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备该组装分解工具的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及分解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70649.X

文献号 : CN1041367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桥本真也

申请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组装分解工具(40)具有在下半壳体(30a)和上半壳体(30b)中的一方的半壳体固定的固定部、及从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半壳体的外表面对置的千斤顶承受部(47)。在上半壳体的径向的两端部的间隔因热变形而扩宽的情况下,将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下半壳体,在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上半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60),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

权利要求 :

1.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该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分别具有彼此对置且通过所述紧固用具来连接的凸缘部,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有:

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表面;

千斤顶承受部,其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表面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其中,

在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形成有与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表面隔开间隔对置、且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垂直的径向承受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其中,

在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及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的一侧且与该轴向垂直的轴向承受面。

4.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中的一部分构成第一径向工具,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多个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第二径向工具,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中,

具备一对所述第一径向工具和一对所述第二径向工具,

一对所述第一径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一对所述第二径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6.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具备至少一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一对所述组装分解工具分别构成径向工具,

一方的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径向工具具有在该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7.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分别构成轴向工具,

一部分的轴向工具作为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另一部分的轴向工具作为第二轴向工具,与任意的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且与该成组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在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轴向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和与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的所述第二轴向工具的所述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对置的轴向承受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中,

具备一对所述第一轴向工具和与一对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的一对所述第二轴向工具,一对所述第一轴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一对所述第二轴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二轴向工具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隔开间隔,且具有在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二轴向工具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另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隔开间隔,且具有在该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9.一种燃气轮机,其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

具有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燃气轮机壳体。

10.一种燃气轮机,其具备:

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

具有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燃气轮机壳体。

11.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该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执行:

工具准备工序,其中,准备形成有固定部和千斤顶承受部的组装分解工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对置;

工具固定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所述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

周向分割壳体配置工序,其中,将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以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对置的方式配置;

千斤顶配置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的所述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与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宽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

千斤顶操作工序,其中,扩宽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使该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与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对置;

壳体连接工序,其中,将所述两端部彼此对置的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用所述紧固用具连接。

12.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方法,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该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的一部分的中央侧壳体和相对于该中央侧壳体而形成该轴向上的端侧的端侧壳体用第一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中央侧壳体通过将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第二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端侧壳体通过将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第三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相邻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用具与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连接,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相邻且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用具与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方法执行:

工具准备工序,其中,准备形成有固定部和千斤顶承受部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对置;

工具固定工序,其中,将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中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将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以与该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在所述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

紧固用具拆卸工序,其中,拆卸将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二紧固用具,拆卸将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三紧固用具,拆卸将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一紧固用具;

千斤顶配置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与所述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

千斤顶操作工序,其中,扩宽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离开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

中央侧壳体拆卸工序,其中,在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离开了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说明书 :

