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及包含该拖车的工程机械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81534.9

文献号 : CN1039638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银友国臧俊杰胡湘华

申请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车及包含该拖车的工程机械。该拖车包括:底架总成(10);行走部(20),设置在底架总成(10)底部;下托架总成(30),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10)上;下托架总成(30)与底架总成(10)之间设置有向下托架总成(30)提供回位作用力的弹性回位装置(40),待拖运物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上。根据本发明的拖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拖车上安装臂架的结构不能及时回正而导致臂架损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总成(10); 行走部(20),设置在所述底架总成(10)底部; 下托架总成(30),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总成(10)上; 所述下托架总成(30)与所述底架总成(10)之间设置有向所述下托架总成(30)提供回位作用力的弹性回位装置(40),待拖运物设置在所述下托架总成(30)上; 所述拖车还包括上托架总成(50),所述上托架总成(50)绕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托架总成(30)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回位装置(40)沿所述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托架总成(30)的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总成(10)上设置有拉簧支座(11),所述下托架总成(30)上设置有拉簧安装板(31),所述弹性回位装置(40)包括拉簧(41),所述拉簧(4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簧支座(11)上,所述拉簧(4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拉簧安装板(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装置(40)还包括拉簧调节杆(42)和定位螺母(43),所述拉簧(4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簧调节杆(42)上,所述拉簧调节杆(42)穿设在所述拉簧支座(11)上,且穿出端与所述定位螺母(43)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总成(50)上沿所述第二水平轴线对称设置有托架钩(51),所述托架钩(5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托架总成(50)的边缘,所述托架钩(51)包括用于勾挂所述待拖运物的勾挂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总成(50)还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托架(52),所述两个第一托架(52)相对设置,各所述第一托架(52)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待拖运物的安装销轴(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总成(30)上还设置有朝所述上托架总成(50)的底部伸出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的高度低于所述上托架总成(50)处于水平状态时与所述限位块(32)相配合的位置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总成(10)还包括: 架体(12); 悬挂支座(13),设置在所述架体(12)上; 托钩架支座(14),设置在所述架体(12)的前后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总成(10)的前后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所述下托架总成(30)的撑杆(15),所述撑杆(15)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底架总成(10)和所述下托架总成(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总成(50)与所述下托架总成(30)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回位装置(40)。

11.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主车和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

说明书 :

拖车及包含该拖车的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辅助转场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拖车及包含该拖车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程机械设备中,对于工程起重机等一些带有臂架等结构的工程机械而言,在进行转场等操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将臂架等结构拆卸下来,以便于进行运输。但如此一来,臂架和车体之间在转场前和到达工作地点后经常需要进行反复的拆卸和组装操作,过程繁琐,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了减小转场过程中的繁琐程序,一般会增加拖车来进行辅助转运工作,在转场时,无需将臂架从车体上拆卸下来,将臂架放置在拖车上就可以完成对整个工程机械的转场操作。
