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69388.X

文献号 : CN1041143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熊谷龙之助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牧田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不使部件件数增加,就能够抑制收容于壳体并冷却马达的风扇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冲击钻(1)在壳体(2)上形成有在离心风扇的外侧使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风窗(30),在壳体(2)收容有如下部件:马达(M);离心风扇(F),其安装于马达的输出轴(14)对马达进行冷却;以及环状的集风部件(33),其配置于马达和离心风扇之间,聚集基于离心风扇的冷却用空气,在上述冲击钻(1)中,在集风部件设置有位于风窗的内侧的壁体(34)。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其沿着前后方向;

马达,在该马达的输出轴的前侧驱动所述电动工具的主轴,且该马达收容于上述壳体;

离心风扇,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在上述马达的后侧安装于上述马达的输出轴对该马达进行冷却;

环状的集风部件,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配置于上述马达和上述离心风扇之间,聚集基于该离心风扇的冷却用空气;

风窗,其形成于上述壳体,配置于上述马达的后侧,并在上述离心风扇的外侧使该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排出将上述马达冷却后的空气;以及壁体,其设置于上述集风部件,并在上述马达的后侧位于上述风窗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沿该壳体的周向形成有多个上述风窗,在上述集风部件沿该集风部件的周向夹着狭缝呈梳齿状地排列上述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使各上述壁体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从上述集风部件越过上述离心风扇的叶片的顶部而突出,将上述狭缝配置于与上述离心风扇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周向上将该壳体的内壁与各上述壁体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向上,将上述壳体的内壁与各上述壁体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集风部件和上述壁体为金属制,将该壁体一体形成于该集风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集风部件形成为直径比上述离心风扇大,该集风部件的内侧成为上述冷却用空气的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集风部件的整周设置有肋引导槽,在上述壳体的内壁的整周设置有与上述肋引导槽卡合的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集风部件和上述壁体为树脂制,将该壁体一体形成于该集风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风窗以沿上述轴向形成多列的方式并列设置在上述壳体,使各上述壁体位于各上述风窗的内侧。

说明书 :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其在收容马达、冷却马达的离心风扇、以及聚集基于离心风扇的冷却用空气的环状集风部件的壳体形成有在上述离心风扇的外侧使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风窗。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电动工具的壳体的端面形成马达的冷却用空气的吸入口,在安装于该端面后罩将带状的贯通部贯穿设置于与上述吸入口不一致的位置,并在上述端面和后罩之间设置间隙的电动工具。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动工具,由于壳体的端面和后罩之间的间隙尺寸比混凝土的粉碎片的尺寸小,因此上述粉碎片无法从上述间隙通过从而能够防止粉碎片从冷却用空气的吸入口向壳体的内部侵入。另外,能够使冷却用空气的通路形成为从后罩的带状的贯通部经由上述间隙到达上述吸入口。
[0003]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了将设有多个风窗的后方壳体螺纹固定于收容马达和用于冷却马达的风扇等的壳体的后方,并在该后方壳体的内表面的风窗的位置设置过滤器的电动工具。根据专利文献2的电动工具,由于上述过滤器具有通气性和防水性,因此,利用该过滤器,能够边使马达的冷却用空气从风窗进入壳体的内部,边防止水滴和粉尘侵入壳体的内部。由此,能够防止收容于壳体的风扇由于粉尘等异物而损伤的情况。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4-40258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36260号公报
[0006] 然而,由于为了防止粉碎片和粉尘等异物侵入壳体的内部,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工具中除壳体还需另外设置后罩,存在电动工具的组装中必要的部件数量增加的不便。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电动工具,由于为了防止收容于壳体的风扇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除壳体也需要作为其它部件的过滤器,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状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不使部件件数增加,就能够抑制收容于壳体并冷却马达的风扇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