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备该组装分解工具的燃气

轮机、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及分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通过紧固用具连接而成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备该组装分解工具的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及分解方法。
[0002] 本申请基于2012年3月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04722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燃气轮机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具备:对外部气体进行压缩而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使燃料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燃烧而生成燃烧气体的多个燃烧器;由燃烧气体驱动的涡轮。压缩机具备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压缩机转子、覆盖该压缩机转子的压缩机壳体。涡轮具备与压缩机转子连接且以前述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涡轮转子、覆盖该涡轮转子的涡轮壳体、供驱动了该涡轮转子后的作为废气的燃烧气体通过的排气壳体。
[0004] 压缩机壳体、涡轮壳体及排气壳体均呈筒状。压缩机壳体、涡轮壳体及排气壳体彼此通过螺栓及螺母来连接,构成筒状的燃气轮机壳体。
[0005] 压缩机壳体、涡轮壳体及排气壳体通常均具备形成壳体的上侧的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通过螺栓及螺母来连接。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4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 在对燃气轮机进行修理、检查的情况下,需要将燃气轮机壳体分解。该燃气轮机壳体因自重或受热而发生时效变形。因而,有时难以进行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或分解后的组装。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燃气轮机壳体因自重或受热而发生变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分解或组装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备该组装分解工具的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及分解方法。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该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有: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千斤顶承受部,其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对置。
[0014] 首先,对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时的该组装分解工具的利用方式进行说明。
[0015] 这里,在燃气轮机壳体中,形成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的一部分的中央侧壳体与相对于中央侧壳体而形成轴向上的端侧的端侧壳体通过第一紧固用具连接。在中央侧壳体中,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通过第二紧固用具连接。在端侧壳体中,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通过第三紧固用具连接,其中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在轴向上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相邻且通过第一紧固用具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连接,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在轴向上与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相邻且通过第一紧固用具与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
[0016] 首先,将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然后,将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以与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
[0017] 接着,拆卸将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第二紧固用具。拆卸将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第三紧固用具。拆卸将中央侧第二壳体和端侧第二壳体连接的第一紧固用具。
[0018] 接着,在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
[0019] 接着,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并且,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20] 如上所述,在使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时,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在轴向上离开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21] 接着,对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时的该组装分解工具的利用方式进行说明。
[0022] 这里,燃气轮机壳体通过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而成。
[0023] 首先,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由于受热引起的变形而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
[0024] 接着,将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以与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对置的方式配置。
[0025] 接着,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的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宽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
[0026] 接着,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并且,使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与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对置。
[0027] 并且,将两端部彼此对置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和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
[0028] 如上所述,即使由于受热引起的时效变形而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彼此不再对置,也能够强制性地使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与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彼此对置。因而,能够容易地将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
[0029] 这里,在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分别具有彼此对置且通过所述紧固用具来连接的凸缘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凸缘部,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凸缘部对置。
[0030] 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凸缘部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凸缘部有时会彼此接触。因此,就该组装分解工具而言,即使跨两周向分割壳体地配置,也能够避免大型化。凸缘部在壳体中刚性比较高,因此即使承受来自千斤顶的力,也能够使该力所引起的变形为最小限度。
[0031] 在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中,可以是,在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形成有与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隔开间隔对置、且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径向垂直的径向承受面。
[0032] 首先,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该组装分解工具。接着,在该组装分解工具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然后,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此时,在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相对于千斤顶的两端部扩宽的方向,通过垂直的径向承受面来承受千斤顶所产生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千斤顶。
[0033] 在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工具中,可以是,在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及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的一侧且与该轴向垂直的轴向承受面。
[0034] 首先,将多个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将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以与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接着,在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固定部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
[0035] 然后,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此时,在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相对于千斤顶的两端部扩宽的方向,通过垂直的轴向承受面来承受千斤顶所产生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千斤顶。
[0036]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其具备多个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中的一部分构成第一径向工具,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多个该组装分解工具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第二径向工具,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
[0037] 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在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固定第二径向工具,在第二径向工具与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然后,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
[0038] 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固定第一径向工具,在第一径向工具与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然后,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
[0039] 由此,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即使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或者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
[0040] 在该组装工具组中,在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时,首先,将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之后,将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接着,在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与第二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接着,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并且,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41] 由此,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能够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42] 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可以是,具备一对所述第一径向工具和一对所述第二径向工具,一对所述第一径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一径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一对所述第二径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二径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0043] 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在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在该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另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接着,在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与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并且在另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与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然后,扩宽两方的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
[0044] 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在该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另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接着,在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与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并且在另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与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然后,扩宽两方的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
