上。
将辅助操作连杆体289的后端部经由销状轴体290连接到设置在右侧的行驶油压马达69的制动杆296上。
[0084] 即,配备有分别制动所述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左右制动杆296、和经由制动拉索278连接到制动踏板38上的制动连杆体286(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另外,将制动连杆体286的一端侧连接到左右制动杆296的一个上,将制动连杆体286的另一端侧经由辅助操作连杆体289连接到左右制动杆296的另外一个上。利用间隙配合孔289a将制动连杆体286和辅助操作连杆体289接合起来,相对于左右制动杆296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地设置制动连杆体286,利用制动连杆体286均衡地牵引左右制动杆296。对于组装误差或者磨损等,防止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单向作用,并且防止向左右制动杆296施加挠矩负荷。
[0085] 进而,如图12所示,设置分别利用制动解除用的复位弹簧体293弹压所述左右制动杆的杆复位用的左右定位止动体292。分别利用复位弹簧体293将左右制动杆296接触支承在左右定位止动体292,利用左右定位止动体292分别将左右制动杆296支承在制动解除位置。即,在脚踏操作了制动踏板38时,使设置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左右制动机构297操作到制动状态。另一方面,在制动踏板38的脚踏部38a被支承在上升位置的状态下,借助复位弹簧体293,解除制动机构297的制动状态。
[0086] 其次,如图7~图9所示,在形成侧立柱41b的侧立柱框架281中的上部框架281a上,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可转动地轴支承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的变速杆支点轴411。使变速杆支点轴411贯通上部框架281a,将变速杆支点轴411的中间部固定于上部框架281a。将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的基端部和左右的杆操作板412、413的上下宽度中间部可转动地轴支承在从上部框架281a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变速杆支点轴411的左右两端侧。将左变速杆43和左杆操作板412成一体地固定,将右变速杆44和右杆操作板413成一体地固定。左行驶变速杆43(左杆操作板412)和右变速杆44(右杆操作板413)被以独立地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变速杆支点轴411上。
[0087] 另外,设置可卡合、脱离地连接左右杆操作板412、413的连动止动球机构414,通过左右杆操作板412、413的上端侧被连动止动球机构414卡合,在操作了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时,以连动止动球机构414的卡合力以下的操作负荷,与左右行驶变速杆43、
44中的另外一个连动地动作。另外,在连动止动球机构414的卡合力以上的操作负荷时,只有操作侧的的一个行驶变速杆43或44动作。
[0088] 进而,将左右变速用推拉索415、416的一端侧经由左右拉索连接轴体419a、419b分别连接到左右杆操作板412、413的下端侧。左右变速用推拉索415、416的另一端侧分别被连接到切换所述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伺服阀机构262上。通过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向前方侧的倾动操作,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正转控制,左右履带2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前进驱动。另一方面,通过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向后方侧的倾动操作,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反转控制,左右履带2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后退驱动。另外,通过使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的倾动操作量不同,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变更,进行在田地中的端部的转弯(U形转弯)等。
[0089] 配备可以卡合、脱离地连接到左右杆操作板412、413的卡合槽412a、413b上的左右空档止动球机构417、418。在上部框架281a的两侧设置左右空档止动球机构417、418。在左右空档止动球机构417、418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卡合到了左右杆操作板412、413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上时,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支承在空档位置(左右行驶油压泵65旋转为零位置)上。
[0090] 如图7、图8所示,配备有设置在前部支柱281b上的开关座421、设置在开关座421上的换向开关422、和使换向开关422的开关臂422a动作的换向传感器臂423。将换向传感器臂423设置在开关座421上。另外,在左右杆操作板412、413上分别设置后退操作臂424。在对左右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进行后退操作时,使换向传感器臂423接触后退操作臂
424,使换向开关422动作并通报后退动作。
[0091] 如图7~图9所示,配备同时夹持左右拉索连接轴体419a、419b的一对夹持板体427。经由枢转安装板体428将一对夹持板体427的一端侧可旋转地连接到上部框架281a上。
