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231992.9

文献号 : CN1040136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辉潘婷罗海华张旭何欣

申请人 : 中山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化合物的通式为 式中:基位于1或2号位;R、R独立为C1~C5的链烃基或C4~C6的环烃基。发明人利用Vif-APOBEC3G的相互作用,证实上述通式的化合物,特别是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能够抑制Vif蛋白降解A3G的活性,导致筛选系统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将回升。通过在人的原代CD4+ T淋巴细胞以及H9、SupT 1等CD4+ T淋巴细胞系中进行野生型HIV-1病毒的感染实验进一步证实其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的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和开发意义。

权利要求 :

1.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吡啶-哌嗪类化合物为

说明书 :

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应用,特别涉及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HIV-1病毒最初发现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由一系列不明原因的,以细胞免疫缺陷为特征的综合征出现以后,研究人员开始了对其致病源的寻找。1983年法国研究小组从一淋巴肿大综合征病人的淋巴结中,分离出HIV-1病毒。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而导致各种疾病以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从而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目前,由于对艾滋病教育的普及不充分,全球的HIV感染仍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中国更是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尽快阻止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继续扩大我们对HIV-1致病机制的认识,开发出更有效,更经济,更少副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以完全清除残余的HIV-1复制,以及开发出强有力而又长效的抗HIV-1的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仍将是我们能否最终战胜艾滋病的关键。
[0003] 具有如下通式的吡啶-哌嗪类化合物:
[0004]
[0005] 式中:
[0006] 基位于1或2号位;
[0007] R为C1~C5的链烃基或C4~C6的环烃基,如(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
(4-cyclopentylpiperazin-1-yl)(pyridin-2-yl)methanone)可购自Enamine公司或在其基础上进行人工合成,目前没有报道该类化合物用于抗病毒实验或其他类似的功效。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应用。
[0009] 本发明所使用的吡啶-哌嗪类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
[0010]
[0011] 式中:
[0012] 基位于1或2号位;
[0013] R为C1~C5的链烃基或C4~C6的环烃基。
[0014] 优选的,上述吡啶-哌嗪类化合物中的R为C3~C5的链烷烃基或C5或C6的环烷烃基。特别的,R为环戊烷基。
[0015] 优选的,上述吡啶-哌嗪类化合物中的 基位于2号位。
[0016] 优选的,上述吡啶-哌嗪类化合物为 。
[0017] 发明人利用Vif-APOBEC3G的相互作用,证实上述通式的吡啶-哌嗪类化合物,特别是证实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能够抑制Vif蛋白降解A3G的活性,导致筛选系统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将回升。通过在人的原代CD4+ T淋巴细胞以及H9、SupT 1等CD4+ T淋巴细胞系中进行野生型HIV-1病毒的感染实验证实,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的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和开发意义。

