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629418.9

文献号 : CN1043512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波纪立新耿荣伟

申请人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重量比为1~90:1~90。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疫病和立枯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锈病和白粉病的杀菌药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且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重量比为5:1、3:

1、1:1、1:2、1:4或1:8。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2~90%。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0~80%。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0~60%。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是以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和微乳剂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

一种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以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化学名称:(E)-3-甲氧基-2-{2-[6-(三氟甲基)-2-吡啶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C18H16F3NO4。结构式如下:
[0003]
[0004] 作用机理与特点: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防治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三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啶氧菌酯一旦被叶片吸收,就会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水流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它也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随着从气相中吸收进入叶片后又在木质部中流动。由于啶氧菌酯的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分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因此啶氧菌酯有非常好的治疗活性。摧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啶氧菌酯防治对象广谱、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和蔬菜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0005] 噁唑菌酮(Famoxadone),化学名称:3-苯胺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唑啉-2,4-二酮,分子式:C22H18N2O4,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6]
[0007] 噁唑菌酮属噁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作用机制是能量抑制剂,即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制。用于小麦、大麦、豌豆、甜菜、油菜、番茄、辣椒、瓜类、马铃薯。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霜霉病、网斑病、锈病、颖枯病、晚疫病等,并可与其他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因而噁唑菌酮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杀菌剂。
[0008]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0010]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该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该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疫病和立枯病药物的应用。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0012] 一种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其中,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重量比为1~90:1~90;优选所述的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重量比为1~20:1~45;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重量比为1~10:1~8。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90%;优选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噁唑菌酮与啶氧菌酯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和微乳剂中的任意一种。
[0015] 这些已知的助剂有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消泡剂、崩解剂、粘结剂等。
[0016] 其中,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盐、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季铵盐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0017]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赋形剂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 所述溶剂包括但并不限于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系列、混合甲基萘、松节油、植物油、油酸甲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酮、异佛尔酮、吡咯烷酮、四氢糠醇、醋酸二甲酯、苯乙酮、乙酸乙酯、DMF、二甲基亚砜等的一种或多种。
[0019] 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玉米淀粉、石英砂、滑石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等的一种或多种。
[0020] 根据需要,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功能性助剂。
[0021]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尿素、二甘醇、甘油等的一种或几种。
[0022]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的一种或几种。
[0023] 所述剂型优选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0024] 本发明所述的含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疫病和立枯病药物的应用。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6]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该化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疫病和立枯病药物的应用均有显著的效果。上述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该混合物的用量比单独活性化合物的用量大大降低,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 (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立枯病真菌病害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
[0029] (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
[0030] (3)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
[0031] (4)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
[0032] (5)抑制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4] 两种活性化合物可以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两种有效成分加工成的制剂,但是该两种活性成分可以加工的制剂不仅限于以下所列。
[0035] 实施例1
[0036] 将啶氧菌酯30g、噁唑菌酮3g、木质素磺酸钠4、十二烷基硫酸钠2g、白炭黑2g,玉米淀粉加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3%水分散粒剂。
[0037] 实施例2
[0038] 称取10g啶氧菌酯、2g噁唑菌酮、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溶剂油13g,乙二醇5g,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水乳剂。
[0039] 实施例3
[0040] 称取15g啶氧菌酯、5g噁唑菌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5g、丙二醇10g,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0%微乳剂
[0041] 实施例4
[0042] 称取30g啶氧菌酯、30g噁唑菌酮、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黄原胶0.1g、丙二醇5g,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悬浮剂。
[0043] 实施例5
[0044] 称取10g啶氧菌酯、20g噁唑菌酮,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g、高岭土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可湿性粉剂。
[0045] 实施例6
[0046] 称取5g啶氧菌酯、20g噁唑菌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溶剂油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5%乳油。
[0047] 实施例7
[0048] 称取5g啶氧菌酯、40g噁唑菌酮、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有机膨润土1g、丙二醇5g,植物油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5%油悬剂。
[0049] 实施例8
[0050] 称取20g啶氧菌酯、60g噁唑菌酮,木质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白炭黑3g、轻钙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80%水分散粒剂。
[0051] 实施例9
[0052] 称取10g啶氧菌酯、40g噁唑菌酮,木质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高岭土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湿拌种剂。
[0053] 实施例10
[0054] 称取5g啶氧菌酯、45g噁唑菌酮,木质素磺酸钠4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g,黄原胶0.15g,丙二醇5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悬浮种衣剂。
[0055] 实施例11
[0056] 称取10g啶氧菌酯、20g噁唑菌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g,有机膨润土1g、丙二醇5g,植物油10g、水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悬乳剂。
[0057] 室内生测试验:
[0058]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0059]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0060]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0061]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0062]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0063]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0064]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0065] 表1啶氧菌酯+噁唑菌酮不同配比对小麦叶锈病的室内生测结果
[0066]
[0067]
[0068] 试验结果说明,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复配防除小麦叶锈病,配比在上述配比内均有增效作用,其中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配比1:2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0069] 表2啶氧菌酯+噁唑菌酮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测结果
[0070]
[0071] 表2结果说明,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采用上述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啶氧菌酯与噁唑菌酮的配比为1:2的时候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0072] 田间药效试验:
[0073] 本发明进行了实际的大田药效试验,大田药效试验是在田间综合环境的影响下最终评价农药混剂是否具有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室内生测的基础上用实施例制得的农药混配制剂进行了防治小麦叶锈病和黄瓜白粉病的大田药效试验。
[0074] 按照生测试验中啶氧菌酯(A)和噁唑菌酮(B)不同配比,制得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不同比例的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比啶氧菌酯(A)和噁唑菌酮(B)不同配比对小麦叶锈病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取样7点,每点0.5平方米,检查小麦叶锈病和黄瓜白粉病发生程度。在使用过程中,啶氧菌酯(A)配制成25%啶氧菌酯SC,噁唑菌酮(B)配制成80%噁唑菌酮WP。药剂用量为有效成分啶氧菌酯(A)和有效成分噁唑菌酮(B)的质量和,对照药剂为25%啶氧菌酯SC和80%噁唑菌酮WP。
[0075] 表3:啶氧菌酯·噁唑菌酮EC双不同配比对小麦叶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76]
[0077] 由表3可知,采用本发明的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可知本发明药剂对小麦叶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使用。
[0078] 表4:啶氧菌酯·噁唑菌酮EC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79]
[0080] 由表4可知,采用本发明的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可知本发明药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使用。
[0081] 综上:通过室内生测和大田药效试验的结果表明,啶氧菌酯和噁唑菌酮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