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42794.X

文献号 : CN1041456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唐忠厚陈晓光孙近友史新敏魏猛张爱君李洪民

申请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向土壤中添加2000~2500kg/亩的有机肥、20kg/亩的过磷酸钙和20~30kg/亩的硝酸钾;(2)剪长20~25cm的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150~200ppm生根粉溶液30min;(3)按种植密度为9000~10000株/亩进行薯苗栽插;(4)栽插30天后,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00~150ppm烯效唑溶液,喷施量为30kg/亩,此后每次均在采摘前10~15天内喷施1次相当量;(5)在顶茎叶实际生长到10~15cm时进行采摘。使用本发明能提高叶菜用甘薯侧芽分化率,并使株型紧凑、直立或半直立状。

权利要求 :

1.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1)肥力提升:向土壤中添加2000~2500kg/亩的有机肥、20kg/亩的过磷酸钙和20~

30kg/亩的硝酸钾;

(2)根系促生长:剪长20~25cm的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150~200ppm生根粉溶液30min;

(3)栽插:按种植密度为9000~10000株/亩进行薯苗栽插;

(4)株型塑造:栽插30天后, 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00~150ppm烯效唑溶液,喷施量为30kg/亩,此后每次均在采摘前10~15天喷施1次相当量;

(5)采摘:在顶茎叶实际生长到10~15cm时进行采摘。

说明书 :

