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40525.X

文献号 : CN1041100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彭斌高玉兰陈学峰刘建友王杨

申请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能够稳固连接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加固横梁,以可靠承载车轨载荷,提高轨道行车安全性。固定装置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连接的子装置,每个子装置包括:钢槽,其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和两个竖直延伸相互平行相对的侧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构成向上开放且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容纳加固横梁的凹槽;限位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两个侧板,限位件穿过两个侧板上相对的侧板孔以跨越这两个侧板间限定的凹槽而固定;两个翼板,其沿竖直平面延伸并分别垂直固定到两个侧板的相反的外表面,每个翼板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相邻两个子装置的相邻翼板相互叠置使两个翼板孔至少部分对准,并通过穿过翼板孔的连接件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连接的子装置,其中每个子装置包括:钢槽,其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和两个竖直延伸且相互平行相对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而构成向上开放且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容纳加固横梁的凹槽;

限位件,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两个侧板,该限位件穿过所述两个侧板上相对的侧板孔以跨越这两个侧板之间限定的所述凹槽而固定;

两个翼板,其沿竖直平面延伸并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到所述两个侧板的相反的外表面,每个翼板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

其中,相邻两个子装置的相邻的翼板相互叠置使两个所述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并通过穿过所述翼板孔的连接件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滑孔;

和/或

所述翼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纵向而水平延伸的条形滑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孔包括:分别处于所述翼板的相反两侧的两个侧板孔;

和/或

所述翼板孔包括:相互平行且上下分开的两个作为翼板孔的条形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

和/或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摩擦型高强螺栓和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子装置中,两个所述翼板共面或不共面,所述翼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居中地连接或不居中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在朝向所述凹槽内的内表面上包括:与加固横梁的外轮廓至少部分形状匹配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缓冲垫,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板上、和/或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下方与加固横梁之间的位置、和/或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

9.一种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和加固横梁,其容纳所述固定装置的凹槽中并沿横向延伸,且所述加固横梁的上边缘被限制在所述限位件之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横梁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工字形、矩形、或U形的形状。

说明书 :

