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膜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52780.3

文献号 : CN1038897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本茂知大木祐和多贺敦

申请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一种膜加工适应性优异的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膜,其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使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35重量%,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

权利要求 :

1.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35重量%,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在所述粘合层中至少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的配合量为50重量%以上且低于10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为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或4-甲基-1-戊烯系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聚丙烯系树脂在230℃、2.16Kgf的条件下的MFR为1.0~15g/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在230℃、

2.16Kgf的条件下的MFR为0.5~20g/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在230℃、2.16Kgf的条件下的MFR为0.5~20g/10分钟。

说明书 :

聚烯烃系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用于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棱镜片等部件、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制品、精密机械等。此外,上述聚烯烃系膜可适宜用于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用来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就在建筑材料、电气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的加工、保管、运输时使用以保护被覆体的表面为目的的粘合膜,这样的粘合膜必须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并且在使用后能够容易地剥离而不会使粘合剂污染各表面。
[0003] 近年来,对于上述的被覆体而言,随着其种类的多样化,不仅能看到被覆面平滑的被覆体,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作为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可列举出例如在光学部件中使用的棱镜片的棱镜型透镜部等。为了在对棱镜片那样的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使用时体现充分的粘合力,而考虑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等,以使即便接触面积小也能够得到粘合力。
[0004] 为了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虽然可以使用作为树脂显示高粘合力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等作为主成分,但若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则当以辊卷状态保管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出现产生粘连、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
[0005]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正在尝试通过在脱模层中使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来改善抽出膜时的粘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但是,若想要在挤出聚丙烯系树脂的一般温度下使用T模等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通过共挤出制膜而层叠含有50重量%以上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的脱模层,则存在脱模层的制膜性变差的不良情况。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2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膜加工适应性优异的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膜,其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膜,其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及制膜性而不会产生表面粗糙的转印、且不会抑制粘合性。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能够通过将脱模层中使用的树脂的配合比、表面粗糙度设为规定的范围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35重量%,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
[0013] 这种情况下,优选使上述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为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
[0014] 此外,这种情况下,优选使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的MFR(230℃、2.16Kgf)为1.0~15g/10分钟。
[0015] 进而,这种情况下,优选使上述粘合层中至少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且该苯乙烯系弹性体的MFR(230℃、2.16Kgf)为0.5~20g/10分钟。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具有以下优点: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使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使膜的加工适应性优异。即,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聚烯烃系膜,其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及制膜性而不会产生表面粗糙的转印、且不会抑制粘合性。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测定试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粘合膜)的实施方式。
[0020] (基材层)
[0021]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需要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层,作为在此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结晶性聚丙烯、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更详细而言,作为结晶性聚丙烯树脂,可列举出在通常的挤出成形等中使用的正庚烷不溶性的全同立构丙烯均聚物、或含有60重量%以上丙烯的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该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优选使基材层中包含50重量%以上的丙烯单元,进一步优选包含60重量%以上的丙烯单元。若丙烯低于50重量%,则有时会使膜变得没有韧性,使处理变得困难。
