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17688.3

文献号 : CN10414717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福玲

申请人 : 孙福玲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黄芪、太子参、当归、丹参、秦艽、炒桃仁、红花、木瓜、桑枝、土鳖虫、炒白芍、水蛭、络石藤、炒白术、威灵仙、伸筋草、桂枝、海风藤、生牡蛎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通脉止痛、驱寒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偏瘫。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55-65g、太子参7-17g、当归15-25g、丹参25-35g、秦艽10-20g、炒桃仁7-17g、红花5-15g、木瓜15-25g、桑枝15-25g、土鳖虫4-14g、炒白芍13-23g、水蛭4-14g、络石藤10-

20g、炒白术25-35g、伸筋草25-35g、桂枝13-23g、海风藤15-25g、威灵仙13-23g、生牡蛎25-

3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60g、太子参12g、当归20g、丹参30g、秦艽15g、炒桃仁12g、红花10g、木瓜20g、桑枝20g、土鳖虫9g、炒白芍18g、水蛭9g、络石藤15g、炒白术30g、伸筋草30g、桂枝18g、海风藤20g、威灵仙18g、生牡蛎30g。

说明书 :

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即使幸存者多数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0003]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表现: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3、言语功能障碍;4、吞咽功能障碍;5、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症状。
[0004] 在中医学上一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中风,脑出血属于中风的一种情况,中医记载出血性中风属“血瘀证”范畴。中医认为“凡出血必离经,离经之血则为血瘀”。血在血管内的“结”、“滞”和在血管外的出血,均称为血瘀证。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血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风、火、痰、气、血有密切关系,尤以肝风为主。其病理基础是年老体衰、气血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愤怒、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及操劳过度等均可致肝肾阴虚,肝阳暴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的病理状态。内风或逆乱的气血上冲脑部,并溢于脉外,脑髓受损,出现舌强语蹇,肢体偏瘫,或神志昏蒙等。气血升降逆乱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
[0005]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因其死亡和致残率极高,所以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对其防治工作都极为重视。我国是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的高发区之一,脑血管病近十年来一直是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恶性肿瘤,脑出血的病死率为40—60%,占脑血管病死亡数中的主要部分,存活者中70—80%留有病残,且40%左右为重残,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命威胁,同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传统的一些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好且有副作用,而一些外用药膏也是治愈时间长,治愈率低,至目前仍没有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出血后偏瘫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脑出血偏瘫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治愈时间短的特点。减轻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及患者的家人减轻了精神压力以及经济压力。
[0007]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脑出血偏瘫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症状与痛苦,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的新配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解除病痛。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0008] 本发明选择黄芪、太子参、当归、丹参、秦艽、炒桃仁、红花、木瓜、桑枝、土鳖虫、炒白芍、水蛭、络石藤、炒白术、威灵仙、伸筋草、桂枝、海风藤、生牡蛎进行组合,方中黄芪、太子参、当归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且三者配合为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增强,秦艽辛散苦泄,性质和平,为风中之润剂,能散风除湿、舒筋通络,四者共为君药。白术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太子参益气补脾,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木瓜、桑枝通经络,共为臣药,其余各种药为佐使药配制而成,方中诸药配伍、君臣协力、佐使共辅,使之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通脉止痛、驱寒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偏瘫。
[0009]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在《本草汇言》中有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
[0010] 太子参:太子参为石竹科太子参属植物太子参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太子参和黄芪相须为用,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
[0011]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镇静、催眠、镇痛、麻醉等作用。“黄芪与当归,有相须之理。”黄芪大补肺脾之气,有固外之能;当归益血和营,是血家气药,以辛升运行为用,以温和辛润为功。二味合之,便能阳生阴长,故调治外伤内损伤科疾病,无论气虚血亏,有无发热,多用归、芪相配,能合人参、党参等补气之品,调治气不摄血之伤科杂病,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12] 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0013]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功效: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止痹痛,《本经》有云:“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秦艽辛散苦泄,性质和平,为风中之润剂,能散风除湿、舒筋通络,偏治下半身疼痛,两药配伍,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
[0014] 炒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0015]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性味:温,辛。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红花和炒桃仁配合使用,行血、活血、化瘀通络的效果增强。
[0016] 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的近成熟果实。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又能除湿止痹痛,为治湿痹、筋脉拘急之要药。
