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26112.1

文献号 : CN1040948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付万冬廖妙飞季建杨会成相兴伟钟明杰

申请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解决现有螃蟹养殖过程水质难以控制,影响产量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养殖盒阵列,养殖盒阵列通过排水管连接蓄水回水池,蓄水回水池连接有固形物过滤装置,固形物过滤装置连接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有脱气消毒机构,脱气消毒机构连接有增氧控温池,增氧控温池连接养殖盒阵列进水管,所述养殖盒阵列、蓄水回水池、固形物过滤装置、生物滤池、脱气消毒机构、增氧控温池均连接到水质监测系统。本发明通过养殖过程中循环水经过过滤、消毒、增氧控温等手段,满足蟹生长所需要水质环境条件,达到精准高效高产高质的养殖。并通过养殖盒的设计,保证养殖盒阵列中的水能充分进入循环,保障有利的水质条件。

权利要求 :

1.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盒阵列,养殖盒阵列通过排水管连接蓄水回水池,蓄水回水池连接有固形物过滤装置,固形物过滤装置连接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有脱气消毒机构,脱气消毒机构连接有增氧控温池,增氧控温池连接养殖盒阵列进水管,所述养殖盒阵列、蓄水回水池、固形物过滤装置、生物滤池、脱气消毒机构、增氧控温池均连接到水质监测系统;所述养殖盒阵列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所述养殖盒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溢流管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分别设置在各自养殖盒底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底端要低于下层养殖盒溢流管的顶端,最上一行养殖盒的上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对应最上一行各养殖盒设有进水口,最下一行养殖盒下方设有排水管,最下一行养殖盒的溢流管均连接至排水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穿过溢流管管壁的虹吸管,虹吸管的外端贴合养殖盒的底部,虹吸管的内端沿溢流管内壁下垂至养殖盒底面高度以下;所述虹吸管穿过溢流管管壁的位置高于养殖盒的底面,并在穿过溢流管管壁处形成U形折弯;当养殖盒内水位高于虹吸管U形折弯,虹吸管可以将养殖盒内深层水吸出充分进入循环;减少进水水流,通过虹吸管可以将养殖盒内的水全部清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上下相邻的养殖盒,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底端低于下层养殖盒的虹吸管U形折弯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形物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微滤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消毒机构依次包括二氧化碳脱气机、紫外消毒机、臭氧消毒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控温池包括纯氧加压增氧机以及用于控温的锅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水体透明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浓度传感器、溶解氧浓度传感器。

说明书 :

