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41055.9

文献号 : CN1042247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海龙高阳王嗣岑

申请人 :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尤其是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降血脂、降血糖方面的应用。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地抑制橄榄油负荷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抑制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蓄积,因此可应用于降脂药物的制备。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可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制剂。本发明开拓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新的医疗用途,具有药理作用强、安全性高的特点,为广大心血管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药物选择。

权利要求 :

1.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降血脂和/或抗糖尿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R2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酰氧基或羰基;R3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血脂药物和/或保健品为降甘油三酯的药物和/或保健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中的R1为氢原子,R2为羰基,R3为乙酰氧基。

4.一种降血脂药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与药用辅料制成药用剂型;

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R2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酰氧基或羰基;R3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

所述的药用辅料为缓释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晶纤维素;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血脂药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和/或乳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血脂药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降甘油三酯的药物。

说明书 :

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抗代谢综合征应用,具体涉及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生活习惯病”,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以及肥胖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动物性食品摄入的增加,罹患高血脂和肥胖的人群逐年增加,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最危险因素,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300万,已成为我国人民的第一大杀手。当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的策略就是降脂,目前的降脂药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但这些药物大多存在价格较高,毒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反弹等缺点。而天然的植物药以其分布广泛,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尤其是对各种并发症有良好疗效等优点成为开发抗高血脂药物的重要来源。
[0003] 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在双子叶植物中较多,游离三萜主要存在于菊科、豆科、大戟科、楝科、卫矛科、茜草科、橄榄科和唇形科等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样,目前已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少数为链状、单环、双环、三环三萜类化合物等。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生育、降低胆固醇、抗心肌缺血、杀软体动物等。有报道三萜皂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很少发现能够降低甘油三酯的三萜类化合物,尤其是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降脂药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代谢综合征药物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7]
[0008] 其中,R1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R2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酰氧基或羰基;R3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
[0009] 所述的抗代谢综合征药物和/或保健品为降血脂和/或抗糖尿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
[0010] 所述的抗代谢综合征药物为降血脂药物和/或保健品。
[0011] 所述的降血脂药物和/或保健品为降甘油三酯的药物和/或保健品。
[0012] 所述的抗代谢综合征药物为抗糖尿病的药物和/或保健品。
[0013] 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中的R1为氢原子,R2为羰基,R3为乙酰氧基。
[0014] 一种降血脂药的药物,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与药用辅料制成药用剂型;
[0015] 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16]
[0017] 其中,R1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R2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酰氧基或羰基;R3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
[0018] 所述的药用辅料为缓释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晶纤维素;
[0019]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0020] 所述的缓释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和/或乳糖。
[0021] 所述的药物为降甘油三酯的药物。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3] 本发明公开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抗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尤其是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降血脂、降血糖方面的应用,用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制备的降脂药物具有药理活性强、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同时还克服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降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致肝肿大的副作用。本发明为制备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类药物的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0024] 本发明通过对小鼠橄榄油负荷实验,验证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能非常有效地抑制小鼠血浆甘油三酯的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甚至比阳性对照药奥利司他的作用还要强。