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

背景技术

[0002] 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即为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广泛应用于国内桥涵顶进施工过程中,其结构由平行排列的工字钢横梁和纵向构件构成,其中横梁垂直于轨道线路延伸,纵向构件平行于轨道线路延伸。纵向构件主要可包括纵梁和扣轨梁,其中,纵梁由多根工字钢绑成一束构成,扣轨梁由多根钢轨绑成一束构成。列车轨道由横梁托起,纵向构件位于各轨道之间且置于横梁上方。纵向构件与每根横梁的交点处由U型螺栓绑定,由此,横梁和纵向构件构成了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在框架桥顶进施工随顶随挖的过程中,若有列车通过施工现场并且经过框架桥与开挖土坡间的空隙时,因为有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的支撑,列车得以安全通过。
[0003] 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承担列车荷载时,横梁作为承担列车荷载的主要构件,而纵向构件的作用包括:1)当列车车轮位于任意单根横梁上方时使该横梁的挠度和应力较大,而纵、横梁绑定在一起后起到分担列车荷载、限制横梁变形的作用;2)车辆通过加固体系时,沿钢轨方向的轮轨间水平作用力会传递至横梁上而引起横梁扭转,而与横梁绑定在一起的纵向构件提供针对该扭矩的抵抗弯矩,使横梁能正常工作;3)车辆通过加固体系时,由于各种因素(如加固体系的刚度不足、轨道不平顺、车辆与加固体系的共振等)引起的加固体系的振动容易使横梁产生位移,纵向构件的纵梁与横梁绑定在一起使横梁受到约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由此可见,纵向构件的主要作用在于:与横梁共同形成稳固的排架结构以保证列车安全通过。
[0004] 然而,现有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决定其在受力机理上存在缺陷,使得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的工作效率较低,效果欠佳。当前的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中,纵梁位于横梁上方,并在与横梁的节点处由U型螺栓连接。在紧固后的U型螺栓拉力作用下,纵梁限制横梁变形和约束横梁扭转的作用依靠纵横梁接触面间的法向作用力实现,而纵梁抑制横梁产生相对位移的作用依靠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实现。然而,对于这样的加固体系,如果当列车经过时产生较大振动,尤其当车辆动荷载引起加固体系的共振时振幅急剧增加,再加上横梁远端由于鞭梢效应对位移的放大,往往使U型螺栓发生变形或逐渐松动,造成纵横梁之间的相对滑动,这种滑动又反过来加剧了U型螺栓的变形,削弱了纵横梁间的紧固力。
[0005] 在纵横梁线路加固的施工现场,将松动的纵横梁连接件(如U型螺栓)重新紧固是一项繁重且辛苦的工作,耗费了大量人力;而且,有时即便有充足的人手也难以完成:在行车密集的线路上,列车通过的时间间隔很短,为了保障人员安全,会出现工人刚上道开始施工不久就要下道避车的情况,后车不得不从连接件未充分紧固的加固体系上通过,增加了行车和工程的危险。此外,在重载运输线路上,重载列车可能长达1公里以上,在经过线路加固体系施工现场时,在大轴重且超长时间的作用下,加固体系连接件的松动成为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6]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稳固、长时间保证轨道线路加固体系正常工作的装置已成为工程亟需。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能够稳固连接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加固横梁,从而使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可靠承载车轨载荷,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连接的子装置,其中每个子装置包括:
[0009] 钢槽,其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和两个竖直延伸且相互平行相对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而构成向上开放且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容纳加固横梁的凹槽;
[0010] 限位件,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两个侧板,该限位件穿过所述两个侧板上相对的侧板孔以跨越这两个侧板之间限定的所述凹槽而固定;
[0011] 两个翼板,其沿竖直平面延伸并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到所述两个侧板的相反的外表面,每个翼板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
[0012] 其中,相邻两个子装置的相邻的翼板相互叠置使两个所述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并通过穿过所述翼板孔的连接件而连接。
[0013]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状。
[0014]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
[0015] 所述侧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滑孔;
[0016] 和/或
[0017] 所述翼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纵向而水平延伸的条形滑孔。
[0018]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
[0019] 所述侧板孔包括:分别处于所述翼板的相反两侧的两个侧板孔;
[0020] 和/或
[0021] 所述翼板孔包括:相互平行且上下分开的两个作为翼板孔的条形滑孔。
[0022]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
[0023] 所述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
[0024] 和/或
[0025]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摩擦型高强螺栓和螺母。
