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26712.X

文献号 : CN1042143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梅俊徐永久刘旭殷勇

申请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实心输入轴、空心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实心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球轴承与飞轮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一滚针轴承与其外部套设的空心输入轴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与输出轴的首端旋转配合,所述输出轴的尾端通过滚子轴承与变速箱箱体旋转配合;所述空心输入轴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与轴承盖的一端旋转配合,轴承盖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壳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与空心输入轴的尾端旋转配合。本设计不仅能够稳定定位双输入轴和输出轴、减小轴承负载,而且能够有效润滑、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

1.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和输出轴(3),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球轴承(41)与飞轮(4)旋转配合,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一滚针轴承(11)与其外部套设的空心输入轴(2)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1)的输出端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与输出轴(3)的首端旋转配合,所述输出轴(3)的尾端通过滚子轴承(51)与变速箱箱体(5)旋转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输入轴(2)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21)与轴承盖(6)的一端旋转配合,轴承盖(6)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壳体(7)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7)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71)与空心输入轴(2)的尾端旋转配合;

所述空心输入轴(2)末端设置有空心轴固连齿轮(22),所述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润滑油道(23),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的一端与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凹齿面相通,第一润滑油道(23)的另一端与第一滚针轴承(11)相通,所述空心输入轴(2)近第二滚针轴承(21)处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润滑油道(24),所述第二润滑油道(24)的一端与第二滚针轴承(21)相通,第二润滑油道(2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空心输入轴(2)之间的间隙相通;

所述轴承盖(6)首端与空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环(61),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1)与第二润滑油道(24)均设置于第一油封环(61)与第二球轴承(71)之间,所述空心输入轴(2)首端与实心输入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环(25),第二润滑油道(24)设置于第二油封环(25)与第一滚针轴承(11)之间;

所述输出轴(3)上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处设置有输出轴固连齿轮(32),所述输出轴固连齿轮(3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润滑油道(33),所述第三润滑油道(33)的一端与输出轴固连齿轮(32)的凹齿面相通,第三润滑油道(33)的另一端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3)的首端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卸油槽(34),卸油槽(34)的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输出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卸油槽(3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上设置的同步器(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4)和第三润滑油道(33)的数目均为三个。

说明书 :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轴系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具体适用于充分润滑轴系、防止轴承磨损、提高轴系稳定性。