[0022] 这里,所谓正庚烷不溶性是指以聚丙烯的结晶性为指标并同时显示安全性的性质,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使用符合昭和57年2月厚生省告示第20号规定的正庚烷不溶性(在25℃提取60分钟时的溶出量为150ppm以下(使用温度超过100℃时为30ppm以下〕)的全同立构丙烯均聚物。
[0023] 作为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的α-烯烃共聚成分,优选碳原子数为2~8的α-烯烃,例如为乙烯或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等C4以上的α-烯烃。这里,所谓共聚物优选为使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所例示的α-烯烃与丙烯聚合而得到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1.0~15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10.0g/10分钟的范围。此外,也可以将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混合使用2种以上。进而,也可以将对本发明中得到的膜进行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屑膜作为回收原料进行再造粒,并添加到基材层中。通过使用回收原料,可以抑制生产成本。
[0024] (粘合层)
[0025] 对于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粘合层而言,只要是公知的粘合剂则均可使用,但是优选为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尤其为了体现高的粘合力,而可以适宜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此外,为了控制粘合力,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聚烯烃系树脂、增粘树脂、软化剂。
[0026] 苯乙烯系弹性体可列举: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等A-B-A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A-B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苯乙烯系无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
[0027] 所使用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0.5~2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15.0g/10分钟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10g/10分钟的范围,特别优选为4~7g/10分钟的范围。
[0028] 苯乙烯系弹性体在粘合层(构成粘合层的树脂成分)中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75重量%以上;优选为10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9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8重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97重量%以下。
[0029] 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若苯乙烯成分低于5重量%,则制作树脂时的造粒变得困难,若苯乙烯成分超过30重量%,则粘合力降低,变得难以得到所需的粘合力。另外,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此外,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以外的成分优选由乙烯、丁烯等成分构成,苯乙烯成分以外的成分量在苯乙烯系弹性体中优选为70~95重量%,更优选为75~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0~90重量%,进一步更优选为85~90重量%。
[0030] 烯烃系弹性体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2~10的α-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乙烯与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等。所使用的烯烃系弹性体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0.5~2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10.0g/10分钟的范围。
[0031] 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结晶性聚丙烯、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等。其中,由于基材层由聚丙烯系树脂构成,所以从熔融粘度等的关系出发,也可适宜使用聚丙烯系树脂。所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1.0~100.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30.0g/10分钟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10g/10分钟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7g/10分钟的范围。
[0032] 粘合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25重量%以下。若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超过25重量%,则根据所使用的树脂会使粘合力降低而得不到充分的粘合力。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5重量%以上。若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则有时会使对脱模层的粘合力过强而使脱模层的选择宽度变窄。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
[0033] 增粘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族烃树脂、芳香族烃树脂、脂环族烃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coumarone-indene resin)、苯乙烯系树脂、松香树脂等,其中优选脂环族烃树脂(例如石油树脂)。增粘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但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粘合层向被粘体的物质迁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若分子量变大,则存在使粘接力的提高效果变得欠缺的倾向,所以增粘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万左右。
[0034] 粘合层中的增粘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的范围。若增粘树脂的配合量超过30重量%,则有时会由于增粘树脂的分子量低而使熔融粘度变得极低,在进行使用T模等的共挤出制膜时会使与以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基材层的层叠变得困难。此外,若粘合层中的增粘树脂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则可能无助于粘合层的粘合力变化。增粘树脂的配合量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
[0035] 作为软化剂,例如可列举出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聚丁烯等。软化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但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粘合层向被粘体的物质迁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若分子量变大,则存在使粘接力的提高效果变得欠缺的倾向,所以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万左右。
[0036] 此外,粘合层中使用的增粘树脂、软化剂根掘其种类有液体或粉体,还有在挤出时污染挤出机的物质。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将增粘树脂、软化剂与聚烯烃系树脂制成母炼胶后使用来改善,所以优选将增粘树脂、软化剂与聚烯烃系树脂制成母炼胶后使用。