[0008] 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马达,其收容于上述壳体;离心风扇,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安装于上述马达的输出轴对该马达进行冷却;环状的集风部件,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配置于上述马达和上述离心风扇之间,聚集基于该离心风扇的冷却用空气;风窗,其形成于上述壳体,并在上述离心风扇的外侧使该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壁体,其设置于上述集风部件,并位于上述风窗的内侧。
[0009]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沿该壳体的周向形成有多个上述风窗,在上述集风部件沿该集风部件的周向夹着狭缝呈梳齿状地排列上述壁体。
[0010] 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各上述壁体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从上述集风部件越过上述离心风扇的叶片的顶部而突出,将上述狭缝配置于与上述离心风扇重叠的位置。
[0011] 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周向上将该壳体的内壁与各上述壁体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恒定。
[0012] 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向上,将上述壳体的内壁与各上述壁体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恒定。
[0013]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集风部件和上述壁体为金属制,将该壁体一体形成于该集风部件。
[0014]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电动工具,在与壳体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利用壁体能够保持收容于壳体的离心风扇不面临风窗的状态。因而,能够防止从风窗侵入的异物直接与离心风扇相抵,从而抑制离心风扇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另外,由于将壁体设置于集风部件,因此无需分别准备壁体和集风部件。因此,能够防止在电动工具的组装中所需的部件件数增加。
[0015]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即使在壳体形成有多个风窗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排列为梳齿状的各壁体保持离心风扇不面临各风窗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离心风扇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
[0016]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能够将利用离心风扇向离心方向释放的冷却用空气沿各壁体引导至狭缝,然后,引导至位于离心风扇的外侧的风窗。因而,冷却用空气容易被从风窗排出。
[0017]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壳体的周向,能够减少对在壳体的内壁和各壁体之间通过的冷却用空气的阻力。由此,上述冷却用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
[0018]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马达的输出轴的轴向,能够减少对在壳体的内表面和各壁体之间通过的冷却用空气的阻力。由此,该冷却用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
[0019]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集风部件的热传导性、壁体的热传导性变得良好,马达所产生的热迅速被传递至集风部件、壁体从而容易被向集风部件的外部、壁体的外部释放。另外,能够利用被集风部件聚集的冷却用空气来冷却该集风部件、壁体。因此,能够进一步使集风部件、壁体的散热效果提高。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击钻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1]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0022] 图3的(a)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中的C部的放大图。
[0023] 图4是上述冲击钻的壳体的风窗附近的放大图。
[0024] 图5是上述冲击钻所具备的风扇引导件的整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冲击钻1具备壳体2。该壳体2通过组装树脂制的左右半壳体而形成,具有主体部3、手柄部4、电池组安装部5。此外,冲击钻1为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
[0026] 主体部3形成为筒状并沿冲击钻1的前后方向(图1以及图2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主体部3内的前方(图1以及图2的右侧)组装锤壳10。另外在主体部3内的后方(图1以及图