[0026]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在每个子装置中,两个所述翼板共面或不共面,所述翼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居中地连接或不居中地连接。
[0027]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在朝向所述凹槽内的内表面上包括:与加固横梁的外轮廓至少部分形状匹配的凸起。
[0028]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0029] 缓冲垫,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板上、和/或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下方与加固横梁之间的位置、和/或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
[00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包括:
[0031] 多个如前所述的固定装置;和
[0032] 加固横梁,其容纳所述固定装置的凹槽中并沿横向延伸,且所述加固横梁的上边缘被限制在所述限位件之下。
[0033]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横梁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工字形、矩形、或U形的形状。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能够稳固连接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加固横梁,从而使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可靠承载车轨载荷,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用于例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中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36] 图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前视图。
[0037] 图2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俯视图。
[0038] 图3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侧视图。
[0039] 图4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004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004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能够稳固连接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加固横梁,从而使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可靠承载车轨载荷,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
[004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包括多个沿纵向相互连接的子装置,其中每个子装置包括:
[0044] 钢槽,其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和两个竖直延伸且相互平行相对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而构成向上开放且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容纳加固横梁的凹槽;
[0045] 限位件,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两个侧板,该限位件穿过所述两个侧板上相对的侧板孔以跨越这两个侧板之间限定的所述凹槽而固定;
[0046] 两个翼板,其沿竖直平面延伸并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到所述两个侧板的相反的外表面,每个翼板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
[0047] 其中,相邻两个子装置的相邻的翼板相互叠置使两个所述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并通过穿过所述翼板孔的连接件而连接。
[0048]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将沿横向延伸的加固横梁安置于钢槽的沿横向延伸的凹槽中,限位件从加固横梁的上方穿过两个侧板并跨越凹槽将加固横梁向下限定就位(例如压紧固定),由此将加固横梁封闭地限定在凹槽内,凹槽各侧壁和上方的限位件将加固横梁夹紧就位于凹槽内。
[0049] 钢槽的凹槽的沿竖直方向的深度足以将加固横梁容纳其中,且凹槽的纵向宽度应足以允许将加固横梁安置在凹槽中,由此与跨越加固横梁上方的限位件相配合将加固横梁限定就位。
[0050] 应理解,凹槽将加固横梁容纳其中,凹槽的尺寸大于加固横梁的尺寸,且凹槽优选地具有与加固横梁大致匹配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的开口的宽度(沿与横向垂直的纵向的宽度)比加固横梁的宽度大1~2mm,以利于将加固横梁从凹槽上方开口安置到凹槽内就位。
[0051] 钢槽的沿纵向的两个外侧(分别通过两个侧板限定)分别设置有两个翼板,相邻的两个子装置通过相邻的翼板连接到一起,由此各个子装置可依次相连而构成沿纵向(与所述横向垂直)延伸的固定装置,可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纵向构件用于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
[0052] 由此,多条平行的且沿横向延伸的加固横梁在其上支撑沿纵向延伸的车轨,各个加固横梁被约束在各自的子装置的同向(横向)延伸的钢槽的凹槽内,各个子装置沿纵向依次连接形成固定装置,即,新型纵向构件。通过这种新型纵向构件与加固横梁构成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具有更加稳定牢固的框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有效抵御来自纵向和横向的震动力,从而确保对上方通行车轨的可靠支撑。