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属于甘薯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甘薯(Ipomeoa batatas(L.)Lam.)是旋花科甘薯属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用作物。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注重甘薯地下块根的价值,而忽略了地上部茎叶的作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亚洲蔬菜研究中心Villareal就提出了甘薯茎尖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并高度评价了其营养价值。甘薯茎尖叶菜用是指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的茎叶幼嫩部分。甘薯茎叶的营养价值远高于甘薯块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每100g鲜甘薯茎叶中含水分90.0g、蛋白质2.8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4.1g、粗纤维1.1g、钙16mg、磷
34mg、铁2.3mg,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成分。甘薯茎叶蛋白质含氢低,能量低,但其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而且氨基酸模式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基本一致。甘薯茎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的含量很高。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研究院检测,与菠菜、胡萝卜等14种蔬菜相比,在14种营养成分中,甘薯茎叶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13项指标均居首位。
[0003] 一般田间里叶菜用甘薯种植密度高、施肥量大,主藤蔓易匍匐徒长,分枝少,导致下端叶片被遮挡、早衰,甚至枯死,严重影响茎叶产量与品质。福建农林大学公开的“一种叶菜用甘薯的生产及应用”,其公告号为CN101861823B的中国发明专利,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公开的“叶菜型甘薯家庭式无土栽培培育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3392579A的中国发明专利和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公开的“冬季大棚茎尖菜用甘薯水培营养液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3787722A的中国发明专利等研究都从肥料营养角度生产叶菜用甘薯,为叶菜用甘薯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支持。冬季是叶菜类蔬菜供应紧缺期,具有保健功能的叶菜用甘薯可作为该段时期的较好补充。如何解决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生长受限、侧芽少、主茎生长快、易匍匐地面等问题,是本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冬季大棚内叶菜用甘薯芽分化率和直立性的方法,能提高叶菜用甘薯侧芽分化率,并使株型紧凑、直立或半直立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1)品种筛选:选择腋芽再生能力强、节间相对短、茎粗的叶菜用薯苗;
[0007] (2)肥力提升:向土壤中添加2000~2500kg/亩的有机肥,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添加20kg/亩的过磷酸钙和20~30kg/亩的硝酸钾,硝态氮肥可有效减低冬季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排放;
[0008] (3)根系促生长:剪长20~25cm的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150~200ppm生根粉溶液30min;促进冬季根系生长、发达;
[0009] (4)栽插:按种植密度为9000~10000株/亩进行薯苗栽插;
[0010] (5)株型塑造:栽插30天后,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00~150ppm烯效唑溶液30kg/亩,选在这个时段可达到避光处理效果,大大降低化学调节剂的降解;此后每次均在采摘前10~15天内喷施1次相当量,利用根系吸收,减少叶片残留;
[0011] (6)采摘:在顶茎叶实际生长到10~15cm时进行采摘。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提高叶菜用甘薯侧芽分化率30%以上和每次百尖鲜重10%以上,并使株型紧凑、直立或半直立状,大大提高冬季叶菜用甘薯产量,也易于采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实施例1:
[0015] 徐菜薯1号又名薯(翠)绿1号,是江苏徐州农科所和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合作选育的茎尖叶菜用甘薯新品种。生长势强,茎尖突出,尖心带齿,无绒毛,叶片较小。顶叶、叶片淡绿色,叶脉、叶柄、脉基、柄基、茎蔓均为绿色,株型半直立。叶柄长10.8㎝,叶柄粗3.7㎜,分枝能力强(11.1个),茎粗5.8㎜,节间长4.4㎝。茎尖菜用口感清香、润滑,无苦涩味,食味优于木耳菜及空心菜。
[0016] 针对徐菜薯1号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节间短而粗、株型半直立等特点,提高冬季大棚内徐菜薯1号侧芽分化率与株型直立性具体方法:
[0017] (1)撒施有机肥250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配施硝酸钾25kg/亩。
[0018] (2)剪长20~25cm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150ppm生根粉溶液30min,促进其根系生长;
[0019] (3)以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进行栽插;
[0020] (4)栽插30天后,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00ppm烯效唑溶液30kg/亩,此后均在采摘前10~15天喷施1次相当量;
[0021] (5)在顶茎叶实际生长到10~15cm时进行采摘。
[0022] 徐菜薯1号较耐寒,土壤养分均衡下,本发明能显著提高冬季大棚内其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使甘薯茎尖生长旺盛,侧芽分化率高、叶色翠绿、叶片增厚,株型呈直立或半直立状。与一般常规栽培技术相比,该品种侧芽分化率提高30%以上,每次百尖鲜重增加10%以上。
[0023] 实施例2:
[0024] 宁菜薯2号,原系号宁菜4~2,由江苏南京农科所对主要叶菜用品种进一步筛选、鉴定和杂交育种,选育出的茎尖翠绿、食味清纯、无苦涩味与口感清爽的茎尖叶菜用甘薯品种,2012年3月通过全国品种鉴定。其特点为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基部分枝多,单株分枝10~12条,产量高;短蔓半直立,叶柄长,叶片大,叶片尖心形带齿,熟化后色泽翠绿;耐寒性强,适合江苏及北方地区生长,冬季在日光大棚中能正常生长,是适合绿色生产的一种新型叶菜用蔬菜类替代品。
[0025] 针对宁菜薯2号叶柄长、生长势强、株型半直立等特点,提高宁菜薯2号侧芽分化率与株型直立性具体方法:
[0026] (1)撒施有机肥200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配施硝酸钾20kg/亩。
[0027] (2)剪长20~25cm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150ppm生根粉溶液30min,促进其根系生长;
[0028] (3)以种植密度为10000株/亩进行栽插;
[0029] (4)栽插30天后,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50ppm烯效唑溶液30kg/亩,此后均在采摘前10~15天喷施1次相当量;
[0030] (5)在顶茎叶实际生长到10~15cm时进行采摘。
[0031] 宁菜薯2号较耐寒,土壤养分均衡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低氮肥量,增大调节剂浓度,抑制叶柄、节间生长。本发明能提高冬季大棚内其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使甘薯顶茎生长旺盛,侧芽分化率高,叶柄、节间缩短,株型呈直立或半直立状。与一般常规栽培技术相比,该品种侧芽分化率提高32%以上,每次百尖鲜重增加12%以上。
[0032] 实施例3:
[0033] 福薯7~6是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2003年通过“白胜”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及国家鉴定的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8~10条,叶片心脏形,亩产叶菜用茎尖74.4kg/次。鲜嫩茎叶(鲜基)Vc含量14.87mg/100g,粗蛋白(烘干基)30.8%,粗脂肪(烘干基)5.6%,粗纤维(烘干基)14.2%,水溶性总糖(鲜基)0.06%。福薯7~6的株型、叶形、颜色、长势和食感极像木耳菜,茎尖熟化后色、香、味具佳。
[0034] 针对福薯7~6侧芽相对少、生长势相对弱等特点,提高冬季大棚内宁菜薯2号侧芽分化率与株型直立性具体方法:
[0035] (1)撒施有机肥250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配施硝酸钾30kg/亩;
[0036] (2)剪长约20~25cm健壮薯苗,保留顶3~4叶,除去多余叶片,栽插前,将薯苗下部浸泡200ppm生根粉溶液30min,促进其根系生长;
[0037] (3)以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进行栽插;
[0038] (4)栽插30天后,在当天的17~18时第一次地面喷施100ppm烯效唑溶液30kg/亩,此后均在采摘前10~15天喷施1次相当量;
[0039] (5)在顶茎叶实际生长10~15cm时进行采摘。
[0040] 福薯7~6较适合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冬季大棚内,需增温保湿,增加氮肥量。本发明能提高冬季大棚内福薯7~6侧芽分化率,甘薯顶茎正常生长,株型紧凑,呈直立或半直立状。与一般常规栽培技术相比,该品种侧芽分化率提高30%以上,每次百尖鲜重增加10%以上。
[0041] 实验数据:
[0042] 选取大小、形状相似的50株徐菜薯1号、50株宁菜薯2号和50株福薯7~6,将三种品种的薯苗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种植条件相同的环境下,对实验组的各种薯苗采用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培育,而对照组的各种薯苗采用普通的薯苗培育方法;110天生长期内调查结果如下表:
[0043] 表1为3个品种的平均侧芽分化率对比
[0044]组别 徐菜薯1号 宁菜薯2号 福薯7~6
实验组(个/株) 25.5 28.3 26.5
对照组(个/株) 19.1 20.8 19.6
[0045] 表2为3个品种的每次百尖鲜重对比
[0046]组别 徐菜薯1号 宁菜薯2号 福薯7~6
实验组(g/每次百尖鲜重) 405 823 692
对照组(g/每次百尖鲜重) 360 740 620
[0047] 由表1和表2结果得出,采用本发明进行培育的实验组中三种薯苗相对于采用普通培育方法进行进行培育的对照组中三种薯苗,其平均侧芽分化率和每次百尖鲜重均提高了30%和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