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79010.6

文献号 : CN1040415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雨高同春

申请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组分为氰烯菌酯和噻菌灵,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20至2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60%。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且减少生产实际中防治用药量,经济、高效、安全、环保。本发明对镰刀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组分为氰烯菌酯和噻菌灵,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10至1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5 至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赤霉病是目前是我国小麦上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其分布非常广泛,在各国小麦主产区都有发生,尤其在温和潮湿和半潮湿的地区,危害更为严重。由于目前市场上抗病品种的缺乏,还未出现对赤霉病完全免疫的抗病性品种。而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稳定,易于操作以及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所以,小麦赤霉病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化学防治。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为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自1992年在浙江海宁市小麦病穗上检测到世界首例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以来,已先后在浙、苏、泸、皖等小麦主产区发现该病原菌的抗药性,且抗药性菌群体比例正迅速上升,抗药性病原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华东地区已因抗药性而面临着多菌灵等现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失败的危险。如何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尤其是治理多菌灵抗药性以及促进小麦赤霉病的可持续控制,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0003] 氰烯菌酯是一种专化性强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内吸、输导等作用,对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西瓜枯萎病等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止,对古巴假霜霉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水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百叶枯病、辣椒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贝伦格葡萄坐腔菌引起的有才菌核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芳烃类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说明该药剂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氰烯菌酯属于木质部运转药剂,即此类药剂多积累在蒸腾强度大的部位(叶缘、叶尖),在蒸腾非常弱的器官或部位(果实、种子等)几乎不会有药物到达。同时发现该药剂耐雨水冲刷,具有良好的内吸穿透性能及优异的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0004] 氰烯菌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5
酸乙酯)。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23-124℃;蒸汽压(25℃):4.5*10Pa;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
[0005] 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0006]
[0007] 噻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柑橘贮藏病害、香蕉病害、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苹果核梨的青霉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对植物病害防治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0008] 氰烯菌酯和噻菌灵菌为低毒类或微毒类农药,属于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噻菌灵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机理一直菌体的有丝分裂,而氰烯菌酯主要作用菌体的生物合成,二者没有交互抗药性。但很多研究表明,该药剂单独使用防治病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病害防治失败;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菌对氰烯菌酯也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噻菌灵和氰烯菌酯单独使用,均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使其在短期内失效。杀菌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FRAC)建议,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复配使用,可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将二者组合为杀菌组合物,不仅能有效解决多菌灵抗药性地区小麦赤霉病难以防治的生产实际问题,而且延缓病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杀菌活性高,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有特效。
[0010] 本发明将两类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即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相组合,并加工成生产上容易使用的制剂,于两种成分单独使用相比较,具有生物活性高,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大大降低了施药成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降低了病原真菌对单一杀菌剂产生抗性的风险,延长了杀菌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发明目的。
[001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12]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组分为氰烯菌酯和噻菌灵,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20至2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60%。
[0013]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10至10:1。
[0014]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5至5:1。
[0015]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0016]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
[0017]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应用,本杀菌剂组合物对镰刀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0018]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和优点是:
[0019] 本发明对小麦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组分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可代替部分高价位农药品种,并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氰烯菌酯和噻菌灵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0020] 首先测定氰烯菌酯和噻菌灵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EC50(药物安全性指标),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Wadley增效系数C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然后按孙云沛法加以验证。
[0021] 试验目标物为小麦赤霉病菌,但不限如此。试验采用菌丝生长测定法,按不同处理制作含药培养基,各处理4个重复,接菌3天后,调查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根据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表示具有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SR值计算方法如下:
[0022] 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
[0023] SR=EC50(理论值)/EC50(实际值)
[0024] 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颉颃作用
[0025] 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
[0026] 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0027] 表1 噻菌灵和氰烯菌酯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的Wadley法测定结果[0028]
[0029] 注:Q为噻菌灵,S为氰烯菌酯。
[0030] 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不同比例的氰烯菌酯与噻菌灵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总体上看,其比例在1:20到20:1的范围内都有增效或加和作用,其中最大增效比例为1:5。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1(60%噻菌灵·氰烯菌酯可湿性粉剂)
[0033]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0034]
[0035]
[0036]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混合物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0037] 实施例2(48%噻菌灵·氰烯菌酯乳油)
[0038]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0039]
[0040] 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噻菌灵在二甲苯反应釜中充分溶解,制成A液;将活性组分氰烯菌酯在DMF反应釜中充分溶解,制成B液;在不停搅拌状态下将A液混入B液,充分搅拌均匀,加入无水钙盐和NP-10,然后用溶剂二甲苯调整含量。
[0041] 实施例3(40%噻菌灵·氰烯菌酯水分散粒剂)
[0042]
[0043] 制备方法:将噻菌灵、氰烯菌酯、甲基脂肪酰胺苯磺酸钠、碳酸钠、凹凸棒土一起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5μm,得母粉,将母粉与木质素磺酸钠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过筛,从而制得水分散性粒剂。
[0044] 实施例4(50%噻菌灵·氰烯菌酯可湿性粉剂)
[0045]
[0046]
[0047] 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混合物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0048] 实施例5(20%噻菌灵·氰烯菌酯悬浮剂)
[0049]
[0050] 制备方法如下:
[0051] 根据配方,将个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
[0052] 实施例6(45%噻菌灵·氰烯菌酯乳油)
[0053]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0054]
[005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56] 防治效果试验:
[0057] 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在蚌埠市郊区进行,试验面积为0.3hm2,每处理重复三次,在小麦扬花期进行喷药防治,在施药15天后进行防效调查,防治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含有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相同剂量或较低使用剂量下能达到更高的防治效果,且该杀菌组合物的各处理防效菌大于8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0058] 表2噻菌灵·氰烯菌酯杀菌组合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大田药效*
[0059]
[0060] 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设在蚌埠市郊区,该田块水稻恶苗病往年均中度发2
生,试验面积0.3hm,每处理重复三次,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处理,种子与药剂混合的体积比为1:1,浸种时间为10小时,在水稻苗期调查恶苗病的发病率,防治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含有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剂量下的防效均高于8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
[0061] 表3噻菌灵·氰烯菌酯杀菌组合物浸种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种子与药剂混合的体积比为1:1)*
[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