[0017] 桑枝:为桑科落叶乔木桑的嫩枝。性味:微苦、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0018]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全体。性味:寒,咸;有小毒。归肝经。功效:破瘀血,续筋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0019] 炒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凉,苦酸,微寒。功效: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炒白芍较之白芍药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炒后长于养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在此方中补血合营,调和脾胃,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
[0020]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全体。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水蛭咸苦入血分,善于破血逐淤,且力峻效宏,近代临床用治血小板增多症,短时煎服,有一定的疗效,治脑出血、颅内血肿,有较好的疗效。
[0021]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性味:微寒、苦。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
[0022] 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太子参益气补脾。
[0023]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现代研究证实,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皂甙等,具有镇痛、抗利尿作用。醋浸液对鱼骨刺有一定软化作用,并使局部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煎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霉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且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0024] 伸筋草:为石松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蕨类植物石松的全草。性味:苦、辛、温。归肝经。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0025]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癓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长沙药解》载:“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散遏抑,止痛楚,通经络,开痹涩,甚去湿寒。止奔豚,更安惊悸。”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桂枝能有效扩张血管、促进发汗,所含的桂皮醛、桂皮酸钠有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此外桂枝还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0026] 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性味:辛、苦、微温。归肝经。功效:祛风温,通经络。可治疗用于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筋脉拘挛。肺寒喘咳,屈伸不利。
[0027] 生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性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0028]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芪55-65g、太子参7-17g、当归15-25g、丹参25-35g、秦艽10-20g、炒桃仁7-17g、红花5-15g、木瓜15-25g、桑枝15-25g、土鳖虫4-14g、炒白芍13-23g、水蛭4-14g、络石藤10-20g、炒白术25-35g、伸筋草25-35g、桂枝13-23g、海风藤15-25g、威灵仙13-23g、生牡蛎25-35g。
[0029] 其中优选为:黄芪60g、太子参12g、当归20g、丹参30g、秦艽15g、炒桃仁12g、红花10g、木瓜20g、桑枝20g、土鳖虫9g、炒白芍18g、水蛭9g、络石藤15g、炒白术30g、伸筋草30g、桂枝18g、海风藤20g、威灵仙18g、生牡蛎30g。
[0030]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工艺,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粒度为80-120目,将所得细粉投入混合药物搅拌机充分混匀,制成散剂温水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还可以采用蒸馏提取其挥发油或其活性成分,可添加各种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合适、方便的剂型。
[0031] 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通脉止痛、驱寒散结的功效,且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直接提高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精神压力和痛苦。据对临床26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8.5%,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一、黄芪55g、太子参7g、当归15g、丹参25g、秦艽10g、炒桃仁7g、红花5g、木瓜15g、桑枝20g、土鳖虫4g、炒白芍13g、水蛭4g、络石藤10g、炒白术25g、伸筋草25g、桂枝13g、海风藤15g、威灵仙13g、生牡蛎25g。
[0033] 实施例二、黄芪60g、太子参12g、当归20g、丹参30g、秦艽15g、炒桃仁12g、红花10g、木瓜20g、桑枝20g、土鳖虫9g、炒白芍18g、水蛭9g、络石藤15g、炒白术30g、伸筋草30g、桂枝18g、海风藤20g、威灵仙18g、生牡蛎30g。
[0034] 实施例三、黄芪65g、太子参17g、当归25g、丹参35g、秦艽20g、炒桃仁17g、红花15g、木瓜25g、桑枝25g、土鳖虫14g、炒白芍23g、水蛭14g、络石藤20g、炒白术35g、伸筋草35g、桂枝23g、海风藤25g、威灵仙23g、生牡蛎35g。
[0035]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0036] 一、一般资料
[0037]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门诊患者共5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273例,女性247例,男女比例1.1:1,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6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38] 二、治疗方法:
[0039] 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水煎后过滤去渣,早晚各服一次,温服。30日为一个疗程。
[0040] 2、对照组按照CN 101972375 A中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药及其制备方法的最佳重量配比制备后的散剂,每次一剂,早晚各服一次,15日为一个疗程。
[0041] 三、疗效评定标准:
[0042] 1、治愈:偏瘫、四肢不灵活、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好转70%以上;2、好转:偏瘫症状减轻、神志清楚、语言表达正常,肢体各功能较治疗前有进步,临床症状好转40-70%;3、未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
[0043] 四、观察组结果统计
[0044]
[0045] 对照组结果统计
[0046]
[0047]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0048] 服用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0049]
[0050]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脑出血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0051] 典型病例及疗效:
[0052] 病例一、张某,男,53岁,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莲峰庄村,2011年7月因高血压导致左侧颞叶脑出血,出血量为40ml,时神志不清,右侧肢体瘫痪,口水连连,不能言语,后来我处求诊,患者采用实施例二中药治疗3个疗程后,神志不清现象有明显改善,口水也减少许多,继续服用本药6个疗程,可以生活自理,可以帮助家人做些简单的家务,至今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