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管和换热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01303.4

文献号 : CN10415480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陆向迅刘玉宝杰弗里·L·塔克吴广生

申请人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换热器,集流管包括:由管状主体限定的腔室;第一分隔件,该第一分隔件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构造成使得所述连通孔在靠近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比在相对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提供的、穿过第一分隔件的更大流量的制冷剂流量大于靠近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穿过第一分隔件的制冷剂流量,所述横向方向与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集流管能够调节诸如扁管的换热管在横向方向上的制冷剂流量的分配,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

由管状主体限定的腔室;

第一分隔件,该第一分隔件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构造成使得所述连通孔在靠近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比在相对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提供更大流量的制冷剂,所述横向方向与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大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两端与管状主体的内壁连接或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有的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或所有的所述连通孔相对于集流管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有的所述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第一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并且所述第二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第二分隔件,该第二分隔件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以及使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其中所述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二分隔件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管状主体的管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外部的腔室和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内部的腔室构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三连通孔贯穿第二分隔件,或所述第三连通孔由第二分隔件与管状主体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横向方向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通孔设置在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三连通孔相对于集流管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通孔朝向所述第三腔室并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倾斜,使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喷射。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隔壁,该隔壁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相互隔离的、分别与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一子腔室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与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子腔室的横截面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两个第二分隔件,该两个第二分隔件将所述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中的每一个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以及使所述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中的每一个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和所述第二子腔室的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子腔室和所述第二子腔室的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使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或使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横截面面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压力,或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四腔室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四腔室的压力。

21.一种换热器,包括:

多个换热管,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所述集流管与多个换热管连接。

说明书 :