[0045] 在该组装工具组中,在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时,首先,将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之后,将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该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而且,将另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之后,将另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该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接着,在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与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而且,在另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另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另一方的第一径向工具的固定部与另一方的第二径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接着,扩宽各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并且,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46]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可以是,具备至少一对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一对所述组装分解工具分别构成径向工具,一方的径向工具具有在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径向工具具有在该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0047] 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因热影响而扩宽的情况下,在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一方的径向工具。接着,在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另一方的径向工具。然后,扩宽两方的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
[0048]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可以是,具备多个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分别构成轴向工具,一部分的轴向工具作为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另一部分的轴向工具作为第二轴向工具,与任意的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且与该成组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在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轴向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和与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的所述第二轴向工具的所述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对置的轴向承受面。
[0049] 在该组装工具组中,在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时,首先,将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之后,将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接着,在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与第二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接着,扩宽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并且,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50] 由此,在该组装分解工具组中,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能够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51] 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可以是,具备一对所述第一轴向工具和与一对该第一轴向工具成组的一对所述第二轴向工具,一对所述第一轴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一轴向工具具有在该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一对所述第二轴向工具中,一方的该第二轴向工具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隔开间隔,且具有在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另一方的该第二轴向工具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另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隔开间隔,具有在该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固定的所述固定部。
[0052] 在该组装工具组中,在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时,首先,将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之后,将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该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一端部。而且,将另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固定于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之后,将另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以与该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另一端部。接着,在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与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而且,在另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与另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之间、或者另一方的第一轴向工具的固定部与另一方的第二轴向工具的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接着,扩宽各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并且,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该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53]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其具备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具有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所述燃气轮机壳体。
[0054]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其具备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具有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及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燃气轮机壳体。
[0055]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周向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该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执行:工具准备工序,其中,准备形成有固定部和千斤顶承受部的组装分解工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对置;工具固定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所述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周向分割壳体配置工序,其中,将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以与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对置的方式配置;千斤顶配置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窄的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上固定的所述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与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宽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千斤顶;千斤顶操作工序,其中,扩宽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缩窄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使该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与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对置;壳体连接工序,其中,将所述两端部彼此对置的所述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用所述紧固用具连接。
[0056] 在该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方法中,将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上的间隔宽的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两端部的径向的间隔缩窄。并且,使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与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周向的两端部对置。因此,在该组装方法中,能够容易地将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用紧固用具连接。
[0057]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方法,所述燃气轮机壳体覆盖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的外周,通过将形成该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的一部分的中央侧壳体和相对于该中央侧壳体形成该轴向上的端侧的端侧壳体用第一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中央侧壳体通过将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第二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端侧壳体通过将形成其周向的一部分的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与形成周向的另一部分的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用第三紧固用具连接而成,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相邻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用具与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连接,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相邻且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用具与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所述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方法执行:工具准备工序,其中,准备形成有固定部和千斤顶承受部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从该固定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周向分割壳体的外表面对置;工具固定工序,其中,将多个所述组装分解工具中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将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以与该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在所述轴向上隔开间隔且对置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紧固用具拆卸工序,其中,拆卸将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二紧固用具,拆卸将所述端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三紧固用具,拆卸将所述中央侧第二壳体和所述端侧第二壳体连接的所述第一紧固用具;千斤顶配置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与所述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的所述千斤顶承受部之间配置千斤顶;千斤顶操作工序,其中,扩宽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部的间隔,而使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离开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中央侧壳体拆卸工序,其中,在所述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离开了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使所述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离开所述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
[0058] 在该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方法中,在端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沿着轴向离开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的状态下,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由此,在该分解方法中,能够容易地将中央侧第二周向分割壳体从中央侧第一周向分割壳体拆卸。
[0059] 【发明效果】
[0060] 根据本发明,即使燃气轮机壳体因自重或受热而发生变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或组装。

