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车载用灯具以及光源点亮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73413.1

文献号 : CN1043344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仓桥正人泽井直树大泽孝

申请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10)利用电解质构件(14)来主动排出形状复杂的前照灯(1)内的水分。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气氛中使用除湿装置(10)时,为了防止电解质构件(14)发热,使用导热效果充分的金属制的电极构件(19、20)。此外,利用电极构件(19)的电极部(15、15a)堵住突出至前照灯(1)内的筒状凸部(12)的开口部(13),由此来保护电解质构件(14)。

权利要求 :

1.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固定在搭载于车辆的灯具中,进行所述灯具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该板状或膜状的构件通过在电解质构件的表层形成催化剂层而形成;

一对电极构件,该一对电极构件具有与所述催化剂层电接触的一对电极部,用于施加规定电压;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以及所述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所述灯具时向所述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被所述一对电极部从两面夹住并覆盖,所述一对电极部是未固接于所述电解质构件的其他器件,所述一对电极构件由以特定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并形成为网格状,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电极构件设置在将所述开口部堵住的位置,所述特定金属是能够使空气中的氧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量增大的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灯具的固定部相对应的、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灯具的固定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在端面上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筒状凸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筒状凸部的周面上的突起部,将所述筒状凸部插入形成在所述灯具上的安装孔,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周边相卡合,由此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灯具,所述电解质构件配置于所述筒状凸部的内部、且从所述灯具的壳体向内部突出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在端面上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筒状凸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筒状凸部的周面上的具有弹性的爪部,将所述筒状凸部插入形成在所述灯具上的安装孔,所述爪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周边相卡合,由此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灯具,所述电解质构件配置于所述筒状凸部的内部、且从所述灯具的壳体向内部突出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在端面上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筒状凸部;以及环状的弹性构件,将所述筒状凸部插入形成在所述灯具上的安装孔,并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筒状凸部之间设置所述弹性构件,利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灯具,所述电解质构件配置于所述筒状凸部的内部、且从所述灯具的壳体向内部突出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固定于安装在所述灯具上的维护盖板,或者与该维护盖板形成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该电源部将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施加给所述电解质构件的规定电压,并提供给所述一对电极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外的通气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比所述电解质构件更靠所述通气口一侧的通气性防水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构件由质子传导性电解质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构件作为湿度传感器进行使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持续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发动机的动作联动地向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电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固定有所述除湿装置的所述灯具或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其它灯具的动作联动地向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灯具内的湿度联动地向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电压。

15.一种车载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对收纳有光源的灯罩内进行除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用灯具为前照灯或尾灯。

17.一种光源点亮装置,该光源点亮装置将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点亮用电压,并提供给灯具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电压,并提供给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的电源,来作为功能的一部分。

18.一种车载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以及具有向该除湿装置进行供电的供电功能的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点亮装置,对收纳有光源的灯罩内进行除湿。

19.一种光源点亮装置,该光源点亮装置将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点亮用电压并提供给灯具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以及将所述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电压并提供给所述除湿装置的电源,来作为功能的一部分。

20.一种车载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点亮装置,对收纳有光源的灯罩内进行除湿。

21.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固定在搭载于车辆的灯具中,进行所述灯具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该板状或膜状的构件通过在电解质构件的表层形成催化剂层而形成;

一对电极构件,该一对电极构件具有与所述催化剂层电接触的一对电极部,用于施加规定电压;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以及所述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所述灯具时向所述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被所述一对电极部从两面夹住并覆盖,所述一对电极部是未固接于所述电解质构件的其他器件,所述一对电极构件由以特定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电极构件设置在将所述开口部堵住的位置,所述特定金属是能够使空气中的氧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量增大的金属,所述电解质构件作为湿度传感器进行使用。

22.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固定在搭载于车辆的灯具中,进行所述灯具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该板状或膜状的构件通过在电解质构件的表层形成催化剂层而形成;

一对电极构件,该一对电极构件具有与所述催化剂层电接触的一对电极部,用于施加规定电压;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以及所述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所述灯具时向所述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被所述一对电极部从两面夹住并覆盖,所述一对电极部是未固接于所述电解质构件的其他器件,所述一对电极构件由以特定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电极构件设置在将所述开口部堵住的位置,所述特定金属是能够使空气中的氧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量增大的金属,与发动机的动作联动地对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电压。

23.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固定在搭载于车辆的灯具中,进行所述灯具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该板状或膜状的构件通过在电解质构件的表层形成催化剂层而形成;

一对电极构件,该一对电极构件具有与所述催化剂层电接触的一对电极部,用于施加规定电压;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以及所述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所述灯具时向所述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板状或膜状的构件被所述一对电极部从两面夹住并覆盖,所述一对电极部是未固接于所述电解质构件的其他器件,所述一对电极构件由以特定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电极构件设置在将所述开口部堵住的位置,所述特定金属是能够使空气中的氧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量增大的金属,与固定有所述除湿装置的所述灯具或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其它灯具的动作联动地对所述电解质构件施加电压。

说明书 :

