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81934.X

文献号 : CN1039439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边张灵芝邱枫杨帅孙守家

申请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主要解决传统双工器通道内通带的独立调节性,体积大和选择性差的问题。其包括微带介质基板(1)、金属接地板(2)、两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4)、公共馈线(5)、两条输出馈线(6,7)。每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均由两个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组成,每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均由阶梯阻抗谐振器和开路枝节组成,且每个阶梯阻抗谐振器呈“U”形,每个开路枝节位于所在的阶梯阻抗谐振器的中间,形成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本发明能在每个通道实现两个独立调节的通带,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通带选择性高,可用于多通带收发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包括微带介质基板(1)、金属接地板(2)、两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4)、公共馈线(5)和两条输出馈线(6,7);该公共馈线(5)和两条输出馈线(6,7)均放置在微带介质基板(1)的上方,每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形成一个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由第一枝节的两个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1)组成,每一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1)由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和第一开路枝节(312)组成,且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呈“U”形,第一开路枝节(312)位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中间,形成在竖直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

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由第二枝节的两个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1)组成;每一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1)由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和第二开路枝节(412)组成,且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呈“U”形,第二开路枝节(412)位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中间,形成在水平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

公共馈线(5),其包含两个输入主馈线(51,52)和与第二输入主馈线(52)末端连接的

50欧姆连接线(53);第一输入主馈线(51)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中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两边平行;第二输入主馈线(52)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中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两边平行;

两条输出馈线(6,7),包括第一输出主馈线(61)、第二输出主馈线(71)、与第一输出主馈线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62),和与第二输出主馈线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72);第一输出主馈线(61)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中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两边平行;第二输出主馈线(71)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中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边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带双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长度满足: 其中,L11和L12是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中两个不同特征传输线的长度,λg1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εe为该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f10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带双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长度满足: 其中,L21和L22是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中两个不同特征传输线的长度,λg2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谐振器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εe为该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f20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谐振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带双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中的第一开路枝节(312)的长度L13满足:L13<λg1/4,λg1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带双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中的第二开路枝节(412)的长度L23满足:L23<λg2/4,λg2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

说明书 :