附图说明

[0061]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燃气轮机的侧视图。
[0062]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燃气轮机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63]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立体图。
[0064]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侧视图。
[0065]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俯视图。
[0066]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燃气轮机壳体的分解顺序的流程图。
[0067]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过程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俯视图。
[0068]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过程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侧视图。
[0069]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组装顺序的流程图。
[0070] 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过程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排气壳体的俯视图。
[0071]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过程中,从轴向观察到的组装分解工具及排气壳体的说明图(其一)。
[0072]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过程中,从轴向观察到的组装分解工具及排气壳体的说明图(其二)。
[0073]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过程中,从轴向观察到的组装分解工具及排气壳体的说明图(其三)。
[0074]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组装分解工具及其周围的燃气轮机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以下,参照图1~图13,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燃气轮机的一实施方式。
[0076]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具备压缩机1、多个燃烧器4、及涡轮2。压缩机1对外部气体进行压缩而生成压缩空气。燃烧器4使来自燃料供给源的燃料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燃烧而生成燃烧气体。涡轮2由燃烧气体来驱动。
[0077] 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转子5和压缩机壳体10。压缩机转子5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r为中心进行旋转。压缩机壳体10覆盖该压缩机转子5的外周。
[0078] 涡轮2具备涡轮转子6、涡轮壳体20和排气壳体30。涡轮转子6与压缩机转子5连接并以前述的旋转轴线Ar为中心进行旋转。涡轮壳体20覆盖涡轮转子6的外周。排气壳体30供驱动涡轮转子6的作为废气的燃烧气体通过。
[0079] 涡轮壳体20与压缩机壳体10的下游侧连接,排气壳体30与涡轮壳体20的下游侧连接。多个燃烧器4与涡轮壳体20中的上游侧的部分连接。燃气轮机壳体9具有上述的压缩机壳体10、涡轮壳体20和排气壳体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旋转轴线Ar延伸的方向作为轴向Da、将绕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作为周向Dc。
[0080] 压缩机壳体10、涡轮壳体20(中央侧壳体)、排气壳体30(端侧壳体)均具有呈筒状的筒部11、21、31。
[0081] 在压缩机壳体10的筒部11的下游端部、涡轮壳体20的筒部21的上下游端部、排气壳体30的筒部31的上游端部沿着各筒部11、21、31的整周形成有朝向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的径向Dr的外侧突出的纵向凸缘部(轴向凸缘部)12、22、32。
[0082] 压缩机壳体10的下游端部的纵向凸缘部12经由作为紧固用具的螺栓及螺母而与涡轮壳体20的上游侧端部的纵向凸缘部22连接。
[0083] 涡轮壳体20的下游侧端部的纵向凸缘部22经由作为紧固用具的螺栓及螺母(第一紧固用具)而与排气壳体30的上游侧端部的纵向凸缘部32连接。
[0084] 压缩机壳体10、涡轮壳体20及排气壳体30具有下半壳体(第一周向分割壳体)10a、20a、30a和上半壳体(第二周向分割壳体)10b、20b、30b。下半壳体10a、20a、30a形成周向Dc的一部分即各壳体10、20、30的下侧。上半壳体10b、20b、30b形成周向Dc的另一部分即各壳体10、20、30的上侧。
[0085] 压缩机壳体10的下半壳体10a及上半壳体10b具有半筒部11a、11b、轴向半凸缘部12a、12b和水平方向凸缘部(周向凸缘部)13a、13b。半筒部11a、11b形成压缩机壳体10的筒部11的一半。轴向半凸缘部12a、12b形成纵向凸缘部12的周向Dc上的一半。水平方向凸缘部
13a、13b形成在半筒部11a、11b的周向Dc的两端部,从半筒部11a、11b朝向径向Dr的外侧突出形成。
[0086] 涡轮壳体20的下半壳体20a及上半壳体20b也与压缩机壳体10同样地具有半筒部21a、21b、轴向半凸缘部22a、22b和水平方向凸缘部23a、23b。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及上半壳体30b也与压缩机壳体10同样地具有半筒部31a、31b、轴向半凸缘部32a、32b和水平方向凸缘部33a、33b。
[0087] 各壳体10、20、30的下半壳体10a、20a、30a的水平方向凸缘部13a、23a、33a与上半壳体10b、20b、30b的水平方向凸缘部13b、23b、33b彼此对置且由作为紧固用具的螺栓及螺母来连接。将压缩机壳体10的下半壳体10a与上半壳体1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将涡轮壳体20的下半壳体20a与上半壳体2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第二紧固用具)、将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与上半壳体3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第三紧固用具)彼此可以为相同尺寸,也可以为不同尺寸。
[0088] 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还具备用于使燃气轮机壳体9的组装及分解容易的组装分解工具组。
[0089] 如图2~图5所示,该组装分解工具组具备四个相同的组装分解工具40。组装分解工具40具有固定部41和千斤顶承受部45。固定部41固定在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和上半壳体30b中的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上。千斤顶承受部45从固定部41延伸而与另一方的半壳体30b(或30a)的外表面对置。
