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635621.7

文献号 : CN1043139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秀丽周绪旭李雪红李枝军

申请人 : 南京工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上连接板、U形钢板、垫块、锚固螺栓、高强螺栓、螺栓孔、开槽孔;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分别与桥梁主梁和桥塔连接牢固;所述U形钢板为耗能元件,设置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上顶板下方;所述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设置在上顶板与上连接板之间,且与上顶板无接触;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端部预留有螺栓孔,上连接板预留有开槽孔,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通过可在开槽孔中自由滑动的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连接。本发明装置用以抵抗大跨桥梁横向结构体系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冲击力,提高大跨桥梁抗震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上连接板、U形钢板、垫块、锚固螺栓、高强螺栓、螺栓孔、开槽孔;

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分别与桥梁主梁和桥塔连接牢固;所述U形钢板为耗能元件,设置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上顶板下方;所述U形钢板由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U形钢板弯曲段和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组成;

所述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设置在上顶板与上连接板之间,且与上顶板无接触;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端部预留有螺栓孔,上连接板预留有开槽孔,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通过可在开槽孔中自由滑动的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连接;

所述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端部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与下底板固定连接;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垫块;

所述U形钢板的数量为两块或以上,各个U形钢板沿桥梁纵向并排放置,且相互之间保留安全距离;

所述U形钢板采用软钢材料。

说明书 :

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地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在大跨桥梁结构的主塔下横梁处的一种横向减震装置,用于在地震作用下减小主梁传递到桥塔的横向冲击力,控制桥塔和主梁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同时又能满足大跨桥梁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时的纵向位移需求。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纵观历史,我国地震灾害居世界之首,其特点是频率高、分布广、震级大。20世纪我国发生六级以上地震600余次。据我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预测,目前全球处于地震活跃期,这一活跃期可能还要持续十年,而我国恰好处于地震活跃区,自1998年以来已发生10多次7级以上地震和50多次6级以上地震,2003年2月新疆巴楚、伽师的6.8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人民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近10万人的伤亡。因此,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形势非常严峻。
[0003]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大跨桥梁建设更是成为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已建成大跨桥梁的抗震体系主要为:纵向采用漂浮或半漂浮体系和阻尼减震,能较好地抵抗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位移和内力,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减震体系;而横向为满足抗风要求,大多不考虑减震而采用约束体系,因此桥梁结构本身将承担较大的地震力,这样对于桥塔和主梁的横桥向抗震十分不利。目前在大跨桥梁结构的横向减震体系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应用的实例,基本上都采用了可转换的结构体系,即在常规荷载作用下为约束体系,强震作用下转化为减震体系,体系的转化通过剪力销来实现。但是结构体系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瞬间冲击力,对减震装置和整体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破坏作用。
[0004]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横向减震材料包括:固体弹簧、金属橡胶、金属以及铝蜂窝。金属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横向减震材料,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且金属的弹塑性变形是耗散能量最有效的机制之一。制作金属耗能装置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钢材、铅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其中钢材具有造价低廉,较好的变形跟踪能力等特点,且软钢和低屈服点钢适合制造各种类型的耗能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该装置用以抵抗大跨桥梁横向结构体系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冲击力。横向减震装置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变形并耗散能量,实现横向结构体系的平稳转化,同时该装置还应具有一定的侧向滑移能力,以满足大跨桥梁的纵向位移需求。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上连接板、U形钢板、垫块、锚固螺栓、高强螺栓、螺栓孔、开槽孔;
[0007] 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分别与桥梁主梁和桥塔连接牢固;所述U形钢板为耗能元件,设置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上顶板下方;所述U形钢板由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U形钢板弯曲段和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组成;
[0008] 所述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设置在上顶板与上连接板之间,且与上顶板无接触;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端部预留有螺栓孔,上连接板预留有开槽孔,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通过可在开槽孔中自由滑动的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连接;
[0009] 所述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端部预留有螺栓孔,并通过锚固螺栓与下底板固定连接;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垫块。
[0010] 作为优选,所述U形钢板的数量为两块或以上,各个U形钢板沿桥梁纵向并排放置,且相互之间保留安全距离。
[0011] 作为优选,所述U形钢板采用性能优良的软钢材料。
[0012] 本发明U形钢板作为耗能元件,通过弯曲段的变形来耗散冲击能量,实现大跨桥梁横向结构体系的平稳转化。本发明高强螺栓可在长条形开槽孔中自由滑动,产生相对位移,实现该装置的侧向滑移功能。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的可设计性强。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耗能元件U形钢板的高度、宽度、长度、厚度和数量实现较大范围内变化的极限力和极限位移,可以满足本发明的系列化需求。
[0015] 2、本发明具有理想的耗能能力。U形钢板作为本发明的耗能元件,采用具有很好屈服耗能特性的软钢材料,软钢能够提供稳定的塑性变形能力,U形钢板利用在有效高度内获得的较大弯曲变形量实现高效的耗能能力。
[0016] 3、本发明可提供良好的侧向滑移能力。本发明利用高强螺栓在开槽孔中的自由滑动,满足大跨桥梁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时的纵向位移需求。
[0017] 4、本发明具有震后可换性。本发明结构简单,钢材作为本发明中耗能元件的主要材料,造价低廉,制作工艺成熟,现场安装简便,而地震后,能够对本发明的耗能元件进行更换。
[001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横向减震装置,性能稳定,功能全面,价格低廉,适用于大跨桥梁结构。本发明从应用范围及造价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侧视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纵向滑动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上顶板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下底板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上连接板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横向减震装置的U形钢板示意图。
[0026] 图中:1—上顶板;2—下底板;3—上连接板;4—U形钢板;5—垫块;6—锚固螺栓;7—高强螺栓;8—螺栓孔;9—开槽孔;10—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1—U形钢板弯曲段;12—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8] 如图1-7所示,一种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上顶板1、下底板2、上连接板3、U形钢板4、垫块5、锚固螺栓6、高强螺栓7、螺栓孔8、开槽孔9、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0、U形钢板弯曲段11、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12,所述上顶板1和下底板2预留螺栓孔8,通过锚固螺栓6分别与桥梁主梁和桥塔连接牢固;所述U形钢板4为耗能元件,设置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之间;
[0029] 所述上连接板3预留螺栓孔8,并通过锚固螺栓6固定在上顶板1下方;所述U形钢板4由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0、U形钢板弯曲段11和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12组成;
[0030] 所述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0设置在上顶板1与上连接板3之间,且与上顶板1无接触;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0端部预留有螺栓孔8,上连接板3预留有开槽孔9,U形钢板上部平直段10通过可在开槽孔9中自由滑动的高强螺栓8与上连接板3连接;高强螺栓8在长条形开槽孔9中自由滑动,产生相对位移,实现该装置的侧向滑移功能;
[0031] 所述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12端部预留有螺栓孔8,并通过锚固螺栓6与下底板2固定连接;U形钢板下部平直段12与下底板2之间设有垫块5。
[0032] 所述U形钢板4的尺寸和形状一定时,增加U形钢板4的数量,沿桥梁纵向并排设置,且相互之间保留适当间距作为安全距离,能够成倍提高该装置的耗能能力,因此在设计应用时,十分简便,且性能稳定。
[0033] 所述垫块5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U形钢板的竖向变形空间,还可调节装置高度。
[0034] 本发明的适用于大跨桥梁的横向减震装置,通过核心耗能元件U形钢板产生变形来耗散大跨桥梁横向结构体系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冲击能量,实现结构体系的平稳转化,同时该装置还具有一定的侧向滑移能力,满足大跨桥梁在正常使用时和地震时的纵向位移需求。
[0035]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