将一对牵引连杆429的一端侧分别连接到一对夹持板体427的另一端侧。将长度可调节的牵引杆430的一端侧连接到一对牵引连杆429的另一端侧。将制动踏板38的踏板臂部连接到牵引杆430的另一端侧。
[0092] 借助上述结构,在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被向前进侧或者后退侧操作时,通过脚踏操作制动踏板38,经由一对牵引连杆429和牵引杆430,将一对夹持板体427的另一端侧向下牵引,将一对夹持板体427压接到左右拉索连接轴体419a、419b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上,利用一对夹持板体427夹持左右拉索连接轴体419a、419b。即,行驶变速杆43、44被从前进侧或者后退侧的操作位置返回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旋转变成零的变速空档位置。借助制动踏板38的脚踏操作(履带2的制动操作),将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两者支承于变速空档位置(车速变成零的位置)。
[0093] 另一方面,在使制动踏板38卡定到驻车制动操纵杆283的踏板钩挂体283a上,将制动踏板38支承于脚踏操作位置(图9的假想线表示的位置时,左右拉索连接轴体419a、419b被一对夹持板体427夹持。即,在通过制动踏板38的制动操作,履带2被制动时,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两者被卡定到变速空档位置,使左右行驶变速杆43、44向前进侧或者后退侧倾动的变速操作被禁止。
[0094] 其次,参照图11对作为驱动左右履带2的左右变速器箱的所述左右减速齿轮箱6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所述减速齿轮箱63包括: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将第一壳体301螺栓紧固到第二壳体302的一端侧,将第三壳体303螺栓紧固到第二壳体302的另一端侧,将适量的润滑油注入到构成密闭结构的减速齿轮箱63内。在第一壳体301的外侧面,经由油路基体304配置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油路基体304及油压配管(图中省略)将行驶油压马达69油压连接到行驶油压泵65上。在行驶油压马达69的马达轴295的一端侧,设置具有制动杆296的制动机构297。通过制动杆296的操作,制动马达轴295。
[0095] 另外,使马达轴295的另一端侧突入到第一壳体301及第二壳体302内。将减速中间轴308轴支承于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将减速中间轴308的一端侧经由作为减速齿轮机构263的第一减速齿轮组309连接到马达轴305的另一端侧。将行驶车轴310轴支承于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使行驶车轴310从第三壳体303突出,将驱动链轮
51轴支承于行驶车轴310的突出端部。将减速中间轴308的另一端侧经由作为减速齿轮机构
263的第二减速齿轮组311连接到行驶车轴310上。
[0096] 借助上述结构,在行驶油压马达69被行驶油压泵65驱动时,马达轴295的旋转经由第一减速齿轮组309被减速并传递给减速中间轴308,经由第二减速齿轮组311将减速中间轴308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行驶车轴310,履带2被驱动链轮51向前进方向或者后退方向驱动。
[0097] 进而,如图5、图11、图12、图13所示,在将减速齿轮箱63固定组装到车架50的后端部的状态下,相对于左侧行驶车轴310,左侧行驶油压马达69被支承在前方斜上方,另一方面,相对于右侧的行驶车轴310,右侧行驶油压马达69被支承在后方斜上方。即,将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支承在与履带2的非接地侧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相对于行驶车轴310,使左侧行驶油压马达69向前方位移地支承,相对于行驶车轴310,使右侧行驶油压马达向后方位移地支承。
[0098] 其结果是,即使支承行驶油压马达69的左右两组减速齿轮箱63的左右宽度尺寸之和比左右履带2之间的减速齿轮箱63的设置间隔大,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也会在同一个高度位置以支承位置前后偏离的状态被安装。左右制动杆296被接近于行驶机体1的左右宽度中央部地配置。另外,左右两组减速齿轮箱63在背面视图(正视图)中被呈门形地支承。使田地的泥土在形成左右减速齿轮箱63的门形的内部空间移动,降低履带2的行驶移动阻力。
[0099] 进而,如图1所示,在作为配置行驶油压马达69的变速器箱的减速齿轮箱63(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92、和第三壳体303)的内部,设置有铁粉吸附用的磁铁314。在第一减速齿轮组309或第二减速齿轮组311磨损而在减速齿轮箱63内产生了铁粉时,该铁粉被磁铁314吸附除去。另外,在减速齿轮箱63(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的内面侧,成一体地形成磁铁支承保持器315。
[0100] 所述磁铁支承保持器315形成能够从成形加工减速齿轮箱(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的成形脱模方向将磁铁314压入并固定的形状。另外,在第二壳体302及第三壳体303的各个室内的底部、或者在相对于本机行驶方向难以脱落的位置,经由多个各磁铁支承保持器315分别设置多个各磁铁314。即,在第二壳体302或者第三壳体303的底部(朝上的平面部)或者垂直平面部,可以利用压铸加工成一体地形成磁铁支承保持器
315,可以从第二壳体302或者第三壳体303的成形脱模开口侧简单地将磁铁314组装到磁铁支承保持器315上。能够降低由在第二壳体302或第三壳体303内产生的铁粉造成的齿轮磨损,并且,能够简单地将磁铁314组装到第二壳体302或第三壳体303内。