[0090] 固定部41呈长方体形状,该长方体的一面构成与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或33b)的外表面相接的固定面42。在固定部41形成有从与该固定面42成对的固定对置面42x向该固定面42贯通的多个螺栓孔41v。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在长方体的固定部41中,将与固定面42相邻的一面设为第一轴向承受面43,将与该第一轴向承受面43成对的面设为承受对置面43x,将与固定面42及第一轴向承受面43相邻且朝向周向Dc的一对面分别设为周向面44。
[0091] 千斤顶承受部45具有径向承受部46和轴向承受部48。
[0092] 径向承受部46沿着与固定部41的一个周向面44垂直的方向延伸且沿着固定对置面42x形成。
[0093] 轴向承受部48沿着与周向面44垂直的方向延伸且沿着承受对置面43x形成。
[0094] 即,千斤顶承受部45呈L字形,L字的纵线和横线中的一方构成径向承受部46,另一方构成轴向承受部48。在径向承受部46中,固定部41的固定面42侧的面构成与该固定面42平行的径向承受面47。在轴向承受部48中,固定部41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侧的面构成与该第一轴向承受面43平行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
[0095]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上所说明的四个组装分解工具40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具体而言,四个组装分解工具40中的两个组装分解工具40作为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固定于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中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a。两个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中,一个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固定面42与下半壳体30a中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径向端面相接且该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径向承受面47与上半壳体30b中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的径向端面对置。在该状态下,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借助在其固定部41的螺栓孔41v中穿过的螺栓50(图5)而固定于下半壳体30a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另一个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与先前说明过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同样地固定在下半壳体30a中的径向相反侧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四个组装分解工具40中的其余两个组装分解工具40作为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而固定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中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b。两个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中,一个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固定面42与上半壳体30b中的水平方向凸缘部
33b的径向端面相接,该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径向承受面47与下半壳体30a中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径向端面对置,且该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与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对置。在该状态下,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借助在其固定部41的螺栓孔41v中穿过的螺栓50而固定于上半壳体30b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另一个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与先前说明过的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同样地固定在上半壳体30b中的径向相反侧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
[0096] 接着,对修理、检查等时的燃气轮机壳体9的分解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0097] 燃气轮机壳体9由于自重或长期使用所引起的时效变化等而发生变形,如图1中的粗虚线L所示,燃气轮机壳体9的轴向Da的中央部下降,而燃气轮机壳体9的轴向Da的两端部相对地上升。若燃气轮机壳体9这样发生变形,则相对于配置在轴向Da的端侧的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的下端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下端之间的轴向Da上的间隔,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的上端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上端之间的轴向Da上的间隔相对变窄。因此,在对燃气轮机壳体9进行分解时,即使全部拆卸配置在轴向Da的中央部的将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与其他壳体连接的螺栓及螺母,也难以抬起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30b。
[0098] 因此,以下,按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修理、检查等时的燃气轮机壳体9的分解顺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压缩机壳体10、涡轮壳体20、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10a、20a、30a保持安装着的状态,仅拆卸上述的上半壳体10b、20b、30b,就能够进行燃气轮机的基本的修理、检查。因而,以下,对拆卸上述的上半壳体10b、20b、30b的顺序(分解顺序)进行说明。