[0003] 在申请号为“201120223048.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带拖车的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中,主车和拖车之间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的一端与主车车架和拖车底盘二者中的一者水平回转连接,另一端与二者中的另一者竖直回转连接,牵引杆距离地面较近,使得拖车底盘平稳受力,实现工程机械的平稳行驶。该拖车虽可以随着路面变化调整自身所处位置,但在调整完成之后,当路面继续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臂架与拖车之间采用的是刚性连接,因此当拖车上安装臂架的结构不能及时回正时,臂架与拖车之间的配合就会存在问题,拖车就会对臂架造成较大损伤。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拖车及包含该拖车的工程机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拖车上安装臂架的结构不能及时回正而导致臂架损坏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拖车,包括:底架总成;行走部,设置在底架总成底部;下托架总成,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上;下托架总成与底架总成之间设置有向下托架总成提供回位作用力的弹性回位装置,待拖运物设置在下托架总成上。多个弹性回位装置沿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在下托架总成的前后两侧。
[0006] 进一步地,底架总成上设置有拉簧支座,下托架总成上设置有拉簧安装板,弹性回位装置包括拉簧,拉簧的第一端连接在拉簧支座上,拉簧的第二端连接在拉簧安装板上。
[0007] 进一步地,弹性回位装置还包括拉簧调节杆和定位螺母,拉簧的第一端连接在拉簧调节杆上,拉簧调节杆穿设在拉簧支座上,且穿出端与定位螺母螺接。
[0008] 进一步地,拖车还包括上托架总成,上托架总成绕垂直于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下托架总成的顶部。
[0009] 进一步地,上托架总成上沿第二水平轴线对称设置有托架钩,托架钩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托架总成的边缘,托架钩包括用于勾挂待拖运物的勾挂部。
[0010] 进一步地,上托架总成还包括两个相对于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托架,两个第一托架相对设置,各第一托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拖运物的安装销轴。
[0011] 进一步地,下托架总成上还设置有朝上托架总成的底部伸出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高度低于上托架总成处于水平状态时与限位块相配合的位置处的高度。
[0012] 进一步地,底架总成还包括:架体;悬挂支座,设置在架体上;托钩架支座,设置在架体的前后两端。
[0013] 进一步地,底架总成的前后两侧还设置有支撑下托架总成的撑杆,撑杆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架总成和下托架总成之间。
[0014] 进一步地,上托架总成与下托架总成之间设置有弹性回位装置。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主车和拖车,该拖车为上述的拖车。
[0016]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拖车包括:底架总成;行走部,设置在底架总成底部;下托架总成,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上;下托架总成与底架总成之间设置有向下托架总成提供回位作用力的弹性回位装置,待拖运物设置在下托架总成上。在使用该拖车来拖运待拖运物时,如果遇到颠簸的路面,由于下托架总成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上,因此可以对颠簸路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随路面的变化而调整支撑位置,在路面趋于平缓时,又可以在设置在下托架总成与底架总成之间的弹性回位装置的回位作用下快速回复到平衡位置,由于弹性回位装置的缓冲作用,在拖车随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下托架总成仍能与臂架之间保持较好的配合适应性,因此可以避免拖车对臂架造成损伤而导致臂架损坏。

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拖车的侧视图;[0021 ] 图4示出了根据图2的拖车的俯视图;
[0022]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弹性回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底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侧视图;
[0025] 图8示出了根据图6的俯视图;
[0026]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制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下托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侧视图;
[0029]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0的俯视图;