除湿装置、车载用灯具以及光源点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使用板状或膜状的电解质构件的除湿装置、使用该除湿装置对灯具内进行除湿的车载用灯具、以及内置有该除湿装置的光源点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前照灯等车载用灯具中,构成各个构件的树脂所潜在含有的水分、以及因灯具内的光源反复点亮和熄灭而产生的灯具内空气的膨胀与收缩而从外部浸入的水分可能会在灯具内温度较低的部位凝结。
[0003] 特别是对于暴露于外界气体的灯具前表面的、将光源的光辐射到车辆前方的透镜,这种透镜是温度处于比其他部位低的低温的情况较多的部位,因而容易在该透镜的内侧产生凝结。不好的地方在于,由于该透镜透明,因此在其内侧产生的凝结水的小水滴会成为雾状从而容易被肉眼看到,因此有损灯具的商品性。
[0004] 另外,在作为当今车辆车身线条的一部分的形状复杂的灯具中,由于灯具内空气的温度分布的高低差较大,容易产生低温部位,因此该低温部的凝结容易变得显著。
[0005] 此外,对于放电灯以及LED(发光二极管)那样的新型光源,与使钨丝赤热的灯泡那样的现有光源相比,点亮的功率较小,因此整个灯具内的温度上升较为平缓。因此,灯具内空气的膨胀和收缩较小,浸入到灯具内的水分不容易排出到外部。其结果,水分容易积存在灯具内,凝结容易变得显著。
[0006] 另外,在现有的灯具中,通常在透镜内侧涂布亲水性的防雾涂层,使得凝结的水分不会变成小颗粒的水滴、即雾气。
[0007] 作为防止上述雾气的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汽车用灯(灯具)中,采用在灯罩(外壳)内设置促进理想对流产生的整流板,并使水分通过进气孔排出到灯罩外的结构,从而能减少绕回至前表面透镜的水分,进而使得不容易产生凝结。由此,能减少涂布在该前表面透镜上的防雾涂层。
[0008] 然而,即使能利用对流将灯罩内的水分转移到呼吸孔,也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将水分从该呼吸孔排出,从而可能有水分残留在内部。
[0009] 或者,也考虑利用除湿装置来主动地对灯具内进行除湿。现有的除湿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2~4。
[0010] 专利文献2的车辆用除湿装置采用下述结构,即:利用质子传导型电解质膜对车辆的空调用蒸发器周边的气氛进行除湿。并且进行配置,使得该除湿装置的阳极侧向蒸发器外壳开放,使阴极侧向发动机室开放,利用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提高阴极侧的温度,从而提高除湿效果。另外,该除湿装置从结果上来看是将车辆车厢的水分排出到发动机室,因此,并非将前照灯中的水分排出到外部。
[0011] 此外,专利文献3的防湿结构采用下述结构,即:在外壳内设置电子元器件、以及将浸入的水分变为电解质的电解质生成单元,在其周围注入并埋设树脂,通过使该电解质生成单元流过电流进行通电,从而将树脂中包含的水分分解并排出。由此,提高了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室内的电子元器件的防湿性。该防湿结构将浸入到由树脂密封的外壳内的水分排出,因此,并非将前照灯中的水分排出到外部。
[0012] 此外,专利文献4的物品储藏保管装置采用下述结构,即:在储藏或保管物品的壳体的壁部设置质子导电性构件,将该壳体内部的水分排出到壳体外。该装置将壳体内的水分排出到壳体外,但作为除湿对象的壳体并非是前照灯。
[0013] 现有技术文献
[0014] 专利文献
[001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99198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62562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59289号公报
[0018]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5-1039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9]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0] 上述专利文献1利用对流来促进前照灯的灯罩内水分的排出,并非主动地从前照灯排出。因此,存在水分的排出效果不充分的问题。
[0021]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4虽然采用使用电解质构件来主动地排出水分的结构,但对象并非前照灯,且并未考虑到将形状复杂的前照灯的灯罩内积蓄的水分主动排出。
[0022] 而且,前照灯所安装的部位附近存在车辆的发动机,因此该部位可能存在汽油等可燃性气体。另一方面,通常的电解质构件是在电解质膜的表面层叠铂的催化剂层与碳的电极层而构成,电解质构件表层的催化剂层中会发生氧离子与氢离子的分解与结合的反应。该氧可能会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发热,但上述专利文献2~4中没有应对发热的记载。此外,也考虑会存在因该发热而引起的电解质膜的劣化、甚至起火这样的担忧,但上述专利文献2~4中也没有应对该情况的记载。
[0023] 因此,存在难以将上述专利文献2~4的除湿装置直接使用于前照灯的问题。
[0024]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发挥除湿功能并能抑制电解质构件发热的除湿装置、以及应用该除湿装置的车载用灯具以及光源点亮装置。
[0025]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26]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板状或膜状的电解质构件;从两面夹着电解质构件并与其电接触、且施加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构件;以及收纳电解质构件以及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灯具时向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一对电极构件由以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两个电极构件均设置在将壳体开口部堵住的位置。
[0027] 本发明的车载用灯具包括上述除湿装置,对收纳有光源的灯罩(外壳)内进行除湿。
[0028] 本发明的光源点亮装置包括:板状或膜状的电解质构件;从两面夹着电解质构件并与其电接触、且施加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构件;以及收纳电解质构件以及一对电极构件、且形成有在固定于灯具时向灯具内开口的开口部的(点亮装置的)壳体,一对电极构件由以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两个电极构件均设置在将(点亮装置的)壳体的开口部堵住的位置。
[0029] 发明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以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一对金属构件,能抑制电解质构件的发热。因此,即使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气氛中也能使用除湿装置。
[0031]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能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气氛中使用的除湿装置,从而能对设置在发动机附近的车载用灯具内进行除湿来抑制凝结。