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海水蟹如梭子蟹、青蟹,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近年来海洋捕捞强度大,资源量急剧衰退,蟹价格居高不下。梭子蟹和青蟹具有生长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病害少、等特点,沿海各地梭子蟹和青蟹养殖不断升温,现已成为海水养殖继对虾重要养殖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03] 但目前梭子蟹和锯缘青蟹养殖面临很多问题:一、养殖水域污染严重,养殖条件可控性差如温度、pH值、水质条件,造成蟹养殖成活率低;二、养殖过程中病害多,造成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大剂量重复使用,养殖产品不合格。三、蟹养殖模式一直采用对虾的养殖方式,传统机械增氧不能很好解决池底缺氧问题,容易造成蟹缺氧。四、蟹等具有相互攻击性的生物来说,群养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尤其在蟹蜕壳的时候,自相残杀司空见惯。这是造成目前蟹养殖产量不高、效益低的重要原因。
[0004] 中国专利局2012年9月5日公告的CN202406824U号专利申请文件,名称为一种新型螃蟹养殖结构,该装置的养殖结构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底面和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多个这样的空间层叠起来,构成多层结构,多个这样的空间横向组合,构成阵列结构。该装置通过独立的养殖结构对螃蟹进行分养,避免了螃蟹生长过程中相互攻击。但是该装置对如何满足螃蟹养殖中水质控制的问题没有涉及,无法解决螃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螃蟹养殖过程水质难以控制,影响产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控制螃蟹养殖过程水质的工厂蟹养殖系统。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盒阵列,养殖盒阵列通过排水管连接蓄水回水池,蓄水回水池连接有固形物过滤装置,固形物过滤装置连接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有脱气消毒机构,脱气消毒机构连接有增氧控温池,增氧控温池连接养殖盒阵列进水管,所述养殖盒阵列、蓄水回水池、固形物过滤装置、生物滤池、脱气消毒机构、增氧控温池均连接到水质监测系统。螃蟹在养殖盒阵列中相互隔离单独养殖、循环通过养殖盒的水排出到蓄水回水池中进行初步沉淀并控制流量,蓄水回水池的水经过固形物过滤装置去除固形物、再通过生物滤池调整可溶化学组分、再经过脱气消毒机构进行二氧化碳脱气并消毒、再通过增氧控温池提高溶解氧浓度以及调节合适的温度后,通过进水管送入养殖盒阵列,循环水质全程通过水质监测系统监控。本装置通过全程水质监控和调节水质,保证养殖用循环水的pH值、温度、盐度、氨氮浓度、溶解氧等满足蟹生长所需要水质环境条件,达到精准高效高产高质的养殖。
[0007] 作为优选,养殖盒阵列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结构,所述养殖盒为上侧面开口的盒状,养殖盒的底面有竖向的溢流管,溢流管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溢流管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分别设置在各自养殖盒底面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底端要低于下层养殖盒溢流管的顶端,最上一行养殖盒的上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对应最上一行各养殖盒设有进水口,最下一行养殖盒下方设有排水管,最下一行养殖盒的溢流管均连接至排水管。本装置只需在最上一行设置进水管,最下一行设置排水管,利用每一列中上层养殖盒溢流的水供应下层养殖盒,在保证养殖用水不断循环的情况下,完全满足软壳蟹的养殖需求,且无论是养殖盒结构还是安装方式都更为简单,水管布置也简洁可靠。上下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左右交替布置,对于单个养殖盒来说,进水和排水分布在左右两侧,促进了水在养殖盒内的流动,更有利于带走沉积物。通过上下层养殖盒溢流管高度的设计,保证上层养殖盒溢流管的底部伸入下层养殖盒水面以下,一来可以保持安静的环境,降低水流冲击声,二来溢流管底部出水能将深层水中的沉积物冲起,以便排出。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穿过溢流管管壁的虹吸管,虹吸管的外端贴合养殖盒的底部,虹吸管的内端沿溢流管内壁下垂至养殖盒底面高度以下。在水的循环中,光靠溢流管对养殖盒深层的水起到的循环效果很差,因此设置虹吸管,当水面高度超过虹吸管折弯高度,虹吸管的将养殖盒深层的水抽出排放,实现养殖盒中水的整体循环。通过虹吸管管径和总体进水管进水效率的控制,当进水管水流较大时,虹吸管不至于将养殖盒内水全部排空;而减少进水管水流,虹吸管排水速度大于进水速度,可以将养殖盒内的水排空,起到清理作用。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虹吸管穿过溢流管管壁的位置高于养殖盒的底面,并在穿过溢流管管壁处形成U形折弯。
[0010] 作为优选,对于上下相邻的养殖盒,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底端低于虹吸管U形折弯的顶端。当养殖盒内水位达到虹吸管顶端位置,水面上升速度放缓,因此将上层养殖盒的溢流管底端设置地低于虹吸管U形折弯的顶端,减少水流冲击声。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朝向最上一层养殖盒相对远离溢流管的侧壁。最上一行的养殖盒的进水和排水分设两侧,保证水流流动性。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盒的前侧面腰部向外锥形突出,锥形突出的下半部分与养殖盒一体,锥形突出的上半部分为可翻起的盖板。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为透明塑料板。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固形物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微滤机。含固形废弃物水通过转动微滤机,去除固形废弃物,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在转动微滤机之后还可以配备高效率蛋白分离器,进一步从系统中去除细小固体微粒。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滤膜。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培育等方式,在以聚苯乙烯为材质微生物滤材上附着形成生物滤膜,通过硝化作用将有毒的氨态氮、亚硝酸盐转化为微毒的硝态氮。