[0099] 首先,准备以上说明过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S1)。接着,将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固定于排气壳体30(S2)。此时,如图4及图5所示,将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中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第一轴向工具)40a用螺栓50(图5)固定于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第一周向分割壳体)30a。而且,与该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在轴向Da上隔开间隔地将第二组装分解工具(第二轴向工具)40b用螺栓50固定于上半壳体(第二周向分割壳体)30b。当将各组装分解工具40a、40b固定时,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和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垂直于轴向Da且彼此对置。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和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垂直于轴向Da且彼此对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燃气轮机的制造工序中准备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将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固定于排气壳体30。因而,该组装分解工具40的准备工序(S1)及固定工序(S2)包含在燃气轮机的制造工序中。
[0100] 接着,拆卸将压缩机壳体10的下半壳体10a与上半壳体1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拆卸将涡轮壳体20的下半壳体20a与上半壳体2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拆卸将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与上半壳体3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而且,拆卸将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与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拆卸将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S3)。需要说明的是,拆卸螺栓及螺母的顺序不局限于以上的顺序。
[0101] 接着,如图7及图8所示,在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上固定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上固定的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之间配置千斤顶60(S4)。此时,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和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中,一方的承受面43(或49)与千斤顶60的顶面61接触,另一方的承受面49(或43)与千斤顶60的底面62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使用的千斤顶60可以是使用了螺纹等的机械式千斤顶,也可以是液压千斤顶,在本实施方式中,千斤顶的驱动形式任意。
[0102]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在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之间配置有千斤顶60。然而,也可以在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的第一轴向承受面43与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的第二轴向承受面49之间配置千斤顶60。
这里,在下半壳体30a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a、33a上分别固定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
40a与上半壳体30b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b、33b上分别固定的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
40b之间配置有千斤顶60、60。然而,也可以仅在下半壳体30a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一方上固定的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a与上半壳体30b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b的一方上固定的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0b之间配置千斤顶60。
[0103]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但在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没有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的情况下,最晚在该千斤顶配置工序(S4)之前需要执行工具准备工序(S1)及工具固定工序(S2)。
[0104] 接着,对千斤顶60进行操作,扩宽朝向燃气轮机壳体9的轴向Da的千斤顶60的顶面61与底面62之间的间隔(S5)。其结果是,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和下半壳体30a在轴向Da上朝彼此相反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这种情况下,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保持固定着的状态,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位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上游侧。因此,如图8所示,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轴向Da上朝远离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的方向、即下游侧移动,而从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离开。这样,在步骤1中准备且在步骤2中固定了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为了在分解时使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30b沿轴向Da移动而被利用,因此作为轴向工具而发挥功能。
[0105] 接着,利用起重机等将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抬起,而将该上半壳体20b从下半壳体20a拆卸(S6)。
[0106] 如使用图1先前叙述的那样,燃气轮机壳体9因自重而发生变形,使得相对于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的下端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下端之间的间隔,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的上端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上端之间的间隔相对变窄。
[0107]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向下游侧移动,而使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与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之间的轴向Da上的间隔扩宽,因此能够在不使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的凸缘等发生损伤的情况下容易地拆卸该上半壳体20b。