[0053]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装置(即新型纵向构件)对加固横梁进行更好的夹持和约束,一方面通过钢槽凹槽(及配合使用的限位件)限制被容纳其中的加固横梁以防止其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平移或扭转,另一方面通过翼板之间的连接将各个子装置沿纵向连接为一体以提供更强的纵向结构强度以抵御来自车轨的纵向作用力。重要的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固定装置,与加固横梁在大致同一个平面中构成了稳固的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这显著优于现有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将纵向构件固定于加固横梁上表面而通过摩擦力维持纵横式框架结构的方式。因此,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和加固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固性,无论外部作用力(例如来自车轨的震动力)是沿车轨延伸方向的纵向还是沿与该纵向垂直的横向,均难以破坏这种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稳固性,特别是对于列车通行引起的作用在加固横梁上的纵向力,不仅可通过与加固横梁大致共面的凹槽侧壁(对应于钢槽侧板)进行抵御以防止加固横梁沿纵向移动或翻转,而且可通过由各个子装置沿纵向相互连接构成的整体纵向结构进行抵御、分散或削弱,由此使该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保持稳定的框架结构以确保列车从其支撑的车轨上安全通行。
[0054] 此外,应理解,在相邻两个子装置相连时,相邻翼板相互叠置而使得它们的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即,有效对准以容许连接件穿过即可,而不必完全对准,以适应具体应用环境的需要),其中,翼板沿纵向延伸且其翼板孔大致沿横向穿透翼板板面,连接件穿过这两个翼板孔的对准部分将两个翼板连接到一起,并由此将两个相邻子装置连接到一起。
[0055]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状。这样,凹槽可适合容纳各种具有矩形或类似形状外部轮廓的加固横梁,例如截面为矩形或工字形的加固横梁。
[0056]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滑孔。更优选地,为适应加固横梁在安装时的具体环境以及实际使用时可能的上下震动,侧板孔可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滑孔,这一方面可适应具体安装环境以利于使限位件在适合位置固定于侧板孔而将其下方的加固横梁限定就位(例如压紧),而另一方面当加固横梁在实际使用中遭遇竖直方向的较大震动力时可适当略微错动以避免由于所受震动力过大导致限定件失效(例如断裂)的情况发生。
[0057]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翼板孔是圆形孔或沿纵向而水平延伸的条形滑孔。更优选地,为适应各个子装置在安装时的具体环境以及实际使用时可能的前后震动,翼板孔可为沿纵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滑孔,这一方面可适应具体安装环境以利于使相邻翼板的翼板孔至少部分对准以利于连接件穿过这两个翼板孔的对准部分而将相邻子装置连接到一起,而另一方面,当由多个子装置相连构成沿纵向延伸的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遭遇纵向(水平方向)的较大震动力时可适当略微错动以避免由于所受震动力过大导致连接件失效(例如断裂)的情况发生。
[0058]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孔包括:分别处于所述翼板的相反两侧的两个侧板孔。这样,两个侧板孔分别处于翼板两侧成对地设置,即,沿横向分开,相应地使用两个(一对)沿横向分开的限位件限定下方的加固横梁,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限定加固横梁并且有效平衡整体作用力,而且还可适应于加固横梁的可能存在的沿横向的不规则外轮廓。应理解,在此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还可设置更多的侧板孔及相应的限位件,以进一步加强对加固横梁的限制。
[0059]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翼板孔包括:相互平行且上下分开的两个作为翼板孔的条形滑孔。这样,两个条形的翼板孔均沿纵向(水平方向)延伸,相互平行且上下分开,即,沿竖直方向分开,相应地使用两个(一对)上下分开的连接件穿过相互叠置的两个相邻翼板而将其连接到一起,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连接相邻子装置并且有效平衡整体作用力,而且还可适应于翼板在实际使用中变形造成的不良后果,例如当其中一个翼板孔因变形而无法使用(例如无法与相邻翼板孔有效对准),则可通过使用其他翼板孔进行连接而仍能够连接相邻子装置,而不必更换整个部件(例如子装置、钢槽或翼板)。应理解,在此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还可设置更多的条形翼板孔(各翼板孔相互平行地延伸),以进一步加强相邻子装置的连接和/或提供进一步的备用连接孔。应理解,各翼板孔可同时使用也可部分使用。
[0060]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限位件的可拆卸式安装。应理解,根据需要可使用一个或多个螺母进行安装。
[0061]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摩擦型高强螺栓和螺母。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连接件的可拆卸式安装。应理解,根据需要可使用一个或多个螺母进行安装。
[0062]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在每个子装置中,两个所述翼板共面或不共面,所述翼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居中地连接或不居中地连接。
[0063]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装置中的两个翼板共面(即,分别在钢槽两侧的两个翼板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中),且所述翼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居中地连接(即,翼板处于侧板的竖直延伸的中线处)。这样,在实际使用中遭遇的纵向震动力能够从子装置(具体为钢槽)的一侧可靠地传递到另一侧,而不会对于子装置产生显著的侧偏力或扭转力。在此情况下,为了将相邻的子装置相连,相邻子装置的翼板需要相互叠置且使翼板孔对准,因而相邻子装置的沿纵向的中心线并不重合,而是沿横向略微错开以利于相邻翼板的叠置,由此在所形成的所述固定装置中,沿纵向依次相连的各个子装置轮流偏左和偏右地设置以利于相邻翼板的叠置。
