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扳手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08009.9

文献号 : CN10407048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蒋海波韩进盛永明顾晓峰林来顺陈有源

申请人 :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案公开了一种轮胎扳手,前节手柄以第一转动销轴、第二转动销轴分别与套筒部件、延伸手柄转动联接;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小凹槽、第二小凹槽、第三小凹槽、第四小凹槽、第一顶帽驻穴和第二顶帽驻穴,设置的左销轴孔和右销轴孔为同轴孔;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和右侧滑移孔;定位涨紧扭簧的簧圈部分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型腔,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和第二滑移顶帽;第二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本案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轮胎扳手,包括套筒部件和手柄部件,手柄部件(1)在前节手柄(7)的一端段以第二转动销轴(5)实施同延伸手柄(4)转动联接;在前节手柄(7)的另一端以第一转动销轴(3)实施同套筒部件(2)的转动联接;前节手柄设有大凹槽端面,在前节手柄(7)的内凹槽的大端段设有大凹槽(10)经凹槽过渡段(11)连接小凹槽(12);小凹槽(12)的开口端段(13)处设有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小凹槽(12)的小凹槽端面(16)上设有延伸手柄旋转用限位搭子(17),延伸手柄的小端段设有呈“V”字形的撬胎凸缘,其特征是:以前节手柄(7)的大凹槽端面(9)作为套筒部件(2)绕第一转动销轴(3)展开角度的限位挡铁;

在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上分别设置了内凹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小凹槽(18)、第二小凹槽(19)、第三小凹槽(20)、第四小凹槽(21),并设有第一顶帽驻穴(22)和第二顶帽驻穴(23),且第一小凹槽(18)与第三小凹槽(20)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小凹槽(19)与第四小凹槽(21)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顶帽驻穴(23)与第一顶帽驻穴(22)型式相同,位置对称,设置的左销轴孔(24)和右销轴孔(25)为同轴孔;延伸手柄(4)的延伸段截面(26)呈圆环状,在其呈“U”形开口的槽段(34)左右侧贯通有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并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28)和右侧滑移孔(29);在延伸手柄(4)的中段位置设有器具定位孔(31),且与前节手柄(7)之小凹槽(12)底部的通孔(32)相对于第二转动销轴(5)的轴心线对称重合为同轴孔;

定位涨紧扭簧(6)的簧圈部分(33)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5)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34)型腔,定位涨紧扭簧(6)的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35)和第二滑移顶帽(8);第二滑移顶帽(8)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28)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35)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29)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在所述定位涨紧扭簧(6)的各簧脚外圆柱段分别与第一滑移顶帽(35)的内孔和第二滑移顶帽(8)的内孔实施轴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套筒部件(2)被收纳时,套筒部件(2)恰好处于大凹槽(10)的预设型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延伸手柄(4)被收纳时,定位涨紧扭簧(6)分别穿越右侧滑移孔(29)和左侧滑移孔(28)的第一滑移顶帽(35)头部、第二滑移顶帽(8)头部在扭簧张力作用下分别被定位锁扣在第三小凹槽(20)型腔和第一小凹槽(18)型腔;延伸手柄(4)本体的大部则被旋入手柄部件(1)的小凹槽(12)的预设型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延伸手柄(4)被充分伸展时,在定位涨紧扭簧(6)的张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滑移顶帽(35)越过第四小凹槽(21)滑入第一顶帽驻穴(22)锁定,同时,所述第二滑移顶帽(8)越过第二小凹槽(19)滑入第二顶帽驻穴(23)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所述延伸手柄(4)呈伸展状时,“U”形开口的槽段(34)之内平面与限位搭子(17)邻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在所述前节手柄(7)的两侧面设有贯通的小内六角型腔(36)。

说明书 :