[0108] 接着,利用起重机等依次抬起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及压缩机壳体10的上半壳体10b,而将这些上半壳体30b、10b拆卸(S7、S8)。通过以上所述,完成燃气轮机壳体9的分解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在拆卸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之后拆卸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但反之也可以在拆卸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之后拆卸涡轮壳体20的上半壳体20b。
[0109] 然而,就压缩机壳体10、涡轮壳体20及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10a、20a、30a和上半壳体10b、20b、30b而言,有时由于热影响,而在拆卸了将下半壳体10a、20a、30a与上半壳体10b、20b、30b连接的螺栓及螺母的阶段,如图11及图12所示那样,出现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相对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而言相对地变宽或变窄的情况。尤其是就暴露于高温气体的排气壳体30而言,这样的变形倾向较高。因此,在将燃气轮机壳体9分解之后再次组装时,排气壳体
30的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和该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位置无法对合,难以将上半壳体30b与下半壳体30a连接。
[0110] 因此,以下,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修理、检查等时的燃气轮机壳体9的分解后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对暴露于高温气体的排气壳体30的组装、即、将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与下半壳体30a连接的顺序进行说明。
[0111] 首先,准备以上说明过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S11)。接着,将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固定于排气壳体30(S12)。此时,在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第一周向分割壳体)30a和上半壳体(第二周向分割壳体)30b中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较窄的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上固定组装分解工具40(40a)的固定部41。当将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固定部41固定于一方的下半壳体30a(或30b)时,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径向承受面47成为垂直于排气壳体30的径向Dr的面。这里,如图11所示,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比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窄,在该下半壳体30a上固定组装分解工具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燃气轮机的制造工序中,准备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因此与分解时的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的准备工序(S1)及固定工序(S2)同样,组装时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准备工序(S11)及固定工序(S12)也包含在燃气轮机的制造工序中。
[0112] 接着,以排气壳体30的下半壳体30a的内表面与上半壳体30b的内表面对置的方式在下半壳体30a之上放置上半壳体30b(S13)。
[0113] 接着,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下半壳体30a上固定的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的径向承受面47与上半壳体30b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径向Dr的端面33c之间配置千斤顶60(S14)。
[011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然而,在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没有预先固定于排气壳体30的情况下,最晚在该千斤顶配置工序(S14)之前需要执行工具准备工序(S11)及工具固定工序(S12)。
[0115] 接着,对千斤顶60进行操作,扩宽朝向燃气轮机壳体9的径向Dr的千斤顶60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间隔(S15)。通过该操作,使得排气壳体30的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变窄。并且,在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上形成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的螺栓孔的位置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上形成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螺栓孔的位置一致的阶段,停止该千斤顶60的操作。这样,在步骤11中准备且在步骤12中固定了的多个组装分解工具40在组装时用来校正下半壳体30a或上半壳体30b的径向Dr上的变形,作为径向工具而发挥功能。
[0116] 并且,使螺栓穿过在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形成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的螺栓孔及在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形成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螺栓孔。之后,将螺母拧入该螺栓的螺纹部,在下半壳体30a连接上半壳体30b(S16)。通过以上所述,完成排气壳体30的组装作业。
[0117] 如前所述,排气壳体30因受热而发生变形,从而存在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相对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水平方向)Dr上的间隔而言相对地变宽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缩窄来使其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一致,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上半壳体30b连接于下半壳体30a。