[0037] 在考虑到用于各种被覆体时,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在23℃下对亚克力板的粘合力优选为200~900cN/25mm的范围。若粘合力低于200cN/25mm,则根据被覆体的不同会在对其进行保护时产生卷缩等,无法担负作为保护膜的功能。另一方面,若粘合力超过900cN/25mm,则可能在从棱镜片剥离膜时无法顺利地剥离。粘合力可以通过变更粘合层的树脂组成、厚度等而适当设定。粘合力更优选为300cN/25mm以上且900cN/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cN/25mm以上且800cN/25mm以下。
[0038]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例如也可以含有润滑剂、防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耐冲击改良剂等。但是,优选使粘合层表2
面的低分子量物质低于1mg/m。
[0039] 这里,粘合层表面的低分子量物质的测定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实施。将粘合层表面用乙醇等不侵蚀构成粘合层的树脂的有机溶剂洗涤后,用蒸发仪等从该洗涤液除去有机溶剂,然后将称量该残渣所求出的数值除以洗涤过的粘合层表面的表面积而求得。这里,若存2
在1mg/m以上的残渣,则使得在粘合层表面与被粘体表面之间存在异物,导致接触面积减小、范德华力降低,所以使粘合力降低,故不优选。在添加添加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选择高分子型等的添加剂、或者研究添加量及添加方法等而使其不会向粘合层迁移或转印到粘合层上。
[0040] (脱模层)
[0041]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在与层叠于基材层的单面的粘合层相反的面上形成脱模层,由此即使将膜彼此重叠,膜彼此的粘连也少,特别是当以辊卷状态保管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使膜的加工适应性优异。为了即使将膜彼此重叠也不会发生膜彼此的粘连,有效的是使脱模层上形成表面凹凸而减小与粘合层的接触面积。
[0042] 为了形成如上述那样的表面凹凸,可适宜使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通过增大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乙烯-丙烯橡胶的分子量或增加乙烯的量,从而可以增大表面粗糙。此外,通过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混合与其不相容的树脂,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表面粗糙。进而,在挤出工序中,通过降低对树脂施加的剪切速度或延长滞留时间,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增大表面粗糙。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混均聚聚丙烯树脂来减小表面粗糙。
[0043] 作为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不相容的树脂,可以适宜使用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此外,还可列举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特别是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不仅以无光泽状使表面变粗糙,而且还预计能够通过降低膜表面的表面自由能而使剥离性进一步提高。
[0044]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均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中添加上述的非相容树脂来实现表面的凹凸,但是在使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情况下,通过生产机台的变更、制膜时的熔融混炼条件难以改变凹凸状态,能够实现稳定的生产。
[0045] 脱模层(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为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的范围。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超过35重量%时,若想要在挤出聚丙烯系树脂的一般温度下使用T模等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通过共挤出制膜而层叠脱模层,则会使脱模层的制膜性变差。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时,无助于改善脱模层的剥离力。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7重量%以上且33重量%以下。此外,关于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分子量,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脱模层向粘合层的物质迁移等,所以增粘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万~100万左右。
[0046] 脱模层中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的重量比(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优选为95/5~65/35,更优选为93/7~67/33。
[0047] 若鉴于本发明中的粘合层的树脂组成,则优选使脱模层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耐粘连性和被粘体的保护性能。若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低于0.20μm,则使将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性变差。若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高于0.50μm,则有时脱模层的表面凹凸会转印到粘合层的表面而使粘合力显著降低。
[0048] 此时,脱模层的表面凹凸更优选形成为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SRa达到0.25μm以上且0.45μm以下的表面。
[0049] 将具有此种表面粗糙度的脱模层层叠而成的膜的雾度优选为20%以上且80%以下。为了容易确认保护膜对被覆体的贴附,而使膜的雾度更优选为30%以上,此外,为了在制膜时使异物容易被异物探测器发现,而使雾度更优选为70%以下。
[0050]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粘合面对脱模面的剥离力在23℃下为200cN/25mm以下的范围,这从将粘合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若剥离力超过200cN/25mm,则在将粘合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中会产生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剥离力可以通过变更脱模层中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的添加量、表面粗糙度而适当设定。
[0051] 另外,聚烯烃系膜的粘合面对脱模面的剥离力的下限以实际值计为1cN/25mm左右,进一步为5cN/25mm左右。
[0052] 本发明中的聚烯烃系膜的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低于30μm。若粘合层的厚度低于1μm,则难以利用共挤出进行稳定制膜,若粘合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
[0053] 此时,在增大粘合力的情况下,考虑到其粘性,而优选增大厚度。通过增大粘合层的厚度,从而容易增大与被粘体的接触面积。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μm以上且8μm以下。
[0054]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低于100μm,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低于75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且低于40μm。若基材层的厚度低于
5μm,则存在韧性变弱、在作为保护膜贴附于被覆体时容易产生皱褶等、无法充分地得到粘合力的问题,若基材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