一种轮胎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起重工具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维护车辆的可折叠的轮胎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在诸如各类汽车的维修维护用起重工具中,大量地出现了卧式液压工场用千斤顶、立式油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以及剪式千斤顶,由于家用轿车的普及,随车配套的剪式千斤顶因其重量轻和較优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类剪式千斤顶以螺纹副传递扬升的动力,具有优良的使被顶升车辆在任意高度位置实现机械锁定的特点,而旋转剪式千斤顶螺杆所需的动力矩则需用兼具操作手柄的轮胎扳手作为动力臂并施于合适的扭转力来实现。这种作为动力臂的操作手柄以装拆车辆车轮的轮胎扳手与之通用,因而,就本申请案的轮胎扳手说来,这样的轮胎扳手要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就必须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大小合理的力臂型式。通常已有的轮胎扳手动力臂为单节的居多收纳很不方便,偶尔设计成可抽拉的延伸式手柄也由于前后节力臂间的配合间隙控制不好而使工具在使用中呈晃动态势,直接影响操作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通用于剪式千斤顶扭转螺纹副的动力臂以及装拆车轮轮胎紧定螺母的轮胎扳手实际存在的收纳不便、配合晃动带来的使用效果差的缺点,工程师们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种轮胎扳手应设计成由前节手柄铰链延伸手柄并加于机械转位锁紧的结构为好,形成的轮胎扳手各组合件之间的转动联接须开合活络、定位正确、锁定可靠,将延伸手柄与前节手柄分开的所需操作力的许可范围为30~65牛顿,而将延伸手柄合入前节手柄中所需操作力的许可范围在50~90牛顿,以操作完全展开的轮胎手柄施加150Nm的扭矩为额定试验扭矩Gn,则以Gn的1.5倍为耐久试验扭矩,要通过260次的耐久试验扭矩的测试;以2.5倍的额定试验扭矩为强度试验的规定扭矩,进行一次持续30秒的强度试验后,轮胎扳手无永久性变形及不产生各种影响正常使用的结构件之间的相互干涉。然而,之前的老款轮胎扳手则很难达到上述相关的美国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
[0004]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胎扳手,包括套筒部件和手柄部件,其特征是:手柄部件在前节手柄的一端段以第二转动销轴实施同延伸手柄转动联接;在前节手柄的另一端以第一转动销轴实施同套筒部件的转动联接;以前节手柄的大凹槽端面作为套筒部件绕第一转动销轴展开角度的限位挡铁;在前节手柄的内凹槽的大端段设有大凹槽经凹槽过渡段连接小凹槽;小凹槽的开口端段处设有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小凹槽的小凹槽端面上设有延伸手柄旋转用限位搭子;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分别设置了内凹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小凹槽、第二小凹槽、第三小凹槽、第四小凹槽,并设有第一顶帽驻穴和第二顶帽驻穴,且第一小凹槽与第三小凹槽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小凹槽与第四小凹槽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顶帽驻穴与第一顶帽驻穴型式相同,位置对称,设置的左销轴孔和右销轴孔为同轴孔;延伸手柄的延伸段截面呈圆环状,在其呈“U”形开口的槽段左右侧贯通有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并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和右侧滑移孔;延伸手柄的小端段设有呈“V”字形的撬胎凸缘,并在其中段位置设有器具定位孔,且与前节手柄之小凹槽底部的通孔相对于第二转动销轴的轴心线对称重合为同轴孔;定位涨紧扭簧的簧圈部分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型腔,定位涨紧扭簧的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和第二滑移顶帽;第二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
[0005] 其中,在所述定位涨紧扭簧的各簧脚外圆柱段分别与第一滑移顶帽的内孔和第二滑移顶帽的内孔实施轴孔间隙配合;
[0006] 其中,套筒部件被收纳时,套筒部件恰好处于大凹槽的预设型腔内;
[0007] 其中,延伸手柄被收纳时,定位涨紧扭簧分别穿越右侧滑移孔和左侧滑移孔的第一滑移顶帽头部、第二滑移顶帽头部在扭簧张力作用下分别被定位锁扣在第三小凹槽型腔和第一小凹槽型腔;延伸手柄本体的大部则被旋入手柄部件的小凹槽的预设型腔内;
[0008] 其中,延伸手柄被充分伸展时,在定位涨紧扭簧的张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滑移顶帽越过第四小凹槽滑入第一顶帽驻穴锁定,同时,所述第二滑移顶帽越过第二小凹槽滑入第二顶帽驻穴锁定;
[0009] 其中,所述延伸手柄呈伸展状时,“U”形开口的槽段之内平面与限位搭子邻接;
[0010] 其中,在所述前节手柄的两侧面设有贯通的小内六角型腔。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以相关转动副联结套筒部件和延伸手柄的轮胎扳手,内置定位涨紧扭簧配合各结构要素,改变传统设计结构件、相关要素之间的不严密、松动、异响、定位不可靠、机械强度、刚度差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0013]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上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I;
[0015] 图3是本实施例垂直展开套筒部件及伸直延伸手柄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施例在图3上的局部放大立体图Ⅱ;
[0017] 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所应用的定位涨紧扭簧之立体示意图;
[0018] 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2上的“F”向视图;
[0019] 图7是图6上的放大的“A-A”剖视图;
[0020]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3上的 “K”向视图;
[0021] 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8上放大的“B-B”剖视图。