[0030]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车的上托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1]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俯视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10、底架总成;20、行走部;30、下托架总成;40、弹性回位装置;50、上托架总成;60、主车;11、拉簧支座;12、架体;13、悬挂支座;14、托钩架支座;15、撑杆;16、托钩架;17、制动塞安装座;18、下托架安装座;21、板簧;22、推力杆;23、轮胎;24、制动塞;25、爬梯;26、承载桥;31、拉簧安装板;32、限位块;41、拉簧;42、拉簧调节杆;43、定位螺母;51、托架钩;52、第一托架;53、安装销轴;54、挂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以拖车的实际使用时的方位作为各实施例中的参考方位。
[0035] 如图2至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拖车包括底架总成10、行走部20和下托架总成30。底架总成10用于为其他结构的安装提供位置。行走部20设置在底架总成10底部,用于控制拖车的行走动作。下托架总成30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10上;下托架总成30与底架总成10之间设置有向下托架总成30提供回位作用力的弹性回位装置40,待拖运物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上。本实施例中以待拖运物为臂架为例进行说明。
[0036] 在使用该拖车来拖运臂架时,如果遇到颠簸的路面,由于下托架总成30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总成10上,因此可以对颠簸路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随路面的变化而调整支撑位置,使得拖车随路面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可以较好地支撑臂架。在路面趋于平缓时,下托架总成30又可以在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与底架总成10之间的弹性回位装置40的回位作用下快速回复到平衡位置,使得下托架总成30能够快速地回复到正常支撑位置,并与臂架形成较好的配合关系。由于弹性回位装置40的缓冲作用,在拖车随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下托架总成30仍能与臂架之间保持较好的配合适应性,因此可以避免拖车随路面变化时对臂架造成损伤而导致臂架损坏。
[0037] 结合参见图2至图4所示,优选地,多个弹性回位装置40沿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的前后两侧。更优选地,多个弹性回位装置40以下托架总成30的中心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弹性回位装置40分别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的四角,以便对下托架总成30提供更加均衡的弹性作用力,使得下托架总成30的受力更加平衡,可以更快地回正,更进一步地降低拖车随地面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对臂架造成的损伤。当然,如果仅在底架总成10上设置单个的弹性回位装置40也是可行的,只不过其施加至下托架总成30的弹性作用力并不平衡。
[0038] 底架总成10上设置有拉簧支座11,下托架总成30上设置有拉簧安装板31,弹性回位装置40包括拉簧41,拉簧41的第一端连接在拉簧支座11上,拉簧41的第二端连接在拉簧安装板31上。拉簧41的两端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其他结构实现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与其他结构实现连接。
[0039] 结合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回位装置40还包括拉簧调节杆42和定位螺母43,拉簧41的第一端连接在拉簧调节杆42上,拉簧调节杆42穿设在拉簧支座11上,且穿出端与定位螺母43螺接。在使用该弹性回位装置40时,可以通过调整拉簧调节杆42的位置来设置拉簧41的预紧拉力,即设置拖车恢复平衡位置的能力。当需要调节时,只需要调节定位螺母在拉簧调节杆42上的位置,即可实现对拉簧41的预紧拉力的调整。优选地,定位螺母43为并紧螺母,可以起到有效的放松作用,使得弹性回位装置40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虽然采用的拉簧41来作为提供回位作用力的结构,但并不限于采用拉簧的结构,采用其他弹性机构例如压簧等来实现对下托架总成30的回位作用均应该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 结合参见图13和14所示,优选地,拖车还包括上托架总成50,上托架总成50绕垂直于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的顶部。转场时路面颠簸不平,由于臂架与拖车之间采用的是刚性连接,为了避免对臂架的损坏,拖车需要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即随着路况的变化拖车可产生绕第一水平轴线和垂直于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二水平轴线的转动,当路面趋于平缓时又可以恢复到平衡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水平轴线是沿拖车左右延伸的,因此使得下托架总成30相对于底架总成10在前后方向的高低可调。而第二水平轴线垂直于第一水平轴线,因此第二水平轴线是沿拖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使得上托架总成50相对于下托架总成30在左右方向的高低位置可调。因此,在拖车行进的过程中,无论路面怎样颠簸,上托架总成50与下托架总成30配合,总能够相对于底架总成10沿水平方向的任意位置调整,使得臂架始终能够保持在原位,并与上托架总成50之间保持较好的配合关系,因此也就避免了上托架总成50相对于臂架运动而对臂架造成损伤。
[0041] 在上托架总成50与下托架总成30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回位装置40,此处的弹性回位装置40的设置位置和方式与下托架总成30和底架总成10之间的弹性回位装置40的设置位置和方式相同,作用是为了向上托架总成50提供回正作用力。为了便于与弹性回位装置40之间实现连接,在上托架总成50上还可以设置挂钩部54,弹性回位装置40可以直接通过拉簧41 一端勾挂在下托架总成30上,一端勾挂在上托架总成50上。