[0064] 在另一实施例中,子装置中的两个翼板共面(即,分别在钢槽两侧的两个翼板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中),但所述翼板相对于所述侧板不居中连接(即,翼板偏离于侧板的竖直延伸的中线)。这样,在实际使用中遭遇的纵向震动力能够从子装置(具体为钢槽)的一侧可靠地传递到另一侧,而不会对于子装置产生显著的侧偏力或扭转力。在此情况下,为了将相邻的子装置相连,相邻子装置的翼板需要相互叠置且使翼板孔对准,因而相邻子装置的安置方向可相反,由此在所形成的所述固定装置中,沿纵向依次相连的各个子装置的翼板轮流偏左和偏右地设置以利于相邻翼板的叠置,而各个子装置则可在纵向上相互对齐。
[0065] 在又一实施例中,子装置中的两个翼板不共面(即,分别在钢槽两侧的两个翼板相互平行但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中),例如,两个翼板分别处于钢槽纵向中心线(可对应于侧板的竖直延伸的中线)的左右两侧,再如,两个翼板中的一个处于钢槽纵向中心线(可对应于侧板的竖直延伸的中线)的位置而另一个沿横向偏离于钢槽纵向中心线(可对应于侧板的竖直延伸的中线)。在此情况下,为了将相邻子装置相连,相邻子装置的翼板需要相互叠置且使翼板孔对准,由此在所形成的所述固定装置中,沿纵向依次相连的各个子装置的一侧的翼板均与相邻子装置的相反侧的翼板(这两个翼板相邻)相互叠置且使其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以连接翼板以及子装置,各个子装置可在纵向上相互对齐,并沿相同方向设置,在安装时不必考虑子装置的朝向。
[0066]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在朝向所述凹槽内的内表面上包括:与加固横梁的外轮廓至少部分形状匹配的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固横梁具有工字形的截面,凹槽的两个相对内表面具有相应形状的凸起以更好地将工字形加固横梁夹持固定。在此情况下,加固横梁可沿横向穿入钢槽的凹槽中,而不必从凹槽的上方开口放入。
[0067]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0068] 缓冲垫,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板上、和/或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下方与加固横梁之间的位置、和/或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即,可在这些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缓冲垫。
[0069] 这样,当加固横梁在凹槽内就位后,在加固横梁的周边位置(例如在下方与凹槽底板相邻/接触的下表面、在上方与限位件相邻/接触的上表面、在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内表面相邻/接触的两个侧表面)通过缓冲垫安装,一方面填充加固横梁与周边结构(例如凹槽或限位件)之间的空隙以更好地将加固横梁限制就位,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中可缓冲来自各方向的震动以确保使用安全。
[007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翼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可具有:阻动凸棱,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处于翼板孔与侧板之间。这样,在相邻翼板连接后在遭遇沿纵向的震动力时,一个翼板上的阻动凸棱可阻挡相邻翼板的边缘以防止其沿纵向进一步移动,即,起到阻动的作用。阻动凸棱可与翼板孔(圆形孔或条形孔)配合使用,以防止穿过翼板孔的连接件因遭遇过大的纵向震动力而被破坏(例如断裂),翼板的边缘在此情况下可抵靠于阻动凸棱上而不会沿纵向移动(例如在使用圆形翼板孔时)或者沿纵向进一步移动(例如在使用条形翼板孔时),从而有效避免纵向力直接作用到连接件上而产生连接件破坏的危险。
[0071]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翼板的厚度从其与侧板的连接处向外逐渐变小。这样,不仅可在翼板与侧板的连接处确保较大的连接强度,而且可有利于相邻翼板叠置对准其翼板孔,从而可减小或消除为实现翼板孔对准而使子装置(及其翼板)沿横向错开的程度或必要性。
[007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槽由矩形钢板焊接而成。
[007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板焊接到所述侧板上,例如焊接到侧板的沿横向的中线位置。
[0074] 图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前视图。
[0075] 图2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俯视图。
[0076] 图3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子装置的侧视图。
[0077] 在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在用于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固定装置中,子装置包括:
[0078] 钢槽100,其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110,和两个竖直延伸且相互平行相对的侧板121、122,所述底板110和两个侧板121、122围合而构成向上开放且沿横向(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加固横梁(在图1、2、
3中未示出)的凹槽130;
[0079] 限位件201、202,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两个侧板121、122,限位件201、202穿过所述两个侧板121、122上相对的侧板孔(图3中的221、222)以跨越这两个侧板121、122之间限定的所述凹槽130而固定;
[0080] 两个翼板410、420,其沿竖直平面(即,图1中的纸面)延伸并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到所述两个侧板121、122的相反的外表面(即,钢槽100的两个外侧表面,图1中钢槽100的左右两个外侧表面),每个翼板410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411、412;