[0101] 如图1、图11~图13所示,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3、、脱粒装置9、和搭载有发动机7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上装设作为左右行驶部的履带2,并且,利用发动机7使行驶油压泵65动作,利用行驶油压泵65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另一方面,对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分别设置左右制动器,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配备有:分别制动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左右制动杆296、以及经由制动拉索278连接到作为制动操作器的制动踏板38上的作为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的制动连杆体286,能够利用制动连杆体286均衡地牵引左右制动杆296。从而,可以均衡地制动左右履带2,可以降低左右履带2的误操作,即使在倾斜的场所也能够正确地保持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制动力。另外,可以左右非对称地构成左右制动杆296的安装结构,可以降低对左右制动机构297或者制动杆296的安装结构上的限制,并且,可以提高左右履带2的制动性能。
[0102] 如图1~图13所示,制动连杆体286的一端侧连接到左右制动杆296中的一个上,制动连杆体286的另一端侧经由辅助操作连杆体289连接到左右制动杆296的另外一个上,利用作为间隙配合连接部的间隙配合孔289a将制动连杆体286和辅助操作连杆体289接合起来。从而,通过制动连杆体286相对于左右连杆296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可以消除由组装误差或磨损引起的制动不足。例如,即使左右制动机构297不均衡地磨损,也可以均衡地获得左右制动机构297的制动力。
[0103] 如图11~图13所示,能够相对于左右制动杆296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地设置制动连杆体286,另一方面,设置有利用复位弹簧体293分别弹压左右制动杆296的左右定位止动体292。从而,可以将左右制动杆296可靠地返回到初始位置(非制动位置)。另外,例如,如图13中的假想线所示,在将所述复位弹簧体293和同样的复位弹簧体293a直接连接到制动连杆体286上的结构中,对于左右制动杆296可以共用单一的复位弹簧体293a,可以低成本地构成。
[0104] 如图11所示,在作为配置行驶油压马达69的变速器箱的减速齿轮箱63的内部,设置铁粉吸附用的磁铁314。从而,可以将减速齿轮箱63内的铁粉吸附到磁铁314上并除去,可以降低由减速齿轮箱63内产生的铁粉引起的齿轮磨损。另外,例如,在通过成形加工在减速齿轮箱63的底部(朝上的平面部)成一体地形成磁铁支承保持器315的结构中,可以从减速齿轮箱63的成形脱模方向将磁铁314压入所述磁铁支承保持器315,简单地将磁铁314固定到减速齿轮箱63内。可以简单地谋求磁铁314的支承结构的简化或者低成本化。
[0105] 其次,参照图4、图5、图15~图18,说明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安装结构。如图15~图18所示,将安装座板体131利用螺栓132可拆装地固定到内设有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一端侧(后端面)。配备经由轴承133轴支承所述泵输入轴64的轴承保持器
134。将轴承保持器134的下端侧利用螺栓135紧固到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在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竖立设置轴承保持器134。另外,可以通过安装座板体131的螺栓132的紧固,共用安装座板体131,改装成规格不同的行驶油压泵壳体66。
[0106] 如图15~图18所示,在安装座板体131的后面侧形成凸嵌合部131a,并且,在轴承保持器134的前面侧形成凹嵌合部134a,在将凸嵌合部131a嵌入到凹嵌合部134a内的状态下,利用螺栓136紧固安装座板体131和轴承保持器134,可拆装地固定安装座板体131和轴承保持器134。即,使安装座板体131的对向侧面(后面侧)嵌合到轴承保持器134的一个侧面(前面侧)上,并且利用螺栓136加以紧固,经由轴承保持器134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一端侧(后端部)支承于行驶机体1。
[0107] 另外,如图16所示,配备有被弯曲成前面视图呈L形状的方形管制的泵支承框架体141。将泵支承框架体141的两端部固定到行驶机体1上。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设置的泵支承框架体141的中间部,载置所述行驶油压泵壳体66。即,使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另一端侧(前端侧)的平坦的下表面66a与竖立地设置在行驶机体1上的泵支承框架体141的平坦的上表面接触,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载置在泵支承框架体141上。
[0108] 进而,如图15~图18所示,行驶油压泵壳体66包括:内设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中的一个的前侧壳体142、内设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中的另外一个的后侧壳体143、固定于前侧壳体142的后面侧的前侧油路基体144、和固定于后侧壳体143的前面侧的后侧油路基体145。前侧壳体142、前侧油路基体144、后侧油路基体145、和后侧壳体143,通过螺栓紧固被可拆装沿前后方向连接成一列。
