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563755.2

文献号 : CN1043282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细香吕炳桂吕远洋吕远治

申请人 : 广州贵宇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1~10%、粒度≤85μm的钴粉4~9%、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6%、粒度≤75μm的氧化锌7~9%、粒度≤40μm的氧化铁2~6%、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5%、粒度≤25μm的碳化硅4~20%、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制备方法:将隔成分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降温冷却。碳化硅的加入可以大幅度细化基体组织,使颗粒分布均匀,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强,硬度高。

权利要求 :

1.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5%、粒度≤85μm的钴粉8%、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5%、粒度≤75μm的氧化锌8%、粒度≤40μm的氧化铁4%、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3%、粒度≤25μm的碳化硅12%、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化硅比重为3.23~

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4)降温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说明书 :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机械、物理性能,而这些性能是用传统的熔铸方法无法获得的。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金成分偏聚,消除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组织。
[0003] 铝及其合金都适于作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物可以是连续的纤维,也可以是短纤维,也可以是从球形到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目前铝基复合材料增强颗粒材料有SiC、AL2O3、BN等,金属间化合物如Ni-Al,Fe-Al和Ti-Al也被用工作增强颗粒。但是现有技术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不均匀,网孔较大,因此硬度较低,而且其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均匀,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强,硬度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1~10%、粒度≤85μm的钴粉4~9%、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6%、粒度≤75μm的氧化锌7~
9%、粒度≤40μm的氧化铁2~6%、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5%、粒度≤25μm的碳化硅
4~20%、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0007]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石墨粉5%、钴粉8%、硫化铝5.5%、氧化锌8%、氧化铁4%、羧甲基纤维素钠3%、碳化硅12%、其余为铝粉。
[0008]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碳化硅比重为3.23~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0009] 上述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0011]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0012]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0013] (4)降温冷却。
[0014]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0015]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0016] 原理:碳化硅可以大幅度细化基体组织,经过高温分散后,使颗粒分布均匀,强度高,硬度高。
[0017] 有益效果
[0018] 本发明的布氏硬度为90.8~92.6,拉伸强度为269~276MPa,屈服强度为176~180MPa,弹性模量为86~89GPa,因为碳化硅的加入可以大幅度细化基体组织,使颗粒分布均匀,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强,硬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0020] 实施例1
[0021]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5%、粒度≤85μm的钴粉8%、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5%、粒度≤75μm的氧化锌8%、粒度≤40μm的氧化铁4%、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3%、粒度≤25μm的碳化硅12%、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0022] 碳化硅比重为3.23~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0023] 上述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0025]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0026]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0027] (4)降温冷却。
[0028] 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0029] 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0030] 实施例2
[0031]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1%、粒度≤85μm的钴粉4%、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粒度≤75μm的氧化锌7%、粒度≤40μm的氧化铁2%、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粒度≤25μm的碳化硅4%、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0032] 碳化硅比重为3.23~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0033] 上述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0035]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0036]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0037] (4)降温冷却。
[0038] 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0039] 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0040] 实施例3
[0041]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10%、粒度≤85μm的钴粉9%、粒度≤100μm的硫化铝6%、粒度≤75μm的氧化锌9%、粒度≤40μm的氧化铁6%、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粒度≤25μm的碳化硅20%、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0042] 碳化硅比重为3.23~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0043] 上述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0045]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0046]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0047] (4)降温冷却。
[0048] 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0049] 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0050] 实施例4
[0051]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粒度≤120μm的石墨粉2%、粒度≤85μm的钴粉5%、粒度≤100μm的硫化铝5.3%、粒度≤75μm的氧化锌8%、粒度≤40μm的氧化铁3%、粒度≤30μm的羧甲基纤维素钠2%、粒度≤25μm的碳化硅18%、其余为粒度≤60μm的铝粉。
[0052] 碳化硅比重为3.23~3.24,显微硬度为2840~2900kg/mm2。
[0053] 上述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1)将石墨粉、钴粉、硫化铝、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钠、碳化硅、铝粉混匀后,经过GB6003规定的200目筛,然后至少干混1~2h;
[0055] (2)在700~8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0056] (3)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2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40min。
[0057] (4)降温冷却。
[0058] 步骤(3)升温速率为80~90℃/min。
[0059] 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0060] 对比例1
[0061]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二氧化硅颗粒代替碳化硅晶须。
[0062] 性能测试试验
[0063] 测试结果见下表1。
[0064] 表1
[0065]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1
布氏硬度 92.6 91.3 90.8 91.6 62.5
拉伸强度MPa 276 273 269 275 216
屈服强度MPa 180 176 177 178 101
弹性模量GPa 89 86 87 88 45
[0066] 结论:对比例1的布氏硬度为62.5,拉伸强度为216MPa,屈服强度为101MPa,弹性模量为45GPa,而本发明的布氏硬度为90.8~92.6,拉伸强度为269~276MPa,屈服强度为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