[0032]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能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气氛中使用的具备除湿功能的光源点亮装置,从而能对设置在发动机附近的车载用灯具内进行除湿来抑制凝结。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的结构的剖面图,是将除湿装置安装于后表面的例子。
[0034]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的结构的剖面图,是将除湿装置安装于下表面的例子。
[0035] 图3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仰视图,图3(c)是侧视图。
[0036] 图4是表示沿图3的AA线切断的除湿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面图。
[0037] 图5是表示沿图3的AA线切断的除湿装置的另一示例的剖面图。
[0038]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的结构的剖面图,是将除湿装置安装于维护盖板的例子。
[0039] 图7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和除湿装置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0] 图8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和除湿装置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1] 图9是表示在除湿装置的筒状凸部内周面设有突起部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042] 图10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和除湿装置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3] 图11是表示利用图10所示的固定方法对前照灯和除湿装置进行固定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0044] 图12是表示将图11所示的凹部替换为缺口孔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045] 图13是表示在除湿装置的筒状凸部内周面设有爪部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046] 图14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和除湿装置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7] 图15是表示利用图14所示的固定方法对前照灯和除湿装置进行固定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0048] 图16是表示使用了O形环状的弹性构件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049] 图17是表示使用了O形环状的弹性构件的其它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050]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0051] 图19是表示构成图18所示的电源部的基本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52] 图20是表示构成图18所示的电源部的电源电路的其它示例的电路图。
[0053] 图2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除湿装置的电源部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54]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前照灯的结构的剖面图,是由LED点亮装置向除湿装置进行供电的例子。
[0055]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前照灯的结构的剖面图,是将LED点亮装置与除湿装置一体化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57] 实施方式1.
[0058]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车载用灯具之一的前照灯1具有以下结构,即:在由前表面透镜2和外壳3形成的灯罩内收纳有: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投影用透镜4、配置在投影用透镜4后侧的LED(光源)5、将来自LED5的光反射向投影用透镜4的反射镜6、以及放置LED5的散热器7。在图1的结构例中,在外壳3的后表面形成安装孔8,在该安装孔8上安装有除湿装置10。在图2的结构例中,在外壳3的下表面形成安装孔8,并安装有除湿装置10。
[0059] 图3中示出除湿装置10的外观,图4中示出沿AA线切断的剖面图。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上突出设置有筒状凸部12。该筒状凸部12的端面上形成有开口部13。在筒状凸部12的内部收纳有板状或膜状的电解质构件14,该电解质构件14的开口部13一侧的表面与正侧的电极构件19电接触,相反侧的表面与负侧的电极构件20电接触。电极构件19、20由从两面夹着电解质构件14并与其电接触的电极部15、16、以及与外部电源(未图示)相连的导线部17、18构成。另外,正侧的电极构件19的电极部15配置在堵住开口部13的位置。此外,壳体11上形成有连接器部21和通气口22。
[0060] 正侧的电极构件19以及负侧的电极构件20分别由以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电极部15、16的形状与电解质构件14大致相同且形成为网格状,与电解质构件14的大致整个表面和大致整个背面相接触。导线部17、18的前端部配置于连接器部21。本实施方式1中,利用电源装置将车载电池的电压(例如12V)转换为规定的电压(例如3V),并经由电源线提供给连接器部21。连接器部21中,电源线与导线部17、18的前端部相连,对电解质构件14施加上述规定的电压。
[0061] 本实施方式1中,使用氟树脂类的质子传导性电解质作为电解质构件14,该电解质构件14具有对空气中的水分(湿气)进行吸附的结构。质子传导性电解质与燃料电池用的原材料相同,因此流通量(产量)较多且廉价。即,能实现廉价的除湿装置10。
[0062] 电解质构件14的表层形成有以铂等为主体的催化剂层,该电解质构件14在被电极部15、16覆盖的状态下将开口部13堵住。若对电极部15施加正电压,对电极部16施加负电压,则被电解质构件14吸附的水分会分解成氧离子和氢离子。然后,从正侧的电极部15一侧排出气体的氧,从负侧的电极部16一侧排出气体的氢。另外,此时所产生的氢也会与周围的氧反应而变成水(水蒸汽)。因此,表面上来看,从电解质构件14的施加有正电压的表面吸收水分,从施加有负电压的表面排出。
[0063] 在将该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安装到前照灯1的安装孔8的情况下,电解质构件14经由开口部13从电极部15一侧吸收前照灯1内的水分,将其分解为氧和氢,并将氢或水从电极部16一侧排出到壳体11内。排出到壳体11内的氢或水通过通气口22排出到外部。因此能降低前照灯1内的水分量、即能降低湿度。若前照灯1内的水分量降低,则凝结在前表面透镜2上的水分自然会减少,从而抑制了前照灯1内凝结的产生。
[0064] 因此,即使前照灯1的形状复杂,也能主动排出内部的水分,能抑制前表面透镜2的凝结。其结果,能减少对前表面透镜2实施的防雾涂层。而且也无需如现有那样设置用于将凝结水引导到前表面透镜2以外的部位的复杂结构。
