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19131.6

文献号 : CN10406922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丁长玲左金华田洪根赵玉娥崔静史宁

申请人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石椒草25-35份、瓜蒌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本发明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1个疗程共治疗260人,其中,治愈55人,治愈率21.15%,显效154人,显效率59.23%,有效47人,治愈率18.08%,总有效率为98.46%。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28-32份、瓜蒌28-32份、黄芪85-95份、党参 43-47份、陈皮28-32份、木香28-32份、川芎

28-32份、川厚朴28-32份、丹参85-95份、黄连28-32份、黄芩28-32份、丹皮28-32份、白芍28-

32份、大黄28-32份、柴胡28-32份、焦白术28-3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30份、瓜蒌30份、黄芪90份、党参 45份、陈皮30份、木香30份、川芎30份、川厚朴30份、丹参90份、黄连30份、黄芩30份、丹皮30份、白芍30份、大黄30份、柴胡30份、焦白术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形式为丸剂。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80-100℃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 (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30-5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3-7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 (d)灭菌: 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烘干温度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喷水量为40ml,转动时间为5分钟。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本病可归属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
[0003] CAG患病率人群变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CAG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CAG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我国自胃镜检查以来,CAG检出率占胃镜受检患者总数的7.5%~13.8%;世界范围内均老年人高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0%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0%以上。有报道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该药物的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0009] 石椒草25-35份、瓜蒌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
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
[0010]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0011] 石椒草28-32份、瓜蒌28-32份、黄芪85-95份、党参 43-47份、陈皮28-32份、木香28-32份、川芎28-32份、川厚朴28-32份、丹参85-95份、黄连28-32份、黄芩28-32份、丹皮28-
32份、白芍28-32份、大黄28-32份、柴胡28-32份、焦白术28-32份。
[0012] 更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0013] 石椒草30份、瓜蒌30份、黄芪90份、党参 45份、陈皮30份、木香30份、川芎30份、川厚朴30份、丹参90份、黄连30份、黄芩30份、丹皮30份、白芍30份、大黄30份、柴胡30份、焦白术30份。
[0014]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0015] 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该药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优选为丸剂。
[0016] 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7] (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80-100℃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
[0018] (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
[0019] (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30-5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3-7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
[0020] (d)灭菌: 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0021]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烘干温度为90℃。所述步骤(c)中喷水量为40ml,转动时间为5分钟。
[0022] 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0023]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日一次,每次9g。30天为一疗程。
[0024] 本发明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中,黄芪、党参补脾益气,丹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陈皮、石椒草、瓜蒌降气化痰,木香、川厚朴理气,川芎、丹参、丹皮、白芍补血活血降气,黄连、黄芩、大黄清热解毒,柴胡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本发明的处方,重在调理气机,其中,陈黄芪、党参治在脾而助其升,陈皮、石椒草、瓜蒌可以降肺气,木化痰降逆。香、川厚朴降胃气,川芎、丹参、丹皮、白芍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气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此方和中调郁,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嗳气多为气机逆乱所致,因本发明的药物擅长降气,所以治疗嗳气效果尤为显著。
[0025] 白术有生白术和焦白术,生白术长于燥湿利水,焦白术长于健脾益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所用的白术必须为焦白术。
[002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7]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满足了临床需要。
[0028] (2)本发明将治疗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成丸剂,临床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避免了长期服用中药汤剂煎药麻烦、单次服用量大、患者服用依从相差的缺点。
[0029] (3)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1 个疗程患者胃脘疼痛改进率高达82.75%,饱胀症状改进率最高达70.86%,痞闷症状改进率67.39%,嗳气的改进率高达99.24%,纳差症状改进率为77.16%。总症状改进率为78.94%。除4例患者症状无改进,其余256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进,总有效率为98.46%。本发明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1 个疗程共治疗260人,其中,治愈55人,治愈率21.15%,显效154人,显效率59.23%,有效47人,治愈率18.08%,总有效率为98.4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31]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水丸的制备
[0032] 处方:石椒草30g、瓜蒌30g、黄芪90g、党参 45g、陈皮30g、木香30g、川芎30g、川厚朴30g、丹参90g、黄连30g、黄芩30g、丹皮30g、白芍30g、大黄30g、柴胡30g、焦白术30g。
[0033] 制备方法:
[0034] (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90℃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
[0035] (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
[0036] (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4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5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
[0037] (d)灭菌: 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0038]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丸剂的制备
[0039] 处方:石椒草32g、瓜蒌28g、黄芪95g、党参 43g、陈皮32g、木香28g、川芎32g、川厚朴28g、丹参85g、黄连32g、黄芩28g、丹皮32g、白芍28g、大黄32g、柴胡28g、焦白术32g。
[0040] 制备方法:
[0041] (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80℃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
[0042] (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
[0043] (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3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3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
[0044] (d)灭菌: 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0045]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丸剂的制备
[0046] 处方:石椒草28g、瓜蒌32g、黄芪85g、党参 47g、陈皮28g、木香32g、川芎28g、川厚朴32g、丹参95g、黄连28g、黄芩32g、丹皮28g、白芍32g、大黄28g、柴胡32g、焦白术28g。
[0047] 制备方法:
[0048] (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100℃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
[0049] (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
[0050] (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5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7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
[0051] (d)灭菌: 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0052]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的制备
[0053] 处方:石椒草35g、瓜蒌25g、黄芪80g、党参40g、陈皮35g、木香25g、川芎35g、川厚朴25g、丹参100g、黄连35g、黄芩25g、丹皮35g、白芍25g、大黄35g、柴胡25g、焦白术35g。
[005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5]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的制备
[0056] 处方:石椒草25g、瓜蒌35g、黄芪100g、党参50g、陈皮25g、木香35g、川芎25g、川厚朴35g、丹参80g、黄连25g、黄芩35g、丹皮25g、白芍35g、大黄25g、柴胡35g、焦白术25g。
[005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58]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l的制剂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如下:
[0059] 4.1 资料与方法:观察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共260例,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1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不设对照组,通过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
[0060] 4.2诊断标准:根据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胃镜下胃炎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胃镜下萎缩性胃炎有两种类型,即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单纯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血管显露:萎缩性胃炎伴增生主要表现为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病理诊断标准定为只要慢性胃炎病理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不管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和程度。
[0061] 4.3 入选标准: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年龄在18-70岁。男女不限。
[0062] 4.4 排除标准:所有患者需排除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糖尿病、胃肠道及胆胰恶性肿瘤、结蹄组织疾病及神经肌肉病变等。
[0063] 4.5 疗效判定:
[0064] (1)症状评价:根据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制定症状评分量表,按照从不不发作、每周<1次,每周发作1-2天、每周发作3-5天、每天均有发作进行分级,分别计分0、1、2、3、4分。
[0065]
[0066] 改进率≥60%为显著有效,40-59%为有效,≤40%为无效,
[0067] 4.6 治疗方法:
[0068] 口服,每日一次,每次9g。30天为一疗程,症状严重者可服用2个疗程。
[0069] 4.7治疗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