[0025] 本发明通过对肝癌组织HepG2细胞的脂肪蓄积实验,验证了大多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蓄积的作用,有些甚至比贝特类药物苯扎贝特的活性要强得多。
[0026] 本发明通过肝癌组织HepG2细胞对葡萄糖摄入的实验,验证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能够在低剂量时即显著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这说明该类化合物可能具有抗糖尿病活性。
[0027] 本发明采用MTT法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进行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药物浓度为100μM时没有任何毒性,甚至还能增加肝细胞的活力,这说明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是安全的。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13细胞毒实验结果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13对细胞摄入葡萄糖的影响结果柱状图,其中,a为对照药苯扎贝特,(b)为乔木烷型三萜化合物1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1] 本发明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代谢综合征药物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32]
[0033] 其中,R1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R2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酰氧基或羰基;R3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或乙酰氧基。
[0034] 一种降血脂药的药物,将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与药用辅料制成药用剂型;所述的药用辅料为缓释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晶纤维素;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丸剂。所述的缓释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和/或乳糖。
[0035] 一、下面为本发明的一些用于筛选细胞降脂实验的乔木烷型三萜化合物的结构:
[0036]
[0037] 二、本发明的降血脂药物的制备
[0038] 实施例1
[0039] 片剂的制备
[0040] 称取10克化合物13,90克羟丙甲基纤维素,100克聚乙烯吡咯烷酮,85克乳糖,90克微粉硅胶,将化合物13与处方量的缓释剂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聚乙烯比咯烷酮制粒,在40-70℃下烘干颗粒,在干颗粒中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微粉硅胶,混匀,压片即可。
[0041] 实施例2
[0042] 胶囊剂的制备
[0043] 300克化合物13,加入糊精适量,混匀,85%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微粉硅胶5g,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胶囊剂,每粒0.35g。
[0044] 三、本发明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药效实验
[0045] 1、小鼠橄榄油负荷实验
[0046] 实验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正常组(N),模型组(C),奥利司他组(PC,100mg/kg),样品为化合物13,分为低剂量组(SL,10mg/kg),样品中剂量组(SM,20mg/kg),样品高剂量组(SH,40mg/kg)。每组小鼠实验前禁食20-24h,实验前禁水3-4h,眼眶采血,作为0h的血脂值。测定出各组小鼠0h的血脂值,并根据血脂值重新进行分组,使每组小鼠的初始血脂值均数基本相同。待分组完成后,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正常组给予蒸馏水),30min后,灌胃给橄榄油(5mL/kg)后分别在2h,4h,6h眼眶采血,迅速离心取血清,4℃保存,采用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如表1所示:
[0047] 表1化合物13对小鼠口服橄榄油负荷实验结果
[0048]
[004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50] 从表1结果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3能非常有效地抑制小鼠血浆甘油三酯的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甚至比阳性对照药奥利司他的作用还要强。
[0051] 2、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蓄积的影响
[0052] HepG2细胞接种于48孔板,培养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在37℃下,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换成DMEM高糖培养基,每两天换一次液,再培养6天后,吸掉板孔中的培养基,每孔加入蒸馏水150μL,超声破碎,使用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 测定其中的TG含量。样品溶于DMSO,每次换液时重新加入,苯扎贝特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如表2所示:
[0053] 表2为本发明的乔木烷型三萜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脂肪蓄积抑制作用[0054]
[005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56]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乔木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蓄积的作用,尤其是化合物8、10和13,比阳性对照药苯扎贝特的活性要强很多。
[0057] 3、细胞毒实验
[0058] 活性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采用MTT法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测定,具体做法如下:HepG2细胞悬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接种于48孔板中,接种密度为5×104细胞/孔。溶于DMSO的不同浓度的样品加入孔中,在37℃含有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4或6天后,吸掉培 养基,每孔加入10μL MTT(4mg/mL),培养4小时,培养完毕后每孔加入DMSO溶解形成的甲臜,与57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图1所示,其中,*P<0.01(与对照组比较)。
[0059] 从化合物13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来看,该化合物在100μM时没有任何毒性,甚至还能增加肝细胞的活力,这说明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证明该化合物是安全的。
[0060] 4、对葡萄糖摄入的影响
[0061] HepG2细胞悬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接种于48孔板中,接种密度为5×104细胞/孔,培养6天后,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4小时,然后用KRP缓冲液洗净细胞,加入样品后,在含有100nM胰岛素的KRP缓冲液中孵育20分钟后,加入2-去氧-D-葡萄糖和2-去氧-D-(2,6-3H)-葡萄糖(1μCi/mL)继续孵育10分钟,然后用冰冷的PBS洗净细胞以终止反应,每孔加入200μL NaOH(1M)在37℃下,孵育2小时后加入1M HCl以中和反应液,细胞摄入葡萄糖的放射活性用液闪计数仪(Beckman LS6500)测定,苯扎贝特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a)为苯扎贝特,(b)为化合物13,且*P<0.01(与对照组比较)。
[0062]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3与阳性对照药苯扎贝特相比,能够在低剂量时即显著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这说明该化合物可能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相对照的是,苯扎贝特从30μM才开始能够促进细胞摄入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