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及生产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060085.2

文献号 : CN1038288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文凤黄应昆单红丽王晓燕尹炯罗志明申科

申请人 : 红河蔗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及生产工艺,属农药技术领域。该农药的有效成分为噻虫嗪5~10%和百菌清50~70%,其余为助剂。该农药只需在甘蔗大生长期施药1次,比现有技术减少施药次数1次,在甘蔗大生长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施药,能有效控制甘蔗绵蚜、蓟马和甘蔗梢腐病、褐条病等多种病虫,对甘蔗绵蚜的防效达98-100%、对甘蔗蓟马的防效达91-94%、对甘蔗梢腐病的防效达81-87%、对甘蔗褐条病的防效达80-82%,有效解决了甘蔗大生长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且又缺乏复合高效低毒杀虫防病农药的产业技术问题,该产品一药多用,使用方便,节省劳力和防治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生产而成:噻虫嗪5~

10%、百菌清50~70%;润湿剂1~3%、分散剂2~5%、防结块剂1~1.5%、消泡剂0.5~

1%、助悬剂0.5~1%、填料14~34%,所述百分数为质量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或拉开粉,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醇或三聚磷酸钠,防结块剂为白炭黑,消泡剂为有机硅,助悬剂为JY-3,填料为高岭土、陶土或硅藻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中各组分及其配比用量称量后放入混合机中初混合30分钟;

(2)再加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300~400目细粉;