[0016] 作为优选,所述脱气消毒机构依次包括二氧化碳脱气机、紫外消毒机、臭氧消毒机。还可以先通过旋转分离泡沫,再进行CO2脱气,再通过紫外线杀菌消毒和臭氧消毒。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增氧控温池包括纯氧加压增氧机以及用于控温的锅炉。通过纯氧加压增氧,配备锅炉加热控温系统,达到养殖所需要溶解氧和温度。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水体透明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浓度传感器、溶解氧浓度传感器。
[0019] 本发明通过养殖过程中循环水经过过滤、消毒、增氧控温等手段,满足蟹生长所需要水质环境条件,达到精准高效高产高质的养殖。并通过养殖盒的设计,保证养殖盒阵列中的水能充分进入循环,保障有利的水质条件。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循环系统框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养殖盒阵列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单个养殖盒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上下相邻养殖盒叠放示意图。
[0024] 图中:1.养殖盒,2.溢流管,3.进水管,4.进水口,5.排水管,6.虹吸管,7.盖板,8.凹槽,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6] 实施例: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如图1所示。养殖盒阵列通过排水管连接蓄水回水池,蓄水回水池连接固形物过滤装置,固形物过滤装置连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脱气消毒机构,脱气消毒机构连接增氧控温池,增氧控温池连接养殖盒阵列进水管形成养殖水循环,所述养殖盒阵列、蓄水回水池、固形物过滤装置、生物滤池、脱气消毒机构、增氧控温池均连接到水质监测系统。
[0027] 如图2所示,养殖盒阵列包括多个养殖盒1组成的立体养殖结构,养殖盒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状的立体养殖结构。养殖盒为上表面开口的盒装,上层养殖盒的底面通过溢流管与下层养殖盒连接。最上一行的养殖盒1上方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与最上一行养殖盒一一对应设有进水口4,进水口朝向最上一行养殖盒相对远离溢流管的侧面。最下一行养殖盒的下方设有排水管5,最下一行养殖盒的溢流管均连接到排水管。
[0028] 单个养殖盒的结构如图3、4所示,养殖盒1上侧开口,前侧面腰部向外锥形突起,锥形凸起的下半部分与养殖盒一体、上半部分为可翻起打开的盖板7。养殖盒左右及后侧面为封闭侧面。养殖盒的左右侧面外侧上部设有凹槽8、下部设有与凹槽结构对应的凸起9,以便于上下养殖盒的叠放组合。养殖盒1的底部靠近左侧或者右侧设有溢流管2,溢流管的上端高于养殖盒底面,下端从养殖盒底面向下延伸。穿透溢流管上部的管壁设置有虹吸管6,虹吸管在穿过溢流管管壁处U形折弯,虹吸管的外端平贴在养殖盒的底部,虹吸管的内端沿溢流管内壁下垂至养殖盒的底面高度以下。如图4所示,当上下养殖盒叠放时,上下相邻养殖盒的溢流管分别设置在各自底面的左右两侧,上层养殖盒溢流管的底端要低于虹吸管U形折弯的顶端。养殖过程中,位于最上层的进水管进水,位于最下层的排水管排水,上层养殖盒溢流作为下层养殖盒的进水。上层养殖盒溢流管的底端可以伸入下层溢流管水面以下,可以减少水流冲击声,同时可以将深层水中的沉积物冲起充分进入循环。当养殖盒内水位高于虹吸管U形折弯,虹吸管可以将养殖盒内深层水吸出充分进入循环。必要时,减少进水水流,通过虹吸管可以将养殖盒内的水全部清空。
[0029] 固形物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微滤机,含固形废弃物水通过转动微滤机,去除固形废弃物,在转动微滤机之后还可以配备高效率蛋白分离器,进一步从系统中去除细小固体微粒。
[0030] 生物滤池内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培育等方式,在以聚苯乙烯为材质微生物滤材上附着形成生物滤膜,通过硝化作用将有毒的氨态氮、亚硝酸盐转化为微毒的硝态氮。
[0031] 脱气消毒机构依次包括二氧化碳脱气机、紫外消毒机、臭氧消毒机,可以先通过旋转分离泡沫,再进行CO2脱气,再通过紫外线杀菌消毒和臭氧消毒。
[0032] 增氧控温池包括纯氧加压增氧机以及用于控温的锅炉,通过纯氧加压增氧,配备锅炉加热控温系统,达到养殖所需要溶解氧和温度。
[0033] 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水体透明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浓度传感器、溶解氧浓度传感器。
[0034] 螃蟹在养殖盒阵列中相互隔离单独养殖、循环通过养殖盒的水排出到蓄水回水池中进行初步沉淀并控制流量,蓄水回水池的水经过固形物过滤装置去除固形物、再通过生物滤池调整可溶化学组分、再经过脱气消毒机构进行二氧化碳脱气并消毒、再通过增氧控温池提高溶解氧浓度以及调节合适的温度后,通过进水管送入养殖盒阵列,循环水质全程通过水质监测系统监控。本装置通过全程水质监控和调节水质,保证养殖用循环水的pH值、温度、盐度、氨氮浓度、溶解氧等满足蟹生长所需要水质环境条件,达到精准高效高产高质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