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28209.6

文献号 : CN10410647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铁军楼宝郭远明薛彬胡红美孙秀梅朱剑

申请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属于鱼类养殖领域,该养殖工艺包括:(一)养殖海区选择;(二)网箱设置;(三)鱼种选择与投放;(四)饲料投喂;(五)日常管理。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鮸状黄姑鱼自相残杀的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从而大幅提高鮸鱼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养殖海区选择:养殖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底质为泥沙质,水流为往复流,流速不超过1米/秒,透明度为25~80厘米,盐度为16~30;

(二)网箱设置:网箱采用水体容积600立方米以上的木质浮式网箱,网箱的网衣为无结节网片;

(三)鱼种选择与投放:选择规格相近、体形均称、健康无病无伤的鱼种,投放密度在

3000尾~5000尾/网箱,放养全长25mm~30mm鱼种,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

50mm鱼种,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种,网目长为5mm~10mm;

(四)饲料投喂:水温10~1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4%,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气温回升后投喂;水温15~2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水温25~3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遇阴雨天隔天投喂1次,其中,所述的饲料为小带鱼、青鳞鱼、鲐参鱼或其组合,饲料绞成适合鱼口大小的块状颗粒后进行投喂,每次投喂时间1~2小时;

饲料投喂之前先通过水面表层划水使鱼种集群上浮,投喂饲料时采用中心定点投喂,投喂速度由慢渐快,中心定点投喂饲料量的70%~90%,之后在周围投喂余下的饲料,(五)日常管理:(a)每天早、中、晚巡视养殖网箱一次,检查有无破网、断绳或松绳,水色和鱼群活动是否正常,并清理杂物;

(b)网目长在3mm~4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天以内;网目长在4mm~5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20天;网目长在5mm~10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20~30天;

(c)随机抽取30~50尾/网箱作为样本,测量其体长和体重,测量周期为每半个月到1个月测量1次;

(d)当年的12月份,测量样本平均规格达到1000克以上时,成鱼全部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三)鱼种在投放之前进行海水过渡处理和浸泡消毒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三)中若干个网箱配合框架和浮力装置构成一个渔排,由三行以上渔排组成一个渔台,渔台上设有管理房、饲料台和交通运输船。

说明书 :