背景技术

[0002] 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包含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为使得变速箱平稳有效的运行,必须保证两根输入轴定位可靠,否则轴承将承受较大的应力,造成轴承磨损;同时,还需要确保轴承得到有效润滑,否则会给轴承造成机械损伤、损坏轴承。
[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532702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4月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空心输入轴、同轴设置在空心输入轴内的实心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所述一号支撑轴承近实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位于空心输入轴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实心输入轴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与输出轴的内腔相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的内部开设有油道、出油孔,所述输出轴的外部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开设的进油孔依次经固定轴承、内腔、油道、出油孔后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起到一定的润滑,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4] 1、该实用新型中的实心输入轴由飞轮中部轴承定位支撑、空心输入轴仅由离合器壳体中部的球轴承定位支撑、输出轴由变速箱箱体上的滚子轴承定位支撑,由于上述三根轴的定位相互影响,却没有任何一根轴能够实现稳固定位,因此造成三根轴定位不稳,动力系统运行时三轴之间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容易造成轴承磨损、损坏。
[0005] 2、该实用新型中的轴承润滑油道设置于实心输入轴的尾端中轴线上,油道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存在油路过长,油压不足、易堵塞的问题,使部分零件无法得到良好润滑,造成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承易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轴承不易磨损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实心输入轴、空心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实心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球轴承与飞轮旋转配合,所述实心输入轴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一滚针轴承与其外部套设的空心输入轴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与输出轴的首端旋转配合,所述输出轴的尾端通过滚子轴承与变速箱箱体旋转配合;
[0009] 所述空心输入轴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与轴承盖的一端旋转配合,轴承盖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壳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与空心输入轴的尾端旋转配合;
[0010] 所述空心输入轴末端设置有空心轴固连齿轮,所述空心轴固连齿轮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润滑油道,所述第一润滑油道的一端与空心轴固连齿轮的凹齿面相通,第一润滑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滚针轴承相通,所述空心输入轴近第二滚针轴承处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润滑油道,所述第二润滑油道的一端与第二滚针轴承相通,第二润滑油道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之间的间隙相通;
[0011] 所述轴承盖首端与空心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环,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与第二润滑油道均设置于第一油封环与第二球轴承之间,所述空心输入轴首端与实心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环,第二润滑油道设置于第二油封环与第一滚针轴承之间;
[0012] 所述输出轴上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处设置有输出轴固连齿轮,所述输出轴固连齿轮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润滑油道,所述第三润滑油道的一端与输出轴固连齿轮的凹齿面相通,第三润滑油道的另一端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相通。
[0013] 所述输出轴的首端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卸油槽,卸油槽的一端与实心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间隙相通,卸油槽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上设置的同步器相通。
[0014] 所述第一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和第三润滑油道的数目均为三个。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 1、本发明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中空心输入轴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与轴承盖旋转配合,离合器壳体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与空心输入轴的尾端旋转配合,由于轴承盖固定于离合器壳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利用第二球轴承与第二滚针轴承固定空心输入轴,能够稳定的定位空心输入轴,进而稳定定位实心输入轴和输出轴,有效减小三根轴之间的内应力,提高了轴系的稳定性,降低了轴承负载,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设计能够稳定定位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和输出轴,降低轴承负载、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17] 2、本发明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中存在两条润滑油路,一方面润滑油由第一润滑油道进入,依次经过第一滚针轴承、第二润滑油道、第二滚针轴承和第二球轴承后回流进入变速箱;另一方面润滑油由第三润滑油道进入,依次经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卸油槽后由同步器排出;上述设计优化了润滑油路,保证各轴承和同步器得到有效润滑,从而确保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减小轴承的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设计能够对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0018] 3、本发明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中的第一润滑油道和第三润滑油道设置于齿轮周面上,第二润滑油道设置于空心输入轴的圆周面上,三条润滑油道均易于加工,结构布局合理,加工成本低。因此,本设计的润滑油道易于加工制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中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0022] 图中:实心输入轴1、第一滚针轴承11、同步器12、空心输入轴2、第二滚针轴承21、空心轴固连齿轮22、第一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4、第二油封环25、输出轴3、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输出轴固连齿轮32、第三润滑油道33、卸油槽34、飞轮4、第一球轴承41、变速箱箱体5、滚子轴承51、轴承盖6、第一油封环61、离合器壳体7、第二球轴承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参见图1–图3,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和输出轴3,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球轴承41与飞轮4旋转配合,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一滚针轴承11与其外部套设的空心输入轴2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1的输出端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与输出轴3的首端旋转配合,所述输出轴3的尾端通过滚子轴承51与变速箱箱体5旋转配合;
[0025] 所述空心输入轴2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21与轴承盖6的一端旋转配合,轴承盖6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壳体7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7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71与空心输入轴2的尾端旋转配合;
[0026] 所述空心输入轴2末端设置有空心轴固连齿轮22,所述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润滑油道23,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的一端与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凹齿面相通,第一润滑油道23的另一端与第一滚针轴承11相通,所述空心输入轴2近第二滚针轴承21处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润滑油道24,所述第二润滑油道24的一端与第二滚针轴承21相通,第二润滑油道2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空心输入轴2之间的间隙相通;
[0027] 所述轴承盖6首端与空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环61,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1与第二润滑油道24均设置于第一油封环61与第二球轴承71之间,所述空心输入轴2首端与实心输入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环25,第二润滑油道24设置于第二油封环25与第一滚针轴承11之间;
[0028] 所述输出轴3上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处设置有输出轴固连齿轮32,所述输出轴固连齿轮3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润滑油道33,所述第三润滑油道33的一端与输出轴固连齿轮32的凹齿面相通,第三润滑油道33的另一端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相通。
[0029] 所述输出轴3的首端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卸油槽34,卸油槽34的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输出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卸油槽3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上设置的同步器12相通。
[0030] 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4和第三润滑油道33的数目均为三个。
[0031]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0032] 1、稳定性说明:由于输出轴3的首端定位依靠实心输入轴1,而实心输入轴1的尾端定位依靠空心输入轴2,故对空心输入轴2进行稳定的定位,即可保证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和输出轴3三者稳定定位。
[0033] 轴承盖6与离合器壳体7固定连接,利用固定于离合器壳体7上的第二球轴承71和固定于轴承盖6上的第二滚针轴承24固定空心输入轴2,使得空心输入轴2拥有两个支撑固定点,从而固定了空心输入轴2;由于空心输入轴2定位稳定,利用固定于空心输入轴2上的第一滚针轴承11和飞轮4上的第一球轴承41,能够使实心输入轴1得到稳定定位,然后利用固定于实心输入轴1上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和固定于变速箱箱体5上的滚子轴承51,能够使输出轴3得到稳定定位。
[0034] 2、润滑油路说明:
[0035] 第一条润滑油路:第一润滑油道23——第一滚针轴承11——实心输入轴1与空心输入轴2之间的间隙——第二润滑油道24——第二滚针轴承21——空心输入轴2与轴承盖6之间的间隙——第二球轴承71。
[0036] 第二条润滑油路:第三润滑油道33——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实心输入轴1与输出轴3之间的间隙——卸油槽34——同步器12。
[0037] 本设计利用齿轮间的啮合力将润滑油分别压入第一润滑油道23、第三润滑油道33对各轴承进行润滑。
[0038] 由于离合器内进入润滑油影响摩擦盘工作,故需要采用油封结构防止润滑油进入离合器。
[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实心输入轴1、空心输入轴2和输出轴3,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球轴承41与飞轮4旋转配合,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一滚针轴承11与其外部套设的空心输入轴2旋转配合,实心输入轴1的输出端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与输出轴3的首端旋转配合,所述输出轴3的尾端通过滚子轴承51与变速箱箱体5旋转配合;所述空心输入轴2的中部外圆周面通过第二滚针轴承21与轴承盖6的一端旋转配合,轴承盖6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壳体7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7的中部通过第二球轴承71与空心输入轴2的尾端旋转配合;所述空心输入轴2末端设置有空心轴固连齿轮22,所述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润滑油道23,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的一端与空心轴固连齿轮22的凹齿面相通,第一润滑油道23的另一端与第一滚针轴承11相通,所述空心输入轴2近第二滚针轴承21处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润滑油道24,所述第二润滑油道24的一端与第二滚针轴承21相通,第二润滑油道2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空心输入轴2之间的间隙相通;所述轴承盖6首端与空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环61,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1与第二润滑油道24均设置于第一油封环61与第二球轴承71之间,所述空心输入轴2首端与实心输入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环25,第二润滑油道24设置于第二油封环25与第一滚针轴承11之间;所述输出轴3上近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处设置有输出轴固连齿轮32,所述输出轴固连齿轮32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润滑油道33,所述第三润滑油道33的一端与输出轴固连齿轮
32的凹齿面相通,第三润滑油道33的另一端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1相通;所述输出轴3的首端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卸油槽34,卸油槽34的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和输出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卸油槽34的另一端与实心输入轴1上设置的同步器12相通。
[0041] 实施例2:
[004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043] 所述第一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4和第三润滑油道33的数目均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