附图说明

[0018] 图1:细胞筛选模型的构建原理;
[0019] 图2: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具有抑制Vif活性的作用;
[0020] 图3: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在表达A3G蛋白的H9细胞和不表达A3G蛋白的SupT1细胞中抑制野生型HIV-1的复制效果;
[0021] 图4: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在H9细胞中抑制野生型HIV-1的复制的IC50的滴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Vif是HIV的必需蛋白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拮抗宿主中天然的抗病毒因子APOBEC3G。APOBEC3G是H IV-1病毒的一大威胁,它存在于HIV-1天然的宿主细胞(如CD4+ T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能被包裹入HIV-1病毒颗粒,在HIV-1逆转录过程中发挥其极强的抗病毒作用。为此, HIV-1自身编码了Vif蛋白来特异性对抗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它可将APOBEC3G导入泛素系统并将其降解(图1A)。因此,如何灭活Vif,是研发抗HIV-1病毒药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靶标。
[0023] 根据Vif拮抗APOBEC3G的分子机理,筛选出若干可让HIV的Vif无法降解 APOBEC3G的小分子药物。为此我们将建立一种简便的活细胞筛选系统,如图1 B所示,将表达APOBEC3G-GFP融合蛋白和表达Vif的 质粒共转染到细胞中。以APOBEC3G-GFP融合蛋白是否被降解为指标。只要某种化合物在Vif存在的情况下还能使APOBEC3G-GFP融合蛋白不被降解(即GFP荧光还在),该化合物就是Vif的抑制剂。通过对Vif靶标的进一步鉴定,确认化合物是作用于宿主细胞还是作用在病毒蛋白的Vif上。
[0024]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验和结果来说明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在制备抗HIV-1病毒药物中应用。
[0025] 实验一
[0026] 1)取生长良好的人肾上细胞株239t细胞,接种于96孔透明平底板中,每孔5×104细胞。使用的培养基是完全培养基:高糖DMEM,10%胎牛血清以及1%双抗,培养条件是5%二氧化碳、37℃;
[0027] 2)24h贴壁后,共转染PEGFP-A3G和pcDNA3.1-Vif两种质粒。转染采用脂质体包裹转染,试剂使用lipo2000,转染液20μl;
[0028] 3)转染4h后,加入待筛选的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为50μM;
[0029] 4)培养48h后,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如果出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上升的情形,该化合物可能成为抗病毒候选药物。
[0030]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具有抑制Vif活性的作用。
[0031] 实验二
[0032] Vif蛋白在HIV-1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if缺陷的HIV病毒不能在CD4+T细胞、巨噬细胞内复制,即不能在上述“非允许”细胞内复制;而含有vif基因的野生株病毒可在上述细胞内复制。Vif缺失株病毒进入某些靶细胞后可进行反转录,但不能合成前病毒DNA。研究显示HIV复制处决于一种细胞抑制因子的出现或缺失,这种内源性的抑制因子是APOBEC3G,它属于细胞内RNA编辑酶,能使mRNA中的胞嘧啶脱氨基形成尿嘧啶,导致G和A突变体的累积,进而是病毒DNA降解,vif通过与APOBEC3G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断APOBEC3G的抑制活性。在APOBEC3G存在的细胞系如H9细胞中,APOBEC3G与vif蛋白结合通过泛素化系统降解,如果化合物能够抑制APOBEC3G被vif蛋白降解,宿主细胞将不能够被HIV-1感染;而在APOBEC3G不存在的情细胞系如SupT1细胞中,HIV-1蛋白可以正常感染该宿主细胞;那么这个化合物将有可能成为抗HIV-1 Vif蛋白的化合物。
[0033] APOBEC3G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但vif是HIV-1病毒对抗APOBEC3G功能的蛋白,导致HIV-1病毒逃避细胞内自我清除过程。利用HIV-1的允许细胞和不允许细胞中的抗病毒实验的效果比较,从而能进一步在野生型病毒实验中确定靶标化合物可以拮抗HIV-1的Vif蛋白,抑制HIV-1病毒的复制。
[0034] 1)取生长良好的淋巴细胞系H9和Supt 1,细胞用量为2×105/孔,分别感染包装6
好的HIV-1病毒上清,病毒用量为10ng/1×10细胞;(感染时使用促感染试剂polybrene);
[0035] 2)感染3h后换液,使用PBS清洗三次,弃上清,使用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培养基每孔200μl,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50μM);
[0036] 3)使用2%Triton X-100处理收样的上清,收培养了4day的细胞上清,测P24 Elisa。
[0037]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在H9细胞中具有良好的抗HIV-1病毒作用,而在SupT1细胞中没有效果。
[0038] 实验三
[0039] 1)取生长良好的淋巴细胞系H9,细胞用量为2×105/孔,感染包装好的HIV-1病6
毒上清,病毒用量为10ng/1×10细胞;(感染时使用促感染试剂polybrene);
[0040] 2)感染3h后换液,使用PBS清洗三次,弃上清,使用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培养基每孔200μl,加入化合物每孔2μl,终浓度分别为50μM,5μM,0.5μM,0.05μM,0.005μM,0.0005μM,0μM;
[0041] 3)使用2%Triton X-100处理收样的上清,收样4day,测P24 Elisa。
[0042]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环戊基-4-[(吡啶-2-基)羰基]哌嗪在H9细胞中的IC50为2.75nM,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