基于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带四通带双工器,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前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雷达、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频谱日益拥挤,同时满足多信道实时双向通信的需求,往往需要在射频设备前端设计多通道的波道合成和分离器件,因此对通信系统中的射频微波收发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微带双工器作为双通道的选频器件,可以使收发系统同时共用一个天线,从而减小系统的复杂度与收发信号的串扰,微带双工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易加工的优点,在微波电路中得以广泛应用。
[0003] 2013年,Hung-Wei Wu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期刊(vol.23,no.5,pp.240-242,2013)上发表了“Design of New Quad-Channel Diplexer With Compact Circuit Size”,首次利用双通带滤波器和双工器的技术设计了一种四通带双工器。该四通带双工器由两对相互耦合的阶梯阻抗谐振器以及具有源和负载耦合的馈线组成,通过调节阶梯阻抗谐振器的阻抗比和长度比来获得双通带响应,再利用均匀阻抗传输线作公共耦合馈线实现双工器设计。该结构虽然可以在每个通道内实现两个通带,但是仅依靠阶梯阻抗谐振器难以实现两个通带的独立调节,而且体积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以实现两个通带的独立调节,并减小体积。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枝节加载阶梯谐振器的四通带双工器,包括介质基板、金属接地板、两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公共馈线和两条输出馈线;公共馈线和两条输出馈线均放置在微带介质基板的上方,每个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形成一个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
[0006] 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由两个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组成,每一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由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和第一开路枝节组成,且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呈“U”形,第一开路枝节位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的中间,形成在竖直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
[0007] 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由两个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组成;每一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由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和第二开路枝节组成,且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呈“U”形,第二开路枝节位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的中间,形成在水平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的长度满足:
[0009] 其中,L11和L12是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中两个不同特征传输线的长度,λg1为该谐振器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εe为该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f10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谐振频率。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的长度满足:
[0011] 其中,L21和L22是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中两个不同特征传输线的长度,λg2为该谐振器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c为真空中的光速,εe为该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f20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路枝节的长度L13满足:L13<λg1/4,λg1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开路枝节的长度L23满足:L23<λg2/4,λg2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公共馈线,其包含两个输入主馈线和输入主馈线末端的50欧姆连接线;该第一输入主馈线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中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两边平行;该第二输入主馈线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中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两边平行。
[0015] 作为优选,两条输出馈线,包括第一输出主馈线、第二输出主馈线、与第一输出主馈线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以及与第二输出主馈线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该第一输出主馈线与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中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的两边平行;该第二输出主馈线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中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的一边平行。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0017]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两个级联的伪交指型结构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可以在一个通道内产生两个独立调节的通带,同时由于每个通道的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采用双“山”字形结构,减小了双工器的整体尺寸。
[0018]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枝节加载的阶梯阻抗谐振器,使得在通带之间产生一个传输零点,提高了带外的抑制度。
[0019] 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阶梯阻抗传输线作为公共馈线,可以通过调节传输线的长度比和阻抗比来调节两个通道的外部耦合,增加了调节的自由度。
[0020] 4.本发明由于采用阶梯阻抗谐振器,有效解决了基频整数倍杂散响应的问题,使得寄生频率在3倍频以外。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图;
[0022]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传输响应曲线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反射响应和隔离响应曲线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传输响应曲线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反射响应和隔离响应曲线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传输响应曲线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反射响应和隔离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1:设计尺寸为38.15mm×33.39mm的四通带双工器。
[0031]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主要由微带介质基板1、金属接地板2、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公共馈线5、第一输出馈线6、第二输出馈线7组成。公共馈线5、第一输出馈线6和第二输出馈线7均放置在微带介质基板1的上方。
其中:
[0032] 所述微带介质基板1,选用介电常数为2.45,厚度为1mm的覆铜板,其铜面作为金属接地板2;
[0033] 所述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由两个级联成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1组成,每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1均由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和第一开路枝节312组成。其中,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1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12满足:w11=3mm,w12=1mm,该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1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12满足:
[0034] 且L11=9.64mm,L12=8.65mm,式中,f10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谐振频率,且f10=3.5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c=
3×108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094。该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
311为“U”形形状,且位于微带介质基板1的上层;该第一开路枝节312位于该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中间。第一开路枝节312的宽度w13满足:w13=4mm,其长度L13满足:
L13<λg1/4=10.4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第一个通带的中心频率f11,即f11=2.4GHz,式中,λg1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两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1共同形成在竖直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以产生在第一个通道内的两个独立调节的通带,并减小体积。两个平行的第一开路枝节312之间的间隔为g13=0.45mm,第一开路枝节31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之间的间隔为g14=1.6mm;
[0035] 所述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由两个级联成伪交指型结构的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1组成,每个开路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1均由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和第二开路枝节412组成。其中,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2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22满足:w21=1.7mm,w22=1mm,该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2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22满足长度满足:
[0036] 且L21=5.01mm,L22=2.86mm,式中,f20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谐振频率,且f20=5.8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c=
8
3×10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120。该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
411为“U”形形状,且位于微带介质基板1的上层;该第二开路枝节412位于该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中间。第二开路枝节412的宽度w23满足:w23=1.4mm,其长度L23满足:
L23<λg2/4=9.85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第一个通带的中心频率f21,即f21=5.2GHz。式中,λg2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工作在谐振频率时的工作波长。两个开路阶梯阻抗谐振器41共同形成在水平方向的伪交指型双“山”字形结构,以产生在第二个通道内的两个独立调节的通带,并减小体积。两个平行的第二开路枝节412之间的间隔为g23=0.37mm,第二开路枝节412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之间的间隔为g24=0.37mm;