(3)再加入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定量包装即得该农药产品。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在7-8月甘蔗大生长时期防治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甘蔗梢腐病和甘蔗褐条病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噻虫嗪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优良杀虫活性的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活性,内吸性强,杀虫谱广,对蚜虫、蓟马、叶蝉、粉虱、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鳞翅目害虫及其对其他种类药剂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群具有优异的防效,是害虫综合治理中备受注目的杰出品种。
[0003] 百菌清是广谱、保护性化学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结合,破坏其活性,从而破坏细胞新陈代谢,最终杀死真菌。喷于植物表面后可良好附着,药效期较长。
[0004]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0%以上,在农业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植蔗面积扩大、种植方式改变和蔗区气候异常,甘蔗病虫草等多种有害生物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甘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害生物造成甘蔗生产的潜在损失率达15%~30%。7~8月甘蔗大生长期是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最关键时期,此时也是甘蔗绵蚜、蓟马、甘蔗梢腐病、褐条病等多种病虫害混合爆发流行期,病虫危害常妨碍甘蔗拔节伸长,造成减产减糖,科学有效防控好此时期病虫害是实现“双高”(高产、高糖)甘蔗目标的根本保障。甘蔗大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见效快,但常规农药防治对象单一,多种病虫害需要多次施药防治,不但费工费时,用工用水难,防治成本高,而且还易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增加防治难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甘蔗大生长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且又缺乏复合高效低毒杀虫防病农药的产业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控甘蔗病虫效果突出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复合高效多功能杀虫防病农药配方及生产工艺。
[0006]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1.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由以下原料生产而成:噻虫嗪5~10%、百菌清50~70%;润湿剂1~3%、分散剂2~5%、防结块剂1~1.5%、消泡剂0.5~1%、助悬剂0.5~1%、填料14~34%,所述百分数为质量分数。
[0008] 2.技术方案1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或拉开粉,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聚乙烯醇或三聚磷酸钠,防结块剂为白炭黑,消泡剂为有机硅,助悬剂为JY-3,填料为高岭土、陶土或硅藻土。
[0009] 3.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按将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中各组分及其配比用量称量后放入混合机中初混合30分钟;
[0011] (2)再加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300~400目细粉;
[0012] (3)再加入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定量包装即得该农药产品。
[0013] 4.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一种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在7-8月甘蔗大生长时期防治甘蔗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甘蔗梢腐病和甘蔗褐条病的应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农药只需在甘蔗大生长期施药1次,比现有技术降低施药次数50%,并且甘蔗大生长期喷施该药,即能有效控制甘蔗绵蚜、蓟马和甘蔗梢腐病、褐条病等多种病虫,对甘蔗绵蚜的防效达98-100%、对甘蔗蓟马的防效达91-94%、对甘蔗梢腐病的防效达81-87%、对甘蔗褐条病的防效达80-82%,有效解决了甘蔗大生长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且又缺乏复合高效低毒杀虫防病农药的产业技术问题。
[0016] 2、本发明产品不仅一药多用,防、治兼顾,减少了施药次数,而且使用方便,节省了劳力,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污染小。
[0017] 3、本发明的原料充足,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投资少;生产中无废水、废渣、废气产生,节能和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实施例中各农药中各组分均可从商业渠道购买。
[0019] 实施例1本发明农药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0020] 实施例1所述的本发明农药配方见表1。
[0021] 表160%噻虫嗪·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方
[0022]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噻虫嗪 10
百菌清 5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木质素磺酸钠 2
白炭黑 1
有机硅 1
JY-3 1
高岭土 34
[0023] 生产工艺:
[0024] (1)按实施例1表1所述的60%噻虫嗪·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方中各组分及其配比用量称量后放入混合机中初混合30分钟;
[0025] (2)再加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300目细粉;
[0026] (3)再加入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定量包装即得该农药产品。
[0027] 实施例2本发明农药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0028] 实施例2所述的本发明农药配方见表2。
[0029] 表267%噻虫嗪·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方
[0030]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噻虫嗪 7
百菌清 60
十二烷基磺酸钠 2
木质素磺酸钙 3
白炭黑 1.2
有机硅 0.5
JY-3 0.8
陶土 25.5
[0031] 实施例3本发明农药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0032] 实施例3所述的本发明农药配方见表3。
[0033] 表375%噻虫嗪·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方
[0034]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噻虫嗪 5
百菌清 70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三聚磷酸钠 5
白炭黑 1.5
有机硅 1
JY-3 0.5
硅藻土 14
[0035] 实施例3所述本发明农药的生产工艺除所用农药原料各组分及其用量按表3所示组分和配比用量外,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相同。
[0036] 实例4本发明含噻虫嗪和百菌清的农药在防治甘蔗绵蚜、甘蔗蓟马和甘蔗梢腐病、甘蔗褐条病的应用(田间药效试验)
[0037] 试验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1年宿根,甘蔗品种ROC22,种植行距1m。
[0038] 地块土质、肥力、灌溉、管理及蔗株长势均较一致。历年甘蔗绵蚜、蓟马和甘蔗梢腐病、褐条病危害较重且普遍。
[0039] 试验药剂为实施例1、2、3所述制成的制剂,每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2
面积66m(6m×11行)。于7月甘蔗大生长期,病虫害发生初期,各药剂处理按1000倍稀释液,用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对照区喷洒等量清水。于药后30天进行防效调查。
[0040] 甘蔗绵蚜:分别调查记录各小区蔗株总数和有蚜株数,计算有虫株率;
[0041] 甘蔗蓟马:5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株,分别记录各株蓟马数,计算有虫株率。
[0042] 绵蚜(蓟马)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0043]
[0044] 甘蔗梢腐病: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株,查看蔗株发病情况,记录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0045]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0046]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相应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0047]
[0048] 表4甘蔗梢腐病的分级标准
[0049]
[0050] 甘蔗褐条病: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株,查看蔗株发病情况,记录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0051]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0052]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相应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0053]
[0054] 表5甘蔗褐条病的分级标准
[0055]分级 病症描述
0级 叶片上无可见病斑
1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以下
2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6%~10%
3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l1%~25%
4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6%~40%
5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41%~65%
6级 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66%~100%,发病叶片枯死
[0056] 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0057] 表6不同处理药剂防治甘蔗病虫害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