[0065] 然而,由于电解质构件14的表层形成有催化剂层,因此虽然较少,但还是会发生氧离子与氢离子的分解和结合反应,若空气中存在汽油等可燃性气体,则会起到促进该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氧发生反应的作用。
[0066] 此时,该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氧的反应虽然较少,但仍然会带来发热,因此,若无法对该反应热进行散热从而使电解质构件14的温度下降,则电解质构件14本身会因温度的上升而劣化。
[0067] 而且,在多个恶劣条件同时存在的状况下,存在着以下担忧,即:反应热未被释放而聚集在电解质构件14周边,当温度过度上升时甚至会导致起火。
[0068] 为此,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为了促进反应热的释放,在使用高导热性金属的同时,利用能确保通气性的网格状的电极部15、16覆盖电解质构件14的整个表面和背面。因此,即使在电解质构件14附近存在可燃性气体、且可燃性气体在电解质构件14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的情况下,其反应热也会由金属制的电极部15、16传导、扩散、并释放,不会在局部聚集。其结果,电解质构件14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电解质构件14不会因发热而劣化。此外,由于温度不会上升,因此电解质构件14也不会起火。
[0069] 另外,利用金属制的坚固的电极部15堵住开口部13,使电解质构件14不露出,从而能防止异物等直接与电解质构件14接触。由此能避免因意外行为导致电解质构件14被破坏。
[0070]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除湿装置10的变形例。
[0071] 在图5所示的除湿装置10中,使用形状与电解质构件14大致相同的设有多个小孔的金属板作为电极部15a、16a。即,在使用高导热性的金属板的同时,利用设置在电极部上的小孔来确保通气性。另外,为了不妨碍出入电解质构件14的水分以及来自电极部15a、16b的通电电流,且使施加于电解质构件14的表面和背面的按压力均匀,在电解质构件14与电极部15a、16a之间设置有将纤维状的金属如毛毡那样固定得到的例如钢丝棉那样形态的缓冲构件23、24。
[0072] 此外,在壳体11内部安装有底筒状的支承构件26,并在该支承构件26的内侧配置弹簧等弹性构件25。弹性构件25将电极部16a向电解质构件14一侧按压,由此成为电极部16a、缓冲构件24、电解质构件14、缓冲构件23、以及电极部15a相互接触的状态,能获得理想的电连接和散热效果。另外,由于电极部15a与开口部13的边缘部卡合,因此不会从开口部
13脱落到前照灯1内。此外,由于支承构件26上形成有通气孔27,因此通过电解质构件14的水分(湿气)会通过通气孔27和通气口22而排出到外部。
[0073] 由此,不会对理想的电连接和电解质构件14内外水分的通过造成妨碍,能确保除湿性能,并能获得理想的电解质构件14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金属制的坚固的电极部15a将开口部13封住,因此能避免因意外行为导致电解质构件14被破坏。
[0074] 另外,在图5所示的除湿装置10中,若电极部15a、16a的形状是不会对水分通过电解质构件14、通电电流、以及散热造成妨碍的形状,则可以省略缓冲构件23、24。
[0075]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以高导热性金属为主体的材料形成电极部15、16或电极部15a、16a,构成为具有足够的散热性,从而能够增多对空气中的氧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量。因此,即使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除湿装置10,也能避免电解质构件14的局部发热,防止起火。此外,抑制了发热引起的电解质构件14的劣化,能长期维持除湿性能。
[0076] 接下来说明将除湿装置10安装到前照灯1中的步骤。
[0077] 首先,在筒状凸部12的外表面安装O形环状的防水构件9,将筒状凸部12的开口部13一侧插入外壳3的安装孔8。然后,利用规定的固定单元对外壳3与壳体11进行固定,使其处于开口部13突出到前照灯1内部的状态。固定方法的细节将在实施方式2之后说明。
[0078] 通过将开口部13配置在从前照灯1的外壳3突出到内部的位置,使得设置在该开口部13内侧的电解质构件14容易与前照灯1内的湿气接触,即容易与内部气体接触。此外,由于防水构件9将筒状凸部12的外表面与安装孔8之间的缝隙堵住,因此能防止水分浸入到前照灯1内。
[0079] 在如图1所示那样将除湿装置10安装到前照灯1后表面的情况下,能将前照灯1内的空气中的水分(湿气)排出到外部。由于该前照灯1的后部配置在发动机室内,因此在行驶时,路面上的水可能会从下方向前照灯1的后部溅起,但由于前照灯1的后表面不容易被水溅到,因此只需在除湿装置10上设置简易的防滴结构即可。
[0080] 另一方面,在如图2所示那样将除湿装置10安装到前照灯1下表面的情况下,不仅能将前照灯1内的空气中的水分(湿气)排出到外部,还能将积存在下部的液体状的水也排出到外部。然而,由于前照灯1的下表面容易被水溅到,因此优选在除湿装置10设置将从下方溅起的水考虑在内的防水结构。
[0081] 另外,除湿装置10的安装部位并不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部位。下面,参照图6对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082] 对于使用使钨丝赤热的灯泡作为光源的前照灯1,为了在该灯泡故障时进行更换,在前照灯1的后表面具备维护用开口部30、以及堵住该维护用开口部30的维护盖板31。
[0083] 另一方面,由于LED5寿命较长,很少更换,但即使是使用LED5作为光源的前照灯1,大多也具备维护用开口部30、以及堵住该维护用开口部30的维护盖板31。这是因为,例如在前照灯1内安装构件、或对内部布线进行接线的组装操作中,在将布线构件引导到前照灯1内部的操作中会使用到维护用开口部30。
[0084] 因此,如图6所示,在维护盖板31上形成相当于上述图1和图2的安装孔8的部位,来安装除湿装置10。在组装操作中,将安装有除湿装置10的维护盖板31固定于维护用开口部30。由此,无需在前照灯1的外壳3上形成用于安装除湿装置10的安装孔8。此外,由于除湿装置10与前照灯1原先具备的维护盖板31一体化,因此能对形状等不同的前照灯1共用一个除湿装置10。
[0085] 另外,也可以是将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与维护盖板31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0086] 接着,对除湿装置10的动作时序进行说明。
[0087] 例如,从外部电源向除湿装置10提供持续电源,使除湿功能始终运行。该情况下,由于能进行长时间除湿,因此能使电解质构件14小型化。由此,能实现廉价的除湿装置10。
[0088] 此外,也可以例如与发动机的动作联动地向除湿装置10提供电源。即,在IG(点火)开关打开期间,提供电源,在关闭期间停止提供。由于在发动机工作时,周围温度会上升,因此电解质构件14的催化剂活性提高,除湿效率上升。此外,通过与IG开关联动,能任意地操作除湿装置10的动作和停止,因此产生意外举动时的应对变得容易。
[0089] 此外,也可以例如与安装有除湿装置10的前照灯1、或者其它车载用灯具(例如位置灯)的动作联动地向除湿装置10提供电源。即,在点亮时提供电源,在熄灭时停止提供。在前照灯1点亮期间,前照灯1内的温度会上升,产生对流从而搅动内部气体,因此通过在该期间使除湿装置10工作,能进行高效的除湿动作。由此,也无需使用过大的电解质构件14。而且,能与前照灯1或者其它车载用灯具的点亮装置的电源共用除湿装置10的电源,使得包含除湿装置10的前照灯1的系统结构变得简单。