[0022]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之延伸手柄旋转伸展至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0023] 图11为本实施例在图10上放大的“C-C”剖视图,表明第一滑移顶帽越入第四小凹槽,第二滑移顶帽越入第二小凹槽的状况;
[0024] 图12为相对立体示意图图1的俯视图;
[0025] 图13为本实施例之轮胎扳手应用于扬升剪式千斤顶时的立体状态图;
[0026] 图14为本实施例之轮胎扳手应用于装拆车轮螺纹紧固件时的立体状态图;
[0027] 图15为本实施例完全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10基础上充分旋转伸直延伸手柄的终结位置示意图;
[0029]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表明第一滑移顶帽和第二滑移顶帽完全进入各自的第一顶帽驻穴和第二顶帽驻穴;
[0030] 图18是本实施例手柄部件之前节手柄的零件图;
[0031] 图19是本实施例在图18上放大的“G”向局部剖视图;
[0032] 图20是本实施例在图18上放大的“R”向局部剖视图;
[0033] 图21是延伸手柄的投影视图;
[0034] 图22是对应于图21的对称剖视图;
[0035] 图23是在图21上的“D-D”剖视图。
[0036] 附图各标号所示零部件及相关几何结构要素名称如下:
[0037] 1手柄部件,2套筒部件,3第一转动销轴,4延伸手柄,5第二转动销轴,6定位涨紧扭簧,7前节手柄,8第二滑移顶帽,9大凹槽端面,10大凹槽、11凹槽过渡段, 12小凹槽,13开口端段, 14左侧面板,15右侧面板,16小凹槽端面,17限位搭子,18第一小凹槽,19第二小凹槽 ,20第三小凹槽,21第四小凹槽,22第一顶帽驻穴,23第二顶帽驻穴,24左销轴孔,25右销轴孔,26延伸段截面,27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8左侧滑移孔,29右侧滑移孔,30撬胎凸缘,31器具定位孔,32通孔,33簧圈部分,34“U”形开口的槽段,35第一滑移顶帽,36小内六角型腔,37剪式千斤顶,3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公众对本案技术内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对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案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案技术方案的范畴。
[0039] 由各附图可见,套筒部件、延伸手柄与轮胎扳手前节手柄之间形成相关转动副联结,内置定位涨紧扭簧配合各结构要素,设计新概念结构件,使相关结构要素之间比较严密、定位可靠,使机械强度、刚度以及扳手工具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又,在所述前节手柄7的两侧面加设有贯通的小内六角型腔36,可供对相应外六角螺栓的装拆。
[0040] 本实施例之手柄部件1在前节手柄7的一端段以第二转动销轴5实施同延伸手柄4转动联接;在前节手柄7的另一端以第一转动销轴3实施同套筒部件2的转动联接;以前节手柄7的大凹槽端面9作为套筒部件2绕第一转动销轴3展开角度的限位挡铁;在前节手柄7的内凹槽的大端段设有大凹槽10经凹槽过渡段11连接小凹槽12;小凹槽12的开口端段13处设有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小凹槽12的小凹槽端面16上设有延伸手柄旋转用限位搭子17;在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上分别设置了内凹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小凹槽18、第二小凹槽19、第三小凹槽20、第四小凹槽21,并设有第一顶帽驻穴22和第二顶帽驻穴23,且第一小凹槽18与第三小凹槽20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小凹槽19与第四小凹槽21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顶帽驻穴23与第一顶帽驻穴22型式相同,位置对称,设置的左销轴孔24和右销轴孔25为同轴孔;延伸手柄4的延伸段截面26呈圆环状,在其呈“U”形开口的槽段34左右侧贯通有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并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28和右侧滑移孔29;
延伸手柄4的小端段设有呈“V”字形的撬胎凸缘30,并在其中段位置设有器具定位孔31,且与前节手柄7之小凹槽12底部的通孔32相对于第二转动销轴5的轴心线对称重合为同轴孔;定位涨紧扭簧6的簧圈部分33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5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34型腔,定位涨紧扭簧6的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35和第二滑移顶帽8;第二滑移顶帽8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28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35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29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在所述定位涨紧扭簧6的各簧脚外圆柱段分别与第一滑移顶帽35的内孔和第二滑移顶帽8的内孔实施轴孔间隙配合;套筒部件2被收纳时,套筒部件2恰好处于大凹槽10的预设型腔内;延伸手柄4被收纳时,定位涨紧扭簧6分别穿越右侧滑移孔29和左侧滑移孔28的第一滑移顶帽35头部、第二滑移顶帽8头部在扭簧张力作用下分别被定位锁扣在第三小凹槽20型腔和第一小凹槽18型腔;延伸手柄4本体的大部则被旋入手柄部件1的小凹槽12的预设型腔内;延伸手柄4被充分伸展时,在定位涨紧扭簧6的张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滑移顶帽35越过第四小凹槽21滑入第一顶帽驻穴22锁定,同时,所述第二滑移顶帽8越过第二小凹槽19滑入第二顶帽驻穴23锁定;所述延伸手柄4呈伸展状时,“U”形开口的槽段34之内平面与限位搭子17邻接;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使用的:操作者可以食指或拇指着力于延伸手柄的撬胎凸缘30处向外扳动延伸手柄,延伸手柄4便绕第二转动销轴5按图10和图11、图16、图17示意的方位旋转,使第一滑移顶帽35越入第四小凹槽21,第二滑移顶帽8越入第二小凹槽19,而后进入各自的第一顶帽驻穴和第二顶帽驻穴;进一步将套筒部件2绕第一转动销轴3向外旋转扳出,形成该套筒部件2之轴心线与手柄部件1的垂直状态,进而可按图13或图14实施应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