[011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了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相对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而言相对地变宽的情况。然而,反之即使在图12所示那样上半壳体30b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相对于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而言相对地变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这种情况下,在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比下半壳体30a窄的上半壳体30b上固定组装分解工具40(40b)(S12)。并且,在上半壳体30b上固定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径向承受面47与下半壳体30a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径向Dr上的端面之间配置千斤顶60(S14),对该千斤顶60进行操作(815)。其结果是,下半壳体30a的周向Dc的两端部的径向Dr上的间隔变窄。
[0119] 以上,在下半壳体30a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a、33a分别固定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40(40a、40b),在上半壳体30b与各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40(40a、40b)之间配置有千斤顶60、60。然而,也可以如图13所示,仅在下半壳体30a的一对水平方向凸缘部33a的一方固定组装分解工具40(40a、40b),在上半壳体30b与这一个组装分解工具40(40a、
40b)之间配置千斤顶60。这种情况下,利用螺栓及螺母51将上半壳体30b的另一方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与下半壳体30a的另一方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预连接或正式连接,之后对一方侧的千斤顶60进行操作。
[0120] 以上示出排气壳体30因受热而发生了变形的情况的例子,但对于涡轮壳体20或压缩机壳体10因受热而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也同样能够应对。以上是转子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燃气轮机的例子,但即使是转子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燃气轮机,在壳体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通过对该壳体的形成周向Dc的一部分的第一周向分割壳体和形成周向Dc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周向分割壳体进行同样的作业,由此也能够应对该壳体的变形。
[0121] 接着,参照图14,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22] 本变形例的组装分解工具7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分解工具40同样,具有固定部71、从该固定部71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半壳体30b(或30a)的外表面对置的千斤顶承受部75。
固定部71固定于上半壳体30b和下半壳体30a中的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千斤顶承受部
75从该固定部71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半壳体30b(或30a)的外表面对置。
[0123] 该固定部7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固定部41同样,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且该长方体的一面构成与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a(或33b)的外表面相接的固定面7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在长方体的固定部71中,将与固定面72成对的面设为固定对置面72x,将与该固定面72相邻的一对面设为第一轴向承受面73,将与固定面72及第一轴向承受面73相邻且朝向周向Dc的一对面设为周向面74。在该固定部71形成有螺栓孔80。因此,在将该固定部71固定于水平方向凸缘部33a(或33b)时用螺栓进行固定。然而,也可以通过焊接将该固定部71固定。
[0124]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千斤顶承受部45不同,千斤顶承受部75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且沿着固定对置面72x形成在固定部71的一个周向面74上。在长方体形状的千斤顶承受部75中,固定部71的固定面72侧的面即与该固定面72平行的面构成径向承受面77。在该千斤顶承受部75中,与固定部71的第一轴向承受面73平行的面构成第二轴向承受面79。
[0125] 在使本变形例的组装分解工具70作为径向工具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也与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情况同样,在组装分解工具70的径向承受面77与没有固定该组装分解工具70的半壳体30b(或30a)的水平方向凸缘部33b(或33b)之间配置千斤顶60。在使本变形例的组装分解工具70作为轴向工具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也与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分解工具40的情况同样,在轴向Da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两个组装分解工具70a、70b中的一方的组装分解工具70a的第一轴向承受面73与另一方的组装分解工具70b的第二轴向承受面79之间配置千斤顶60。
[0126] 如上所述,组装分解工具70即使如本变形例那样,在固定部71没有螺栓孔,且千斤顶承受部75形成为长方体形状这样极其简单的形状,只要具有在上半壳体30b和下半壳体30a中的一方的半壳体30a(或30b)上固定的固定部71、及从该固定部71延伸且与另一方的半壳体30b(或30a)的外表面对置的千斤顶承受部75,就能够实现其功能。在固定了组装分解工具40、70作为径向工具时,优选该组装分解工具40、70的径向承受面47、77垂直于壳体的径向Dr。这是为了提高千斤顶60的稳定性。然而,也不一定非要垂直于壳体的径向Dr。而且,在固定了组装分解工具40、70作为轴向工具时,优选该组装分解工具40、70的轴向承受面43、49、73、79垂直于壳体的轴向Da。这是为了提高千斤顶60的稳定性。然而,也不一定非要垂直于壳体的轴向Da。
[0127] 【符号说明】
[0128] 1:压缩机、2:涡轮、4:燃烧器、5:压缩机转子、6:涡轮转子、9:燃气轮机壳体、10:压缩机壳体、10a、20a、30a:下半壳体(第一周向分割壳体)、10b、20b、30b:上半壳体(第二周向分割壳体)、12a、12b、22a、22b、32a、32b:轴向半凸缘部、13a、13b、23a、23b、33a、33b:水平方向凸缘部、40、70:组装分解工具、40a:第一组装分解工具、40b:第二组装分解工具、41、71:固定部、42、72:固定面、43、73:第一轴向承受面、45、75:千斤顶承受部、47、77:径向承受面、
49、79:第二轴向承受面、60: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