[0090]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除湿装置10包括:板状或膜状的电解质构件14;从两面夹着电解质构件14并与其电接触、且施加规定电压的一对电极构件19、20;收纳电解质构件14以及一对电极构件19、20、且形成有在固定于前照灯1时向前照灯1内部开口的开口部13的壳体11,一对电极构件19、20由以金属为主体的材料构成,且正侧的电极构件19设置于将开口部13堵住的位置。因此,通过利用金属制的电极构件19、20进行导热、散热,能够抑制电解质构件14的发热,即使在存在可燃性气体的发动机室内也能使用除湿装置10。因此,能将除湿装置10安装于前照灯1来抑制前表面透镜2上产生的凝结。
[0091]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在电解质构件14中使用了流通量多且廉价的质子传导性电解质,因此能实现廉价的除湿装置10。
[0092]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采用对电解质构件14施加持续电压的结构,因此能通过进行长时间除湿来使电解质构件14小型化,由此能实现廉价的除湿装置10。
[0093]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与发动机的动作联动地来对电解质构件14施加电压。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在周围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除湿动作,因此能提高除湿效率。
[0094] 或者,也可以与前照灯1的动作联动地、或与搭载有该前照灯1的车辆的其它灯具的动作联动地对电解质构件14施加电压。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前照灯1内的温度上升,产生对流从而能搅动空气,因此能进行高效的除湿动作。此外,由于能与光源的点亮装置共用电源,因此能实现系统结构简单的除湿装置10。
[0095]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除湿装置10构成为固定在由前表面透镜2和外壳3构成的灯罩的与辐射来自LED5的光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或者下侧的表面,因此能将除湿装置10安装到与目的相对应的部位。
[0096]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构成为前照灯1具备维护盖板31,除湿装置10固定于该维护盖板31,因此能共用前照灯1的结构构件。还能实现装卸步骤得以减少的除湿装置10。
[0097] 实施方式2.
[0098] 图7是对本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与除湿装置1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利用螺钉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图7中,对于与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099] 在图示例中,示出了在形成于前照灯1的外壳3的安装孔8的周围设有四个部位的螺钉孔(固定部)40的结构例。安装于该结构的前照灯1的除湿装置10在壳体11上设有四个部位的螺钉用贯通孔(固定构件)41。于是,利用四个螺钉(固定构件)42将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固定在前照灯1的外壳3上。此外,为了防止水从安装孔8与筒状凸部12之间的间隙浸入到前照灯1内,在除湿装置10与前照灯1之间配置O形环状的防水构件9。
[0100] 另外,图7中,虽然隐藏于筒状凸部12的内部不可见,但优选将电解质构件14设置在从前照灯1的外壳3向内部突出的位置,以使其容易接触到前照灯1内的湿气。
[0101] 此外,设置螺钉孔40、以及螺钉用贯通孔41的位置以及数量不限于图7,可以是任意的。
[0102] 除湿装置10所使用的固定构件只要是与前照灯1的固定部相对应的构件即可,可以是图7那样使用了螺钉42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例如,在使用弹簧等固定构件将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按压至前照灯1的外壳3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在壳体11上设置槽或突起等来进行定位,以防止该弹簧产生偏移。另外,该情况下,为了防止水浸入前照灯1内,也在除湿装置10与前照灯1之间配置防水构件9。
[0103]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除湿装置10构成为包括与前照灯1的固定部相对应的螺钉42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将壳体11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因此,能提供可安装于前照灯1的除湿装置10。
[0104] 实施方式3.
[0105] 图8是对本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1与除湿装置1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利用插销机构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另外,图8中,对于与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06] 在形成于前照灯1的外壳3上的安装孔8中设置两个部位的缺口部43,在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上突出设有与缺口部43相嵌合的两个部位的突起部44。于是,使缺口部43与突起部44相嵌合,并将筒状凸部12插入到安装孔8中。插入后,使除湿装置10绕着筒状凸部12的中心轴旋转,从而使突起部44与安装孔8的边缘部内侧卡合,使得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此外,为了防止水从安装孔8及缺口部43与筒状凸部12及突起部44之间的间隙浸入到前照灯1内,在除湿装置10与前照灯1之间配置O形环状的防水构件9。
[0107] 另外,图8中,虽然隐藏于筒状凸部12的内部不可见,但优选电解质构件14配置在从前照灯1的外壳3向内部突出的位置,以使其容易接触到前照灯1内的湿气。
[0108] 此外,设置缺口部43、以及突起部44的位置以及数量不限于图8,可以是任意的。
[0109] 此外,图8中,构成为在筒状凸部12的外周面设置有突起部44,但也可以是在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设置突起部44的结构。图9是表示在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设有突起部44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在前照灯1的外壳3上形成有从安装孔8的边缘部向前照灯1外突出的筒状壁45,在该筒状壁45的前端部设有凸缘46以及多个缺口部43。在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突出设有与缺口部43相嵌合的多个突起部44。于是,使缺口部43与突起部44相嵌合,并将筒状壁45插入筒状凸部12。插入后,使除湿装置10绕着筒状凸部12的中心轴旋转,从而使突起部44与凸缘部46卡合,使得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
[0110] 另外,电解质构件14以及未图示的电极构件19、20等配置在比凸缘46更靠壳体11一侧的深处部位。该配置下,由于前照灯1内的空气也通过筒状壁45与电解质构件14接触,因此能进行除湿。