[0055]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低于30μm。若脱模层的厚度低于1μm,则难以利用共挤出进行稳定制膜,若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
[0056] 此时,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μm以上且8μm以下。
[0057]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由包含上述树脂成分的基材层、粘合层、脱模层的各层构成,各层只要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是1层或2层以上。可以使用例如单螺杆、双螺杆的挤出机等将构成各层的树脂以熔融状态直接输送到供料块型的T模中,并进行层叠挤出,从而制成至少3层的聚烯烃系膜。为了使各层处于熔融状态,各层的挤出机的温度可以考虑适宜各层所使用的成分的成形温度而进行适当调节,例如可以在200℃~260℃的范围内调节。T模的温度也可以与上述温度相同。从T模向浇铸辊的引取速度只要是使各层达到适宜的厚度的速度即可,例如为10m/min~50m/min,优选为10m/min~30m/min。
[0058] 从处理上考虑,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适宜制成辊卷的形态。膜卷的宽度及卷长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处理的容易性出发,优选:通常宽度为1.5m以下,卷长在膜厚度为30μm的情况下为6000m以下。此外,作为卷取芯,通常可以使用3英寸、6英寸、8英寸等的塑料芯或金属制芯。此外,从加工的适应性出发,优选为按照长度200m以上、宽度450mm以上的尺寸卷取成的膜卷。
[0059]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使用于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棱镜片等部件、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产品、精密机械等。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在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的情况使用。
[0060]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38935号的优先权的利益。2011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38935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被引用到本申请中。
[0061] 实施例
[0062] 下面,列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另外,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物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0063] (1)粘合性的评价
[0064] 根据JIS-Z-0237(2000)粘合带·粘合片试验方法,以下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0065] 作为被粘体,准备50mm×150mm的亚克力板(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注册商标)3mm厚),作为试验片,切割出在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为150mm且在与该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为25mm的试验片,使用质量为2000g的橡胶辊(辊表面被弹性硬度(spring hardness)为80Hs、厚度为6mm的橡胶层被覆且宽度为45mm、直径(包括橡胶层)为95mm的橡胶辊),并以5mm/秒的速度往复1次而对被粘体和试验片进行压接。压接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株)岛沣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注册商标)”(AGS-J),以300mm/分钟的速度对其进行180度剥离,并将此时的阻力值作为粘合力[cN/25mm]。所谓180度剥离是指在测定剥离时的阻力值时使亚克力板与膜的剥离角度保持在180度。
[0066] 在测定时,作为测定试样的抓持部,准备厚度为190μm、尺寸为25mm×170mm的聚酯片,使用黏胶部为15mm宽的赛璐玢带(注册商标)将其贴附到粘合膜与亚克力板压接而成的测定试样的粘合膜侧的端部上,作为测定时的抓持部。将测定试样的示意图示于图1中。测定对于一个样品实施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粘合力。
[0067] (2)耐粘连性的评价
[0068] 在50mm×150mm的亚克力板(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注册商标)3mm厚)的整面上贴附双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No.535A),在双面粘接带的另一面上按照试验片的粘合面靠过来的方式贴附150mm(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50mm(与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试验片。
[0069] 作为新的试验片,切割山在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为150mm且在与该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为25mm的试验片,将其粘合面与亚克力板上借助双面粘接带贴附的试验片的脱模面叠合后,使用质量为2000g的橡胶辊(辊表面被弹性硬度为80Hs、厚度为6mm的橡胶层被覆且宽度为45mm、直径(包括橡胶层)为95mm的橡胶辊),并以5mm/秒的速度往复1次而对脱模面和试验片进行压接。压接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株)岛沣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注册商标)”(AGS-J),以300mm/分钟的速度对其进行180度剥离,并将此时的阻力值作为剥离力[cN/25mm]。
[0070] 在测定时,作为测定试样的抓持部,准备厚度为190μm、尺寸为25mm×170mm的聚酯片,使用黏胶部为15mm宽的赛璐玢带将其贴附到150mm×25mm的试验片的端部上,作为测定时的抓持部。测定对一个样品实施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剥离力。
[0071] (3)平均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0072] 使用(株)小坂研究所制造的接触式三维中心面表面粗糙度计(型号ET-30HK),在以下的条件下利用触针法测定脱模层的表面的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条件如下所述,将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表面粗糙度值。
[0073] 触针尖端半径:0.5μm
[0074] 触针压:20mgf
[0075] 去除量:80μm
[0076] 测定长:1000μm
[0077] 测定速度:100μm/秒
[0078] 贝定间隔:2μm
[0079] (4)雾度的测定
[0080] 根据JIS-K-7105塑料的光学特性试验方法,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制造的雾度计(NDH-1000)进行了测定。
[0081] (5)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向粘合层的转印
[0082] 使用KEYENCE制造的数字显微镜(VHX-200F),以100倍的倍率拍摄膜粘合面的数字图像。将基本没有发生来自脱模层的转印的情况设为“○”,将来自脱模层的转印严重的情况设为“×”。
[0083] (6)制膜性
[0084] 将在制膜时能够以均匀的厚度进行制膜的情况设为“○”,将不能以均匀的厚度进行制膜的情况设为“×”。
[0085] [实施例1]
[0086] (基材层的制作)
[0087]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min)100wt%,用12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熔融挤出,制成基材层。
[0088] (粘合层的制作)