[0109] 将行驶油压泵65中的一个配置在内插于后侧壳体143的泵输入轴64前端侧的后侧泵轴64b上,将行驶油压泵65中的另外一个配置在内插于前侧壳体142的前侧泵轴151上。使联接器结合体152嵌合于前侧泵轴151后端部的前侧花键部151a和后侧泵轴64b前端部的后侧花键部64c。经由联接器结合体152将前侧泵轴151的后端侧可拆装并且能够成一体旋转地连接到泵输入轴64的前端侧。
[0110] 另外,将内设有供应泵68的供应泵壳体153固定到前侧壳体142的前面。另一方面,在前侧壳体142的左侧面部和后侧壳体143的右侧面部,分别配置用于调节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各个斜板65a的角度的伺服阀机构262。在前侧壳体142的左侧面部和后侧壳体143的右侧面部,设置分别连接到各个伺服阀机构262的斜板控制阀122的阀柱123上的阀切换杆
154。各个阀切换杆154被分别连接到所述左右变速杆43、44上。通过左右变速杆43、44的操作,切换斜板控制阀122,变更左右履带2的驱动速度(车速)。
[0111] 如图1、图10、图15~图18所示,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搭载了发动机7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上装设作为左右行驶部的履带2,并且,借助发动机7使左右行驶油压泵65动作,利用左右行驶油压泵65使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动作,利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驱动左右履带2,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在行驶油压泵65的泵输入轴64上,成一体地形成有皮带连接到发动机7上的带轮轴64a。从而,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特别形成用于设置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变速器箱,可以紧凑地构成设置行驶油压泵65的泵壳体66的结构,并且,与相对于泵输入轴64单独构成带轮轴64a的结构相比,可以简化轴支承泵输入轴64的轴承133的结构,可以减少行驶油压泵65部分的结构部件的数目,可以减少行驶油压泵65部分的组装工时。
[0112] 如图15~图18所示,在行驶油压泵壳体66内设置左右行驶油压泵65,将安装座板体131固定于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一端侧,使安装座板体131的对向侧面嵌合并且螺栓紧固到轴支承泵输入轴64的轴承保持器134的一个侧面上,经由轴承保持器134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一端侧支承于行驶机体1。从而,可以在通过轴承保持器134和安装座板体131的嵌合来保持规定的组装精度的状态下,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固定到轴承保持器134上,可以降低行驶油压泵壳体66或者泵输入轴64的组装误差,能够以少的组装工时高精度地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或者泵输入轴64组装到行驶机体1上。进而,与相对于泵输入轴64而言单独地构成带轮轴64a的轴承结构相比,可以减少设置在轴承保持器134上的轴承133的数目,可以低成本地构成泵输入轴64的轴承结构。
[0113] 如图16所示,使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与设置在行驶机体1上的泵支承框架体141的上表面接触,将行驶油压泵壳体66载置在泵支承框架体141上。从而,可以减少行驶油压泵壳体66的紧固螺栓135、136的数目,可以提高行驶油压泵壳体66相对于行驶机体1的拆装作业性,并且,可以降低设置泵支承框架体141的行驶机体1侧的加工成本。
[0114] 如图10、图14所示,在配备有控制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的斜板控制阀122及斜板控制液压缸121,设置有调整供应给斜板控制液压缸121的工作油的流量的孔124、125的结构中,在斜板控制阀122的阀柱123上形成孔124、125。从而,可以将行驶油压泵65和斜板控制阀122及斜板控制液压缸121配置成单元结构,可以简化斜板控制阀122及斜板控制液压缸121的组装结构,并且,与利用斜板控制油路的输入部进行工作油的流量调节的结构相比,除了可以防止行驶油压泵65的斜板控制变得过度敏感之外,例如,即使考虑到斜板控制油路的途中的漏油而降低斜板控制油的压力,也可以防止行驶油压泵65的斜板控制变得迟钝,可以容易地提高行驶油压泵65的斜板控制功能。
[0115] 附图标记说明
[0116] 1 行驶机体
[0117] 2 履带(行驶部)
[0118] 3 收割装置
[0119] 7 发动机
[0120] 9 脱粒装置
[0121] 38 制动踏板(制动操作器)
[0122] 63 减速齿轮箱(变速器箱)
[0123] 64 行驶驱动用的泵输入轴
[0124] 64a 带轮轴
[0125] 65 行驶油压泵
[0126] 66 行驶油压泵壳体
[0127] 69 行驶油压马达
[0128] 121 斜板控制液压缸
[0129] 122 斜板控制阀
[0130] 123 阀柱
[0131] 124 孔
[0132] 125 孔
[0133] 131 安装座板体
[0134] 134 轴承保持器
[0135] 141 泵支承框架体
[0136] 230 行驶输出皮带
[0137] 278 制动拉索
[0138] 285 制动弹簧
[0139] 286 制动连杆体(制动操作用的稳定器体)
[0140] 289 辅助操作连杆体
[0141] 289a 间隙配合孔(间隙配合连接部)
[0142] 292 定位止动体
[0143] 293 复位弹簧体
[0144] 296 制动杆
[0145] 297 制动机构
[0146] 314 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