[0042] 优选地,上托架总成50上沿第二水平轴线对称设置有托架钩51,托架钩51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托架总成50的边缘,托架钩51包括用于钩挂臂架的钩挂部。在臂架固定设置在上托架总成50上之后,可以操作托架钩51,使托架钩51钩挂在臂架上,对臂架的左右两侧形成限位,在拖车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上托架总成50与臂架之间能够更好地定位,进一步地防止臂架与上托架总成50之间发生左右方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提高臂架在拖运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
[0043] 在本实施例中,上托架总成50还包括两个相对于第一水平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托架52,两个第一托架52相对设置,各第一托架52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拖运物的安装销轴53。两个第一托架52的两端均设置有托架钩51。两个第一托架52均沿第一水平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且两个第一托架52均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的边缘。两个第一托架52之间具有防止空间,可以减小臂架与上托架总成50的接触面积,使得臂架更好地定位在第一托架52上。在臂架放置在第一托架52上之后,可以插入安装销轴53,以对臂架形成定位,使得臂架无法相对于第一托架52运动。
[0044] 优选地,下托架总成30上还设置有朝上托架总成50的底部伸出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的高度低于上托架总成50处于水平状态时与限位块32相配合的位置处的高度。设置限位块32的目的是为了对上托架总成50的前后摆动位置形成限制,以防止上托架总成50绕第二转动轴线的摆动角度过大。该限位块例如为尼龙限位块。在下托架总成30与底架总成10之间也可以设置限位块32,以限制下托架总成30相对于底架总成10的摆动位置。限位块32的高度应该合适,应该与上托架总成50的底部之间留有运动余量,使得上托架总成50能够相对于下托架总成30发生摆动,以与路面状况相适应。
[0045] 结合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下托架总成30包括拉簧安装板31和设置在下托架总成30顶部的安装耳板,上托架总成50枢接在安装耳板上。
[0046] 结合参见图6至图8所示,底架总成10包括:架体12 ;拉簧支座11,设置在架体12上,用于安装弹性回位装置40 ;悬挂支座13,设置在架体12上;托钩架支座14,设置在架体12的前后两端。在托钩架支座14上安装有托钩架16,可以在进行拖运时与主车60之间实现连接,以便于向前或者向后拖动拖车。在底架总成10的顶部设置有下托架安装座18,上托架总成50枢接在该下托架安装座18上。在架体12上还设置有制动塞安装座17,该制动塞安装座17用来安装制动塞24,以对拖车形成制动。
[0047] 优选地,底架总成10的前后两侧还设置有支撑下托架总成30的撑杆15,撑杆15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架总成10和下托架总成30之间。当拖车进行转场工作时,需脱开撑杆15,此时可以将撑杆15拆卸下来,以便使得弹性回位装置40能够正常工作。但在拖车本身闲置及拖运时,需要将撑杆15撑住,以防止上托架总成50和下托架总成30晃动而造成危险。在本实施例中,撑杆15的第一端铰接在底架总成10上,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下托架总成30的底部,在需要撑杆15进行支撑时,就可以将撑杆15的第二端连接在下托架总成30的底部,对下托架总成30的位置形成固定,在不需要撑杆15进行支撑时,就可以将撑杆15的第二端从下托架总成30拆下,由于撑杆15的第一端铰接在底架总成10上,因此也可以防止撑杆15的丢失。此种结构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拖车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48] 结合参见图2至图4、图9所示,行走部20包括板簧21、推力杆22、轮胎23、制动塞24、爬梯25和承载桥26,底架总成10通过悬挂支座13与板簧21和推力杆22之间实现连接,构成了拖车的悬挂系统,承载桥26和轮胎23配合,构成了拖车的行走系统。制动塞24安装在制动塞安装座17上,并位于在相邻的两个轮胎23之间,在需要时可以控制制动塞24对拖车进行制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拖车的安全性。爬梯25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在底架总成10上,便于操作人员攀爬到拖车上对拖车进行检查和维修。
[0049]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工程机械包括主车60和拖车,该拖车为上述的拖车。
[0050] 该工程机械例如为全底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或者混凝土栗车等。
[005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52] 1、能够使拖车的上托架总成和下托架总成实现快速回正,降低臂架在路面不平时所受到的损伤,更好地保护臂架。
[0053] 2、能够提高臂架在行进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使得臂架与拖车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减小臂架相对于拖车的运动,提高拖车转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54] 3、增加了臂架和拖车在转场过程中的缓冲作用,降低了路面变化过程中拖车和臂架之间的冲击和磨损。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