[0111]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除湿装置10构成为包括:突出设置于壳体11、且在端面上形成有开口部13的筒状凸部12;以及形成在筒状凸部12的周面上的突起部44,筒状凸部12插入到形成在前照灯1上的安装孔8中,突起部44与安装孔8的周边卡合,从而将壳体11固定于前照灯1。因此,能提供可简单地安装于前照灯1的除湿装置10。
[0112] 实施方式4.
[0113] 图10是对本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1与除湿装置1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利用爪部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图11是表示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另外,图10和图11中,对于与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14] 在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外侧的两个部位设置具有弹性的爪部47、以及能收纳爪部47的凹部48。于是,使爪部47向凹部48一侧弹性变形,并将筒状凸部12插入到安装孔8中。插入后,爪部47向外侧恢复从而与安装孔8的边缘部内侧卡合,由此将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此外,为了防止水从安装孔8与筒状凸部12之间的间隙浸入到前照灯1内,在除湿装置10与前照灯1之间配置O形环状的防水构件9。
[0115] 另外,图11是在筒状凸部12的外周面设置深度未贯穿该筒状凸部12的壁部的凹部48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设置贯穿筒状凸部12的壁部的缺口孔49。图12是表示在筒状凸部12上设有缺口孔49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在该结构中,前照灯1的内部气体不仅从开口部13流入,还从缺口孔49流入,因此为了使前照灯1的内部气体与外界气体隔绝,在比缺口孔49更深处的壳体11一侧配置电解质构件14以及未图示的电极构件19、20等。
[0116] 此外,在图10~图12中,在筒状凸部12的外周面设置了爪部47,但也可以在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设置爪部47。图13是表示在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设有爪部47的结构例的剖面图。前照灯1的外壳3上形成有从安装孔8的边缘部向前照灯1外突出的筒状壁45,在该筒状壁45的前端部设有凸缘46。在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的内周面设置多个爪部47。于是,使爪部47弹性变形,并将筒状凸部12插入筒状壁45。插入后,爪部47向内侧恢复从而与筒状壁45的外表面或凸缘46卡合,由此将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
[0117] 另外,在比凸缘46更靠壳体11一侧的深处部位配置电解质构件14以及未图示的电极构件19、20等。该配置下,前照灯1内的空气也通过筒状壁45与电解质构件14接触,因此能进行除湿。
[0118]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4,除湿装置10构成为包括:突出设置于壳体11、且在端面上形成有开口部13的筒状凸部12;以及形成在筒状凸部12的周面上的具有弹性的爪部47,将筒状凸部12插入到形成在前照灯1上的安装孔8中,使爪部47与安装孔8的周边卡合,从而将壳体11固定于前照灯1。因此,能提供可简单地安装于前照灯1的除湿装置10。
[0119] 实施方式5.
[0120] 图14是对本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1与除湿装置1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利用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图15是表示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另外,图14和图15中,对于与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21] 在除湿装置10的筒状凸部12的前端部设有比基端部的外径要大的大直径部50。先在形成于前照灯1的外壳3的安装孔8中安装环状的弹性构件51。然后,边利用大直径部50使弹性构件51的嵌合孔52张开,边将筒状凸部12压入,利用弹性构件51的反作用力(弹性力)将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通过在筒状凸部12上设置大直径部50,能将筒状凸部12坚固地安装于弹性构件51,从而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除湿装置10脱落。此外,该弹性构件51也同时起到上述结构的防水构件9的作用。
[0122] 另外,图14和图15示出了使用索环(轴套)状的弹性构件51的情况,但弹性构件51的形状不限于此。图16和图17是表示使用O形环状的弹性构件51的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
[0123] 在图16的结构例中,设置从形成于前照灯1的外壳3的安装孔8的边缘部向内侧突出的筒状壁53。并且,使O形环状的弹性构件51与筒状壁53的内表面和筒状凸部12的外表面之间相抵接,利用弹性构件51的反作用力将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
[0124] 在图17的结构例中,设置从形成于前照灯1的外壳3的安装孔8的边缘部向外侧突出的筒状壁54。在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上以包围筒状凸部12的外表面的方式设置筒状壁55。于是,使O形环状的弹性构件51与筒状壁54的外表面和筒状壁55的内表面之间相抵接,利用弹性构件51的反作用力将除湿装置10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
[0125]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5,除湿装置10构成为包括:突出设置于壳体11、且在端面上形成有开口部13的筒状凸部12;以及环状的弹性构件51,将筒状凸部12插入到形成在前照灯1上的安装孔8中,在安装孔8与筒状凸部1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51,利用该弹性构件51的弹性力将壳体11固定于前照灯1。因此,能提供可简单地安装于前照灯1的除湿装置10。
[0126] 实施方式6.
[0127]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10的结构的剖面图。另外,图18中,对于与图1~图6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28] 上述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0由于构成为经由连接器部21接受例如3V的供电,因此需要另外设置将车载电池的12V转换为3V的电源装置。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6中,将把12V转换为3V的电源部60内置于除湿装置10,可经由该电源部60与车载电池相连。在电路基板61上安装构成电源部60的电子元器件,并连接导线部17、18的前端部。此外,在电路基板
61上形成通气孔62。
