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033132.X

文献号 : CN1039726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红方郭慧刚张仕冬

申请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与可挠性电路板相连的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转压板,绝缘本体的前端设有对接腔,后端设有容置空间,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朝前延伸的第一上臂及第一下臂与自固定部朝后延伸的第二上臂及第二下臂,转压板与第二上臂配合而使得转压板相对绝缘本体可旋转并促使第二下臂与可挠性电路板保持接触,其中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包括舌板及排列在舌板一表面的插座端子,转压板从竖直面转向水平面时,第一上臂与上述插座端子紧密接触。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设置一端与可挠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方式新颖。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与可挠性电路板相连的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转压板,绝缘本体的前端设有对接腔,后端设有容置空间,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朝前延伸的第一上臂及第一下臂与自固定部朝后延伸的第二上臂及第二下臂,转压板与第二上臂配合而使得转压板相对绝缘本体可旋转并促使第二下臂与可挠性电路板保持接触,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包括舌板及排列在舌板一表面的插座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由固定部朝前延伸的第三下臂,第三下臂位于第二下臂下方并与第二下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第三下臂与第一下臂共线并共同固定导电端子于绝缘本体的狭槽内,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壁及两侧壁,所述第一上臂与上壁之间形成一间隙,转压板从竖直面转向水平面时,第一上臂与上述插座端子紧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端子的第一上臂末端设有上接点,上接点与插座端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端子的第二上臂在末端设有承接部,承接部与转压板配合后与第二下臂共同固定可挠性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下臂抵压在舌板的另一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壳体,壳体与舌板形成空腔,插座端子裸露在该空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绝缘基座及包覆于绝缘基座外侧的壳体,绝缘基座设有主体部与舌板,该壳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卡扣于绝缘基座的主体部与舌板之间。

说明书 :

电连接器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与可挠性电路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3] 【背景技术】
[0004]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435748号公告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二软性传输单元,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及上盖,其中绝缘本体前端设有开口,后端设有容置空间。端子具有下臂、上臂及连接于下臂与上臂之支撑臂,下臂设有下接点及接触臂,上臂设有对应于下接点及接触臂之上接点及承载部,上接点及下接点邻近于开口,接触臂与承载部延伸至容置空间。当上盖位于关闭位置时,上盖顶抵于承载部使上接点朝向下接点移动并可挟持固定一软性传输单元于上接点及下接点之间,同时上盖可压抵于另一软性传输单元使其被挟持固定于上盖及接触臂之间。
[0005] 但是这种连接器两端均用于连接软性传输单元,不能连接电连接器。
[0006]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座连接器及与可挠性电路板相连的插头连接器。
[0009]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与可挠性电路板相连的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转压板,绝缘本体的前端设有对接腔,后端设有容置空间,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朝前延伸的第一上臂及第一下臂与自固定部朝后延伸的第二上臂及第二下臂,转压板与第二上臂配合而使得转压板相对绝缘本体可旋转并促使第二下臂与可挠性电路板保持接触,其中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包括舌板及排列在舌板表面的插座端子,转压板从竖直面转向水平面时,第一上臂与上述插座端子紧密接触。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设置一端与可挠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方式新颖。
[0011]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0014]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0015] 图4是本发明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 图5是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 图6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图面详细描述本发明。
[0020]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0包括插头连接器100及插座连接器200。该插座连接器100的一端与可挠性电路板(图未示)相连,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器200相连。
[0021] 结合图4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固定在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1及转压板12,绝缘本体10的前端设有对接腔101,后端设有容置空间102。若干狭槽103用以收容导电端子11,贯穿绝缘本体10且连通对接腔101与容置空间102。绝缘本体10呈矩形,包括上壁104及两侧壁105,所述上壁104及两侧壁105设有若干凹口106。
[0022] 结合图6所示,导电端子11包括固定部111、自固定部111朝前延伸的第一上臂112及第一下臂113与自固定部111朝后延伸的第二上臂114及第二下臂115。上述导电端子的第一上臂112末端设有上接点1121,上接点1121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上述导电端子的第二上臂114在末端设有承接部1141,承接部1141与转压板12配合后与第二下臂115共同固定可挠型电路板。上述导电端子11还包括由固定部111朝前延伸的第三下臂116,第三下臂116位于第二下臂115下方,第三下臂116与第一下臂113共线,共同固定导电端子11于绝缘本体的狭槽103内。
[0023] 所述转压板12安装在容置空间102内,其包括基部121、自基部121延伸且彼此分离的分隔肋122,相邻分隔肋122之间由转轴123连接,图6清楚显示,转压板的基部121两端设有凹槽1211,可收容容置空间102两侧设有的凸起107,以将转压板12固定在容置空间102内。转压板12可绕转轴123在容置空间102的水平面与竖直面之间转动,当转压板12从竖直面转向水平面时,该转压板12与第二上臂114配合而使得转压板12相对绝缘本体10可旋转并促使第二下臂115与可挠性电路板保持接触。
[0024] 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用于遮蔽的盖体13,所述盖体13对应绝缘本体的凹口106设有若干弹片131,弹片131与凹口106配合将盖体13包覆於绝缘本体10外侧。
[0025] 结合图5所示,该插座连接器200设有绝缘基座21及收容于绝缘基座21的若干插座端子22,所述绝缘基座21包括主体部211及自主体部211向前延伸的舌板212,所述主体部211的宽度大于舌板212的宽度。
[0026] 所述插座端子22排列在舌板212一表面,其包括固持部221、自固持部221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22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223。
[0027] 所述插座连接器200进一步包括包覆于绝缘基座21外侧的壳体23,壳体23与舌板212形成空腔,插座端子22裸露在该空腔内。该壳体23的两侧设有两个弹性部231,所述弹性部231卡扣于绝缘基座21的主体部211与舌板212之间,图3清楚显示。
[0028] 请参看图6所示,当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配合时,插座连接器200的舌板212插入插头连接器10的对接腔101,转压板12从竖直面转向水平面时,导电端子11的第一上臂112与上述插座端子22紧密接触,即上接点1121与插座端子22的接触部222接触达成电性连接。
[0029] 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0设置一端与可挠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方式新颖。
[003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