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鮸鱼(Miichthys miiuy (Basilewsky)),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属的1种,又名鳘鱼、鳘子、米鱼。一般体长300毫米,重1~2千克,最大者可达5千克,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为暖温性底层海鱼,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的海区,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多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鮸鱼性甘、咸、平,有养血、止血、补肾固精和消炎功效,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吐血,肾虚遗精、疮疖、痛肿、无名肿毒、乳腺炎等有效。米鱼肉味鲜美,为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因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喜爱。目前,养殖采用网箱养殖鮸鱼,由于养殖密集度高,加上鮸鱼性格凶猛,网箱内容易发生大规模自相残杀的情形。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鮸鱼自相残杀的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的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 (一)养殖海区选择:养殖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底质为泥沙质,水流为往复流,流速不超过1米/秒,透明度为25~80厘米,盐度为16~30;
[0007] (二)网箱设置:网箱采用水体容积600立方米以上的木质浮式网箱,网箱的网衣为无结节网片;
[0008] (三)鱼种选择与投放:选择规格相近、体形均称、健康无病无伤的鱼种,投放密度在3000尾~5000尾/网箱,放养全长25mm~30mm鱼种,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种,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种,网目长为5mm~10mm;
[0009] (四)饲料投喂:水温10~1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4%,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气温回升后投喂;水温15~2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水温25~3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遇阴雨天隔天投喂1次,其中,所述的饲料为小带鱼、青鳞鱼、鲐参鱼或其组合,饲料绞成适合鱼口大小的块状颗粒后进行投喂,每次投喂时间1~2小时;
[0010] (五)日常管理:
[0011] (a)每天早、中、晚巡视养殖网箱一次,检查有无破网、断绳或松绳,水色和鱼群活动是否正常,并清理杂物;
[0012] (b)网目长在3mm~4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天以内;网目长在4mm~5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20天;网目长在5mm~10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20~30天;
[0013] (c)随机抽取30~50尾/网箱作为样本,测量其体长和体重,测量周期为每半个月到1个月测量1次;
[0014] (d)当年的12月份,测量样本平均规格达到1000克以上时,成鱼全部收获。
[0015] 本发明的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养殖密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换算之后约为5~8尾/m3),避免鮸鱼之间对生存空间的争夺;鱼种在投放前进行筛选分类,使得体型大小合适的位于同一网箱中,防止体型差异过大导致体型较大的鱼种吞食体型较小的鱼种;鮸鱼的摄食量根据水温和前1天的摄食情况为参考,日投饵量以鱼吃饱为止,水温较高时采取一天两次投喂,从而培养良好的摄食习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避免鱼种之间的恶性竞争,抑制鮸鱼同类相残,从而提高鮸鱼的饲养成活率。
[0016] 作为优选,步骤(三)鱼种在投放之前进行海水过渡处理和浸泡消毒处理。这样有效提高鱼种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出现病害的情况,避免出现残杀摄食病鱼导致鱼群数量大规模减少的情况。
[0017]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若干个网箱配合框架和浮力装置构成一个渔排,由三行以上渔排组成一个渔台,渔台上设有管理房、饲料台和交通运输船。通过设置渔台,其漂浮在水面上,网箱的水体交换效果较好,同时便于饲养者进行管理和运输。
[0018] 作为优选,步骤(四)中饲料投喂之前先通过水面表层划水使鱼种集群上浮,投喂饲料时采用中心定点投喂,投喂速度由慢渐快,中心定点投喂饲料量的70%~90%,之后在周围投喂余下的饲料。投饵前先用机器或者手进行划水,使鱼种养成集群上浮摄食的习惯,待鱼上游后,投喂适量的颗粒状饲料,先少量慢投,待鱼群集中到水表层时,再逐渐加快投喂,最后达到投饵速度与鱼群的摄食速度保持一致,边喂边观察鱼摄食情况,尽量做到绝大部分鱼吃到食物,待大批鱼种吃饱散开或下沉时,再在周围继续少量投喂,让体弱的鱼种也能吃到饵料,从而使得通网箱内的鱼种体型基本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一种无公害鮸鱼养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 (一)养殖海区选择:
[0021] 鮸鱼养殖海区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如乐清湾内水交换能力较强的小横床附近海域,养殖海区水深都在6米以上,底质为泥沙质,水流往复流,潮流和缓,流速不超过1米/秒,透明度为25~80厘米,盐度为16~30,避风条件好,海陆交通方便。
[0022] (二)网箱设置:
[0023] 网箱采用水体容积600立方米的木质浮式网箱,网箱的网衣为无结节网片。多个网箱配合框架和浮力装置构成一个渔排,由三行以上渔排组成一个渔台,渔台上设有管理房、饲料台和交通运输船。
[0024] (三)鱼种选择与投放:
[0025] 选择规格相近、体形均称、健康无病无伤的鱼种,采取活水船运输。鱼种运输前要进行短暂的海水过渡处理和浸泡消毒,然后放入网箱,投放密度在3000尾~5000尾/网箱。放养全长25mm~30mm鱼种,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种,网目长为4mm~
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种,网目长为5mm~10mm;
[0026] (四)饲料投喂:
[0027] 饲料采用小带鱼、青鳞鱼、鲐参鱼或其组合,并绞成适合鱼口大小的块状颗粒后进行投喂。若遇冰冻饲料,则需放在海水浸泡解冻后加工。不管什么种类的饲料,一定要保证其新鲜。有时也可制半湿饲料,提高饲料系数。
[0028] 水温10~1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4%,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气温回升后投喂;水温15~25℃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水温25~3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每天投喂2次,于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遇阴雨天隔天投喂1次。
[0029] 在实际操作中,日投饵量以鱼吃饱为止,当天的投喂量应在水温的基础之上根据前1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和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饲料投喂之前先通过水面表层划水使鱼种集群上浮,投喂饲料时采用中心定点投喂,先少量慢投,待鱼群集中到水表层时,再快速投喂,手工投饵快慢与鱼群的摄食速度保持一致,边喂边观察鱼摄食情况,尽量做到绝大部分鱼吃到食物,中心定点投喂饲料量的70%~90%。待大批鱼种吃饱散开或下沉时,再在周围继续少量投喂,让体弱的苗种也能吃到饵料。投喂时间较其他鱼类长,做到每次有1~2小时,每个网箱投喂2到3个来回,确保鱼能吃饱,又不浪费饲料。在网箱内水流湍急时不宜投喂,投喂时避免人员来回走动。
[0030] (五)日常管理:
[0031] (a)每天早、中、晚巡视养殖网箱一次,检查有无破网、断绳或松绳,水色和鱼群活动是否正常,并清理杂物;
[0032] (b)网目长在3mm~4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天以内;网目长在4mm~5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20天;网目长在5mm~10mm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20~30天;
[0033] 换网的方法是,先解开与网箱连接的固定沙袋,再解开盖网,将网箱中的鱼赶到网箱的一侧,把另一侧网箱向有鱼的一侧收起,然后放进新换上去的网箱,从原网箱的底部套进去,直至把原来的网和鱼套在新的网箱里面,最后解开原来的网,将鱼放到新网箱内。更换网箱时要注意:动作不要太猛,以免惊动鮸鱼而造成跳跃;不要把鱼压在网片下受损伤;在更换新网时,要防止衔接有漏洞或破网造成逃鱼事故;换网要抓紧时间,以免时间长、密度大,造成缺氧引起鱼的浮头而死亡。
[0034] (c)定期观测鮸鱼,每天记录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记录病鱼数量及症状,用药等防治措施,记录死鱼数量及死亡原因。要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一般每半个月到1个月测量1次。测量方法为随机抽取30~50尾/箱,测量其体长、体重,动作要轻快,避免伤及鱼体。根据测量数据,调整以后的投饵种类和数量。鱼体测量最好在分箱、换网时一并进行。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做好网箱防污工作,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及时分级、稀疏养殖,尽量做到养殖鱼类分箱与换网箱结合,保持同箱养殖成鱼规格的一致和网箱的清洁。
[0035] 做好投喂情况、用药情况记录,建立养殖日志。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把好饲料质量关,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应保持饲料新鲜,在发病时应减少投饵量。在鲜活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抗生素等,可补充饲料中的营养不平衡和提高抗病能力。控制病源传播。不要将病、死鱼随手丢弃在养殖水体外,以避免病源进一步扩散、蔓延。一旦发现病害,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捞过病、死鱼的工具也要在阳光下暴晒。
[0036] (d)当年的12月份,测量样本平均规格达到1000克以上时,成鱼全部收获。在收获前检查确认所用药物的休药期全部达到规定的期限,收获前1天停止投喂饵料。起捕时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