[0037] 所述公共馈线5,其包含第一输入主馈线51、第二输入主馈线52和与第二输入主馈线52末端连接的50欧姆连接线53;该第一输入主馈线51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两边平行;该第二输入主馈线52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两边平行。该第一主馈线51的线宽为0.2mm,第二主馈线52的线宽为1mm,第一主馈线51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0=0.2mm,第二主馈线5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0=0.2mm;
[0038] 所述第一输出馈线6,包括第一输出主馈线61和与第一输出主馈线61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62,该第一输出主馈线61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两边平行。该第一输出主馈线61的线宽为1mm,其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1=0.2mm;
[0039] 所述第二输出馈线7,包括第二输出主馈线71和与第二输出主馈线71末端相连的50欧姆连接线72,该第二输出主馈线71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边平行。该第二输出主馈线71的线宽为0.5mm,其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1=
0.2mm。
[0040] 公共馈线5连接天线,使该四通带双工器产生的两个通道共用一根天线,信号通过该天线输入,当该四通带双工器工作在第一通道内时,由第一输出馈线6将信号输出,当该四通带双工器工作在第二通道内时,由第二输出馈线7将信号输出。
[0041] 实施例2:设计尺寸为32.48mm×32.02mm的四通带双工器。
[004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给出不同于实施例1的结构参数:
[0043] 所述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1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12满足:w11=2mm,w12=1mm,该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1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12满足: 且L11=9.35mm,L12=5mm,式中,f10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谐振频率,且f10=4.1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
8
c=3×10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10。第一开路枝节312的宽度w13=2mm,长度L13=11.5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第一个通带即中心频率为f11=3.2GHz的通带。该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中的两个平行的第一开路枝节312之间的间隔为g13=1.08mm,第一开路枝节31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之间的间隔为g14=0.3mm;
[0044] 所述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2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22满足:w21=1.7mm,w22=1mm。该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2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22满足长度满足:2(L21+L22)=17.34mm,且L21=6.01mm,L22=2.66mm,式中,f20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谐振频率,且f20=6.9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c8
=3×10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133。第二开路枝节412的宽度w23=1.4mm,长度L23=6.65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第一个通带即中心频率为f21=5.05GHz的通带。该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中的两个平行的开路枝节412之间的间隔为g23=0.4mm,第二开路枝节412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之间的间隔为g24=5.15mm;
[0045] 所述第一主馈线51的线宽为0.2mm,第二主馈线52的线宽为1.1mm,第一主馈线51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0=0.2mm,第二主馈线5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0=0.2mm;
[0046] 所述第一输出主馈线61的线宽为1.2mm,其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1=0.2mm;
[0047] 所述第二输出主馈线71的线宽为0.5mm,其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1=0.2mm。
[0048] 实施例3:设计尺寸为38.15mm×33.02mm的四通带双工器。
[0049]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给出不同于实施例1的结构参数:
[0050] 所述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1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12满足:w11=3mm,w12=1mm。该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1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12满足: 且L11=10.64mm,L12=7.15mm,式中,f10为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谐振频率,且f10=3.3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c=3×108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092。该第一开路枝节312的宽度w13=4mm,长度L13=11.4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第一个通带即中心频率为f11=2.27GHz的通带。
[0051] 所述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宽度w21和第二传输线的宽度w22满足:w21=1.7mm,w22=1mm。该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第一传输线的长度L21和第二传输线的长度L22满足长度满足:2(L21+L22)=18.32mm,且L21=7.01mm,L22=2.16mm,式中,f20为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谐振频率,且f20=6.1GHz,c为真空中的光速,且c=3×108m/s,εe为该微带谐振器的有效介电常数,且εe=2.124。
[0052] 第二开路枝节412的宽度w23=1.4mm,长度L23=7.65mm,该开路枝节用来产生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第一个通带即中心频率为f21=4.65GHz的通带。
[0053] 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中的两个平行的第一开路枝节312之间的间隔为g13=0.45mm,第一开路枝节31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之间的间隔为g14=0.6mm。
[0054] 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中的两个平行的第二开路枝节412之间的间隔为g23=0.4mm,第二开路枝节412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之间的间隔为g24=6.05mm。
[0055] 第一主馈线51的线宽为0.2mm,第二主馈线52的线宽为1.1mm,第一主馈线51与相邻的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0=0.2mm,第二主馈线52与相邻的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0=0.2mm。
[0056] 第一输出主馈线61的线宽为0.9mm,其与第一阶梯阻抗谐振器3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11=0.2mm,第二输出主馈线71的线宽为0.5mm,其与第二阶梯阻抗谐振器411的一条边之间的间隔g21=0.2mm。
[0057]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
[0058] 仿真1:对实施例1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对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和隔离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图3中的S2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传输特性曲线,S3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传输特性曲线;图4中的S1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曲线,S32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隔离特性曲线。
[0059] 由图3可见,实施例1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中心频率分别为2.4GHz、3.5GHz、5.2GHz和5.8GHz,相对带宽分别为2.5%,1.5%,1.5%,1.8%;该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在每个通道内的高频通带和低频通带之间有一个传输零点,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特性;
[0060] 由图4可见,该四通带双工器的隔离特性曲线均在-30dB以下,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隔离特性。
[0061] 仿真2:对实施例2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对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和隔离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图5中的S2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传输特性曲线,S3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传输特性曲线;图6中的S1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曲线,S32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隔离特性曲线。
[0062] 由图5可见,实施例2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中心频率分别为3.2GHz、4.1GHz、5.05GHz和6.9GHz,相对带宽分别为4.4%,2.4%,2.3%,1.9%;该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在每个通道内的高频通带和低频通带之间有一个传输零点,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特性;
[0063] 由图6可见,该四通带双工器的隔离特性曲线均在-30dB以下,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隔离特性。
[0064] 仿真3:对实施例3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对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和隔离特性进行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图7中的S2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的传输特性曲线,S3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传输特性曲线;图8中的S11为该四通带双工器的反射特性曲线,S32为该四通带双工器中第一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3与第二枝节加载阶梯阻抗谐振器4的隔离特性曲线。
[0065] 由图7可见,实施例3中的四通带双工器的中心频率分别为2.27GHz、3.3GHz、4.65GHz和6.1GHz,相对带宽分别为3.5%,1.8%,2.6%,1.8%;该四通带双工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在每个通道内的高频通带和低频通带之间有一个传输零点,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特性;
[0066] 由图8可见,该四通带双工器的隔离特性曲线均在-30dB以下,因此,该四通带双工器具有良好的隔离特性。
[0067] 上述所有实施例均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