集流管和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流管和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和2所示,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管5、出口管6、集流管3、1、诸如扁管的换热管2、翅片3。集流管3、1具有分配和收集冷媒的功能,冷媒由进口管5进入集流管3,通过集流管3的腔体进入到多个扁管的换热管2的流道中。对于传统的集流管3,为了得到较好的分配效果,会在进口段连接一段分配管4,负责冷媒的分配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流管和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由此例如,改善两相态冷媒在集流管内部的混合,使得冷媒更均匀进入诸如扁管的换热管的流道内。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流管和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由此例如,改善冷媒在诸如扁管的换热管的横向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分配。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由管状主体限定的腔室;第一分隔件,该第一分隔件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构造成使得所述连通孔在靠近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比在相对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提供的、穿过第一分隔件的更大流量的制冷剂流量大于靠近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穿过第一分隔件的制冷剂流量,所述横向方向与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大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两端与管状主体的内壁连接或成一体。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有的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或所有的所述连通孔相对于集流管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侧。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有的所述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或第一连通孔大于第二连通孔。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并且所述第二连通孔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第二分隔件,该第二分隔件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以及使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其中所述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用于与制冷剂进口管连接使制冷剂流入集流管的所述第四腔室的制冷剂进口或用于与制冷剂出口管连接使制冷剂流出集流管的所述第四腔室的制冷剂出口。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件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管状主体的管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外部的腔室和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内部的腔室构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连通孔贯穿第一分隔件。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三连通孔贯穿第二分隔件,或所述第三连通孔由第二分隔件与管状主体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构成。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横向方向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
[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通孔设置在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三连通孔相对于集流管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管状主体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通孔朝向所述第三腔室并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倾斜,使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喷射。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隔壁,该隔壁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相互隔离的、分别与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
[0022]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一子腔室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与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子腔室的横截面面积。
[0023]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包括:两个第二分隔件,该两个第二分隔件将所述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中的每一个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以及所述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中的每一个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和所述第二子腔室的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子腔室和所述第二子腔室的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或使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横截面面积。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三腔室的压力,或所述第一子腔室的第四腔室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的第四腔室的压力。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上述的集流管,所述集流管与多个换热管连接。
[0028]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有的所述连通孔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
[0029]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孔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孔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
[003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连通孔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或第一连通孔大于第二连通孔。
[0031]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横向方向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
[0032]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换热管是扁管。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换热器是微通道换热器。
[0034] 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进入诸如扁管的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高的迎风侧通道内的冷媒量较高,从而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换热器换热效率。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调整进入扁管内靠近迎风侧和背风侧的细小通道的冷媒的量。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0036] 图2为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示意局部放大图;
[0037]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0038]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部分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0039]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0040]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0041]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0042] 图8至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0043] 图11和1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以及[0044] 图13和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6]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里的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2、设置在多个换热管2之间的翅片,以及集流管10,所述集流管10与多个换热管2连接,并可用于为多个换热管2分配制冷剂。
[0047]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10包括:由管状主体11限定的腔室;第一分隔件12,该第一分隔件12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以及使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连通的连通孔121、122。所述连通孔121、122构造成使得所述连通孔121、122在靠近管状主体11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或第一侧(图3中的左侧)比在相对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或第二侧(图3中的右侧)提供更大流量的制冷剂,所述横向方向与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由此,使诸如扁管的换热管2在所述第一侧(图3中的左侧)具有更大的制冷剂流量,或使扁管的在所述第一侧(图3中的左侧)的通道具有更大的制冷剂流量。管状主体11限定的腔室可以通过隔板,在轴向上分隔成多段或多个腔室。所述横向方向与换热器的换热管2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122可以沿着集流管10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例如,相对于换热管2,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122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
[0048]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通孔121可以贯穿第一分隔件12,并且所述第一连通孔121可位于第一腔室13的大致最低位置。第一连通孔121可用作制冷剂喷射口。
[0049] 如图3和4所示,在集流管10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12可以大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集流管10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分隔件12的两端与管状主体11的内壁连接或成一体。
[0050] 参见图8、9、10,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或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可以相对于集流管10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侧。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可以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例如一排。
