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66018.0

文献号 : CN10429287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孔祥文王涵王欢张静黄菊洪

申请人 : 沈阳化工大学

摘要 :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染料的方法,连接好微波装置,预热,安置250ml容积的三口烧瓶于腔体内,放入磁转子于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连通大气,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水,缓慢加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搅拌均匀;开启微波加热装置预设加热功率,预设温度,预设时间,开启搅拌,启动加热程序,达到温度后向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继续反应;待微波加热装置达到预设时间停止加热后,停止搅拌,将三口烧瓶取出,待常温后,用酸溶液调节b)备用液pH值在6~8中间,抽滤,得到直接黄11样品,烘干即可。本发明使反应速率提高至少三倍,操作简单,控温准确。

权利要求 :

1.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连接好微波装置,预热,安置250ml容积的三口烧瓶于腔体内,放入磁转子于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连通大气,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水,缓慢加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搅拌均匀;

b)开启微波加热装置预设加热功率,预设温度,预设时间,开启搅拌,启动加热程序,达到温度后向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继续反应;微波加热的功率为500W;反应温度为

65~90℃;NaOH的加入量在1:1.5~1:6;

c)待微波加热装置达到预设时间停止加热后,停止搅拌,将三口烧瓶取出,待常温后,用酸溶液调节步骤b)得到的产物,pH值在6~8中间,抽滤,得到直接黄11样品,烘干即可;