2的左侧)收容马达M。锤壳10由金属(例如铝)形成为钟形的筒状体,锤壳10的后端的开口部与轴承箱11结合为一体。在该轴承箱11保持有各球轴承12,23(参照图2)。如图2所示,在锤壳10内插入安装了小齿轮13的马达M的输出轴14。而且,该输出轴14被上述球轴承12和球轴承15轴支承。另外,在锤壳10的前方外周,在从主体部3露出的部分安装有罩16和缓冲件17。
[0027] 如图2所示,在锤壳10内收容有主轴20和冲击机构21。主轴20以与锤壳10同轴的方式被收容于锤壳10内。另外,在主轴20的后端形成有中空部22。而且主轴20的后端外周被保持于上述轴承箱11内的球轴承23轴支承。另外,上述小齿轮13插入中空部22,该小齿轮13与在中空部22露出的行星齿轮24、24啮合。
[0028] 冲击机构21具备锤26、锤砧27以及螺旋弹簧28。锤26以能够与上述主轴20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主轴20的轴向移动的方式与上述主轴20连结。锤砧27以与锤26同轴的方式轴支承在锤26的前方。在该锤砧27的前端设置有能够安装钻头的卡盘29。螺旋弹簧28嵌合于外装在主轴20的板43的外周,向使锤26与锤砧27卡合的前进位置对锤26施力。
[0029]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马达M的输出轴14的后端侧的外周面安装有离心风扇F。如图2至图4所示,在离心风扇F的外侧,在主体部3的左右的侧面形成有多个使主体部3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风窗3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3的左右两侧面,多个风窗30沿主体部3的周向Y(参照图4)隔开规定间隔地在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为2列。此处,如图4所示,第1列风窗形成有5个,第2列风窗也形成有5个。第1列风窗30和第2列风窗30以在上述周向Y的位置(主体部3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左右两侧面。
[003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主体部3内沿主体部3的前后方向在离心风扇F和马达M之间配置有作为集风部件的风扇引导件33。风扇引导件33由树脂材料如图5所示那样成形为环状。在该风扇引导件33设置有壁体34。风扇引导件33的直径比离心风扇F大,风扇引导件33的内侧成为通风孔35。并且,在风扇引导件33的整周设置有肋引导槽36(参照图5)。该肋引导槽36与遍及主体部3的内壁的整周突出的薄板状的肋37(参照图2)卡合。由此,能够将风扇引导件33定位于主体部3内。
[0031] 另外,在风扇引导件33的后表面(图2以及图5的左侧),向输出轴14的轴向X的后方侧突出设置有多个壁体34。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壁体34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与风扇引导件33形成为一体。如图3的(a)所示,在风扇引导件33的左半部分的后表面,沿风扇引导件33的周向Z隔开规定间隔地突出设置有5个壁体34。在风扇引导件33的右半部分的后表面,也沿周向Z隔开上述规定间隔地突出设置有5个壁体34。如图2以及图4所示,各壁体34在离心风扇F的外侧配置为与在主体部3的周向Y的位置(主体部3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的2列风窗30、30的内侧隔开间隙地对置。因此如图4所示,形成为:在与主体部3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离心风扇F不面临各风窗30。
[0032] 另外,如图2所示,将各壁体34的突出设置的长度设定为沿上述轴向X从风扇引导件33的后表面越过离心风扇F的叶片38的顶部的长度。结果,在风扇引导件33的周向Z上相邻的壁体34彼此之间,形成有在轴向X上较长的狭缝39(参照图3的(b)以及图5)。由此如图5所示,从风扇引导件33的侧面观察时,5个壁体34形成为夹着狭缝39沿上述周向Z排列的梳齿状。而且,在从侧面观察离心风扇F和狭缝39时,从图1以及图3能够看出各狭缝39配置于与离心风扇F重叠的位置。另外如图3的(a)、图3的(b)所示,各壁体34的侧面形状为与主体部3的内壁面的形状吻合的圆弧状。如图2所示,使各壁体34的外侧面与主体部3的内壁隔开间隙W地对置配置,由此能够将该间隙W的尺寸设定为在主体部3的周向Y(参照图4)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间隙W的尺寸设定为约1mm。另外,各壁体34的后端面的形状为与主体部3的后端侧的内壁面平行的直线状。如图2所示,使各壁体34的后端面与上述后端侧的内壁隔开间隙W1地对置配置,由此能够将该间隙W1的尺寸设定为在轴向X(参照图2)恒定。
[0033]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从冲击钻1的侧面观察,手柄部4从主体部3向下方延伸配置。在手柄部4的内部收容具有触发器40的开关41。在手柄部4的下端形成有电池组安装部5。在电池组安装部5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电池组42。若操作者将触发器40压入手柄部4内而使开关
41处于接通状态,则电池组42向马达M供电。
[0034]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冲击钻1的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将图1所示的触发器40压入手柄部4内,从而马达M驱动使图2所示的主轴20旋转。这样,经由锤26使锤砧27旋转,从而能够利用安装于锤砧27的钻头进行螺纹紧固。若伴随着螺纹的紧固操作而作用于锤砧27的负载变高,则锤26克服图2所示的螺旋弹簧28的施力而后退由此将锤26与锤砧27的卡合解除。与此同时,基于螺旋弹簧28的施力,锤26一边与主轴20一起旋转一边前进从而与锤砧27再次卡合。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卡合分离对锤砧27施加旋转方向的间歇性的冲击,由此能够进一步进行螺纹紧固。