[0129] 图19示出构成电源部60的基本电源电路。该例中,利用电阻R1和齐纳二极管D1构成恒压电路。由此,无需上述实施方式1中另行准备的电源装置。
[0130] 另外,当湿度较高时,电解质构件14的电阻分量降低,通电电流增大,因此,由电阻R1与齐纳二极管D1构成的该电路结构中不会流过足够的输出电流,因此为了在高湿度情况下使除湿装置10发挥出足够的作用,也可以使用恒压电源用的电源IC来构成电源部60,以使较大的输出电流流过。在图20所示的电路结构例中,利用电源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64、该电源IC64的动作稳定用电容器C1、C2、以及保护用的二极管D2和变阻器等过电压保护元件65来构成恒压电源。
[0131] 也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从车载电池63向电源部60提供持续电源,从而使除湿功能始终工作。此外,也可以与发动机的动作联动地提供电源。另外,也可以与前照灯1等车载用灯具的点亮动作联动地提供电源。
[0132] 另外,在将电源部60内置于除湿装置10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水浸入电源部60而产生异常动作,优选除湿装置10采用防水结构。为此,在图18的结构例中,在壳体11的电源部60与外界气体的边界设置隔壁70,并利用通气性防水构件72堵住隔壁70的通气孔71。通气性防水构件72使水蒸汽透过,但不会透过水。因此,不会对将前照灯1内的水分变为氢或水蒸汽并进行排出的除湿装置10的工作造成妨碍。通过电解质构件14并排出到除湿装置10内的水分(湿气)通过形成在电源部60的电路基板61上的通气孔62、以及形成在隔壁70上的通气孔71,从通气口22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即使水从通气口22浸入壳体11内,由于不会从隔壁70浸入到电源部60一侧,因此能避免因浸水引起的电源部60的异常动作,提高了可靠性。
[0133] 除湿装置10的夹着电解质构件14的电极构件19、20沿着固定该电极构件19、20的壳体11的壁面设置,因此,除非采用特殊结构,否则电极构件19、20与壳体11之间没有气密性。换言之,形成经由电极构件19、20与壳体11的间隙、通气孔62、通气孔71以及通气口22而与前照灯1的内外连通的通气路径,因此能缓和因前照灯1内的空气膨胀以及收缩而产生的压力。
[0134] 另外,现有的前照灯1中虽然也安装有内部气体膨胀和收缩时的通气路径、以及具备防止来自该通气路径的浸水的通气性防水构件的通气部件,但图18所示的除湿装置10同时具有现有的通气部件的功能,因此不需要现有的通气部件,能将其省略。
[0135]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6,除湿装置10构成为具备电源部60,该电源部60将车载电池63的电压转换为施加于电解质构件14的规定电压,并提供给一对电极构件19、20。因此,能实现可以从车载电池63接受直接供电的除湿装置10。
[0136]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6,除湿装置10构成为包括:连通壳体11的内外的通气口22;以及设置在壳体11内的比电解质构件14更靠通气口22一侧的通气性防水构件72。因此,能避免因浸水引起的异常动作,能实现可靠性较高的除湿装置10。此外,由于能省去前照灯1用的现有方式的通气部件,因此能改善前照灯1的组装性,削减费用。
[0137] 实施方式7.
[0138] 图21是将本实施方式7的除湿装置10的上述电源部60完善后得到的结构例的电路图。另外,图21中,对于与图18~图20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39] 电解质构件14具有电阻值会根据上述吸收的水分量进行变化的特性。因此,本实施方式7中构成为利用该特性将电解质构件14用作湿度传感器,以与前照灯1内的湿度联动的方式任意地从电源部60向电解质构件14提供电源。
[0140] 如图21所示,电源部包括由晶体管等开关元件Tr1、二极管D3、线圈L1、电容器C3构成的DC/DC整流器69,利用该DC/DC整流器69生成施加于电解质构件14的电压(例如3V)。此外,在DC/DC整流器69与电解质构件14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2,晶体管等开关元件Tr2与该电阻R2并联连接。
[0141] 控制部66由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输出端子OUT1、2、以及模拟输入端子A/D1、2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该控制部66从输出端子OUT1经由驱动器67输出开关元件Tr1的驱动信号,对DC/DC整流器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电源68生成使控制部66工作的电源。
[0142] 该控制部66在使电解质构件14进行除湿动作时,使开关元件Tr2导通,将DC/DC整流器所输出的3V的电压施加给电解质构件14。
[0143] 另一方面,在将电解质构件14用作湿度传感器时,由控制部66使开关元件Tr2截止,在串联存在有电阻R2的情况下向电解质构件14施加电压。此时,控制部66检测电阻R2与电解质构件14的分压值作为输入端子A/D2的端子电压值。
[0144] 若将电阻R2设定为任意的电阻值,则能根据电阻R2的端子间电压与电解质构件14的端子间电压的比率(输入端子A/D1、2的端子电压的比率)计算电解质构件14的端子间的电阻值。由于该电解质构件14的端子间电阻值对应于所吸收的水分量、即前照灯1的内部空间的湿度,因此能基于该端子间电阻值来推算湿度。
[0145] 控制部66定期推算前照灯1的湿度,在该湿度高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使开关元件Tr2导通,从而将DC/DC整流器69的输出电压施加给电解质构件14,进行除湿动作。另一方面,当该湿度在阈值以下时,停止DC/DC整流器69,不进行除湿动作。由此,能在需要时使除湿装置10动作,在不需要时使其停止,从而能减小接入除湿装置10的电力,并能延长电解质构件14的寿命。
[0146] 此外,由于DC/DC整流器69能支持大电流输出,因此上述实施方式6的图20中说明的电源部60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不仅能应对上述空气中的水分,即使在电解质构件14中附着有水滴或水(液体)使得电阻下降、通电电流增加的状况下,也能进行除湿、换言之能够进行排水。
[0147] 另外,电源部60也可以是使用电解质构件14以外的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前照灯1内的湿度的结构。
[0148]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7,除湿装置10构成为将电解质构件14用作湿度传感器,并与利用电解质构件14检测到的前照灯1内的湿度联动地进行动作。因此,能够仅在前照灯1内的湿度较高时进行除湿动作,从而能减小接入电力,同时延长电解质构件14的寿命。
[0149]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1~5、7中使用的电源部60构成为独立的电源装置,利用该电源装置将车载电池63的12V转换为3V来提供给除湿装置10。此外,也可以将该电源装置与光源点亮装置等一起安装到前照灯1中。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共用从车体侧到光源点亮装置等的布线,而无需铺设从车体到除湿装置10的专用布线,从而能实现容易处理的前照灯1。
[0150] 实施方式8.