使用的酸为盐酸、硫酸、乙酸水溶性酸。

说明书 :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染料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直接染料以其合成工艺简单、染色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我国直接染料产量已达12,295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直接染料在印染行业,尤其是针织和丝绸行业十分重要。在目前各类染料滞销的情况下,直接染料的销路是比较好的。直接黄11染料在工业、印刷、纺织品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在于价格低廉,但其上染率低,目前国内对直接黄11的合成工艺研究有限,因此研究直接黄11的合成工艺及合成手段改进是有必要的。
[0003] 美国专利4310331专利公开了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与碱在40-90℃反应生成直接黄11。
[0004] 一篇名为《Stilbene Dyes》公开发表了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与[0005] NaOH加热合成直接黄11的方法,同时也公开了不同浓度NaOH,与不同温度合成不同黄色染料。
[0006] 美国专利4617380,公开发表了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为原料合成液体CI直接黄11的方法,混合染料经处理得到一种具有稳定染色力的直接黄11,化合物最大吸收值在
417nm。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微波加热法来制备直接黄11,使反应速率提高至少三倍。采用微波加热,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为原料,与NaOH溶液经自身缩合合成直接黄11。该方法操作简单,控温准确,反应速度快。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0] a)连接好微波装置,预热,安置250ml容积的三口烧瓶于腔体内,放入磁转子于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连通大气,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水,缓慢加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搅拌均匀;
[0011] b)开启微波加热装置预设加热功率,预设温度,预设时间,开启搅拌,启动加热程序,达到温度后向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继续反应;
[0012] c)待微波加热装置达到预设时间停止加热后,停止搅拌,将三口烧瓶取出,待常温后,用酸溶液调节b)备用液pH值在6~8中间,抽滤,得到直接黄11样品,烘干即可。
[0013]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b)步骤中,微波加热的功率在300~900W, 最佳条件为500W。
[0014]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反应温度在30~90℃。
[0015]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碱的加入量在1:1.5~1:6。
[0016]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碱为LiOH、KOH、NaOH等含-OH的水溶性碱。
[0017]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c)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值在13.5,将染料的pH值调到pH=6至pH=8之间,使用的酸为盐酸、硫酸、乙酸等水溶性酸。
[0018] 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制备直接染料黄11的方法,所述反应原料对硝基甲苯邻磺酸在273nm处有一个最大的吸收,而生成物直接黄11在400-410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值。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反应曲线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22] 微波法制备直接黄11,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3] a)连接好微波装置,预热,安置250ml容积的三口烧瓶于腔体内,放入磁转子于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连通大气,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水,缓慢加入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搅拌均匀。
[0024] b)开启微波加热装置预设加热功率,预设温度,预设时间,开启搅拌,启动加热程序,达到温度后向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继续反应。
[0025] c)待微波加热装置达到预设时间停止加热后,停止搅拌,将三口烧瓶取出,待常温后,用酸溶液调节b)备用液pH值在6~8中间,抽滤,得到直接黄11样品,烘干即可。
[0026] 传统的方法用对硝基甲苯邻磺酸与碱缩合合成直接黄11,本发明用微波加热法合成直接黄11,使合成时间缩短了一倍。b)步骤中,微波加热的功率在300~900W, 最佳条件为500W, 原因在于500 W条件下加热,微波聚合比传统聚合反应速率提高3倍以上。原因如下:微波辐射加热与传统加热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在物质受到微波辐射后分子从相对静态瞬间转变成动态,分子偶极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旋转产生热量,由于此瞬间变态是在物质内部进行的,故常称为内加热。而传统加热方式是靠传导和对流进行的称为外加热。内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受热体系均匀等特点,外加热方式进行的的反应常常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才能完成,微波反应往往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可以避免反应物长时间加热而引起副反应,因此在加速反应的同时可以提高反应收率和产品纯度。b)中对反应温度在30~90℃做过相关研究,反应温度太低,反应时间越长; 反应温度太高,虽然反应时间缩短,但产品染色率与收率也随之下降。对碱的加入量在1:1.5~1:6做过相关的研究,在正常条件下,碱的比例太少反应时间太长,而加碱量过大成本较高。使用的碱可以为-LiOH、KOH、NaOH等含OH的水溶性碱。c)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值都在13.5左右,我们将染料的pH值调到pH=6至pH=8之间,使用的酸可以为盐酸、硫酸、乙酸等水溶性酸。通过光度分析来判定实验终点,反应原料对硝基甲苯邻磺酸在273nm处有一个最大的吸收,而生成物直接黄11在400-410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值,随着反应的进行原料越来越少,生成物越来越多。
[0027] 实施例一:
[0028]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直接黄1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5ml的水,称量含量为80-90%的对硝基甲苯邻磺酸10g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5℃,加入6g的NaOH,用光度分析法分析,反应约10min达到反应终点,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5,抽滤,干燥。
[0029] 实施例二:
[0030] 实验方法与实施例一相似,温度改为75℃,用光度分析法分析,保温反应约20min达到反应终点,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31] 实施例三:
[0032] 实验方法如实施例一相似,将温度改为65℃,用光度分析法分析,保温反应约1.5h达到反应终点,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33] 实施例四:
[0034] 对比实验:实验方法如实施例三相似,将微波加热改为普通水浴加热,保温反应约8h达到反应终点。实施例八反应曲线图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九反应曲线如下图2所示:实施例五:
[0035] 验方法与实施例三相似,将NaOH改为6.5g的LiOH,保温反应约1.5h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36] 实施例六:
[0037] 实验方法与实施例三相似,将NaOH改为9.7g的KOH,保温反应约1.5h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38] 实施例七:
[0039] 实验方法如实施例三相似,结束加热后,用HCl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40] 实施例八:
[0041] 实验方法如实施例三相似,结束加热后,用乙酸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42] 实施例九:
[0043] 实验方法与实施例三相似,将NaOH的量改为5g,用光度分析法分析,保温反应约2.5h达到反应终点,结束加热,用H2SO4溶液调节pH在7.3,抽滤,干燥。
[0044] 实施例十:
[0045] 染色实验,结果见表1:上染率测试方法采用国标GB/T 23976.1-2009。色度分析用三恩驰精密色差仪NR110来测量。
[0046] 表1 实验总数据表
[0047]
[0048] +∆L*= 明亮的, -∆L*= 较暗的, +∆a*= 较红的(少绿的), -∆a*= 较绿的(少红的),+∆ b*= 较黄的(少蓝的), -∆ b*= 较蓝的(少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