[0035] 另外,若伴随着马达M的输出轴14的旋转而离心风扇F旋转,则冷却用空气从设置于主体部3的左右侧面的吸气口(未图示)导入主体部3内,然后,从马达M的空气进入口(未图示)进入马达M的内部。之后冷却用空气在上述马达M的内部流通并被吸入风扇引导件33的通风孔35(参照图5)从而聚集在离心风扇F。由此,能够利用冷却用空气从内侧冷却马达M。聚集在离心风扇F的冷却用空气被向与马达M的输出轴14的轴向X(参照图2)交叉的离心方向释放,且沿各壁体34(参照图3(a)、图3(b))的内侧面被引导至狭缝39(参照图3(a)、图3(b))。被引导至各狭缝39的冷却用空气在间隙W(参照图2)流通后被从各风窗30向主体部3的外部排出。此时,间隙W的尺寸在主体部3的周向Y(参照图4)被设定为恒定,由此,能够减少冷却用空气在主体部3的内壁与各壁体34之间流通时的阻力。因而,冷却用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另外,由于间隙W1(参照图2)的尺寸在轴向X(参照图2)也被设定为恒定,因此能够减少聚集在离心风扇F的冷却用空气在主体部3的后端侧的内壁和各壁体34的后端面之间流通时的阻力。由此,上述内壁和上述后端面之间的冷却用空气的流动也变得顺畅。
[003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使各壁体34在离心风扇F的外侧配置为与各风窗30对置,从而能够在主体部3的外部,在与主体部3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保持离心风扇F不面临各风窗30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粉尘等异物从风窗30侵入到主体部3的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异物直接与离心风扇F相抵。由此,能够抑制离心风扇F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
[0037]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038] 在本实施方式的冲击钻1中,能够在主体部3的外部,在与主体部3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利用壁体34保持收容于主体部3的离心风扇F不面临风窗30的状态。因而能够防止从风窗30侵入到主体部3的内部的异物直接与离心风扇F相抵。由此,能够对离心风扇F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由于将壁体34设置于风扇引导件33因此无需分别准备壁体34和风扇引导件33。因此,能够防止在冲击钻1的组装中所需的部件件数增加。
[0039]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3将多个风窗30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为2列的情况下,使壁体34与各风窗30的内侧对置并使壁体34形成为沿风扇引导件33的周向Z夹着狭缝39排列多个的梳齿状,由此,能够在主体部3的外部,在与主体部3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保持离心风扇F不面临各风窗30的状态。由此,能够对离心风扇F由于异物而损伤的情况进行抑制。
[0040] 另外,从侧面观察离心风扇F和狭缝39时,各狭缝39被配置于与离心风扇F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利用离心风扇F向离心方向释放的冷却用空气沿各壁体34的内侧面引导至狭缝39,然后,引导至位于离心风扇F的外侧的各风窗30。因而,冷却用空气容易从各风窗30被排出。
[0041] 另外,通过将各壁体34的外侧面和主体部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W的尺寸在主体部3的周向Y设定为恒定,能够减少对在上述内壁和各壁体34之间流通的冷却用空气的阻力。由此,冷却用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另外,通过将各壁体34的后端面和主体部3的后端侧的内壁之间的间隙W1在轴向X设定为恒定,能够减少对在上述后端侧的内壁和各壁体34的后端面之间流通的冷却用空气的阻力。由此,上述后端侧的内壁和上述后端面之间的冷却用空气的流动也变得顺畅。
[0042]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构成的一部分实施适当地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树脂将风扇引导件33和各壁体34形成为一体,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利用铁、铝等金属将风扇引导件和各壁体形成为一体。此时,风扇引导件的热传导性、各壁体的热传导性变得良好,马达M所产生的热量向风扇引导件、各壁体迅速被传递。结果,该热量容易向风扇引导件的外部、各壁体的外部释放。另外,能够利用被风扇引导件聚集在离心风扇F的冷却用空气冷却风扇引导件、壁体。因此,进一步提高风扇引导件、壁体的散热效果。
[004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用于冲击钻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用于研磨机等电动工具。
[0044]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5] 1...冲击钻;2...壳体;3...主体部;14...马达的输出轴;30...风窗;33...风扇引导件;34...壁体、38...离心风扇的叶片;39...狭缝;F...离心风扇;M...马达;W...壁体的外侧面和主体部的内壁之间的间隙;X...输出轴的轴向;Y...主体部的周向;Z...风扇引导件的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