[0089]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min)85wt%、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min)7.5wt%和石油树脂(荒川化学工业制:Arkon(注册商标)P125)7.5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2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0090] (脱模层的制作)
[0091]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4FC)92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092] (膜的制作)
[0093] 利用各挤出机使基材层、粘合层、脱模层分别处于熔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245℃的3层T模(供料块型、模唇宽度为850mm、模唇缝隙为1mm)内进行层叠挤出。将挤出的膜以20m/min的速度引取到温度为30℃的浇铸辊上,进行冷却固化,得到基材层厚度为28μm、粘合层厚度为6μm、脱模层厚度为6μm的3种3层未拉伸膜。
[0094] [实施例2]
[0095] 粘合层、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096] (脱模层的制作)
[0097]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76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24wt%,用90mmφ单螺杆挤山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山,制成脱模层。
[0098] [实施例3]
[0099]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00] (粘合层的制作)
[0101]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min)、石油树脂(荒川化学工业制:Arkon(注册商标)P125)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min)以80/7.5/12.5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2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0102] (脱模层的制作)
[0103]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92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04] [实施例4]
[0105]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06] (粘合层的制作)
[0107]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min)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min)以90/10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0108] (脱模层的制作)
[0109]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92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10] [参考例1]
[0111]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12] (粘合层的制作)
[0113]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min)10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0114] (脱模层的制作)
[0115]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4FC)68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32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16] [比较例1]
[0117]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18] (脱模层的制作)
[0119] 将 丙 烯 - 乙 烯 嵌 段 共 聚 物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 制:BC4FC)10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20] [比较例2]
[0121]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22] (脱模层的制作)
[0123]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4FC)96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4wt%,用90mm 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24] [比较例3]
[0125]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想要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但是厚度精度差而无法得到能够耐受评价的膜。
[0126] (脱模层的制作)
[0127]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5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5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28] [比较例4]
[0129]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30] (脱模层的制作)
[0131] 将 丙 烯 - 乙 烯 嵌 段 共 聚 物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 制:BC3HF)75wt%、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6wt%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
FLX80E4、MFR:7.5g/10min)19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32] [比较例5]
[0133]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0134] (脱模层的制作)
[0135] 将 丙 烯 - 乙 烯 嵌 段 共 聚 物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 制:BC4FC)64wt%、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16wt%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
R300)20wt%,用90mm中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0136] 将上述结果示于表1和2中。
[0137]
[0138]
[0139] 如表1所表明的那样,实施例1~4中得到的膜在作为保护膜使用时具有实用上充分的粘合力,也没有表面粗糙的转印,将膜制成辊卷后抽出时的剥离性也良好,制膜性也良好。
[0140]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2及4中得到的膜而言,将膜制成辊卷后抽出时的剥离性未必称得上良好。在比较例5中得到的膜中,对粘合层的来自脱模层的表面粗糙的转印较为严重。在比较例3的制法中,制膜性差而无法得到能够耐受评价的膜。由此使得比较例中得到的膜均为品质差、实用性低的膜。
[014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2]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用于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产品、精密机械等中。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也可适宜用于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用来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对产业界的贡献较大。
[0143] 符号说明
[0144] 1:上部夹头
[0145] 2:聚酯片
[0146] 3:亚克力板
[0147] 4:赛璐玢带
[0148] 5:粘合膜
[0149] 6:下部夹头
[0150] 7:拉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