[0051] 如图3至7所示,所述连通孔121、122可以包括第一连通孔121和第二连通孔122,第一连通孔121位于所述第一侧,第二连通孔122位于所述第二侧。第一连通孔121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第二连通孔122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或第一连通孔121大于第二连通孔122。即,所有第一连通孔121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所有第二连通孔122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或在单位轴向长度上的所有第一连通孔121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在单位轴向长度上的所有第二连通孔122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连通孔121可以沿着集流管10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例如一排,并且所述第二连通孔122可以沿着集流管10的轴向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例如一排。例如,相对于换热管2,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孔121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孔122可以大致位于所述换热管2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侧的边缘所处的位置。
[0052] 如图3至10所示,集流管10还可以包括:第二分隔件15,该第二分隔件15将所述第二腔室14分隔成单独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以及使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51。第一连通孔121使所述第一腔室13与第三腔室341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第一腔室13、所述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或使制冷剂依次流过第四腔室342、所述第三腔室341和第一腔室13。该第三连通孔151可以位于第三腔室341的大致最低位置处。第三连通孔151可用作制冷剂喷射口。
[0053] 集流管10还包括:用于与制冷剂进口管5(图1)连接使制冷剂流入集流管10的所述第四腔室342的制冷剂进口或用于与制冷剂出口管6(图1)连接使制冷剂流出集流管10的所述第四腔室342的制冷剂出口。
[0054] 如图3至10所示,第二分隔件15设置在第一分隔件12的下方。所述第三连通孔151可设置在管状部的大致最低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三连通孔151可贯穿第二分隔件15。
[0055] 如图3至10所示,第一分隔件12可大致在圆形的集流管10的直径上,或在在圆形的集流管10的圆心之下。第一分隔件12、第二分隔件15与管状主体11的一部分形成一体,而管状主体11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一部分单独形成。
[0056] 第一连通孔121、第二连通孔122、第三连通孔151可以是离散的孔或缝隙,孔或缝隙可以设置得较小,起到喷射的作用,使流体高速流动,减少或者抑制气液分离。缝隙或者孔所在的位置在所在腔体较低的地方,如果气液分离后,可处于液面以下。缝隙和孔的大小、数目等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设计。
[0057] 如图3至10所示,所述第二分隔件15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或所述第二分隔件15与第一分隔件12和所述管状主体11的管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一个管状部,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外部的腔室和该至少一个管状部内部的腔室构成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所述至少一个管状部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管状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管状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0058] 在图3至7所示的实施例中,处于第二腔室14中间的第四腔室342连接进口管,第四腔室342的下部开有缝隙或者孔,此处发生喷射,可以很好的抑制作为进口腔体的第四腔室342内的气液分离,使得冷媒较为均衡的进入作为混合腔的第三腔室341,第三腔室341主要起到平衡长度方向的压力,二次分配冷媒,此处出现气液分离,也可由作为第一喷射口的第三连通孔151打散,均衡进入作为分配腔的第一腔室13;同样第一腔室13处的作为喷射口的第一连通孔121和第二连通孔122也在腔体内较低的位置,可再次抑制气液分离,使得进入诸如扁管的换热管的冷媒在长度方向上和气液比例上都比较均衡,可以获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0059] 在图8至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腔室342并非在中心位置,对于一些应用需要换热器倾斜放置,当倾斜放置时,该实施例的集流管使得作为喷射口的连通孔121和第三连通孔151处于比较理想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或所有的所述连通孔121可以相对于集流管10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侧。连通孔121沿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成一排。
[0060] 如图3至7所示,所述第三连通孔151贯穿第二分隔件15。如图8至10所示,所述第三连通孔151由第二分隔件15与管状主体11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构成。
[0061] 如图3至10所示,第二分隔件15与第一分隔件12可以成一体。
[0062] 如图11和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通孔151设置在管状主体11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三连通孔151相对于集流管10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管状主体11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例如,所述第三连通孔151相对于换热管2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管状主体11的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由此,可以在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提供更大的制冷剂流量或压力。此外,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第三连通孔151可以朝向所述第三腔室341并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倾斜,使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151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喷射。由此,可以在腔室的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提供更大的制冷剂流量或压力。
[0063] 如图13和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管还包括:隔壁16,该隔壁16将第二腔室14分隔成相互隔离的、分别与第一连通孔121和第二连通孔122连通的第一子腔室141和第二子腔室142。与第一连通孔121连通的第一子腔室141的压力可以大于与第二连通孔122连通的第二子腔室142的压力。与第一连通孔121连通的第一子腔室141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与第二连通孔122连通的第二子腔室142的横截面面积。
[0064] 如图13和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分隔件15将所述第一子腔室141和第二子腔室142中的每一个分隔成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第三连通孔151使所述第一子腔室141和第二子腔室142中的每一个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所述第一连通孔121使所述第一腔室13与所述第一子腔室141的第三腔室341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22使所述第一腔室13与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三腔室341直接连通,由此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腔室13、所述第一子腔室141和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所述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过所述第一子腔室141和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所述第四腔室342、所述第三腔室341和所述第一腔室13。如图14所示,使所述第一子腔室141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51可以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51,或使所述第一子腔室
141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51的总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使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三腔室341和第四腔室342直接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51的总的横截面面积。此外,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子腔室141的第三腔室341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三腔室341的横截面面积。此外,所述第一子腔室141的第三腔室341的压力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三腔室341的压力,或所述第一子腔室141的第四腔室342的压力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子腔室142的第四腔室342的压力。
[006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改善两相态冷媒在集流管内部的混合,使得冷媒均匀进入各个扁管的流道。
[0066] 根据本发明的集流管可以采用两片式集流管,一片采用复合铝管,方便和扁管之间的焊接,另外一片采用机械加工方式,能够做出相对复杂的结构。此外,集流管组装后可以具有三种腔体,分别是与制冷剂进口管5连接的进口腔,用于制冷剂混合的混合腔,以及与换热管2连接用于向换热管2分配制冷剂的分配腔。混合腔介于进口腔和分配腔之间、混合腔连接进口腔和分配腔。例如,在图3至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腔室342用作进口腔,第三腔室341用作混合腔,而第一腔室13用作分配腔。
[0067]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观看时集流管分隔成多个腔室外,在集流管的轴向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隔板,由此管状主体11限定的腔室可以通过隔板,在轴向上分隔成多段或多个腔室。在这种情况下,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看到的多个腔室中的每一个腔室又在轴向上分隔成多段或多个腔室。
[0068]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集流管的横截面上观看时,进口腔、混合腔、分配腔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由分隔件分隔的多个单独的腔室,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腔室。
[0069] 因此,冷媒从进口管到换热管要经过不少于一次的喷射,由此可获得较为均匀的汽液混合物。此外,作为喷射口的连通孔位于每个腔体较低的部位,可使得喷射发生在液面以下。
[007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特征或部分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而形成新的实施例。例如,各种提高第一侧的制冷剂流量的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除非这种组合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