[0151]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8的前照灯1的结构的剖面图。另外,图22中,对于与图1~图17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52] 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光源点亮装置)80中,从车载电池延伸出的电源线与连接器部81相连。该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利用内置的DC/DC整流器(未图示)将从连接器部81接入的车载电池的电力转换为LED5的点亮用电力,并经由点亮用电源线82提供给LED5。
[0153] 本实施方式8中,具有以下结构:用于使除湿装置10进行除湿动作的电源由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来提供。例如从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所内置的上述DC/DC整流器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获取除湿装置10的除湿用电力,并经由除湿用电源线83提供给除湿装置10。或者,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内置图19~图21所示那样的电源部60,将从连接器部81接入的车载电池的电力转换为除湿用电力,并经由除湿用电源线83提供给除湿装置10。
[0154] 另外,图22中示出了将除湿装置10安装于维护盖板31的结构例,但也可以如图1或图2那样安装于外壳3。
[0155] 另外,还可以将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与除湿装置10一体化。图23示出了安装有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的前照灯1,该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装有除湿功能。该例中,使用将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的壳体与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一体化后的一体化壳体91。一体化壳体91与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同样,形成有开口部13。
该一体化壳体91中收纳有构成除湿装置10的电解质构件14、电极构件19、20等各构成构件。
此外,该一体化壳体91中还收纳有构成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的DC/DC整流器等各构成构件。该结构的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将车载电池的电力转换为LED5的点亮用电力并经由点亮用电源线82提供给LED5,并转换为除湿装置10的除湿用电力提供给一体化壳体91内的电解质构件14。
[0156]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8,前照灯1具备将车载电池63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点亮用电压并提供给LED5的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构成为将车载电池63的电压转换为施加于电解质构件14的规定电压并提供给除湿装置10。因此,无需单独定制LED5与除湿装置10各自的电源,能实现结构简单的前照灯1。
[0157]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8,前照灯1包括具有将车载电池63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点亮用电压并提供给LED5的功能和除湿功能的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除湿装置10的壳体11是与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的壳体构成为一体的一体化壳体91,该一体化壳体91收纳有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80的结构构件和电解质构件14以及一对电极构件19、20,并形成有在将一体化壳体91固定于前照灯1的外壳3时向前照灯1内开口的开口部
13,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90将车载电池63的电压转换为施加于电解质构件14的规定电压并提供给一体化壳体91内的一对电极构件19、20。因此,无需定制独立的除湿装置10,能实现结构简单的前照灯1。
[0158]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8中示出了光源中使用LED5的情况,但除了LED以外,还可以使用放电灯或钨丝灯泡等。
[0159] 车载用灯具除了前照灯1以外,也可以是尾灯、雾灯、转向信号灯和位置灯等,除湿装置10在辐射光的面积较大、即容易用肉眼观察到凝结的灯具中有效。
[0160] 除上述以外,本发明申请在其发明范围内可以进行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组合,或对各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要素进行变形,或者在各实施方式中省略任意的结构要素。
[0161] 工业上的实用性
[0162]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利用金属制的电极构件对电解质构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热,因此适用于存在可燃性气体的发动机室内所配置的车载用灯具等。
[0163] 标号说明
[0164] 1  前照灯
[0165] 2  前表面透镜
[0166] 3  外壳
[0167] 4  投影用透镜
[0168] 5  LED
[0169] 6  反射镜
[0170] 7  散热器
[0171] 8  安装孔
[0172] 9  防水构件
[0173] 10  除湿装置
[0174] 11  壳体
[0175] 12  筒状凸部
[0176] 13  开口部
[0177] 14  电解质构件
[0178] 15、15a、16、16a  电极部
[0179] 17、18  导线部
[0180] 19  正侧的电极构件
[0181] 20  负侧的电极构件
[0182] 21  连接器部
[0183] 22  通气口
[0184] 23、24  缓冲构件
[0185] 25  弹性构件
[0186] 26  保持构件
[0187] 27  通气孔
[0188] 30  维护用开口部
[0189] 31  维护盖板
[0190] 40  螺钉孔
[0191] 41  螺钉用贯通孔
[0192] 42  螺钉
[0193] 43  缺口部
[0194] 44  突起部
[0195] 45  筒状壁
[0196] 46  凸缘
[0197] 47  爪部
[0198] 48  凹部
[0199] 49  缺口孔
[0200] 50  大直径部
[0201] 51  弹性构件
[0202] 52  卡合孔
[0203] 53  筒状壁
[0204] 54  筒状壁
[0205] 55  筒状壁
[0206] 60  电源部
[0207] 61  电路基板
[0208] 62  通气孔
[0209] 63  车载电池
[0210] 64  电源IC
[0211] 65  过电压保护元件
[0212] 66  CPU
[0213] 67  驱动器
[0214] 68  控制电源
[0215] 69  DC/DC整流器
[0216] 70  隔壁
[0217] 71  通气孔
[0218] 72  通气性防水构件
[0219] 80  带除湿装置用电源的LED点亮装置
[0220] 81  连接器部
[0221] 82  点亮用电源线
[0222] 83  除湿用电源线
[0223] 90  带除湿功能的LED点亮装置
[0224] 91  一体化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