[0081] 其中,相邻两个子装置的相邻的翼板410相互叠置使一个翼板的所述翼板孔411和/或412与另一个翼板的相应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并通过穿过所述翼板孔的连接件(未示出)而连接。
[0082] 多个如图1、2、3中所示的子装置通过相邻翼板沿纵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或平行于翼板的方向)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固定装置,作为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新型纵向构件。
[008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包括:
[0084] 多个如前所述的固定装置;和
[0085] 加固横梁,其容纳所述固定装置的凹槽中并沿横向延伸,且所述加固横梁的上边缘被限制在所述限位件之下。
[0086] 如前所述,由此,多条平行的且沿横向延伸的加固横梁在其上支撑沿纵向延伸的车轨,各个加固横梁被约束在各自子装置的同向(横向)延伸的钢槽的凹槽内,各个子装置沿纵向依次连接而形成固定装置,即,新型纵向构件。通过这种新型纵向构件与加固横梁构成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具有更加稳定牢固的框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抵御来自纵向和横向的作用力(例如震动力),从而确保对上方通行车轨的可靠支撑。
[0087]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装置(即新型纵向构件)对加固横梁进行更好的夹持和约束,一方面通过钢槽凹槽(及配合使用的限位件)限制被容纳其中的加固横梁以防止其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平移或扭转,另一方面通过翼板之间的连接将各个子装置沿纵向连接为一体以提供更强的纵向结构强度以抵御来自车轨的纵向作用力。重要的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固定装置,与加固横梁在大致同一个平面中构成了稳固的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这显著优于现有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将纵向构件固定于加固横梁上表面而通过摩擦力维持纵横式框架结构的方式。因此,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和加固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固性,无论外部作用力(例如来自车轨的震动力)是沿车轨延伸方向的纵向还是沿与该纵向垂直的横向,均难以破坏这种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稳固性,特别是对于列车通行引起的作用在加固横梁上的纵向力,不仅可通过与加固横梁大致共面的凹槽侧壁(对应于钢槽侧板)进行抵御以防止加固横梁沿纵向移动或翻转,而且可通过由各个子装置沿纵向相互连接构成的整体纵向结构进行抵御、分散或削弱,由此使该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保持稳定的框架结构以确保列车从其支撑的车轨上安全通行。
[0088] 此外,应注意,在安装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以及相应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时,由于由各个子装置沿纵向相连构成的新型纵向构件与各个横向延伸的加固横梁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中,因而施工时地基上所需挖掘的相应沟槽(例如,加固横梁沟槽、翼板沟槽等)也可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中并可同时施工完成,然后将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安置在其中,从而可大大简化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0089]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横梁在垂直于所述横向的截面中具有工字形、矩形、或U形的形状。
[0090] 图4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局部示意图。
[0091]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如图1所示的子装置中限定有加固横梁,在图4中显示为工字形的加固横梁800。每个子装置中约束一个加固横梁,多个子装置沿纵向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固定装置,这样的固定装置与在其中约束的加固横梁一起构成纵横式轨道线路加固体系。
[009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可进一步使用扣轨梁,与本发明的所述固定装置配合使用,进一步加强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稳固性。
[0093]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显著不同于且优于现有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更有效的传力机制能够以高稳固框架结构更加稳固、高效、持久、可靠地发挥对上方车轨的支撑作用。各个子装置之间可通过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并可与凹槽结构共同限制各加固横梁的变形和抵抗加固横梁的扭转,这样的传力机制使加固横梁的稳定程度更高。凹槽结构和限位件针对加固横梁形成封闭式限制,对加固横梁的约束更强。此外,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纵梁位于加固横梁上方的方式,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与加固横梁位于同一平面,填埋放置所述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沟槽时可将该固定装置与加固横梁一同填埋施工,由此限制其受到外力时发生滑动。由此,能够更加稳固、高效、持久、可靠地固定加固横梁,从而可达到优化轨道线路加固体系的目的。
[009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和轨道线路加固体系,能够稳固连接轨道线路加固体系中的加固横梁,从而使轨道线路加固体系可靠承载车轨载荷,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